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河北獨佔3186萬噸 鋼鐵去產能是利好嗎
對於鋼鐵上市公司來講,保留的先進產能都在上市公司,去除產能是利好。寧吉喆表示,這幾年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首要任務是去產能,鋼鐵行業去產能超過1億噸,特別是出清了地條鋼。
記者了解到,從2016年開始,對於鋼鐵去產能,國家已經制定目標,到2020年將淘汰落後產能1億~1.5億噸,而2016年已經完成6500萬噸,如果2017年再完成5000萬噸,實現2020年的目標將不存在問題。
那麼,未來的兩年,鋼鐵行業是否仍會持續淘汰落後產能?對此,多位受訪的鋼鐵業人士認為,在未來兩到三年,淘汰落後產能仍然是鋼企的重要工作。因為從公開數據看來,全球鋼鐵行業乃至中國鋼鐵行業均呈現過剩格局。
據世界鋼鐵協會2017年10月最新發布的2017~2018年短期鋼鐵需求預測結果顯示,2017年全球鋼鐵需求將達到16.22億噸,2018年全球鋼鐵需求將達到16.48億噸;2017年中國鋼鐵需求約7.66億噸,鑒於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繼續深化以及密集出台嚴厲的環保措施,2018年中國鋼鐵需求同比難以出現增長。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鋼鐵行業在去產能、調結構上取得不俗的成績,但是粗鋼的產量卻是有增無減。據鋼谷網提供的數據,2017年我國粗鋼產量將達到8.37億噸。
對此,有鋼鐵分析師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旨是去掉過剩產能實現產能出清,去產能並不意味著去產量,更不會妨礙那些優質產能釋放。據該分析師透露,在近日就有多家鋼鐵企業高爐點火。其中,甘肅酒鋼集團榆中鋼鐵高爐於10月21日點火,高爐容積達3200立方米,日產6000~7000噸鐵水,11月份預計產量達21萬噸。
另外,環保也成為持續淘汰落後產能的助推器。河北一位鋼企老闆向記者表示,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鋼鐵行業在剔除僵屍企業之後,更是加大了環保監管力度。2017年初,四大部委聯合六大省市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隨後,「2+26」城市陸續公布採暖季錯峰生產方案,非「2+26」城市也緊跟其後,紛紛加入了錯峰生產行列。這對於那些依靠銀行過日子的中小鋼鐵企業來說,主動退出產能不失為一條出路。
㈡ 我想問一下 現在我國的鋼鐵行業屬於什麼類型的市場,是完全競爭還是壟斷競爭還是別的什麼
完全競爭,沒有壟斷,也壟斷不了,幾千家鋼廠,最大的寶鋼集團和河鋼集團也占不了市場總份額(7億噸/年)的20分之一。
㈢ 山鋼重組日鋼了,看國家的形式,要把鋼鐵企業變成壟斷了啊。。
鋼鐵企業必須作大作強,要不然沒法生存,如果不搞兼並重組,那麼結局只能版是權大家一起破產!
大型綜合鋼廠是鋼鐵企業是降低成本、減少污染與外國企業競爭的必由之路,但這種大型聯合企業需要強大的資金支持,只有大型企業才建設的起。
中國的小鋼鐵廠太多,效率低下,污染嚴重,產品檔次不高,不進行重組根本無法面對國外企業的競爭和日益嚴厲的環保法規。
建議樓主好好學習,這種問題實在是太沒檔次了!
㈣ 壟斷的四種形式
壟斷種類與形式:
1,特許壟斷:
有些獨家經營的特權是由法律所規定並受到法律保護的,專利權和版權便是法律特許的壟斷。為鼓勵創造發明,絕大多數國家制定有專利法,可見專利壟斷是由法律壁壘造成的。在某些場合下,政府授予某廠商獨家經營的權利;也有時政府經過招標競爭通過合同的形式授予獨家經營的特權。
2,自然壟斷:
如果某種產品需要大量固定設備投資,大規模生產可以使成本大大降低,那麼,一個大廠商就可能成為該行業的唯一生產者。由一個大廠商供給全部市場需求時平均成本最低,兩個或兩個以上廠商在該市場上經營就難以獲得利潤,這種情況下,該廠商就形成自然壟斷。
3,策略性壟斷:
如果除壟斷者外另無他人掌握某種生產技術或訣竅,該市場自然形成技術性壟斷。在既無技術壁壘又無法律壁壘的情況下,廠商通過高築壁壘以確立或鞏固其壟斷地位,這便是策略性壟斷。
4,其他壟斷壁壘:
上述壁壘並沒有列盡全部因素,也不一定相互排斥。如廠商控制了某種原材料的供應。凡是阻擋競爭者進入市場的壁壘都是造成壟斷的原因。
壟斷的危害:
壟斷與競爭天生是一對矛盾,由於缺少競爭壓力和發展動力,加之缺乏有力的外部制約監督機制,壟斷性行業的服務質量往往難以令人滿意,經常會違背市場法則、侵犯消費者公平交易權和選擇權。這是一條規律,中國與外國都一樣。
價格壟斷拉高整個社會成本壟斷性行業所從事的一般都是與決大多數人、行業息息相關的公共事業,例如電信、郵政、自來水、電力、煤氣、鐵路、航空等等。因為這些行業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所以這些行業的服務價格的高低便關繫到整個社會的成本。這些行業的整體效率直接關繫到其他產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計劃經濟時代電信、鐵路等部門過去都屬於國家行政部門,而這些部門進入市場的時候,本身卻仍具有壟斷地位,一旦在市場中開始追求利潤,就會通過壟斷定價把大量消費者利益轉移到手中,使特權部門、特權公司拿到遠遠高於競爭市場價格的利潤。結果提高了整個社會的競爭成本。
㈤ 國內的鋼鐵行業是寡頭壟斷嗎
不是,目前的鋼鐵工業產能分散,產業集中度極低,沒有任何一家鋼鐵企業能夠壟斷市場和行情,也沒有任何一家貿易商左右價格,寡頭壟斷是不可能的。
㈥ 為什麼鋼鐵,石油產業領域寡頭壟斷較為普遍,是因為其為
是因為這兩個行業需要佔用龐大的資金和設備資源,只有少數企業才能夠形成大型的規模,這就會形成大型企業集中控制某些品種,這就是市場的集中度提高,也就會演變為寡頭壟斷。
㈦ 鋼鐵行業下游十幾個行業在給上游壟斷企業打工,這樣合理嗎
看具體內部合作結構是什麼樣子的,如果真的是壟斷行為。那麼就不合理。如果是可以優化產業效率,就合理
㈧ 摩根家族的壟斷時代
摩根集團的早期歷史,記錄了一去不返的壟斷時代
1871年,創始人J.P.摩根與人合夥創辦德雷克塞爾—摩根公司,從事投資與信貸等銀行業務
1895年改名為J.P.摩根公司,向鋼鐵、鐵路及公用事業等產業滲透,
1912年,摩根財團控制了金融機構13家,被美國金融界稱為「銀行家的銀行家」
1930年代,摩根財團所控制的大銀行、大企業的資產總額占當時美國八大財團的50%以上 從背景來看,1990年代中期後的中國資本市場的確和一百多年前摩根所在的美國資本市場有相似之處:閑散資本過剩,市場充滿投機行為,投資者希望企業領袖橫空出世。
摩根的經歷卻無法因此被復制,1898年承銷美國政府2億美元債券、1899認購英國18億美元國債後,摩根一躍成為世界頭號金融大亨。 不過,摩根整合無序競爭產業的金融手段具有借鑒意義。
為此,他首先選擇了約翰·恩·蓋茨擁有的美國鋼鐵·鐵絲公司。摩根用拉攏蓋茨律師等多種方法威逼利誘達成了一個協議:在美國鋼鐵·鐵絲公司之上,成立一個聯邦鋼鐵企業,其中包括全美265家鋼鐵企業。
接下來,摩根以此為資本,開始了那場和安德魯·卡內基家喻戶曉的談判,最終以4億美元收購了後者的鋼鐵公司。1901年,摩根自己的美國鋼鐵公司終於正式成立。
為了使公司加速運轉,摩根一方面制定高額產品價格,以擠壓中小鋼鐵公司的方式抬升了行業門檻;另一方面,趁這些中小公司財務吃緊時,繼續收購——美國鋼鐵公司一舉吞並了700多家相關鋼鐵企業。
此後,摩根的美國鋼鐵公司馬上開始降價,這種策略相當奏效,公司鼎盛時期,董事會控制了全美3/5的鋼鐵生產,可以決定近17萬鋼鐵工人的命運。而美國鋼鐵公司也成為美國有史以來第一家資產超過10億美元的工業公司。
如今,壟斷時代終結,世界商業權力也已分散到不同機構。正如國內暢銷書《摩根財團》中所言:再也不會有哪家銀行能像摩根財團那樣強大,那樣神秘和富裕。
㈨ 中國鋼鐵行業打破國企壟斷的時間
在我國鋼鐵行業是自由競爭行業,沒有國企壟斷,你這個命題是偽命題。相反內,國有企業在用工機容制,繳納稅費,環境保護等方面受到了多於民營鋼鐵企業的約束。可以說,目前是自由的民營企業與規則約束的國有企業競爭……一位民營企業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