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第十六章中 生龍活虎是什麼意思; 悲劇指什麼; 吶喊表達保爾什麼心聲
「生龍活虎」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形容很有生氣和活力。
「悲劇」指完全癱瘓,雙目失明;
「吶喊」表達了保爾為解放全人類而斗爭的心聲。
在那血與火的戰爭年代,保爾和父兄們一起馳騁疆場,為保衛蘇維埃政權而努力奮斗,同外國武裝干涉者和白匪軍浴血奮戰,表現了甘願為革命事業獻身不怕犧牲的獻身精神。
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
創作背景:
1927年初,22歲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因癱瘓卧病在床,雙目失明。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與病魔做斗爭的同時決意通過文學作品,來展現當時的時貌和個人的生活體驗,他創作了一篇關於科托夫騎兵旅成長以及英勇征戰的中篇小說。
但他把小說寫好讓妻子寄給敖德薩科托夫騎兵旅的戰友們,徵求他們的意見,戰友們熱情地評價了這部小說,可手稿在回寄途中被郵局丟失。但這並沒有挫敗他,在參加斯維爾德洛夫共產主義函授大學學習的同時,他開始構思《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書是他強忍病痛,在病榻上歷時三年完成。故事取材於他的親身經歷。
⑵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駱駝祥子 故事簡介 500字
1、《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內容提要
保爾從小在苦水中長大,早年喪父,母親替人洗衣、做飯,哥哥是工人。保爾12歲時,母親把他送到車站食堂當雜役,他在食堂里幹了兩年,受盡了凌辱。
十月革命爆發後,保爾的家鄉烏克蘭謝別托夫卡鎮也和蘇聯其他地方一樣,遭受了外國武裝干涉者和國內反動派的踐踏。紅軍解放了謝別托夫卡鎮,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爾什維克朱赫萊在鎮上做地下工作。朱赫萊在保爾家裡住了幾天,給保爾講了關於革命、工人階級和階級斗爭的許多道理:「現在全世界都著火了,奴隸們起義了,他們要把舊世界推翻,但是,為了這個,需要的是一夥勇敢的、能夠堅決斗爭的弟兄。」朱赫萊的啟發和教育對保爾的思想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突然,朱赫萊被匪徒抓去了。保爾急著四處打聽。一天,在匪兵押送朱赫萊的時候,保爾出其不意地猛撲過去,把匪兵打到壕溝里,與朱赫萊一起逃跑了。但是由於波蘭貴族李斯真斯基的兒子維克多的告密,保爾被投進了監牢。從監獄出來後,保爾拚命地跑,他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家,便不自覺地來到冬妮亞的花園門前。他縱身一跳,進了花園。冬妮亞喜歡保爾的「熱情和倔強」的性格,保爾也覺得冬妮亞「跟別的富家女孩不一樣」。後來他們又有幾次見面,慢慢地產生了愛情。保爾為了避難,便答應了冬妮亞的請求,住了下來。幾天後冬妮亞找到了保爾的哥哥阿爾青,他把弟弟送到喀查丁參加了紅軍。 在一次激戰中,保爾頭部受了重傷。但他以驚人的頑強毅力戰勝了死亡。出院後,他已不宜於重返前線,便參加恢復和建設國家的工作。在這里他同樣以工人階級主人翁的姿態,緊張地投入各項艱苦的工作。他做團的工作、肅反工作,並直接參加艱苦的體力勞動。在興建窄軌鐵路中,保爾表現了高度的政治熱忱和忘我的勞動精神。
保爾自從在冬妮亞家裡與她告別後,只見過她兩次面。第一次是他傷愈出院後,最後一次是在鐵路工地上,保爾發現,隨著革命的深入,他們之間的思想差距越來越大了,他們已經完全沒有共同語言了,於是便分道揚鑣。
在築路工程快要結束時,保爾得了傷寒。病癒後他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他參加了工業建設和邊防戰線的斗爭,並且入了黨。但是,由於保爾在戰爭中受過多次重傷和暗傷,後來又生過幾次重病,加之他忘我的工作和勞動,平時不愛惜自己的身體,體質越來越壞了。1927年,他幾乎完全癱瘓了,接著又雙目失明。嚴重的疾病終於把這個滿懷革命熱情的年輕人束縛在病榻上。但保爾在肉體和精神上都忍受著難以想像的痛苦的情況下,重新找到了「歸隊」的力量。他給自己提出了兩項任務:一方面決心幫助自己的妻子達雅進步;另一方面決定開始文學創作工作。這樣,「保爾又拿起了新的武器,開始了新的生活。」
2、《駱駝祥子》講述的是舊中國北平城裡一個人力車夫祥子的悲劇故事。祥子來到城市,渴望以自己誠實的勞動,創造生活。他懷著買車的信念,拚命的賺錢,就像是一個旋轉的小陀螺。終於,祥子得到了夢寐以求的車,那輛車對於祥子來說,不知道是他磨破了多少雙鞋換來的。可是命運捉弄人,車接二連三的被人奪走,祥子的夢想之火一次次的熄滅。但祥子仍然不肯放棄,不斷的振作起來,再度奮斗。在此,我不由地感動和憐憫了,對祥子那堅持不懈,為夢想而拼搏的那股韌勁而感動;對祥子被悲慘的命運所折磨,而只能無奈地沮喪和失望感到憐憫。這教育了我:要堅強的面對困難,失敗了靠自己站起。
之後在從與虎妞的結合到虎妞最終死去的期間,使祥子的心靈深受打擊。最終車賣了,虎妞死了,一切都化為了烏有,又如同剛開始般。一切的一切像用橡皮擦擦筆痕般,將一切都揮發了,只留下幾條深深的印痕。而在祥子心中,深深的印痕卻永遠烙下了。祥子從此對世界充滿了敵意,開始報復身邊的所有人。從前講義氣的祥子,如今卻開始欺騙自己的朋友、利用他們,把他們的一切都騙搶過來。他變得奸詐,甚至無恥。簡直變了一個人,偷搶拐騙,只要能拿到錢,他什麼都做得出。看了這些,我心頭不禁得發酸、失望,還帶著絲絲怒火。失望的是祥子沒有堅持下去,最終被黑暗吞噬;憤怒的是以前那個老實憨厚的祥子如今卻做盡了一切傷天害理的事,他自這故事是一個悲劇,徹徹底底的悲劇。一個曾經勤勞堅忍,有著自己目標的人最後卻淪為了社會垃圾。從前的祥子善良淳樸,正直誠實,對生活有著像駱駝一般積極和堅韌。周圍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鍾,而祥子卻不安於現狀,他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而奮斗,他寧願冒著極大的風險去賺多一點的錢,來達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他不斷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這樣,也終究沒有改變他最後的悲慘結局。
也許這才是現實,殘酷、悲哀、無可奈何。理想和現實總是充滿了矛盾,它們往往不能調和,然而它們卻又同時存在。社會是現實的,它不會為了一個人的理想而改變,也不會是完美無瑕的。人們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斷奮斗,最終卻不一定能夠真正獲得成功。就像祥子一樣,他努力,就是為了尋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結局卻是那樣得悲慘。
⑶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主人公有什麼遭遇
保爾雙目失明後服悲劇命運的打擊。
在修築鐵路中,保爾所在的潘克拉托夫小隊「拚命走在前頭」,以「瘋狂的速度」進行工作;保爾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後,非常苦惱,不能自拔。他產生了自殺的念頭。他以堅強的毅力克服悲劇命運的打擊,開始了為爭取歸隊而進行的斗爭等故事。
他立即投入了恢復和建設國家的工作。他做團的工作、肅反工作,並忘我地投入到艱苦的體力勞動中去。特別是修建鐵路的工作尤為艱苦;秋雨、泥濘、大雪、凍土,大家缺吃少穿,露天住宿,而且還有武裝匪徒的襲擾和疾病的威脅。
(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悲劇是什麼擴展閱讀:
藝術特色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生動而又富於生活氣息的語言、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和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使得該書備受廣大讀者喜愛 。
這種唯有真實才能產生的震撼人心的力量使得讀者能完全融入奧斯特洛夫斯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和他的作品。所以,當他以一個戰士的超人毅力奮起反抗無情的命運的時候,平凡的生命就在與命運的激烈撞擊中迸射出非凡的光芒。這種光芒是永恆的,永遠能給蒼白的心靈帶來光明和力量。
⑷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重要情景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俄語:Как закалялась сталь)是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小說通過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革命者在斗爭中百煉成鋼,是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1942年,蘇聯根據原著小說拍攝了一部同名的電影。
精彩語錄
1 數千人形成一個強大的變壓器,形成一種永不枯竭的原動力。
2 「不必召開群眾大會了,這里沒有哪個人需要宣傳鼓舞,托卡列夫,你說話很准確,他們確實是無價之寶,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朱赫來說。
3 憂傷,以及常人的各種熱烈的或者溫柔的普通感情,幾乎人人都可以自由抒發,唯獨保爾沒有這個權利,它們被永不鬆懈的意志禁錮著。但是工作越接近尾聲,這些感情越經常地沖擊他,力圖擺脫意志的控制。要是他屈服於這些感情中的任何一種,聽任它發作,就會發生悲慘的結局。 4 青春啊,無限美好的青春!這時,情慾還沒有萌動,只有急促的心跳隱約顯示它的存在;這時,手無意中觸到女友的胸脯,便驚慌地顫抖著,急速移開;這時,青春的友誼約束著最後一步的行動。在這樣的時刻,還有什麼比心愛姑娘的手更可親的呢?這雙手緊緊地摟住你的脖子,接著就是電擊一般熾熱的吻。
5 冬天過去了,春天推開了緊閉著的窗戶。失血過多的保爾,經受住最後一次手術,意識到再也不能待在醫院里了。十多個月,周圍的病員在受煎熬,垂死者在呻吟、在決別,這種氣氛,比自身的痛苦更讓人受不了。
6 保爾的心又怦怦的狂跳起來了。他那朝思暮想的願望實現了!鐵環已被砸碎,他又拿起新的武器,回到戰斗的隊伍里,開始了新的戰斗歷程。
7 鋼是在烈火里燃燒、高度冷卻中煉成的,因此它很堅固。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斗爭中和艱苦考驗中鍛煉出來的,並且學會了在生活中從不灰心喪氣。
8 任何一個傻瓜在任何時候都能結束自己!這是最怯弱也是最容易的出路。
9 收起槍,別跟任何人說。哪怕,生活無法忍受也要堅持下去,這樣的生活才有可能變得有價值。
10 領袖的逝世沒有引起黨的隊伍渙散。就像一棵大樹一樣,強有力的將根深深地扎入土壤中,即使削掉樹梢,也絕不會因此而凋零。
11 他已經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戰斗的能力,活著還有什麼用呢?在今天,在凄涼的明天,他用什麼來證明自己生活得有價值呢?又有什麼來充實自己的生活呢?光是吃、喝、呼吸嗎?當一名力不從心的旁觀者,看著戰友們向前沖殺嗎?
12 深秋時節,陰雨綿綿。寒冷的雨點浸透衣服,冰冷著肉體。築路隊每天從清早干到深夜。夜裡,大家穿著雨水浸透的、污泥漿硬了的衣服躺在水泥地上睡覺,相互用體溫來取暖。每天吃的是一磅半像無煙煤一樣的黑麵包,有時連這也供應不上。奧力克匪幫也不斷襲擊。共青團員們邊戰斗,邊勞動,到處響徹鐵棒和鐵鍬碰擊石頭而發出的聲音,到處看見在緊張勞動中彎著的脊樑。不久,寒冬來了。人們仍然在冰天雪地里奮力勞動,刨開凍硬的土地。只要我們這口氣不斷,一定要建成這條鐵路。朱赫來到工地,看到這種景象,極為感動:「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啊!」
13 被病魔嚴酷襲擊的保爾,一面向怠工行為展開斗爭,一面帶頭勞動,掀起競賽。他每天天亮之前,拖著那雙浮腫僵硬的腳,主動為同志們預備好開水和熱菜,盡管保爾一連一天發著高燒,仍然用一把大木鏟在鏟雪。重傷寒終於把保爾擊倒了。一具無名的美發青年的屍體給抬到月台上,這個青年就是保爾。
14 保爾沒有死於傷寒,他又從死亡線上換氣回來了,又頑強地戰斗在革命崗位上。
15 要抓緊時間趕快生活,因為一場莫名其妙的疾病,或者一個意外的悲慘事件,都會使生命中斷。
16 我們的國家正在復興,正在強大起來,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是大有可為的。
17 人應該支配習慣,而決不能讓習慣支配人。
18 要是一個人不能改掉壞習慣,那他就毫無價值。
19 不管怎樣我得到的東西要多得多,失去的東西是沒法同它相比的。
20 不要在你的生活里留下痛苦的回憶。
21 我們的生活里不僅有斗爭,而且有美好的感情帶來的歡樂。
22 要全力以赴的工作,像一匹馴順的馬拉著重物爬坡一樣。
23 要堅持戰斗到最後一刻。
24 使我離開戰斗行列的,只有死。
25 一年又一年地回憶著,像一個鐵面無私的法官檢查著自己的一生。
26 就是到了生活已經無法忍受的時候,也要善於生活下去,要竭盡全力,使生命變得有益於人民。浪費人力,等於犯罪。
27 任何人都無權糟蹋自己的健康。
28 當一個人身體健康、充滿青春活力的時候,堅強是比較簡單和容易做到的事,只有生活像鐵環一樣把你緊緊箍住時,堅強才是光榮的業績!
29 為使你的生命變得有益於人民,你盡了一切努力了嗎?
30 海浪在他腳下拍打著零亂的石堆,從遙遠的土耳其刮來的乾燥海風吹拂著他的臉。港灣的海岸呈不規則的弓形,一條鋼骨水泥築成的防波堤擋住了海浪。蜿蜒起伏的山脈延伸至海濱突然中斷。城郊一幢幢白色小屋排列在山峰之中,伸展到很遠的地方。
31 幸福,就在於創造新的生活,就在於改造和重新教育那個已經成了國家主人的、社會主義時代的偉大的智慧的人而奮斗。
32 生活的主要悲劇,就是停止斗爭。
33 人的美並不在於外貌、衣服和發式,而在於他的本身,在於他的心。要是人沒有心靈的美,我們常常會厭惡他漂亮的外表。
34 利己的人最先滅亡。他自己活著,並且為自己而生活。如果他的這個「我」被損壞了,那他就無法生存了。
35 所謂友誼,首先是誠懇,是批評同志的錯誤。
36 共同的事業,共同的斗爭,可以使人們產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37 我在自己的一生里也曾經歷過被遺棄和背叛的痛苦。可是有一種東西卻救了我:我的生活永遠是有目的、有意義的,這就是為社會主義而奮斗。
38 只有像我這樣發瘋地愛生活、愛斗爭、愛那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建設的人,只有我們這些看透了認識了生活的全部意義的人,才不會隨便死去,哪怕只有一點機會就不能放棄生活。
39 要永遠覺得祖國的土地是穩固地在你腳下,要與集體一起生活,要記住,是集體教育了你。哪一天你若和集體脫離,那便是末路的開始。
40 真正的朋友應該說真話,不管那話多麼尖銳。
41 人的巨大的力量就在這里——覺得自己是在友好的集體裡面。對於我,做一個戰士是最大的幸福……一切個人問題都不如社會主義事業那樣永久。
42 同志們,勇敢向前進, 在斗爭中百煉成鋼, 為開辟自由的道路, 挺起胸膛走向戰場!
43 醫治一切病痛最好的最寶貴的葯品,就是勞動。
44 生活賦予我們的一種巨大的和無限高貴的禮品,這就是青春:充滿著力量,充滿著期待、志願,充滿著求知和斗爭的志向,充滿著希望、信心的青春。
45 勇敢產生在斗爭中,勇氣是在每天對困難的頑強抵抗中養成的。我們青年的箴言就是勇敢、頑強、堅定,就是排除一切障礙。
46 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時,也還能以你所創造的一切為人們服務。
47 在人生的任何場合都要站在第一線戰士的行列里。
48 「小弟弟,我小時候跟你差不多,」朱赫來說。「渾身是勁,總想反抗,就是不知道力氣往哪兒使。我家裡很窮。一看見財主家那些吃得好穿得好的小少爺,我就恨得牙癢癢的。我常常狠勁揍他們。可是有什麼用呢,過後還得挨爸爸一頓痛打。單槍匹馬地干,改變不了這個世道。保夫魯沙,你完全可以成為工人階級的好戰士,一切條件你都有,只是年紀還小了點,階級斗爭的道理,你還不大明白。小弟弟,我看你挺有出息,所以想跟你說說應該走什麼路。我最討厭那些膽小怕事、低聲下氣的傢伙。現在全世界都燃起了烈火。奴隸們起來造反了,要把舊世界沉到海里去。但是,干這種事,需要的是勇敢堅強的階級弟兄,而不是嬌生慣養的公子哥兒;需要的是堅決斗爭的鋼鐵戰士,而不是戰斗一打響就像蟑螂躲亮光那樣鑽牆縫的軟骨頭。」
49 我只相信一條:靈感是在勞動時候產生的。……勞動,這是一切鈍感的最好的醫生。
50 幸福是多方面的。我也是很幸福的。創作產生了無比驚人的快樂,而且我感覺出自己的手也在為我們大家共同建造的美麗樓房——砌著磚塊,這樣,我個人的悲痛便被排除了。
51 不停留在已得的成績上,而是英勇地勞動著,努力要把勞動的錦標長久握在自己手裡。 52 理想對我來說,具有一種非凡的魅力。我的理想……總是充滿著生活和泥土氣息。我從來都不去空想那些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53 誰若認為自己是聖人,是埋沒了的天才,誰若與集體脫離,誰的命運就會悲哀。集體什麼時候都能提高你,並且使你兩腳站得穩。
54 歲月給我們經驗,學習給我們知識。
55 愛國心再和對敵人的仇恨用乘法乘起來,只有這樣的愛國心才能導向勝利。
56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人應當趕緊地、充分地生活,因為意外的疾病或悲慘的事故隨時都可以突然結束他的生命。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所描述的事件發生於1915年直到30年代初那一段歷史時期。保爾·柯察金是作者著力塑造的中心人物,也是書中塑造得最為成功的共產主義戰士的形象,他是在老布爾什維克朱赫來的影響下從自發走向自覺的。他懂得了不平等生活的社會根源,懂得了要想推翻舊世界,必須成為「勇敢堅強的階級弟兄」和「堅決斗爭的鋼鐵戰士」。在積極投身保衛蘇維埃政權的偉大斗爭中,他認識到,一個人只有和祖國聯系在一起時,才會創造出奇跡。他曾說:「我贊成那種認為個人的事情絲毫不能與集體的事業相比的革命者。」 保爾總是把黨和祖國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那血與火的時代,保爾和父兄們一起馳騁於疆場,為保衛蘇維埃政權,同外國武裝干涉者和白匪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在那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的年頭,保爾又以全部熱情投入到和平勞動之中,他那種苦幹精神和拚命精神,正顯示了第一代建設者們的崇高品質。 保爾從未屈膝投降過。他總是隨時准備承受對自己最沉重的打擊。他經受住了一切考驗,在對待友誼、愛情和家庭等問題上,他也經受住了考驗,表現出崇高的共產主義道德原則。 保爾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後,非常苦惱,不能自拔。他產生了自殺的念頭,這時故事情節發展到了十分緊張的程度。自殺就等於背叛革命——正因為如此,手槍的槍口才那樣「鄙夷地瞪著保爾的眼睛」,於是,他以冷酷無情的嚴峻態度譴責自己說:「老兄,你平時說什麼要干出一番英雄事業來,原來全是紙上談兵!……你有沒有嘗試過戰勝這種生活!……你已經盡了最大努力設法沖出這個鐵環嗎?即使到了生活實在難以忍受的時候,也要想辦法活下去。要使生活變得更有益。沒有比掉隊更可怕的了。」對於一個雙目失明的青年共產黨員來說,他生命的全部需要,就是能夠繼續為黨工作。他以堅強的毅力克服了悲劇命運的打擊,開始了為爭取歸隊而進行的斗爭。保爾也以自己的畢生精力,實踐了自己的生活原則:「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這是保爾戰斗一生的真實寫照,也是他革命樂觀主義的深刻概括。
⑸ 在寫給阿爾焦姆的信中保爾認為最可怕的悲劇是什麼
保爾在寫給阿爾焦姆信中提到最使他感到恐懼的是自己身體的健康。
原文如下:告訴你,好哥哥,我還活著,雖百然並不十分健康。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小說通過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革命者在斗爭中百煉成鋼,是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
⑹ 保爾的冬妮婭,不同層次的愛情,終究悲劇了!
做過學生的都知道,這段話出自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多年來深受大家歡迎,如今已被列為初中生必讀經典。
主人翁保爾.柯察金出身於普通的工人家庭,受革命戰士朱赫來的影響,走上了無產階級革命道路。他意志堅定,講究奉獻,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奮鬥了終生。他身殘志堅的不放棄精神,也深深打動了讀者。
保爾在這本書中共有三段戀情,但是人們記憶最深的還是他和冬妮婭的愛情。這段愛情是保爾的初戀,具有濃郁的浪漫色彩。盡管因為成長環境不同造成了人心隔閡,愛情夭折,但是「冬妮婭」卻成為一個特殊戀人的代名詞。
01
保爾出身於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父親早逝,和母親哥哥一起生活。12歲那年,因為在學校調皮被開除,母親只好送他去餐館當雜役,在那裡他受盡了凌辱。小小的他,也因此埋下了仇富的種子,這為他後來走上革命道路埋下了伏筆。
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帝國主義和反動派妄圖扼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紅軍隊伍解放了他的家鄉,但是很快又撤走了,只留下布爾什維克朱赫來做地下工作。
有一次,為了解救朱赫來。保爾被抓住,但又因為敵人的疏忽把他放了。僥幸逃脫的保爾不敢回家,就溜達進了冬妮婭的家。
冬妮婭是林務官的女兒,純潔善良,美麗動人。冬妮婭欣賞保爾的熱情和倔強,聽說原委之後,主動要求保爾在她家避難,後來她又幫助聯繫上了保爾的哥哥。因此,保爾被送去加入了隊伍,成為了一名紅軍戰士。
02
不同的出身,給兩個人的交往帶來了麻煩,冬妮婭出身士官家庭,從小生活比較講究,具有小資產階級情調,這一點,保爾看不慣。因為他從小接觸的都是朴實的勞動人民,後來加入紅軍隊伍,思想覺悟更是提高了不少,他喜歡紅紅火火的革命事業,反對搞資產階級情調。
開始的時候,保爾想帶著冬妮婭一起進步,他帶她參加一些革命會議。但是,冬妮婭入時的打扮與到會者格格不入,人們開始議論他,說他結交了一個資產階級情調的女友,這讓保爾覺得很沒有面子,兩人之間發生了爭吵。
不同的出身讓兩個人的生活觀念大相徑庭,不一樣的人生追求也讓他們越走越遠。終於有一天,保爾獨自走向了革命的大潮,留下冬妮婭繼續在那個階層生活。
後來森林修路的時候,他們兩個又見過面,那時候,一個已經是歷經考驗的無產階級戰士,一個是挽著軍官丈夫的妻子。
冬妮婭看到保爾很高興,但是保爾看到她身邊的軍官丈夫,越發的瞧不起她。
03
《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也有他的「冬妮婭」,那就是出身幹部家庭的田曉霞。
兩個人的出身也是相差很多,孫少平來自農村,家裡窮的叮當響,飯都吃不飽,畢業後離開家鄉,出來打工。背石頭扛水泥,啥活都干,一個渾身沾滿泥漿的窮書生怎麼就贏得了田曉霞的愛情呢?
田曉霞的父親開始是縣委的二把手,後來調到地區任一把手,後來又做到省級幹部,田曉霞就是在這樣的幹部家庭中長大的。
但孫少平的與眾不同還是深深地打動了她,他博覽群書,志向高遠,他不服從命運的安排,也不想過世俗的生活,他是一個有理想的小青年。
正是孫少平思想的深度,打動了曉霞的心。他們本來是高中同學,再加上兩個人確實談得來,屬於精神層面上的伴侶,所以,兩人的愛情就很順利的發展起來了。
拋開大時代的洪流不談,有一點上,我認為孫少平比保爾強。同樣是戀人,保爾嫌棄冬妮婭的資產階級情調,而孫少平,欣賞田曉霞的與眾不同。
所以,孫少平收獲愛情,保爾只能和冬妮婭告別。
04
外人眼裡,極其不般配的兩段愛情為什麼會發生呢?
讓他們走到一起的是一種什麼樣的神秘力量呢?
什麼是愛情?愛情是人際吸引的強烈形式和最高形式,也是西方社會心理學家的經典研究課題。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愛情是指存在於各種親近關系中的愛,意味著人際關系中的接近、悅納、共存的需要及持續和深刻的同情,共鳴的親密感情。狹義的愛情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異性個體之間的強烈的人際吸引。
愛情吸引的形式:愛情當中有兩種吸引,一種是彼此之間的相同導致的吸引,另外一種是彼此的不同導致的吸引。
無論是相同相吸,還是不同相吸,喜歡其實是一種投射,也是一種自戀,是我們在別人身上看到了自己喜歡的自己。
從心理學的角度可以分析出,保爾的冬妮婭,孫少平的田曉霞應該都屬於不同相吸。正是因為他們不同的出身,不同的階層,才讓他們在對方身上發現了更多的與眾不同。
05
眼前沒有風景,風景都在遠方。
為什麼一到節假日,有些景點人山人海寸步難行?為什麼夫妻戀人相處時間長了,就會有感情冷淡出軌等問題,其實這都是「不同相吸」在搗鬼,說白了,也就是喜新厭舊的獵奇心理。
兩個不同的人,很容易走到一起,也很容易因為了解而分離。不了解的時候,對方是神秘和驚喜,了解了以後,對方也就脫下了神秘的外衣。
這樣看來,要想保持感情的新鮮,還是不要把自己和盤托出為好,留點神秘,保持自我,可能更有利於感情的長治久安。
愛情可以隨意,婚姻不能講將就,出身不同的兩個人,在一起磨合的難度會更大。面對不同環境的人,遇到愛,請慎重!
備註:此書看的太久了,情節可能有偏差,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