A. 徐州利國鎮北鋼鐵有限公司電話是多少
徐州利國鎮北鋼鐵有限公司聯系方式:公司電話0516-87152181,公遲空司郵箱[email protected],該公司在愛企查共有5條聯系方式,其中有電話號碼3條。
公司介紹:
徐州利國鎮北鋼鐵有限公司是1998-09-28在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姿汪區成立的責任有限公司,注冊地址位於徐州市銅山區利國鎮馬山村。
徐跡旦仔州利國鎮北鋼鐵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孫梓焱,注冊資本940萬(元),目前處於開業狀態。
通過愛企查查看徐州利國鎮北鋼鐵有限公司更多經營信息和資訊。
B. 江蘇徐州市有哪些鋼廠越詳細越好.
聖戈班管道有限公司、徐鋼集團、江蘇新沂福鑫角鋼廠、徐州礦務局鋼廠、 徐州鋼鐵總廠、徐州第二鋼鐵廠 、徐州市蘇北鑄鋼廠等等
C. 徐州東南鋼鐵工業有限公司和東南特鋼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公司嗎
你好,是同一家有限公司!
東南鋼鐵位於江蘇省徐州市北郊利國鋼鐵城,地處南北方交界,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能源基地和工業基地,向來為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是一個充滿活力與經濟戰略價值的中心城市,豐富的礦產資源、重要的地理環、境濃厚的漢文化底蘊,鑄就了東南鋼鐵敢為人先,永不言敗,拼搏進取,求實創新的東南精神。
徐州東南鋼鐵工業有限公司創建於2003年,是一家擁有雄厚資金實力和靈活運營機制的民營股份制企業,集團下轄有直屬企業、全資子公司、控股公司、參股公司等,職工3000餘人,資產達20多億元人民幣;公司擁有煉鐵廠、煉鋼廠、軋鋼廠、燒結廠、制氧廠、石灰窯廠、球團廠、連鑄廠;現有550立方米高爐2座、60噸轉爐2座、10000立方米/小時制氧設備2套、150萬噸國內最先進連軋生產線2條、經過東南人不斷的技術和經驗積累及技術創新,在東南人堅持不懈的努力下,以誠信為本、高效優質、務實創新的企業思想理念,逐步發展成為集產品研發、生產、貿易、金屬材料、服務、房地產開發、金融投資及國際貿易等領域為一體,產品已經銷售到蘇魯豫皖、浙江、上海及東北三省等20多個省市,部分產品遠銷南美。年產線材、螺紋鋼、鋼坯150餘萬噸鋼鐵,公司全年產值超10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生產規模。
東南鋼鐵在成長中積極尋求企業多元化發展,07年投資10億元人民幣組建了徐州海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在徐州市區地段開發建設30萬平方米的「東南郡」住宅小區,將打造成為徐州市房地產法式高檔小區典範。
東南鋼鐵自公司成立以來,經過東南人堅持不懈的努力,公司現已通過ISO9001:2000標准質量體系認證,螺紋鋼及線材產品為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承保產品。連年來企業被評為江蘇省名牌產品單位、江蘇省跟蹤調查滿意上榜品牌單位,中國產品質量國家免檢、改善軟環境促進大發展重點服務單位等,東南鋼鐵業已成為淮海地區規模最大的擁有鐵冶煉、鋼冶煉和鋼軋制全套現代化生產線,其生產技術也達到同行業先進水平,並且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鋼鐵企業。
「立足淮海,面向中國,走向世界」企業戰略方針的背後有一個先進生產力與國際化管理理念的支撐。經過東南人短短幾年的發展,公司已經迅猛發展成為淮海經濟區規模最大的集產品研發、生產、貿易為一體,具有先進的生產設備、成熟的製造工藝和一流的管理模式的現代化多元化集團企業。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公司為此加大投入力度,成立獨立的質量檢驗管理中心,建立微機控制系統,各工序點的質量信息、安全管理及時地傳送到計算機信息中心,用信息化建設來為質量管理體系提供有力的支撐。企業管理實現集團人力資源、上班考勤、食堂消費、門禁控制管理等的IC卡企業一卡通管理目標,提升了企業的管理效率;公司對產品質量的執著追求與不懈努力,不僅贏得了合作夥伴的認同,也為公司贏得了眾多聲譽。東南鋼鐵注重節能、減排和環境建設;公司積極投入環保綜合利用項目,投資興建的配套環保綜合利用項目已投入使用並產生良好效益,使地方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企業生產單位能耗量完全符合國家要求標准。
「百煉的是東南鋼鐵,鑄就的是東南人生」,東南鋼鐵本著為員工創造價值的企業理念,努力為員工提供良好的成長與發展平台。幾年來東南鋼鐵採取交出去、請進來的方法,積極參加江蘇省質監局舉辦的質量管理與檢驗、安全管理等人員培訓,強化技能培訓工作,先後精選數百人多次去唐山、浙江,上海等先進大型企業實地培訓,不斷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操作技能、質量管理和團隊素質。
東南鋼鐵堅信企業只有擁有獨特而符合社會潮流的企業文化,才能不斷發展壯大,在長期的探索與學習中,逐漸形成了符合東南鋼鐵企業實際的「東南文化」。以人為本是她的核心,虛懷若谷、誠信待人是她的內涵,與當地社會、人文、習俗融為一體是她的外延,敢為人先,永不言敗是她文化精神的精髓;拼搏進取、永不言敗是東南鋼鐵文化精神的實質,求實創新、埋頭苦幹是東南鋼鐵文化精神的體現,它們共同組成東南鋼鐵的血和肉,融入到每一個東南人。東南鋼鐵積極參與和支持各項社會公益活動回報社會。
公司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加大投入技改資金使鋼鐵行業的節能和環保工作再上一個新台階,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努力建設節約型行業,鋼鐵行業在節能降耗、環境保護、發展循環經濟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東南鋼鐵規劃技術改革項目:將現有的普線生產線改為高線生產線;將現有的普通螺紋鋼改為大規格特種棒材;增加煉鋼爐外精煉等設備,使其具備特種鋼冶煉能力。東南鋼鐵規劃綜合利用項目:鋼渣綜合處理項目;金屬粉塵綜合回收再利用項目;余熱余壓發電項目。東南鋼鐵規劃治理項目:降噪治理項目;全廠水系統中央處理項目;電氣系統節能項目。
東南鋼鐵二期(2008-2011)建設項目已經已在規劃設計之中,主要規劃建設有1280立方米高爐2座、150平方米帶式燒結機2套、120噸轉爐2座、板坯連鑄機一套、3.2米中厚板機軋制線1條,二期建成後,將形成年產鋼300萬噸的規模。東南鋼鐵三期(2012-2015)規劃建設項目主要有2280立方高爐2座、150噸轉爐2座,200平方帶式燒結機2套、板坯連鑄機2台、中板軋制線2條。三期項目完成後,東南鋼鐵公司將形成年產鋼700萬噸的生產規模。
東南鋼鐵在企業產業化發展的同時尋求企業的多元化、集團化發展,公司計劃加大房地產開發項目;計劃尋求開辦焦化項目;計劃尋求開辦大型采礦選礦項目;計劃尋求開辦復合型建築材料項目;計劃尋求開辦機械加工項目。
東南鋼鐵公司團隊在董事長兼總經理王愛欽的帶領下,以爭創中國鋼鐵明星企業,引領企業成為淮海地區經濟支柱的宏偉藍圖為發展目標。在現有成績的基礎上,堅持以鋼鐵產品為主導,以節能環保為方向,以上規模、上檔次、上效益為目標原則,實現企業跨越式的發展,力爭繼續保持企業在淮海經濟區鋼鐵產業領頭羊的地位。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公司注重加大科技投入,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採用現代化的管理理念與手段,逐步實現企業ERP信息系統管理,積極推動精益化生產,對物流規劃進行調整,確保工序間銜接合理有序,注重作業計劃指標的選擇、生產計劃編制、生產計劃安排與實施,提高系統的生產率;大力加強環保建設,擴大廠區綠化面積;引用先進的生產節能、環保設備,積極對員工環保意識的宣傳,保護地球綠色家園。全面推行精細化管理和程序化作業,以深化隱患排查治理、安全質量標准化建設、標准化管理體系為抓手,強化法律意識、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推進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建設,努力創建平安、和諧的東南鋼鐵。
東南(集團)公司將本著「求實、開拓、創新、誠信」的企業宗旨,竭誠為廣大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滿意的服務;「選擇東南,放心百年」,這不僅是一句厚重的承諾與責任,更是全體東南鋼鐵人的執著信仰,東南鋼鐵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成為公司新的指南,構建和諧社會與全面小康,成為企業新的航向,塑造感恩社會、貢獻社會的企業文化,以引領淮海地區鋼鐵進步潮流,促進社會經濟與社會和諧發展為企業神聖使命而作出應有的貢獻!
http://jobs.zhaopin.com/P3/CC1749/0412/CC174904127.htm
D. 請問徐州利國鎮有多少鋼鐵廠呀,緊急求救謝謝各位
利國鎮北鋼鐵廠、徐州利國鎮北鋼鐵有限公司、東南鋼鐵等
蘇北的鋼鐵重地,所以利國鎮很多的
E. 徐州市利國鐵礦田(8)
利國鐵礦田位於徐州市北35公里處,總面積70多平方公里。有鐵路、公路縱貫礦區,西臨微山湖,水、陸交通甚為便利。
利國鐵礦田包括磨山、吳庄、西礦帶3個中型礦床,峒山、西馬山等小型礦床及眾多小的礦體。現已發現、探明、開採的礦體有500多個。礦體產於閃長岩體與奧陶系下統上、下馬家溝組灰岩接觸部位及附近,呈透鏡狀、不規則狀。3個中型礦床的主礦體長290—950米,寬120—480米,厚8—32米。礦石礦物主要為磁鐵礦、赤鐵礦,其次為鏡鐵礦、褐鐵礦、黃鐵礦、黃銅礦等。礦石品位富,中、小型礦床的礦石平均含全鐵49.09%—51.33%,礦石可選性能良好。礦床成因類型屬接觸交代型。
利國鐵礦田是我國發現、開采、利用較早的鐵礦山之一。據史料記載,古人在漢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時,即進行了露天開采和冶煉,並設有鐵官。唐朝(650—683年)露天採掘漸盛,設置冶鐵官,辦理礦山冶煉事務。宋時狄青設立煉廠,從事冶化,嗣後久廢。光緒8年(1882),胡恩燮招商承辦,承領礦山十座,進行開采冶煉。宣統三年(1911),袁世傳價購胡氏原領礦山,並擬集資207萬元,設立利國驛鐵礦有限公司,並試行坑道採掘。
1917年,中華民國農商部地質調查所委派趙汝鈞、劉季辰應用地質科學理論對利國鐵礦進行了地質礦產調查,著有《調查江蘇銅山、蕭縣兩縣礦產特別報告》。當時利國鐵礦區內,發現鐵礦霹頭甚多,認為其中的裘山、東馬山、西馬山、峒山、厲家灣山、鐵山為主要之礦床。僅鐵山一處礦量約72萬噸,總計礦量約數百萬噸。礦石含鐵量約50%。
1936年,滿鐵經濟調查委員會到利國羊山、西馬山、銅山島、鐵山等地進行調查,於6月份提交了《利國驛鐵礦山概要及利國鐵礦調查》,計算了鐵礦儲量1423萬噸。
1943年8月,北支那開發株式會社調查局大西千秋,在利國鐵礦區的西馬山、厲家灣、磨山、峒山等地,進行了1∶2500—1∶5000地面磁法工作,於9月份提交了《利國驛附近鐵礦產地磁力探礦調查要旨》。
1949年8月,由山東省工礦部礦務局派員前來復工。1949年秋,山東工礦部黃淼工程師及華東區工礦部楊光瑞工程師等到利國鐵礦進行為期三周的測勘調查,提交了《山東利國驛鐵礦測勘報告》,提出今後工作計劃,指出北山至羊山間、羊山至馬山間及磨山至利國驛附近地帶可能有新礦體,應進行鑽探普查。
1950年,華東工礦部委派劉國昌、馬子驥兩位教授到利國鐵礦進行地質調查,簡繪了1∶4萬礦區區域地質圖,估算遠景礦石儲量40萬噸。
1954年初,山東礦冶辦事處地質勘探大隊技術負責人李光鑫及郭明志等根據國家下達提交100萬噸礦石量的任務,選擇可見露頭的利國村及北山周圍,進行礦體追索和1∶500地形圖測制及填圖工作。但由於礦體短小、分散、連續性差,又有大片黃土掩蓋,費了不少剝土工程,其收獲甚小。7月底蘇聯專家卡納瓦洛夫來礦檢查工作,建議用鑽探進行深部勘探,按此建議開始了較系統的勘探工作,至1954年底,提交了《山東省利國鐵礦1954年地質勘探年終報告》,獲得鐵礦石可供利用儲量138萬噸。
1954年,重工業部地球物理探礦隊楊爾煦、楊元昭等在利國鐵礦區進行了31平方公里的地面磁法普查,10.95平方公里的磁法詳查,0.223平方公里的磁法精查。這一工作成果為以後的找礦和研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資料。
1954年,重工業部地質局華北地質勘探公司五〇三勘探隊,在利國礦區進行找礦勘探,對當時露天開採的主要礦坑投入槽探、鑽探工程,於1955年10月提交了《山東省微山縣利國驛礦區利國鐵礦勘探總結報告》,共探明鐵礦石可供利用儲量215萬噸。
1955年,利國鐵礦勘探隊,在利國地區對已開採的礦坑,投入相應的槽探、井探、鑽探工程。於1956年3月,提交了《利國鐵礦1955年生產探礦年終總結報告》。1957年7月,提交了《利國鐵礦羊山坑地質勘探總結報告》。1959年3月,提交了《利國鐵礦1958年地質勘查年終總結報告》,經幾年工作,共探明可供利用的鐵礦石儲量400餘萬噸。
1958年,地質部航測大隊九〇二隊在徐州地區進行1∶20萬航測時,發現吳庄低緩異常,當時推斷為中酸性岩體隱伏隆起所引起。同年,冶金工業部物探隊進行1∶5000地面磁測檢查時,圈定了吳庄磁異常,但解釋含糊。
1958年7—9月,徐州地質隊三分隊谷守志等人,在黃山島礦區開展普查勘探,進行了槽探、淺井、鑽探工作,並填制了1∶2000地質圖2平方公里。由冶金工業部物探隊第三區隊,進行了0.3平方公里的磁法測量。通過上述工作,圈定12個淺部礦體,但大部分被前人開采過。獲得鐵礦石儲量12萬噸。
1960年,江蘇省冶金勘探總隊第五隊,在峒山礦區開展詳查工作,填制1∶2000地質圖0.12平方公里,施工鑽探505米,於同年5月提交了《江蘇省徐州利國鐵礦峒山勘探報告》,探明鐵礦石儲量162萬噸。1960年4月—1963年9月,該隊牟啟珍、戴守光等人在利國磨山地段進行低緩磁異常的研究和鑽探驗證工作。在磨山發現了深部隱伏礦體,這是在利國鐵礦田,首次運用低緩磁異常結合地質條件找到了深部盲礦體。並進行了初步勘探,施工鑽探16047米。圈出1、5、7號三個盲礦體,於1965年提交了《利國礦區磨山區段初步地質勘探總結報告》。探明可供利用鐵礦石儲量500萬噸。
1965—1970年3月,利國鐵礦張振有等對7號、5號礦體進行詳細勘探,於1972年11月分別提交了《江蘇省徐州市利國鐵礦磨山七號礦體地質勘探總結報告》和《江蘇省徐州市利國鐵礦磨山五號礦體地質勘探總結報告》,探明鐵礦石可供利用儲量325萬噸,伴生銅6553噸、鈷220噸、金324千克、銀644千克、鎵42.5千克。除鎵外,都可綜合回收利用。
在勘探磨山鐵礦的同時,利國鐵礦勘探隊對西馬山鐵礦進行勘探,於1972年2月,提交了《西馬山西小坑地質勘查報告》;1972年12月提交了《西馬山四號礦體地質勘探總結報告》,1976年9月提交了《西馬山四號礦體補充勘探報告》,1978年9月提交了《西馬山西小坑地質勘探報告》。探明儲量數百萬噸。
1967年,利國鐵礦地測科物探組,在吳莊重新進行1∶5000磁法普查,又圈定了強度為600納特的橢圓形異常,並推斷為鐵礦引起。
1971年初,江蘇省地質局第五地質大隊(簡稱地質五隊)技術負責人高德有及分隊技術負責人吳可生等,對利國鐵礦開展進一步普查找礦工作。同年6月,地質五隊根據利國鐵礦地測科提供的物探資料,對吳庄低緩異常繼續進行驗證,第一批兩個孔,打穿了岩體和灰岩接觸帶,見到薄層鐵礦和強烈的近礦圍岩蝕變,後由江蘇省地質局物探隊進行三分量測井。經研究低緩磁異常仍應由鐵礦引起,主礦體賦存部位應在正、負異常之間,確定第二批鑽孔向北布置,終於在兩個鑽孔中打到了60餘米及121米的富鐵礦體。經過4年多的勘查,施工鑽探49938米,1∶1萬地質填圖54平方公里,1∶2000地質填圖3平方公里,1∶5000磁法普查2.38平方公里,1∶1萬磁法普查22.5平方公里,於1975年11月提交《江蘇省利國吳庄鐵礦地質勘探報告》,探明可供利用的鐵礦石儲量1524萬噸,伴生銅地質儲量8992噸,硫鐵礦地質儲量47萬噸,鈷地質儲量2506噸。使吳庄鐵礦成為利國鐵礦田儲量最大的礦床。
1971年8月—1972年9月,地質五隊對磨山9號礦體進行了詳查工作,施工鑽探4106米,提交了《利國墓(磨)山九號礦體詳查報告》。獲得可供利用的鐵礦石儲量44萬噸。從1975年底,該隊又開展了磨山的普查找礦工作,1977年11月,江蘇省地質局主持召開徐州富鐵礦研究會議,與會者認為:「利國地區找礦還有潛力可挖,尤其磨山主異常尚需深入研究」。1978年,該隊一分隊魯惠國等人,對磨山主異常進行了深部地質工作,對9號礦體進行追索控制,施工鑽探1.12萬米。而且還充分利用了利國鐵礦已施工的鑽孔18個,使9號礦體的礦量,由原來的44萬噸增加到364萬噸,同時獲得伴生銅金屬儲量1萬噸、金2.15噸、銀14噸、鈷437噸。於1980年12月提交了《江蘇省銅山縣利國鐵礦墓(磨)山9號礦體普查評價地質報告》。
1973年5月,江蘇省地質局區域地質測量隊三分隊技術負責人陳玉忠及徐學思、劉伯鈴等,在徐州地區開展1∶20萬區域地質測量工作,於1977年1月提交了《1∶20萬徐州幅區域地質調查報告》,在研究利國鐵礦成礦規律的基礎上,劃分了利國鐵、銅成礦區,進行了成礦預測,指出利國鐵礦礦部東—利國鋼鐵廠東、利國鎮西北—西南、磨山東南—西南、峒山—厲家灣、西馬山等地段的磁異常帶有進—步找礦希望,提出應進行深部鑽探普查的建議,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
1975年10月—1976年9月,地質五隊一分隊谷守志等人,對吳庄鐵礦西側義和庄所見的小礦體進行了普查控制,施工鑽探6057米,查明義和庄礦體為吳庄礦體西側的一個小礦體,並修正了吳莊主礦體的西部邊界,於1978年6月提交了《江蘇省利國吳庄鐵礦義和庄礦體詳細普查地質報告》,新增可供利用的鐵礦石儲量124萬噸,伴生鈷金屬儲量305噸,銅1149噸,硫4萬多噸。
1975—1985年,江蘇省冶金地質勘探公司八〇六隊李士博、周景堯等人,對峒山礦區重新進行評價,施工鑽探4.49萬米,查明大、小礦體50餘個,於1986年1月,提交了《江蘇省徐州市利國鐵礦峒山鐵(銅)礦床詳細勘探報告》。探明可供利用的鐵礦石儲量547萬噸、銅2萬多噸、金3噸、銀20噸、硫5萬噸、鑽9噸。
1977年以後,利國鐵礦繼續在磨山地段進行找礦和補充地質勘探,於1979年提交《磨山1號礦體負165米水平以上的補充地質勘探儲量報告》,獲得可供利用的富鐵礦石儲量106萬噸,伴生銅2443噸。
1979年,利國鐵礦地質技術負責人張振有等對磨山深部5、10、9號礦體進行勘探,共施工鑽探2.86萬米,於1981年8月提交了《江蘇省徐州利國鐵礦磨山深部礦體詳細地質勘探報告(5、10、9號礦體)》,探明可供利用的鐵礦石儲量234萬噸,伴生銅5248噸。
1982年,地質五隊薛振鋒、齊運鐸等對利國鎮西礦帶的鐵礦體採用鑽探手段,開展深部普查找礦,於年底提交了《利國地區利國鎮西礦帶普查簡報》,在大岩體內3個灰岩捕虜體接觸帶中圈定了礦體,實現岩體內部磁異常找礦新突破,求得鐵礦石儲量850萬噸。1983年轉入詳細普查。在普查、詳查工作過程中,共施工鑽探1.94萬米,圈定4個工業礦體。於1988年12月提交了《江蘇省徐州市利國鐵礦區利國鎮西礦帶詳查地質報告》。探明可供利用的鐵礦石儲量1051萬噸。
利國鐵礦田經過幾十年的地質勘探工作,已查明了磨山、吳庄、利國鎮西礦帶3個中型礦床和峒山、西馬山兩個小型礦床,截至1991年底,累計探明可供利用的鐵礦石儲量5155萬噸,伴生銅3萬多噸,伴生銅地質儲量2萬多噸,鈷地質儲量3477噸,金儲量達中型礦床規模6噸,銀36噸。1987—1990年,根據省地質礦產局安排,對利國鐵礦田開展1∶1萬大比例尺成礦預測,圈出一批鐵礦遠景區段,1991年提交了由王興霖等人編寫的《利國礦田1∶1萬大比例尺成礦預測報告》,預測該區尚有遠景鐵礦儲量3000餘萬噸。
利國鐵礦是我國開采、冶煉歷史悠久的古老礦山之一,自漢代露天開采冶煉以來,各朝代陸續在此開采、冶煉,為古時我國的經濟、文化發展起到了一定作用。新中國成立後,經過系統的地質勘探工作,結合物理探礦手段綜合研究,使鐵礦石儲量不斷增加,不僅保證了礦山的正常生產,而且延長了礦山的生產年限。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利國鐵礦為華北各鋼鐵廠提供了平爐煉鋼用的富礦石,為當時的經濟建設和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此後利國鐵礦山經不斷擴建,年產量逐年增加,現開採的磨山、峒山、西馬山3個礦區,設計年開采鐵礦石60萬噸,實際年產48萬噸,還回收了金、銀、銅等伴生礦產,充分利用了礦產資源。
在普查勘探利國鐵礦過程中,經過對吳庄低緩磁異常的研究,與已知礦床類比,反復實踐,終於找到了吳庄鐵礦。取得了在低緩磁異常區尋找深部鐵礦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