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洗牌!800人民營鋼廠被重組!百萬噸級民營鋼廠關停!產能被收購!
大洗牌!800人民營鋼廠被重組!百萬噸級民營鋼廠關停!產能被收購!
內蒙古亞新隆順特鋼有限公司在烏蘭察布市與政府舉行座談會,計劃投資36億元在興和縣建設年生產能力160萬噸鉻鐵合金項目。項目建成後,預計年產值將達到90億元,年利稅約為7.6億元。內蒙古亞新隆順特鋼有限公司以36億元總投資、2000畝佔地面積和3000多名員工,打造了一個現代化鋼鐵聯合企業。該企業集燒結、豎爐、煉鐵、煉鋼、軋鋼、運輸、深加工於一體,具備近300萬噸/年的生產能力。近期,亞新隆順特鋼通過兼並重組,整合了包頭市寶鑫特鋼有限責任公司和大安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的產能。
寶鑫特鋼和大安鋼鐵的產能購買與整合重組,標志著亞新隆順特鋼在內蒙古鋼鐵行業的重要地位進一步鞏固。寶鑫特鋼的51%股權被亞新隆順特鋼收購,大安鋼鐵的120萬噸煉鐵產能和80萬噸煉鋼產能也被購入。亞新隆順特鋼向相關管理部門提交了整合重組轉型升級優特精品鋼產業基地示範項目(煉鐵)產能置換方案,以實現產能優化和產業升級。寶鑫特鋼和大安鋼鐵的退出與整合,預示著鋼鐵行業正邁向更加集中、高效和綠色的發展道路。
包頭市寶鑫特鋼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7年,位於達茂旗石寶鎮工業園區,佔地面積800多畝,年生產特鋼60多萬噸。寶鑫特鋼的股權變更顯示,亞新隆順特鋼已成為大股東,標志著其正式掌控了寶鑫特鋼。而包頭市大安鋼鐵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2年,形成鐵礦、焦化、制氧、豎爐、燒結、煉鐵、煉鋼和軋鋼於一體的鋼鐵聯合生產線,年產規模達120萬噸。然而,由於鋼鐵市場行情不佳,大安鋼鐵決定停止生產,響應政府「淘汰落後化解過剩產能」的政策,計劃於2024年10月底退出產能。
這場大洗牌是中國鋼鐵行業的縮影,預示著行業正向著高質量發展階段加速邁進。重組和收購不僅優化了產業布局,推動了技術升級和創新能力的提升,為行業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隨著智能製造和數字化轉型的推進,鋼鐵行業將更加註重技術創新和綠色低碳發展,為小型民營鋼廠的退出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預示著行業正邁向更加集中、高效和綠色的發展道路。
總之,這場大洗牌標志著中國鋼鐵工業正加速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是實現行業長遠發展目標的重要一步。盡管過程中伴隨著陣痛,但它預示著中國鋼鐵行業正在向著更加綠色、高效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B. 鋼鐵產能和產能指標的區別
國家提出要清除鋼鐵產能5000萬噸,並徹底出清「地條鋼」。鋼鐵產能問題一直都是中國的老大難問題,在許多西方國家眼裡,正是中國嚴重的鋼鐵過剩產能才導致了前幾年全球鋼市陷入低迷,於是借機對我國出口鋼材進行反傾銷打擊。無論這些反傾銷是否合理,它都間接反映了我國鋼鐵行業所面臨的「內憂外患」的困境,而造成這種局面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產能的過剩問題,去產能的問題在未來的幾年內都將貫穿整個鋼鐵業。
說到「產能」,自然就會讓人想到「產量」問題,二者有著本質的區別,「產能」是過去式的、落後的、是從前積累下來的,而「產量」往往是由市場來做主導,當前市場需要多少就產多少,沒有一個固定的量變在裡面,是隨著市場的發展而發展,簡單來講就是由需求來決定供應。對待產能和產量的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必須要很清楚二者的區別。而我們在大力清除鋼鐵產能的同時一定要控制好產量的問題。市場往往具有自發性和不確定性,一但市場有利可圖,利潤上去以後就會引發大量的生產,而如果生產出來產品的量與市場需求不相匹配的話,所有的產量就會變成囤積的產能,如此反復循環,也是一個「大患」。
這也是為什麼筆者在以往的文章中多次強調要注意產量的問題,不能讓產能越去越多,最後做了無用功。當然,對於產量問題,還是應以市場導向為主,不能過多地行政干擾,我們更應該把更多精力放在去產能的問題上,利用行政力量大力清除過剩產能,決不能有絲毫的鬆懈,為了防止「死灰復燃」的現象出現,該拆的落後產能設備就要拆,不能手軟,鋼鐵業想獲得發展,就必然要經歷這些「陣痛」。
說到去產能,總會牽扯到那麼一群人的利益,如何去和這些勢力作斗爭,如何安頓好失業職工,這些不僅是政治問題、經濟問題,也是民生問題,直接影響到社會的和諧穩定。無論是產能也好,產量也罷,都是擺在我們面前亟需解決的問題,鋼價的漲跌不僅是產能去了多少,也是產量有多少供應的問題,要平衡好二者之間的關系,絕不是簡單的事,需要市場這只「無形的手」,與政府這只「有形的手」相互配合,才能協調好行業的發展。
C.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三去一補一降是指
法律分析:「三去一補一降」是指去產能、去杠桿、去庫存、補短板、降成本。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 第二條 著力抓好「三去一降一補」,供給結構有所改善。以鋼鐵、煤炭行業為重點去產能,全年退出鋼鐵產能超過6500萬噸、煤炭產能超過2.9億噸,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分流職工得到較好安置。支持農民工在城鎮購房,提高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房地產去庫存取得積極成效。推動企業兼並重組,發展直接融資,實施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有所下降。著眼促進企業降成本,出台減稅降費、降低「五險一金」繳費比例、下調用電價格等舉措。加大補短板力度,辦了一批當前急需又利長遠的大事。
D. 濰坊三家鋼鐵企業產能退出時間
濰坊3家鋼鐵企業必須在2017年9月30日前完成退出。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截止2022年12月25日,濰坊3家企業的3套設備必須在2017年9月30日前完成退出,具體為:位於高新區的濰坊特鋼集團有限公司120噸轉爐1座,粗鋼產能135萬噸,按規定予以封存。位於壽光市的山東壽光巨能特鋼有限公司450立方高爐1座,煉鐵產能55萬噸,按規定拆除。位於壽光市的山東魯麗鋼鐵有限公司50噸轉爐1座,粗鋼產能85萬噸,按規定拆除。
E. 鋼鐵行業會倒閉嗎
前瞻網摘要:雖然中國鋼鐵需求帶來的規模持續擴張,但中國鋼鐵企業整體處於微利水平。前瞻產業研究院鋼鐵行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鋼鐵行業平均利潤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鋼鐵產能過剩和礦石漲價。
雖然當前我國鋼鐵行業仍面臨著產能過剩、經營效益下滑等嚴峻形勢。但是中國仍處在高速的工業化和城鎮化之中,作為基礎的原材料工業,鋼鐵工業仍將在中國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中發揮不可替代的支撐作用,隨著下遊行業的轉型升級,鋼鐵生產仍然大有可為。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 中國鋼鐵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07-2011年,我國鋼鐵工業資產及銷售規模均呈穩定增長態勢。2011年,我國鋼鐵行業資產規模累計達到48640億元,同比增長16.41%;累計實現銷售收入32703.79億元,同比增長28.96%。
雖然中國鋼鐵需求帶來的規模持續擴張,但中國鋼鐵企業整體處於微利水平。前瞻產業研究院鋼鐵行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鋼鐵行業平均利潤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鋼鐵產能過剩和礦石漲價。
2010年3月23日必和必拓和日本鋼廠達成季度定價協議,運行長達40年的長協模式被廢。中國鋼企被迫接受季度定價、月度定價、現貨定價等定價模式,鐵礦石價格不斷走高。2010年,三大礦山合計實現凈利480億美元,是中國鋼鐵行業盈利的3.5倍。
2011年,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和力拓公布的業績顯示,三家公司分別實現凈利131億美元、13億美元和76億美元,再次大獲豐收。而2011年中國鋼鐵行業實現利潤僅805億元。前者是後者的近3倍。
由於鐵礦石漲價,2011年中國鋼企進口鐵礦石多支出成本160.17億美元。中國鋼企急需擺脫鐵礦石掣肘,鋼鐵企業需加快向上游領域的延伸,同時加大海外礦業開發力度,在這方面,武鋼、寶鋼等企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此外,中國鋼鐵產能過剩,產業結構不合理,也是導致鋼鐵行業利潤微薄的主要原因。「十二五」期間,鋼鐵行業將淘汰落後煉鐵產能7500萬噸、落後煉鋼產能4800萬噸。同時,區域內的鋼鐵企業重組整合也再次升級,河北、山東、廣東、遼寧等地區已經形成了區域內的鋼鐵集團。
前瞻產業研究院鋼鐵行業研究小組分析預計,到2014年,中國鐵礦石嚴重短缺的局面將得到改觀;屆時,鋼鐵企業的並購整合也將告一段落。預計「十二五」末,中國鋼鐵行業的盈利水平將整體回升。http://www.qianzhan.com/report/search/k-鋼鐵行業.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