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模具設計 > 模具拉白是什麼原因

模具拉白是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2023-01-09 02:21:49

❶ 注塑模具成型之開裂,裂紋,微裂,發白是什麼原

改性塑料注塑製品開裂,包括製件表面絲狀裂紋、微裂、頂白、開裂及因製件粘模、流道粘模而造成或創傷危機,按開裂時間分脫模開裂和應用開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造成:
1.加工方面:
(1)加工壓力過大、速度過快、充料愈多、注射、保壓時間過長,都會造成內應力過大而開裂。
(2)調節開模速度與壓力防止快速強拉製件造成脫模開裂。
(3)適當調高模具溫度,使製件易於脫模,適當調低料溫防止分解。
(4)預防由於熔接痕,塑料降解造成機械強度變低而出現開裂。
(5)適當使用脫模劑,注意經常消除模面附著的氣霧等物質。
(6)製件殘余應力,可通過在成型後立即進行退火熱處理來消除內應力而減少裂紋的生成。
2.模具方面:
(1)頂出要平衡,如頂桿數量、截面積要足夠,脫模斜度要足夠,型腔面要有足夠光滑,這樣才防止由於外力導致頂出殘余應力集中而開裂。
(2)製件結構不能太薄,過渡部份應盡量採用圓弧過渡,避免尖角、倒角造成應力集中。
(3)盡量少用金屬嵌件,以防止嵌件與製件收縮率不同造成內應力加大。
(4)對深底製件應設置適當的脫模進氣孔道,防止形成真空負壓。
(5)主流道足夠大使澆口料未來得及固化時脫模,這樣易於脫模。
(6)主流道襯套與噴嘴接合應當防止冷硬料的拖拉而使製件粘在定模上。
3.材料方面:
(1)再生料含量太高,造成製件強度過低。
(2)濕度過大,造成一些塑料與水汽發生化學反應,降低強度而出現頂出開裂。
(3)材料本身不適宜正在加工的環境或質量欠佳,受到污染都會造成開裂。
4.機台方面:
注塑機塑化容量要適當,過小塑化不充分未能完全混合而變脆,過大時會降解。

❷ 模具出現拉白是什麼原因

塑料模具出現產品拉白是因為頂出不夠力,要在拉白的旁邊加頂針。用電吹風的熱風吹一吹可以消除,不過產品是有內傷的,只是外看不見,最好是修模解決。
其他模具的不知道

❸ 注塑產品發白怎麼回事,同樣的料做出來的.

注塑產品發白的原因:
第一段用相對快的速度剛剛充滿流道至進膠口及找出相應的切換位置,然後第二段用慢速及很小的位置充過進膠口附近即可,第三段用快速中等壓力充滿模腔的90%以免高溫的熔融膠料冷卻,第四段用慢速充滿模腔,使模腔內的空氣完全排出,最後轉換到保壓切換位置。

把進膠口的速度放慢點,過了進澆口再把速度加快。
處理方法:
POM的料一定要烘乾。
模具表面溫度設定不合理。
模具表面紋面冷卻時間過短引起產品收縮。
第四段壓力設定太低。

❹ 注塑成型發白怎麼調

造成注塑製品泛白、霧暈。這是由於氣體或空氣中的雜質的污染而出現的缺陷。

主要解決方法:

1、消除氣體的干擾,就意防止雜質的污染。

2、進步料溫與模溫,分段調節料筒溫度,但要防止溫度過高而分解。

3、增加註射壓力,延長保壓時間,進步背壓。


注塑成型介紹:

注塑成型又稱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種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優點是生產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實現自動化,花色品種多,形狀可以由簡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製品尺寸精確,產品易更新換代,能成形狀復雜的製件。

在一定溫度下,通過螺桿攪拌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用高壓射入模腔,經冷卻固化後,得到成型品的方法。該方法適用於形狀復雜部件的批量生產,是重要的加工方法之一。

❺ 塑膠模具交口發白怎麼修

(1)熔料及模具溫度太低。應提高料筒及模具溫度。
(2)模具的澆注系統結構設計不合理。應改善模具流道及澆口結構,使熔料在充模時不產生紊流。
(3)冷卻時間太短。應適當延長冷卻時間。
(4)注射速度和壓力太高。應適當降低。

❻ 塑膠件扣位拉白,是如何引起的,要怎麼解決。求大神指點

塑膠件扣位拉白一般是塑料製品水口有脫模時爆裂發白或不規則斷裂因成型壓力大,射膠(保壓)(冷卻)時間太長或頂出快(頂針分布不合理),水口不光滑等原因導致脫模時水口受力偏大而發生不良,主要發生在透明製品使用較脆膠料(如PS,PMMA等料)

❼ 注塑上這幾種不良沙眼,氣痕,缺料,拉白,什麼原因造成的,怎麼處理麻煩告知下,謝謝大神

這些問題,也分塑料品種的,不同品種出現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也不同,
塑料製品注塑生產時,偶爾會出現各種小問題,這種小問題分分鍾影響生產合格率和產品質量,那麼,在各種小問題出現時,該如何排查與解決?
(1) 製品的外形結構尺寸不完整
① 熔料塑化時溫度偏低,應提高機筒溫度。
② 保壓壓力不足或保壓時間比較小,應適當調高,觀察效果。
③ 注射熔料量不足,也可能是螺桿外徑磨損嚴重或是逆止閥作用失效。
④ 噴嘴與模具襯套口接觸不良,造成注射時溢料多。
⑤ 噴嘴部位溫度偏低。
⑥ 注射速度低,應適當提高注射速度。
⑦ 螺桿背壓偏低,原料塑化質量不均勻。
⑧ 模具加熱溫度低或各部位溫度不均,溫差大,應檢查加熱器是否損壞或適當調溫。
⑨ 熔料流道問題。如流道溫度低、截面尺寸小或表面粗糙等。
⑩ 製品的結構尺寸安排不合理,有的部位壁厚尺寸過小。
(2) 製品的外形尺寸不穩定出現收縮現象
① 注射熔料壓力小,應適當提高。
② 保壓壓力低或是保壓時間不足。
③ 機筒溫度高,熔料塑化時溫度偏高,應適當降低機筒溫度。
④ 螺桿背壓偏低,造成熔料塑化不均勻,要提高螺桿背壓。
⑤ 模具溫度影響。應適當調節並觀察效果,主要是模具溫度偏高,增加降溫固化時間。
⑥ 噴嘴孔徑小,應適當加大。
⑦ 注射熔料速度慢,要適當調整提高。
⑧ 注射熔料量不足。
⑨ 模具澆口位置布置不合理。
⑩ 製品結構形狀設計不合理,造成局部應力不均衡。
(3) 製品脫模困難
① 熔料注射壓力高,應降低注射壓力。
② 熔料溫度偏高,應降低機筒溫度或降低螺桿轉速。
③ 原料含水分較高,應進行乾燥處理。
④ 模具溫度低或各部位溫差大。
⑤ 模具成型製品表面粗糙,脫模斜度不夠,應進行修磨改造。
⑥ 保壓降溫固化時間短,應適當延長降溫時間。
⑦ 脫模劑塗層用量不足或塗層不均勻。
(4) 製品有飛邊
① 兩半模面合模不嚴密或結合面粗糙,應維修改進。
② 熔料注射壓力偏高,應適當降低注射壓力。
③ 鎖模力不足,應提高鎖模力。
④ 熔料溫度偏高,應降低溫度。
⑤ 注射熔料量過多,應調整降低注射時間、用料量或注射速度。
⑥ 成型模具溫度偏高,應降低模具溫度。
(5) 製品脫模時易破裂
① 原料塑化不均勻,應適當提高螺桿背壓。
② 成型模具溫度偏低,應提高模具溫度。
③ 頂出桿工作位置不當或頂出力不均,應找出破裂部位,適當調整頂出桿的工作位置。
④ 製品模具的脫模斜度不夠,應改進模具,加大脫模斜度。
⑤ 製品脫模時有的部位出現真空現象或模具結構不合理,出現製品局部應力集中,需重新設計改造模具。
⑥ 側滑塊與開模動作或頂出動作不協調,應修改模具。
⑦ 成型模具表面粗糙,應重新修磨降低成型面粗糙度。
⑧ 脫模劑塗層不均或用量不夠。
(6) 製品表面有熔接痕
① 原料塑化不均勻,應提高螺桿背壓。
② 成型模具溫度偏低,應適當提高模具溫度。
③ 注射壓力及速度偏低,應適當提高。
④ 噴嘴孔徑小,應擴大些直徑,以增加單位時間注射熔料量。
⑤ 熔料流道截面小,影響流量,應加大熔料流道孔徑。
⑥ 原料中含水量過高,原料應乾燥處理,使含水量小於原料允許含水量。
(7) 製品表面有波紋
① 原料塑化熔融不均勻,應適當提高機筒溫度或提高螺桿背壓。
② 模具溫度偏低,應提高模具溫度或均衡各部位溫度。
③ 調整熔料注射壓力,注射壓力不足或偏高都會影響製品的表觀質量。
④ 保壓降溫固化時間短,應適當延長。
⑤ 原料中含水分過高,應對原料進行乾燥。
⑥ 熔料的注射速度不合理,注意注射速度過快或過慢對製品表觀質量都有影響。
⑦ 模具的成型表面粗糙,應進行修磨以降低其粗糙度。
(8) 製品有氣泡或銀紋
① 原料中含水分高,對原料應進行乾燥處理,使原料含水量小於允許含水量要求。
② 原料中添加物不耐高溫,應更換。
③ 機筒溫度高或原料在機筒內停留時間過長,應降低機筒前段溫度或改用較小規格的注塑機。
④ 螺桿背壓小,應適當提高螺桿背壓。
⑤ 保壓壓力低或保壓降溫時間短。應提高保壓壓力,延長保壓降溫時間。
⑥ 成型模具溫度低,應適當提高模具溫度。
⑦ 注射壓力太高,應降低注射壓力。
⑧ 注射速度太快,應降低些注射速度。
(9) 製品表面光澤不好
① 原料塑化熔融質量不均,應適當提高機筒溫度或螺桿背壓。
② 原料中含水量偏高,應對原料乾燥處理,使原料中含水量不超過原料允許含水量要求。
③ 成型模具內腔表面粗槌或有水珠,應進行拋光處理,提高型腔表面光亮度。
④ 原料中附加料添加不當,應調整更換。
⑤ 原料不清潔,有雜質。
⑥ 成型模具溫度偏低,應適當提高模具溫度。
⑦ 成型模具的熔料流道、澆口直徑小,熔料流動阻力大,模具排氣不良,應對模具進行改造。
(10) 注塑製品變形
① 製品結構設計不合理、形狀及厚薄安排不對稱,應改進設計。
② 保壓降溫固化時間短,應延長降溫時間。
③ 成型模具各部位間溫度不均,溫差過大,應提高溫度控制均衡性,使各部位溫度均勻。
④ 頂出力不均勻,應調整頂出桿的工作位置。
⑤ 澆口位置安排不合理,應適當變動澆口位置。
⑥ 注射熔料壓力、速度偏高,應適當降低。
(11) 製品有黑點或黑條紋
① 機筒清洗不幹凈,有分解殘料,應拆卸機筒,徹底清洗機筒和螺桿上殘料。
② 原料中有雜質,應檢查更換原料。
③ 噴嘴孔徑小、澆口孔徑小、熔料溫度高、注射壓力高、速度快等因素都容易造成熔料因溫度高而變黃或分解,應逐項調整、觀察熔料成型質量,找出故障原因。
④ 機筒內或噴嘴部位有滯料區,造成熔料分解,出現黑點或條紋,應拆卸機筒、噴嘴、找出滯料區,並進行修磨。

❽ 塑料模具注塑出來的產品頂白是怎麼回事啊

原因:
1、產品打的太飽滿了,適當減小壓力、時間等。
2、模具拋光未到位,加強拋光。
3、加長冷卻。
4、脫模速度、壓力減小。
解決方法:
1.頂出應在脫模阻力大的地方,即型芯邊緣摩擦力大的地方,及其他摩擦阻力大的地方。
2.採用二級脫模機構,分散脫模力。
3、工藝方面能採取的方法往往降低生產效率,主要應從模具方面解決。當然如果批量不大,可以降低模溫;延長冷卻時間。

❾ 注塑件吸水性不良,放一段時間表面發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了解廢品行情就上廢品之家,您的問題我來回答】
一、注塑件常見品質問題
塑膠件成型後,出現一些不良問題,會影響裝配效率或整機性能,與預定的質量標准(檢驗標准)有一定的差異,不能滿足公司的品質要求。除了加強員工的質量意識培訓、對有不良的配件及時處理(比如挑選、加工等);這些缺陷可能是由如下幾方面造成:模具、原材料、工藝參數、設備、環境、人員。
現將缺陷問題總結如下:
1、色差:注塑件顏色與該單標准色樣用肉眼觀看有差異,判為色差,在標準的光源下。
2、注塑不滿(缺膠):通常缺膠是指走膠不齊即型腔未充滿。而注塑件不飽滿,出現氣泡、空隙、縮孔等,與標准樣板不符也可被稱為缺膠。
3、翹曲變形:塑膠件形狀在塑件脫模後或稍後一段時間內產生旋轉和扭曲現象,如有直邊朝里,或朝外變曲或平坦部分有起伏,有局部和整體變形之分。
4、熔接痕(紋):在塑膠件表面的線狀痕跡,由塑膠在模具內匯合在一起所形成,而熔體在其交匯處未完全熔合在一起,彼此不能熔為一體即產生熔接紋,多表現為一直線,由深向淺發展,此現象對外觀和力學性能有一定影響。如勾盤底部的熔接痕。
5、波紋:注塑件表面有螺旋狀或雲霧狀的波形凹凸不平的表徵現象,或透明產品的裡面有波狀紋,稱為波紋。
6、溢邊(飛邊、披鋒):在注塑件四周沿分型線的地方或模具密封面出現薄薄的(飛邊)膠料,稱為溢邊。
7、銀絲紋:注塑件表面的很長的、針狀銀白色如霜一般的細紋,開口方向沿著料流方向,在塑件未 完全充滿的地方,流體前端較粗糙,稱為銀絲紋(銀紋)。
8、色澤不均(混色):注塑件表面的色澤不是均一的,有深淺和不同色相,稱為混色。
9、光澤不良(暗色):注塑件表面為灰暗無光或光澤不均勻稱為暗色或光澤不良。
10、脫模不良(脫模變形):與翹曲變形相似,注塑件成型後不能順利的從模具中脫出,有變形、頂白、拉裂、拉傷等、稱為脫模不良。
11、裂紋及破裂:塑膠件表面出現空隙的裂紋和由此形成的破損現象。
12、糊斑(燒焦):在塑件的表面或內部出現許多暗黑色的條紋或黑點,稱為糊斑或燒焦。
13、尺寸不符:注塑件在成型過程中,不能保持原來預定的尺寸精度稱為尺寸不符。
14、氣泡及暗泡:注塑件內部有孔隙,氣泡是製品成型後內部形成體積較小或成串孔隙的缺陷,暗泡是塑膠內部產生的真空孔洞。
15、表面混蝕:注塑件表面呈現無光、泛白、濁霧狀外觀稱為混蝕。
16、凹陷:注塑件表面不平整、光滑、向內產生淺坑或陷窩。
17、冷料(冷膠):注塑件表面由冷膠形成的色澤、性能與本體均不同的塑料。
18、頂白/頂高:注塑件表面有明顯發白或高出原平面。
19、白點:注塑件內有白色的粒點,粒點又叫「魚眼」,多反映在透明製品上。
20、強度不夠(脆裂):注塑件的強度比預期強度低,使塑膠件不能承受預定的負載。
二、常見品質(缺陷)問題產生原因
1、色差:機殼與外觀件經常出現的問題。
① 原材料方面因素:
包括色粉更換、塑膠材料牌號更改,定型劑更換。
② 原材料品種不同:
如PP料與ABS料或PC料要求同一種色,但因材料品種不同而有輕微色差,但允許有一限度范圍。
③ 設備工藝原因:
A、溫度;
B、壓力;
C熔膠時間;
D不同批次拌料,不同機台啤等工藝因素影響。
④ 環境因素:料筒未清干凈,烘料斗有灰塵,模具有油污等。
⑤ 色粉本身因素:有些色粉不受溫,且製品很易受溫度變化而改變。
2、注塑不滿(缺膠):一般出現部位為:較深、較細、較長、較薄、距澆口較遠、容易困氣及模內有雜物的地方缺膠。
①模具方面:
A、澆注系統設計不合理,澆注系統是熔體進入模腔的通道,對塑料件成型質量有很大關系,澆口不平行,澆口的位置不是在壁厚部位;
B、模具排氣結構不良;
C、熔體中的雜質或冷料阻塞流道;
D、模具溫度未達要求。
②原料方面:
A、原材料含水量過大;
B、原料中易揮發物超標;
C、原材料中雜質或再生料過多。
③注塑機方面:
A、注射量不足:如用150T機生產180T產品。
B、噴嘴為異物堵塞,噴嘴孔太小;
C、原料供應不足:如料筒堵塞,水口料影響下料;
D、止逆閥故障;
E、注射行程不夠;
F、注射油缸密封圈破損。
④成型操作方面:
A、模具溫度過低;
B、注射壓力太低;
C、保壓時間太短;
D、注射速度太慢或過快;
E、熔體溫度太低。
3、翹曲變形
①模具方面:
主要是針對模具設計方面不合理原因造成,在此不作講述。
②成型操作方面:
A、注射壓力過高,流體方向和垂直流向方向分子取向相差較大,塑膠力圖恢復原有的捲曲狀態,所以流體流動方向上的收縮大於垂直流動方向上的收縮;
B、熔體溫度過高;
C、保壓壓力過高:保壓壓力高時,塑料中的內壓力過高,在脫模後內應力的釋放使塑膠件產生翹曲變形;
D、熔體流速太慢;
E、回火溫度過高或時間太長。
③原材料方面:PP/PA料容易變形。
4、熔接痕(紋)
①模具方面:
A、澆口數量太多,即進膠點多,進膠口截面積過小;
B、模具無冷料穴或冷料穴位置不正確;
C、模具冷卻系統設計不合理,熔體在模中冷卻太快且不均勻。
②原料方面:
A、脫模劑用量太多,或使用不符合的脫模劑;
B、熔體的流動性差,在成型時易產生熔接痕;
C、原料中含水份較多或揮發物含量過高。
③成型操作方面:
A、熔體溫度過低,低溫熔體的分流匯合性能較差,容易形成熔接紋;
B、熔體注射壓力過低,使得注射速度過慢,熔體在型腔中的溫度不相同,這時熔體在分流匯合時就易產生熔接紋。
5、波紋
① 模具方面:
與熔接紋大同小異,但需特別強調的是冷料對波紋影響最大。
② 原料方面:
A、熔體流動性差是產生波紋的主要原因,如:PMMA、PC、AS等透明料製品;
B、當ABS材料是經改性為共聚型高分子材料時,如加工溫度過高,樹脂及潤滑劑會產生揮發性氣體,這些氣體使塑膠件表面形成波紋。
③成型操作方面:
A、注射速度過小;
B、熔體流速過大;
C、模具溫度偏低;
D、保壓時間短;
E、射嘴溫度低。
6、溢邊(飛邊、披鋒)
①模具方面:
產生飛邊最大原因是由模具引起。
A、模具分型面加工粗糙;
B、型腔及抽芯部分的滑動件磨損過多。
② 原料方面:
熔體流動性好材料,如:PP料、PA料、PS料。
③ 成型操作方面:
A、注射壓力過大;
B、熔體溫度高;
C、注射速度過快;
D、注射壓力分布不均,充模速度不均;
E、 注射時間及保壓過長;
F、注射量過多,使模腔內壓力過大。
7、銀絲紋
①原料方面:
A、原料水份是產生水氣銀絲紋的原因;
B、原料受高溫降解;
C、脫模劑產生少量揮發性氣體。
② 成型操作方面:
A、熔體溫度過高;
B、熔體在高溫下停留的時間過長;
C、熔體在模腔中保壓時間過長;
D、注射速度過快。
8、色澤不均(混色)
①原料方面:
A、著色劑的熱穩定性差;
B、著色劑分散效果不理想;
C、色粉份量太大,如1包25KG料用色粉300克以上;
D、加波纖產品容易有浮纖,造成原料不均,產生混色;
E、原料雜質多,使製品表面色澤不一。
② 成型操作方面:
A、料筒溫度過高,使熔體在料筒內分解;
B、塑化不良,即熔體不能完全均勻地相熔;
C、熔體在料筒中停留時間過長;
D、注射和保壓時間太長,背壓大。
9、光澤不良(暗色)
①原料方面:
A、熔體的流動性太差,使塑件表面不緻密;
B、原料再生料過多;
C、原料中添加劑的分散性能太差;
D、原料水分或易揮發物含量過高;
E、原料本身問題:如PBT、PA+30%GF,PBT+10%GF、PPS。
② 成型操作方面:
A、冷卻不夠;
B、注射速度偏小,壓力較低;
C、保壓時間太短;
D、熔體的流動性能差;
E、填充波纖太多,如PA+30%GF。
10、脫模不良(脫模變形)
①模具方面:
主查的原因是由於模具設計不當造成,佔90%以上。
②原料方面:
A、原料中混入異物;
B、脫模劑效果不良;
C、軟質塑件比硬塑件難脫模。
③成型操作方面:
A、注射壓力過大,熔體溫度過高,流動性差;
B、塑件產生飛邊;
C、噴嘴溫度過低,冷卻時間太短;
D、注塑時間和保壓時間過長。
11、裂紋和破裂
① 原料方面:
A、原料吸水性大,加熱後易分解脆化,造成破裂;
B、原料中加入再生料較多;
C、兩種不能相熔的組分混合在一起;
D、材料本身軔度太低,或剛性太強和有內應力,如PBT、PBT+GF、PC、ABS、PMMA。
② 成型操作方面:
A、注射壓力過大,使得殘余應力增大;
B、保壓時間過長;
C、內應力未消除,如PC和 PMMA料為特出。
12、糊斑(燒焦)
① 原料方面:
A、原材料中水分和易揮發物含量過高;
B、原料熔融指數太大,使用潤滑劑過多;
C、原料需高溫才能塑化的,如PBT、PPS等。
② 成型操作方面:
A、注射速度過大;
B、熔體的溫度高;
C、注射壓力大。
13、尺寸不符
① 原料方面:
A、不同塑料的收率不同,造成尺寸不穩定,所以模具設計需充分考慮不同塑料的收縮率不盡相同;
② 成型操作方面:
A、注射壓力過小或注射速度過低;
B、充模時間和保壓時間較短;
C、模溫過低。
14、氣泡和暗泡
①原料方面:
A、原料水分含量過多,烘料時間短及烘料溫度低;
B、原材料收縮率過大,如PA66;
C、再生料過多。
② 成型操作方面:
A、注射速度過快,時間過短,氣體來不及排出;
B、保壓時間不足;
C、冷卻不均勻或冷卻時間不夠;
D、熔體溫度與模具溫度過高,引起揮發分釋出成形氣泡。
15、凹陷(縮水)
① 原料方面:
A、熔體(樹脂)收縮率太大,沒加定型劑;
B、流動性差,潤滑劑太少;
C、填充劑少。
② 成型操作方面:
A、注射壓力過低,速度太慢;
B、注射時間和保壓時間太短;
C、熔體溫度和模具溫度太高;
D、製件膠位較厚,特別是絲筒針位。
16、冷料(冷膠)
① 原料方面:
軔性大的材料易造成冷膠,由於產品脫模時,水口膠絲易拉長且斷後粘附於模具上,造成第二PCS產品有冷膠。
② 成型操作方面:
A、熔體溫度太低,塑化不良;
B、模具溫度過低和熔體的流動性太差;
C、冷膠與混色往往會同時出現。
17、頂白/頂高
① 原料方面:
主要與原材料有關,如PP料不易頂白,易頂高;ABS料易頂白,易頂高。
② 成型操作方面:
A、注射壓力太大;
B、熔體溫度過高,模具溫度過低,兩者溫差大;
C、冷卻時間短;
D、保壓壓力太高,保壓時間太長。
18、白點
① 原材料方面:
A、原料顆粒大小相差較大,造成難塑化或塑化不均勻;
B、原料中混有異料或不相熔的原料;
C、原料本身特性造成,如,透明料較多。
② 成型操作方面:
A、料筒溫度低;
B、螺桿的轉速太快,周期短;
C、背壓太低。
19、強度不夠(脆裂)
① 原材料方面:
A、原材料本身脆是最主要因素(即材料強度低);
B、再生料過多;
C 、不同型號材料相混合;
D、填充劑太多;
E、加玻纖材料比例大。
② 成型操作方面:
A、料筒溫度過高,熔體降解或分解;
B、模具溫度太低,塑件成型性能受損,強度下降;
C、注射壓力太低和熔體的流動性太差;
D、製件壁薄,受力不均勻。

❿ 模具不潔適成產品缺陷如何表達

1.缺膠:產品邊緣光滑,形狀不規則,有不整齊之感。常發生在離膠口最邊的地方;又細又長的骨位。
2.縮水:因產品收縮導致素材表面有凹痕,不平整,對光看顯示波浪狀,常發生在產品厚度不均的地方;膠厚部位;柱位,骨位。
3.披鋒:產品邊緣多出一塊很薄的皮,常發生在分模面;模具活動芯位;頂針位,柱位,孔位,扣位。
4.氣泡:產品表面有一與周圍顏色不同的泡,一般分為由未及時排出之氣體、空氣、水氣形成的氣泡;熱冷縮引起的真空泡。透明部品要特別注意。
5.結合線:兩股以上的料流融合時在產品表面形成一條很深之熔結痕。一般發生在多股料匯合處。
6.射紋:從入水口處開始有多條紋痕向外射,尤以透明件為明顯。
7.燒膠:表面不平,有深色或黑色焦痕,一般發生在難走膠、易困氣的部位。
8.黑點:有黑色之點狀雜質在產品表面,一般由材料里混有雜料異引起的。
9.啞色:產品表面不反光,不亮,朦朧,尤以透明件易發生。
10.變色:與簽辦顏色不對。透明件易變色,一般由色粉材料或調試比例不對,或模溫不對引起。
11.皺紋:產品表面有波浪紋,由於樹脂向一邊流動一邊變更引起的。
12.變形:產品扭曲,不平,不直,一股發生在柱位,骨位,細長膠件,盒狀膠件。PP料尤為常見。
13.用錯料:與規定用料不同,可以通過查包裝標簽,產品密度(放水中)及燃燒持續性,火焰和煙的顏色進行識別。
14.粘模:產品的局部殘留模腔,致使產品取出後結構不完整(但不同於缺膠)或因設計模具頂出裝置系統欠缺,致使產品難以從模腔中頂出,一般發生在薄壁,膠骨位,扣位,膠柱位上。
15.拉傷:產品在出模過程中與模腔表面磨擦使膠件表面出現擦花痕跡。一般發生在多膠、柱高、柱底。
16.多料:因模腔損傷致使產品表面多出,一般發生在活動科、柱位,頂針位,分模面。
17.混色:因料不幹凈或溫度過高使膠件表面或內部形成與膠件不同的顏色點(混料不均勻以引起)。
18.混點:成型膠件表面所出現的雜點(如黑點)、焦點。
19.頂白:頂針位因頂出速度太快的原因使膠件發白(白點)。
20.爆裂:成型件出現破碎裂縫現象(如頂出速度或模溫度低都可引起)。
21.尺寸偏差:因模具金型不良或成型條件變化使部品尺寸在公差范圍外。
22.拉白:因產品難出模而使產品出現拉白(表面轉角位出現白痕),一般發生在頂針位,骨位。
23.頂裂:因頂出系統速度太快,以及產品不易出模或模溫不夠,使產品頂出裝置中沖擊出裂痕。
24.閉孔:因模具頂針、鑲針,損壞、斷,而導致膠件孔塞。
25.模印:因模具型腔表面本身缺陷而形成模腔相對應的狀況(如紋狀、印痕、多膠等)。
26.油污:成型件因模腔油污未清除干凈或打油性脫模剝而使膠件表面出油性污染。
27.料脆:因注塑參數不合要求而使膠件易斷,抗沖擊,拉伸強度減弱,一般發生在用錯膠料、材料配方錯誤、料溫過高物料分解等。
28.料花:因膠料未烘乾或背壓太小,而使膠件表面出現白色水紋狀。
29.困氣:因模具設計缺陷或射膠速度太快,使模腔空氣不易排而使膠件內部出現空心或局部出現燒痕。

閱讀全文

與模具拉白是什麼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不銹鋼和銅哪個更吸熱 瀏覽:273
200w蕊片如何焊接 瀏覽:351
鋼筋擠壓連接技術有什麼和什麼區別 瀏覽:890
為什麼說中國人民解放軍是鋼鐵長城 瀏覽:241
75鋼管理論重量是多少 瀏覽:362
兩用電焊機燒不銹鋼是什麼氣 瀏覽:931
直銷市政護欄需要多少錢 瀏覽:406
氧焊混合閥管斷了 瀏覽:169
鋼板什麼切割切面最平 瀏覽:326
鋼材復合板是指什麼 瀏覽:818
網紅麵包模具哪裡買 瀏覽:935
鋼材索氏體怎麼做 瀏覽:508
工藝管道焊接管台如何計算工作量 瀏覽:681
藤椅鋼管彎了怎麼恢復 瀏覽:829
ysl方管206號色 瀏覽:429
東吳證券三方存管銀行有哪些 瀏覽:167
取鋼板多久康復治療 瀏覽:273
經常用水清洗的鋼板用什麼漆 瀏覽:959
鋁合金成品變形縫多少錢 瀏覽:253
數控模具平底刀怎麼磨好看又耐用 瀏覽: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