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沖壓模具保養與維護
模具的維護與保養方法
專業技術人員要善於發現模具的問題,尋找模具損壞的原因,並要在最短的時間內修理模具,使之能恢復到原來的質量和精度要求,由於模具是一種精密高效的生產工具,它在製造與裝配上有不少特點,技術上要求也比較高。其主要職責如下:
1、掌握所修模具的全部情況,如模具的結構特點、動作原理、模具性能特點,易損耗和常發生毛病部位,並確定修理方法和修理方案。
2、熟悉本廠所有產品、所有沖壓模具的種類、工藝流程及使用狀況。對沖壓模具要做好技術檔案、註明模具開始使用時間、每次生產的件數、刃口修磨次數及使用狀態及需要維修的部位及更換備件程度。
3、要不斷提高修理技能和培養獨立工作能力,配合操作工一起安裝沖模及修理後的模具調試工作。
4、負責模具易損件的配製、維護及更換。
5、在模具工作過程中,要經常檢查模具的工作狀態,負責模具在壓機上的隨機修理及調整工作。
五金沖壓模具的幾種修復方法
1、模座變形:模座厚度不或受力不平均,研磨矯正或重灌塑膠鋼或更換模座或使受力平均。
2、沖模傾斜:沖模的模板間有異物,使模板無法平貼。重新組立或研磨矯正。
3、沖模干涉:沖模尺寸,位置是否正確,上下模定位有無偏差,組立後是否會松動,沖床精度不,架模不正。
4、模具松動:五金沖壓模具的移動量超過單邊間隙。調整組合間隙。
5、模板變形:模板硬度或厚度不,或受外力撞擊變形。更換新模板或是更正拆組工作法。
6、沖剪偏斜:沖頭強度,大小沖頭太近,側向力未平衡,沖半斜。加強剝斜板引導保護作用或沖頭加大、小沖頭磨短lt增加踵跟長提早支撐引導,注意送料長度。
B. 模具保養計劃怎麼做
為延長公司模具的使用壽命,生產更多的產品,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制訂如下保養計劃:
一、裝模時的檢查、維護
1、裝模前要對模具的上下表面進行清擦,保證模具安裝面和壓機工作檯面正確配合。
2、模具裝好後將模具打開,將模具導向機構,模腔表面清擦乾凈,以保證製件的質量。
3、對模具各滑動部份進行潤滑或塗抹潤滑脂。
4、檢查、維護側護板,清理沖孔廢料道、孔。
5、檢查模具安全側銷、安全螺釘等安全件,發現問題,及時修復、更換。
二、生產中的保養
1、定期對拉延模的壓料圈、圓角、修邊模的刀口部位、翻邊刀塊部分進行塗油潤滑。
2、定期對修邊沖孔模小孔的廢料道進行清理。
3、經常觀察、感覺模具在生產時使用狀態,發現異常,立即停機檢查,及時排除。故障排除後再進行生產。
三、生產後的保養
1、生產結束後要對模具進行全面的檢查。
2、對模具進行全面的清擦,將模具內的廢料、雜物清理干凈,保證廢料盒中無廢料。
3、將模具的使用發現的問題作如實地反饋,並在交接單中做好記錄或通知修理人員經行修理。
四、模具的一、二級保養
1、模具的一級保養由生產操作人員進行。保養的主要內容為清擦、潤滑和檢查。
2、模具的二級保養工作由模修人員完成,並根據保養情況做好記錄。二級保養的主要內容:
a、對模具的圓角拉毛部位進行拋光,如果出現壓坑要對模具研配。
b、對檢查發現有問題的導向零件進行修理、恢復。
c、對模具在使用過程中刀口崩刃和刃口塌陷處進行補焊、修復。
d、對損壞、失效的彈簧等彈性零件進行更換(注意彈簧的規格和型號)。
e、對模具在使用過程中的沖頭折斷、彎曲和啃壞及損壞的沖套進行更換。
f、檢查緊固零件是否松動、損壞。如有,則進行更換。
g、檢查壓料板、卸料板是否損壞,如有對損壞的部分進行修復。
h、檢查氣動系統有無滲漏;如有,則進行修復、更換。
五、久放模具的保養
對於長期放置的模具要每兩個月安排一次保養,方法是打開模具給予除塵、除銹並對模具所有部位給予塗油處理。
C. 模具日常怎麼維護和保養
定時檢查、維護:需由模具維修、上下模人員進行定時保養和檢查。
1. 每日的例行檢查和維護:
運行中的模具是否處於正常狀態:
a. 是否有低壓鎖模保護。
b. 活動部位如導柱、頂桿、行位是否磨損,潤滑是否良好?要求至少12小時要加一次油,特殊結構要增加加油次數。
c. 模具的固定模板的螺絲和鎖模夾是否松動。
生產正常狀況:檢查產品的缺陷是否與模具有關。;
下機時要對模具進行全面檢查並進行防銹處理: 抹乾型腔、型芯、頂出機構和行位等部位水份並噴灑模具防銹劑或塗抹黃油。
D. 注塑模具管理和保養的方案有哪些
注塑模具維護保養規程與管理規定
一、目的:
使設備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狀態和延長使用壽命,確保生產的正常進行。
二、職責:
2.1本標准必須經由培訓合格之注塑技術人員和模具管理人員施行。
2.2注塑領班負責實施和檢查督導,主管定期督導。
三、注塑模具的保養內容分為:
3.1生產前模具的保養
3.1.1須對模具的表面的油污,鐵銹清理干凈,檢查模具的冷卻水孔是否有異物,是否有水路不通。
3.1.2須檢查模具膠口套中的圓弧是否損傷,是否有殘留的異物。
3.1.3模具的固定模板的螺絲和鎖模夾是否擰緊等。
3.1.4模具裝上注射機後,要先進行空模運轉。觀察其各部位運行動作是否靈活,是否有不正常現象,活動部位如導柱、頂桿、行位是否磨損,潤滑是否良好,頂出行程,開啟行程是否到位,合模時分型面是否吻合嚴密等。
3.2生產中模具的保養
3.2.1模具使用時,要保持正常溫度,不可忽冷忽熱。在正常溫度下工作,可延長模具使用壽命。
3.2.2每天檢查模具的所有導向的導柱、導套、回針、推桿、滑塊、型芯等是否損傷,要隨時觀察,定時檢查,適時擦洗,並要定期對其加油保養,每天上下班保養兩次,以保證這些滑動件運動靈活,防止緊澀咬死。
3.2.3每次鎖模前,均應注意,型腔內是否清理干凈,絕對不準留有殘余製品,或其它任何異物,清理時嚴禁使用堅硬工具,以防碰傷型腔表面。
3.2.4型腔表面有特殊要求的模具,表面粗糙度Ra小於或等於0.2cm,絕對不能用手抹或棉絲擦,應用壓縮空氣吹,或用高級餐巾紙和高級脫脂棉蘸上酒精輕輕地擦抹。
3.2.5定期清潔模具分型面和排氣槽的異物膠絲,異物,油物等,分模面、流道面清掃每日兩次。注射模具在成型過程中往往會分解出低分子化合物腐蝕模具型腔,使得光亮的型腔表面逐漸變得暗淡無光而降低製品質量,因此需要定期擦洗,擦洗可以使用醇類或酮類制劑,擦洗後要及時吹乾。
3.2.6定期檢查模具的水路是否暢通,並對所有的緊固螺絲進行緊固。
3.2.7檢查模具的限位開關是否異常,斜銷.斜頂是否異常。
3.3停機模具的保養
3.3.1操作離開需臨時停機時,應把模具閉合上,不讓型腔和型芯暴露在外,以防意外損傷,停機時間預計超過24小時,要在型腔、型芯表面噴上防銹油或脫模劑,尤其在潮濕地區和雨季,時間再短也要做防銹處理。
空氣中的水汽會使模腔表面質量降低,製品表面質量下降。模具再次使用時,應將模具上的油去除,擦乾凈後才可使用,有鏡面要求的清洗壓縮空氣吹乾後再用熱風吹乾,否則會在成型時滲出而使製品出現缺陷。
3.3.2臨時停機後開機,打開模具後應檢查滑塊限位是否移動,未發現異常才能合模。總之,開機前一定要小心謹慎,不可粗心大意。
3.3.3為延長冷卻水道的使用壽命,在模具停用時,應立即用壓縮空氣將冷卻水道內的水清除,用少量機油放入咀口部,再用壓縮空氣吹,使所有冷卻管道有一層防銹油層。
3.3.4工作中認真檢查各控制部件的工作狀態,嚴防輔助系統發生異常,加熱,控制系統的保養對熱流道模具尤為重要。在每一個生產周期結束後,都應對棒式加熱器,帶式加熱器,熱電偶學用歐母進行測量,並與模具的技術說明資料相比較,以保證其功能的完好。與此同時,控制迴路可能通過安裝在迴路內的電流表測試。抽芯用的液壓缸中的油盡可能排空,油嘴密封,以免在儲運過程中液壓油外泄或污染周圍的環境。
3.3.5在生產中聽到模具發出異聲或出現其它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機檢查。模具維修人員對車間內正常運行的模具要進行巡迴檢查,發現有異常現象時,應及時處理。
3.3.6操作工在交接班時,除了交接生產,工藝緊要關記錄外,對模具使用狀況也要有詳細的交待。
3.3.7當模具完成製品生產數量,要下機更換其它模具時,應將模具型腔內塗上防銹劑,將模具其附件送交模具保養員,並附最後一模生產合格的製品作為樣件一起送交保養員。此外,還應送交一份模具使用清單,詳細填寫該模具在什麼機床上,從某年某月某日,共生產多少數量製品,現在模具是否良好。若模具有問題,要在使用單上填寫該模具存在什麼問題,提出修改和完善的具體要求,並交一件未處理的樣品給保管員,留給模具工修模時參考。
3.3.8停機後須檢查模具的表面是否有殘留的膠絲,異物等將其清理干凈後均勻噴上防銹劑,准確填寫相關記錄。
3.4每季的例行檢查:
主要是對放置兩個月以上沒有使用的模具進行清理維護。
3.4.1打開模具,檢查內部防銹效果,有異常情況,須重新進行防銹處理.長期不使用的模具須塗抹黃油。
3.4.2放回原位並作好記錄
3.5模具的存放
應設立模具庫,設專人管理,並建立模具檔案,有可能的話要對模具實行計算機管理。模具庫應選擇潮氣小通風的地方,濕度應保持在70%以下,若濕度超過70%,則模具很容易生銹,模具應上架存放,注意防腐蝕,防塵等。
E. 注塑模具要怎樣保養
對於外觀保養方面:模胚外側塗油漆,以免生銹,下模時,定模動模應塗上防銹油,模具保存時應閉合嚴實,防止灰塵進入型腔。sino模具使用後型腔,型芯內進行清理,不能遺留雜物,以免損傷模具表面。噴施防銹劑。模具冷卻系統裡面不能殘留冷卻水,一定要清理干凈,以免模具生銹堵住水路。 模具的機械標准件應該塗上潤滑油。
F. 注塑模具怎麼保養,多長時間保養一次
塑料模具保養比塑料模具維修更為重要,模具維修的次數越多,其壽命越短;而模具保養得越好,其使用壽命就會越長。模具保養主要分三點:x0dx0a1.塑料注塑模具日常保養:各種運動部件如頂針、行位、導柱、導套加油,模面的清潔,運水的疏道,這是模具生產時每天要維護的。x0dx0a2.塑料注塑模具定期保養:定期保養包括日常保養之外還要排氣槽的清理,困氣燒黑位加排氣,損傷、磨損部位修正等。x0dx0a3.塑料注塑模具外觀保養:模胚外側塗油漆,以免生銹,下模時,定模動模應塗上防銹油,模具保存時應閉合嚴實,防止灰塵進入型腔。
G. 請問壓鑄模具要怎麼保養
壓鑄模具保養的5個節點:
1,每次拆卸壓鑄模具時檢查模具表面,導柱,導套,頂桿,滑塊,抽桿,型腔,流道,固定件。
2,壓鑄模具累計運行5000次後需要完成第一次去應力處理。
3,壓鑄模具累計運行15000次後需要完成第二次去應力處理。
4,壓鑄模具累計運行50000次後需要完成第三次去應力處理。
5.第三次去應力處理後,每3000次都要進行一次去應力處理。
H. 模具的維護保養
模具的維護保養
模具維護保養目的就是為保證模具正常生產,減少故障及品質問題,延長模具使用壽命。接下來,我為大家分享模具的維護保養,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模具主要工作零件的材料的問題,選材不當。材料性能不良,不耐磨;模具鋼未經精煉,具有大量的冶煉缺陷;凸凹模,鍛坯改鍛工藝不完善,遺存有熱處理隱患。
2.模具結構設計問題,沖模結構不合理。細長凸模沒有設計加固裝置,出料口不暢出現堆集,卸料力過大使凸模承受交變載荷加劇等。
3.制模工藝不完善,主要表現在凸、凹模鍛坯內在質量差,熱處理技術及工藝有問題,造成凸、凹模淬不透,有軟點及硬度不均。有時產生微裂紋、甚至開裂,研磨拋光不到位,表面粗糙度值過大。
4)無潤滑或有潤滑但效果不佳
1.模具長時間使用後必須磨刃口,研磨後刃口面必須進行退磁,不能帶有磁性,否則易發生堵料。模具使用企業要做詳細記載、統計其使用、護理(潤滑、清洗、防銹)及損壞情況,據此可發現哪些部件、組件已損壞,磨損程度大小,以提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信息資料,以及該模具的成型工藝參數、產品所用材料,以縮短模具的試車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應在注塑機、模具正常運轉情況下,測試模具各種性能,並將最後成型的塑件尺寸測量出來,通過這些信息可確定模具的現有狀態,找出型腔、型芯、冷卻系統以及分型面等的損壞所在,根據塑件提供的信息,即可判斷模具的損壞狀態以及維修措施。
2.彈簧等彈性零件在使用過程中彈簧最易損壞,通常出現斷裂和變形現象。採取的辦法就是更換,在更換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彈簧的規格和型號,彈簧的規格和型號通過顏色、外徑和長度三項來確認,只有在三項都相同的情況下才可以更換。彈簧以進口的質量為佳。
3.模具使用過程中沖頭易出現折斷、彎曲和啃壞的現象,沖套一般都是啃壞的。沖頭和沖套的損壞一般都用相同規格的零件進行更換。沖頭的參數主要有工作部分尺寸、安裝部分尺寸、長度尺寸等。
4.緊固零件,檢查緊固零件是否松動、損壞現象,採取的辦法是找相同規格的'零件進行更換。
5:壓料零件如壓料板、優力膠等,卸料零件如脫料板、氣動頂料等。保養時檢查各部位的配件關系及有無損壞,對損壞的部分進行修復,氣動頂料檢查有無漏氣現象,並對具體的情況採取措施。
如氣管損壞進行更換。要對模具幾個重要零部件進行重點跟蹤檢測:頂出、導向部件的作用是確保模具開合運動及塑件頂出,若其中任何部位因損傷而卡住,將導致停產,故應經常保持模具頂針、導柱的潤滑(要選用最適合的潤滑劑),並定期檢查頂針、導柱等是否發生變形及表面損傷,一經發現,要及時更換;完成一個生產周期之後,要對模具工作表面、運動、導向部件塗覆專業的防銹油,尤應重視對帶有齒輪、齒條模具軸承部位和彈簧模具的彈力強度的保護,以確保其始終處於最佳工作狀態;
隨著生產時間持續,冷卻道易沉積水垢、銹蝕、淤泥及水藻等,使冷卻流道截面變小,冷卻通道變窄,大大降低冷卻液與模具之間的熱交換率,增加企業生產成本,因此對流道的清理應引起重視;對於熱流道模具而言,加熱及控制系統的保養有利於防止生產故障的發生,故而尤為重要。
;I. 模具維修安全注意事項 模具日常保養包含哪些方面
1、模具維修注意事項: 1)拆卸模具時,避免碰傷和淋水,移動要平穩。 2)噴熱模,再噴少量脫模劑 3)要對模具進行全面檢查並且進行防銹處理:小心抹乾型腔,型芯,頂出機構和行位等部位的水分與雜物,並噴灑模具防銹劑和塗抹黃油。
2、模具日常保養一般包含以下方面: 1)定期除銹(外觀,PL面,模腔,型芯等) 。 2)定期重新加潤滑劑(頂出機構,行位等) 。3)定期更換易磨損件(拉桿,螺栓等)
J. 模具的日常保養與安全防護
模具的日常保養與安全防護
模具作為注塑工廠的最為主要生產工具,它決定了產品的形狀,規格,尺寸,外觀光潔度。模具的材料為鋼材,一般由前模/後模組成。
模具的保護
由於模具具有專一性 精密性 易損性等特性 因此進行模具的安全保護 至關重要,總體歸納有以下幾個方面:
1. 防銹:防止注塑機模具有漏水/冷凝水/雨淋/手印等而造成的生銹現象。
2. 防撞:防止模具因頂針有斷裂、未回退到位而造成的模具撞壞的現象。
3. 除刺:防止模具因布抹/料沖/手抹/水口鉗碰/刀碰而造成的模具毛刺。
4. 缺件:防止模具因缺少拉桿/墊圈等零件而造成模具使用過程中的損壞。
5. 防壓:防止模具因仍殘留有產品而鎖模而造成的模具壓傷。
6. 欠壓:防止模具因低壓保護壓力過大造成的傷害。
其中因頂針有斷裂、頂針未回退到位、模具殘留有產品、缺少輔件造成的模具損壞的比例較高,且因發生較為頻繁,因此85%以上的模具損傷都是因此原因造成的,而模具的維修費用一般較高,因此怎麼樣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直接關繫到注塑行業的利益。
為了防止模具損壞造成的生產延誤,以及高昂的維修費用,同時也為了更好的節省人工資源,安祺科技經過不斷的研究與改進,採用機器視覺技術開發出了一款產品,稱為“模具保護器”。
模具保護器簡介
安祺模具監視器,或模具保護器,又稱模具電子眼,能有效保護價值昂貴的模具。 安祺®注塑機模具保護系統,安裝在注塑機上,可以直接檢查產品是否合格,並且在合模前檢查有無殘留物,以防止模具夾損。注塑機運行時,每個周期內,昂貴的模具都可能因為塑料殘留或滑塊錯位而有損壞的危險,安祺以防止這些情況發生,在異常發生時自動防止閉模並報警。
安祺此款產品具有四次檢測功能,並且監視范圍可以隨意調整,根據注塑機模具的需要,可進行不同時間段的檢測,現場參數一次性調試完畢後,以後即可實現自動檢測,不需要用戶再次進行參數的調制,這樣既節省了人力資源,又能保證正常生產,真正實現了自動化功能。
安祺此款專注於注塑行業的VDMM模具保護器,自推入市場後,得到了廣泛的好評,鑒於模具的安全,以及企業的.正常生產考慮,企業用戶可考慮選購此種低成本、高回報的模具保護產品
如果因為沒有採取有效的模具保護,造成模具的損壞, 我們給您如下的建議:
模具維修注意事項:
1. 拆卸模具時,避免碰傷和淋水,移動要平穩。
2. 噴熱模,再噴少量脫模劑
3. 要對模具進行全面檢查並且進行防銹處理:小心抹乾型腔,型芯,頂出機構和行位等部位的水分與雜物,並噴灑模具防銹劑和塗抹黃油。
模具的保養
模具在連續工作過程中,因運動過程中容易造成零部件的磨損,潤滑劑變質,漏水,塑膠料的壓傷等問題,需要進行模具保養。
模具保養一般分為日常保養以及下模保養
模具日常保養一般包含以下方面:
1. 定期除銹(外觀,PL面,模腔,型芯等)
2. 定期重新加潤滑劑(頂出機構,行位等)
3. 定期更換易磨損件(拉桿,螺栓等)
4. 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
模具的下模保養需由專業維修人員將模具拆下後,對模具的模腔,頂針等進行專業的測試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