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專家:鋼鐵行業與現代物流業融合面臨重大機遇
二是定製化。要進一步深化物流外包,引導鋼鐵企業和物流企業深化合作,適應生產方式變革和環保治理趨勢,提供精益化、定製化、綠色化物流服務,依託物流服務開發產品、貿易、金融等增值服務,從提供產品製造向提供產業服務轉變,提升製造產業價值鏈。
三是智能化。要推進全程數字化、可視化,鼓勵鋼鐵企業和物流企業加大信息化投入,促進物流信息對接和系統集成,推動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加快人機智能交互、工業機器人、智能工廠、智慧物流等技術和裝備的應用,培育工業互聯網,提高敏捷製造能力。
四是網路化。要加強鋼鐵物流樞紐建設,加快發展鐵路為核心的多式聯運體系,支持鐵路專用線入港、入企、入園,利用物流樞紐集聚大量資源,利用多式聯運提高運輸效率,為鋼鐵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務,降低鋼鐵企業物流成本,支撐鋼鐵產業高質量集群發展。
五是國際化。要推動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鼓勵鋼鐵企業深化對外投資合作,設立境外分銷和服務網路、物流配送中心、海外倉等,建立全球供應鏈風險預警系統,建設全球化的供應鏈體系,提高全球供應鏈安全水平。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主任虞鋼在論壇上則指出,當前我國鋼鐵物流服務能力和水平與鋼鐵業加快轉型升級的需求之間,現代物流服務體系與現代化經濟體系之間,還存在許多不平衡、不充分的地方。這是我國經濟進入工業化中後期,產業形態向中高端發展後出現的新問題。
我國鋼鐵流通和物流行業要順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緊緊抓住行業發展主要矛盾,利用新時代發展的戰略機遇,積極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的主線,滿足國民經濟對行業發展的新要求。
虞鋼表示,鋼鐵流通和物流行業改革集中於三個方面:
一是增強有效供給,提升流通服務質量。鋼鐵流通和物流供應鏈企業要通過深化服務提升鋼鐵物流轉型速度和質量。鋼鐵流通和物流是支撐產業轉型的生產服務業。要大力發展鋼鐵物流個性化服務,打造專業化程度較高的流通交易中心,加強電子商務服務高端製造型企業,大力發展鋼鐵物流與集成服務,更要大力發展現代物流供應鏈服務,有實力的大型鋼鐵流通企業可以利用自身雄厚的資金、知名的品牌等綜合優勢,掌控現代鋼鐵物流全產業鏈條,滿足一體化、集約化的綜合服務需求。
二是創新流通模式,加快鋼鐵物流信息化。這兩年,我國鋼鐵電子商務交易平台數量在全國大宗商品電商企業中佔比將近30%,鋼鐵電商平台線上鋼材交易量占總交易量超過10%,鋼鐵電商已經成為國內發展最快的電商領域,傳統鋼材貿易流通模式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成為大勢所趨。鋼鐵電子商務迅速發展是商業模式的創新和轉型,也會帶來鋼鐵產業采購模式、營銷模式、管理模式和盈利模式的深刻變化,需要行業積極採取措施和順應時代發展趨勢。
三是重塑供應鏈關系,實現金融合作共贏。長期以來,我國鋼鐵業的生產和流通環節存在明顯脫節。鋼鐵生產和流通分割導致物流供應鏈金融創新難以有效融合,隨著鋼鐵流通市場紛繁復雜,生產商直供比例加大,流通企業大批退出,導致供應鏈關系緊張,供應鏈物流金融創新難以實現。新時代到來,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是,企業間的競爭已經上升到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競爭,因此要重塑鋼鐵供應鏈關系,打破鋼鐵生產和流通環節的隔閡,實現共創共享,形成聯動融合的新型鋼鐵流通交易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