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模具設計 > u型彎模具怎麼控制尺寸

u型彎模具怎麼控制尺寸

發布時間:2023-01-19 08:53:15

『壹』 我現在要設計一套彎管機模具,管子的尺寸是50.8*1,彎曲半徑是75,請問彎曲模具的半徑和壓模怎麼確定

這個管子不好彎哦,模具設計中要包括多球芯棒與防皺模,輪模的直徑就是150mm,按鋼管的材質可以負公差。壓模就按彎管機的安裝尺寸來設計就可以了!

『貳』 折彎機怎麼調尺寸

1、首先,固定式段來差模,即源雙折角落差尺寸是固定值。

『叄』 省模過程如何控制工件尺寸大小

模具在拋光前,先要測量各個形面的尺寸,看看都有多少拋光的餘量。餘量大的地方可以多拋光一些,餘量小的可以少拋光一些。如果拋光餘量不夠,還可以用冷焊機給餘量不夠的形面補焊貼上一層,然後再拋光。在拋光時,要勤測量,防止拋光過頭,使得模具的尺寸超差。在拋光凸模時,寧願少拋光一些,使得凸模的尺寸大一些(取尺寸的上差)。因為凸模在使用時,會因為磨損而縮小。在拋光凹模時,寧願凹模尺寸小一些,(取尺寸的下差)。隨著模具的使用磨損,凹模會越來越大。

『肆』 U型模具的展開長度怎麼計算

這里提供一個計算方法,沒有案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以U型截面的彎曲為例,探討了非平板類彎曲(如類角鋼、類槽鋼等的彎曲)長度展開與彎曲程度、彎曲方案及模具結構的一些關系並通過理論推導及實驗驗證得出可供設計參考的計算公式。 1、當彎曲程度較小時(R/H=10),應變中性層與彎曲毛坯斷面中心的軌跡重合。即,內彎任意角時,可採用公式L=π(R+b-Z0)(180°-β)/180°,外彎任意角度時,可採用公式L=π(R+Z0)α/180°。其中Z0=ey=(1+πR2-l2-4R2-δ/4l1+2l2+2πR2+πδ)δ+2(l1+R2)2+(π-3)R22/4l1+2l2+2πR2+πδ。 2、當彎曲程度較大時(R/H<10),應變中性層不通過截面重心,並向內側移動。此類彎曲的中性層位移系數x′可用R/H或R/(2Z0)的值來查得相應平板彎曲的位移系數x來代替。外彎任意角度時展開長度為:L=π(R+2Z0x)α/180°。內彎任意角度時展開長度為:L=π[R+H-2Z0(1-x)](180°-β)/180° 3、採用先翻邊後彎曲的方案的類型材彎曲展開長度計算採用以重心距作為中性層位置的計算依據。首先,計算R/H的值。其次,按彎曲程度的大小選擇相應的計算公式進行計算。採用先彎曲後翻邊的方案的類型材彎曲展開長度計算應採用按平板彎曲的計算方法計算,只是在確定中性層的位置時,要考慮其與彎曲程度的關系,即考慮當相對彎曲半徑R/t≥5時和當相對彎曲半徑R/t<5時的不同確定方法。 4、模具結構為無壓料時,其彎曲方式為:翻邊、彎曲,因此應按分步翻邊、彎曲的方法進行計算。模具結構為有壓料時,按照壓料力和自由彎曲力的大小比較來選取適當的計算公式計算。 5、從分析彎曲的機理和回彈產生的機理入手錶明了彎曲回彈值大小的影響因素。同時,從平板彎曲的回彈角度的確定開始分析了如何確定類型材彎曲的回彈角度的計算基礎,提出了確定類型材彎曲的回彈值的計算方法和計算的步驟。

『伍』 怎麼控制注塑產品尺寸壓力,保壓還是模溫求大神詳解!

找出尺寸不穩定注塑缺陷分析及排除方法如下:

1)成型條件不一致或操作不當

注射成型時,溫度,壓力及時間等各項工藝參數,必須嚴格按照工藝要求進行控制,尤其是每種塑件的成型周期必須一致,不可隨意變動。如果注射壓力太低,保壓時間太短,模溫太低或不均勻,料筒及噴嘴處溫度太高,塑件冷卻不足,都會導致塑件形體尺寸不穩定。

一般情況下,採用較高的注射壓力和注射速度,適當延長充模和保壓時間,提高模溫和料溫,有利克服尺寸不穩定故障。

如果塑件成型後外型尺寸大於要求的尺寸,應適當降低注射壓力和熔料溫度,提高模具溫度,縮短充模時間,減小澆口截面積,從而提高塑件的收縮率。

若成型後塑件的尺寸小於要求尺寸,則應採取與之相反的成型條件。

值得注意的是,環境溫度的變化對塑件成型尺寸的波動也有一定的影響,應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設備和模具的工藝溫度。

2)成型原料選用不當

成型原料的收縮率對塑件尺寸精度影響很大。如果成型設備和模具的精度很高,但成型原料的收縮率很大,則很難保證塑件的尺寸精度。一般情況下,成型原料的收縮率越大,塑件的尺寸精度越難保證。

因此,在選用成型樹脂時,必須充分考慮原料成型後的收縮率對塑件尺寸精度的影響。對於選用的原料,其收縮率的變化范圍不能大於塑件尺寸精度的要求。

應注意各種樹脂的收縮率差別較大,根據樹脂的結晶程度進行分析。通常,結晶型和半結晶型樹脂的收縮率比非結晶型樹脂大,而且收縮率變化范圍也比較大,與之對應的塑件成型後產生的收縮率波動也比較大;對於結晶型樹脂,結晶度高,分子體積縮小,塑件的收縮大,樹脂球晶的大小對收縮率也有影響,球晶小,分子間的空隙小,塑件的收縮較小,而塑件的沖擊強度比較高。

此外,如果成型原料的顆粒大小不均,乾燥不良,再生料與新料混合不均勻,每批原料的性能不同,也會引起塑件成型尺寸的波動。

3)模具故障

模具的結構設計及製造精度直接影響到塑件的尺寸精度,在成型過程中,若模具的剛性不足或模腔內承受的成型壓力太高,使模具產生變形,就會造成塑件成型尺寸不穩定。

如果模具的導柱與導套間的配合間隙由於製造精度差或磨損太多而超差,也會使塑件的成型尺寸精度下降。

如果成型原料內有硬質填料或玻璃纖維增強材料導致模腔嚴重磨損,或採用一模多腔成型時,各型腔間有誤差和澆口、流道等誤差及進料口平衡不良等原因產生充模不一致,也都會引起尺寸波動。

因此,在設計模具時,應設計足夠的模具強度和剛性,嚴格控制加工精度,模具的型腔材料應使用耐磨材料,型腔表面最好進行熱處理及冷硬化處理。當塑件的尺寸精度要求很高時,最好不採用一模多腔的結構形式,否則為了保證塑件的成型精度,必須在模具上設置一系列保證模具精度的輔助裝置,導致模具的製作成本很高。

當塑件出現偏厚誤差時,往往也是模具故障造成的。如果是在一模一腔條件下塑件壁厚產生偏厚誤差,一般是由於模具的安裝誤差及定位不良導致模腔與型芯的相對位置偏移。

此時,對於那些壁厚尺寸要求很精確的塑件,不能僅靠導柱和導套來定位,必須增設其他定位裝置;如果是在一模多腔條件下產生的偏厚誤差,一般情況下,成型開始時誤差較小,但連續運轉後誤差逐漸變大,這主要是由於模腔與型芯間的誤差造成的,特別是採用熱流道模成型時最容易產生這種現象。

對此,可在模具內設置溫度差異很小的雙冷卻迴路。如果是成型薄壁圓型容器,可採用浮動型芯,但型芯和模腔必須同心。

此外,在製作模具時,為了便於修模,一般總是習慣於將型腔做得比要求尺寸小一些,型芯做得比要求尺寸大一些,留出一定的修模餘量。當塑件成型孔的內徑甚小於外徑時,芯銷應做得大一些,這是由於成型孔處塑件的收縮總是大於其它部位,而且向孔心方向收縮的。反之,若塑件成型孔的內徑接近於外徑時,芯銷可以做得小一些。

4)設備故障

如果成型設備的塑化容量不足,加料系統供料不穩定,螺桿的轉速不穩定,停止作用失常,液壓系統的止回閥失靈,溫度控制系統出現熱電偶燒壞,加熱器斷路等,都會導致塑件的成型尺寸不穩定。這些故障只要查出後可採取針對性的措施予以排除。

5)測試方法或條件不一致

如果測定塑件尺寸的方法,時間,溫度不同,測定的尺寸會有很大的差異。其中溫度條件對測試的影響最大,這是因為塑料的熱膨脹系數要比金屬大工業10倍。因此,必須採用標准規定的方法和溫度條件來測定塑件的結構尺寸,並且塑件必須充分冷卻定型後才能進行測量。一般塑件在脫模式10小時內尺寸變化是很大的,24小時才基本定型。

『陸』 大家好我是名折彎機操作工(新手),想問下大家怎麼才能把每一個彎的尺寸控制好啊

關於鈑金中的展開計算

4.1 R=0,折彎角θ=90°(T<1.2,不含1.2mm)L=(A-T)+(B-T)+K=A+B-2T+0.4T上式中取:λ=T/4K=λ*/2=T/4*π/2=0.4T
4.2 R=0, θ=90° (T≥1.2,含1.2mm)L=(A-T)+(B-T)+K=A+B-2T+0.5T上式中取:λ=T/3K=λ*π/2=T/3*π/2=0.5T
4.3 R≠0 θ=90°L=(A-T-R)+(B-T-R)+(R+λ)*π/2當R ≥5T時 λ=T/21T≤ R <5T λ=T/30 < R <T λ=T/4(實際展開時除使用尺寸計算方法外,也可在確定中性層位置後,通過偏移再實際測量長度的方法.以下相同)
4.4 R=0 θ≠90°λ=T/3L=[A-T*tan(a/2)]+[B-T*tan(a/2)]+T/3*a(a單位為rad,以下相同)
4.5 R≠0 θ≠90°L=[A-(T+R)* tan(a/2)]+[B-(T+R)*tan(a/2)]+(R+λ)*a當R ≥5T時 λ=T/21T≤ R <5T λ=T/30 < R <T λ=T/4
4.6 Z折1.計算方法請示上級,以下幾點原則僅供參考:(1)當C≥5時,一般分兩次成型,按兩個90°折彎計算.(要考慮到折彎沖子的強度)L=A-T+C+B+2K(2)當3T<C<5時<一次成型>:L=A-T+C+B+K(3)當C≤3T時<一次成型>:L=A-T+C+B+K/2
4.7 Z折2.C≤3T時<一次成型>:L=A-T+C+B+D+K
4.8 抽芽抽芽孔尺寸計算原理為體積不變原理,即抽孔前後材料體積不變;ABCD四邊形面積=GFEA所圍成的面積.一般抽孔高度不深取H=3P(P為螺紋距離),R=EF見圖∵ T*AB=(H -EF)*EF+π*(EF)2/4∴ AB={H*EF+(π/4-1)*EF2}/T∴預沖孔孔徑=D – 2ABT≥0.8時,取EF=60%T.在料厚T<0.8時,EF的取值請示上級.
4.9 方形抽孔方形抽孔,當抽孔高度較高時(H>Hmax),直邊部展開與彎曲一致, 圓角處展開按保留抽高為H=Hmax的大小套彎曲公式展開,連接處用45度線及圓角均勻過渡, 當抽孔高度不高時(H≤Hmax)直邊部展開與彎曲一致,圓角處展開保留與直邊一樣的偏移值.以下Hmax取值原則供參考.當R≥4MM時:材料厚度T=1.2~1.4取Hmax =4T材料厚度T=0.8~1.0取Hmax =5T材料厚度T=0.7~0.8取Hmax =6T材料厚度T≤0.6取Hmax =8T當R<4MM時,請示上級.
4.10壓縮抽形1 (Rd≤1.5T)原則:直邊部分按彎曲展開,圓角部分按拉伸展開,然後用三點切圓(PA-P-PB)的方式作一段與兩直邊和直徑為D的圓相切的圓弧.當Rd≤1.5T時,求D值計算公式如下:D/2=[(r+T/3)2+2(r+T/3)*(h+T/3)]1/2
4.11壓縮抽形2 (Rd>1.5T)原則:直邊部分按彎曲展開,圓角部分按拉伸展開,然後用三點切圓(PA-P-PB)的方式作一段與兩直邊和直徑為D的圓相切的圓弧.當Rd>1.5T時:l按相應折彎公式計算.D/2={(r+T/3)2+2(r+T/3)*(h+T/3)-0.86*(Rd-2T/3)*[(r+T/3)+0.16*(Rd-2T/3)]}1/2
4.12卷圓壓平圖(a): 展開長度L=A+B-0.4T圖(b): 壓線位置尺寸 A-0.2T圖(c): 90°折彎處尺寸為A+0.2T圖(d): 卷圓壓平後的產品形狀
4.13側沖壓平圖(a): 展開長度L=A+B-0.4T圖(b): 壓線位置尺寸 A-0.2T圖(c): 90°折彎處尺寸為A+1.0T圖(d): 側沖壓平後的產品形狀
4.14 綜合計算如圖:L=料內+料內+補償量=A+B+C+D+中性層弧長(AA+BB+CC)(中性層弧長均按 「中性層到板料內側距離λ=T/3」來計算)

備注:a標注公差的尺寸設計值:取上下極限尺寸的中間值作為設計標准值.b孔徑設計值:一般圓孔直徑小數點取一位(以配合沖頭加工方便性),例:3.81取3.9.有特殊公差時除外,例:Φ3.80+0.050取Φ3.84.c 產品圖中未作特別標注的圓角,一般按R=0展開.附件一:常見抽牙孔孔徑一覽表 料厚類型 0.6 0.8 1.0 1.2
M3 3.5 3.7 4.0 4.2
M3.5 3.9 4.2 4.4 4.7
M4 4.4 4.6 4.9 5.1
#6-32 3.8 4.1 4.3 4.6
附件二:常見預沖孔孔徑一覽表
料厚類型 0.6 0.8 1.0 1.2
M3 1.2 1.5 1.5(1.8) 1.8
M3.5 1.2 1.5 1.5(1.8) 1.8
M4 1.2 1.5 1.5(1.8) 1.8
#6-32 1.2 1.5 1.5(1.8) 1.8
說明:1以上攻牙形式均為無屑式.2抽牙高度:一般均取H=3P,P為螺紋距離(牙距).3.內徑:M3 Φ2.75 M3.50 Φ3.20 M 4 Φ3.65 # 6-32 Φ3.10
在R≠0, θ=90°時;的折彎系數列表:(單位:mm)
板材↓/板厚→ 0.8 1.0 1.2 1.5 2.0 2.5 3.0 4.0
冷板 1.5 1.8 2.1 2.5 3.2 4.0 4.7 6.2
鋁板 — 1.5 1.9 2.3 3.1 3.8 4.4 6.1
注意:折彎系數不是絕對的,各加工工廠的鈑金工藝工程師會根據所用GB材料以及加工機器而略有微弱變化。

其它參考:
一.冷軋鋼板SPCC(電鍍鋅板SECC)
板厚→ 0.8 1.0 1.2 1.5 2.0 2.5 3.0 3.5 4.0
角度↓
90° 1.4
120° 0.7
150° 0.2
90° 1.5 1.7 2.0
120° 0.7 0.86 1.0
150° 0.2 0.3 0.4
90° 1.6 1.8 2.1 2.4
120° 0.8 0.9 1.0
150° 0.3 0.3 0.3
90° 1.6 1.9 2.2 2.5
30° 0.3 0.34 0.4 0.5
45° 0.6 0.7 0.8 1.0
60° 1.0 1.1 1.3 1.5
120° 0.8 0.9 1.1 1.3
150° 0.3 0.3 0.2 0.5
90° 2.7 3.2
120° 1.3 1.6
150° 0.5 0.5
90° 2.8 3.4 4.1
30° 0.5 0.6 0.7
45° 1.0 1.3 1.5
60° 1.7 2 2.4
120° 1.4 1.7 2.0
150° 0.5 0.6 0.7
90° 4.3 4.7
120° 2.1
150° 0.7
90° 4.5 5.0
120° 2.2
150° 0.8
90° 4.6 6.2
120° 2.3
150° 0.8
90° 4.8 5.1 6.6
120° 2.3 3.3
150° 0.8 1.1
90° 5.7 6.4 7.0
120° 2.8 3.1 3.4
150° 1.0 1.0 1.2
90° 7.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壓鉚螺件底孔尺寸表
1.壓鉚螺母柱
型號 代號 底孔尺寸(mm)
M3×0.5 (B)SO(O)(S)-M3-H 5.4
M3×0.5 (B)SO(O)(S)-3.5M3-H 5.4
M4×0.7 (B)SO(O)(S)-M4-H 6.0
M4×0.7 (B)SO(O)(S)-3.5M4-H 7.2
M5×0.8 (B)SO(O)(S)-M5-H 7.2
M6×1.0 (B)SO(O)(S)-M6-H 8.7
註:SO SOS 為通孔不通牙,SOO SOOS 為通孔通牙,加B為不通孔,加S為不銹鋼材料,H為螺母柱的高度。
2.壓鉚螺母
型號 代號 底孔尺寸(mm)
M2×0.4 S(CLS)-M2-A 4.2
M2.5×0.45 S(CLS)-M2.5-A 4.2
M3×0.5 S(CLS)-M3-A 4.2
M4×0.7 S(CLS)-M4-A 5.4
M5×0.8 S(CLS)-M5-A 6.4
M6×1.0 S(CLS)-M6-A 8.7
註:CLS為不銹鋼材料,S為普通A3鋼,A為螺母適用板厚材代號。
3.鑲入螺母
型號 代號 底孔尺寸(mm)
M2×0.4 F(S)-M2-A 4.3
M2.5×0.45 F(S)-M2.5-A 4.3
M3×0.5 F(S)-M3-A 4.3
M4×0.7 F(S)-M4-A 7.4
M5×0.8 F(S)-M5-A 7.9
M6×1.0 F(S)-M6-A 8.7
註:加S為不銹鋼材料,A為螺母適用板厚代號。
4.漲鉚螺母
型號 代號 底孔尺寸(mm)
M3×0.5 Z-(S)-M3-1.2(1.5,2.0) 5.0
M4×0.7 Z-(S)-M4-1.2(1.5,2.0) 6.0
M5×0.8 Z-(S)-M5-1.2(1.5,2.0) 8.0
M6×1.0 Z-(S)-M6-1.2(1.5,2.0) 9.0
M8×1.25 Z-(S)-M8-1.2(1.5,2.0) 11.0
註:加S為不銹鋼材料,1.2、1.5、2.0為常用適用板厚。
5.壓鉚螺釘
型號 代號 底孔尺寸(mm)
M2.5×0.45 FH(S)-M2.5-L 2.5
M3×0.5 FH(S)-M3-L 3
M3×0.5 NFH(S)-M3-L 4.8
M4×0.7 FH(S)-M4-L 4
M4×0.7 NFH(S)-M4-L 4.8
M5×0.8 FH(S)-M5-L 5
M6×1.0 FH(S)-M6-L 6
註:加S為不銹鋼材料,FH為圓頭,NFH為六角頭,L為螺釘總長度。

R/T=0.1 K=0.21
R/T=0.2 K=0.22
R/T=0.3 K=0.23
R/T=0.4 K=0.24
R/T=0.5 K=0.25
R/T=1 K=0.32
R/T=1.5 K=0.36
R/T=2 K=0.38
R/T=3 K=0.40
R/T=4 K=0.42
R/T=5 K=0.44
R/T=6 K=0.46
R/T=7 K=0.48
R/T≥8 K=0.5
R為內半徑
鈑金折彎加工時 其內側產生壓縮 外側產生拉伸 內側的壓縮由內往外逐漸縮小 外側的拉伸也由外往裡逐漸縮小 在接近板厚的中央處 壓縮與拉伸接近於零 板厚中間的這個面叫中性層。下面以中性層為基準對展開料進行理論計算示例。
首先假設:折彎內圓弧半徑R ≥5t ( t 為材料厚度)。
當折彎內圓弧半徑大於或等於材料厚度尺寸的5 倍時 材料折彎處無厚度變化 即折彎後中性層在材料厚度的中央線上 。
若以b為中性層到板材內壁的距離,a為折彎角度T為板厚,K為一個折彎因子。K=b/T,K就是中性層折彎系數。材料在折彎時,產生變形,外層的材料拉伸,內層材料壓縮,中性層長度不變。
硬度大的材料拉伸變形小,中性層就靠外,硬度小的材料拉伸變形大,中性層就靠內。
普通材料中性層就趨中。材料的展開長度就是中性層的弧長。它和幾個參數有關,折彎半徑,折彎角度,板厚及中性層系數。
那麽展開長度為: DL=Pi*(R+K*T)*a/180
PROE還用Y因子來計算展開長度,Y=Pi/2*K
Pro/E公式為: DL=(Pi/2*R+Y*T)*a/90
在出現專門的折彎表之前,PROE就用這個公式來計算展開長度。所以我們在開始一個鈑金製作時要先 定義K值或Y值。
系統默認的Y值為0.5,K值就是0.318,相稱於軟鋼和銅材。
假如用的是普通鋼板,可以設 置K值為0.45,即Y值為0.707。

『柒』 彎曲模具的凸模尺寸怎麼算

彎曲工序中,凸凹模的寬度尺寸根據彎曲工件的標注方式不同,可根據下列情況分別計算:
(1)工件標注外形尺寸時,應該以凹模為基準件,間隙取在凸模上
(2)工件標注外形尺寸時,應該以凸模為基準件,間隙取在凹模上

『捌』 板料折彎是通過什麼控制尺寸的

同一副模具,同一種板厚,同一種材質,板料折彎系數是一定的,折彎系數是折彎時與原下料尺寸產生的誤差,根據試驗測出系數,下料時減去就可以了,精確的需根據實際情況自己去試,普遍的碳鋼折彎系數是1.7T,就是1.7倍料厚,比如:2毫米料厚,折100,100,90度一個直角彎,用100加100減去1.7乘以2,等於196.6,就是下料尺寸。

『玖』 怎樣控制模具的間隙

控制模具間隙的方法:
1.墊片法
墊片法如圖14.7所示。將厚薄均勻、其值等於間隙值的紙片、金屬片或成形工件,放在凹模刃口四周的位置,然後慢慢合模,將等高墊塊墊好,使凸模進人凹模刃口內,觀察凸、凹模的間隙狀況。如果間隙不均勻,用敲擊凸模固定板的方法調整間隙,直至均勻為止,然後擰緊上模固定螺釘,再放紙片試沖,觀察紙片沖裁狀況,直至把間隙調整到均勻為止,最後將上模座與固定板夾緊後同鑽、同鉸定位銷孔,然後打人圓柱銷。這種方法廣泛應用於中小沖裁模,也適用於拉深模、彎曲模等,也同樣適用於塑料模等壁厚的控制。
2.鍍銅法
對於形狀復雜、凸模數量又多的沖裁模,用上述方法控制間隙比較困難,這時可以將凸模表面鍍上一層軟金屬(如鍍銅等)。鍍層厚度等於單邊沖裁間隙值,然後按上述方式調整、固定、定位。鍍層在裝配後不必去除,在沖裁時會自然脫落。
3.透光法
透光法是將上、下模合模後,用燈光從底面照射,觀察凸、凹模刃口四周的光隙大小,來判斷沖裁間隙是否均勻,如果間隙不均勻,再進行調整、固定、定位。這種方法適合於薄料沖裁模,對裝配鉗工的要求較高。如用模具間隙測量儀表檢測和調整更好。
4.塗層法
塗層法是在凸模表面塗上一層如磁漆或氨基醇酸漆之類的薄膜,塗漆時應根據間隙大小選擇不同粘度的漆,或通過多次塗漆來控制其厚度,塗漆後將凸模組件放於烘箱內在100120`C烘烤0.5一1小時,直到漆層厚度等於沖裁間隙值,並使其均勻一致,然後按上述方法調整、固定、定位。
5.工藝尺寸法
工藝尺寸法。在製造沖裁凸模時,將凸模長度適當加長,其截面尺寸加大到與凹模型孔呈滑配狀。裝配時,凸模前端進人凹模型孔,自然形成沖裁間隙,然後將其固定、定位,再將凸模前端加長段磨去即可。

『拾』 v形件,u形件彎曲模設計中,模具間隙的設計有何不同,為什麼

v形件是靠設備高低調間隙。
u形件是靠設計進行間隙確定

閱讀全文

與u型彎模具怎麼控制尺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庫面層鋼筋網有什麼要求 瀏覽:453
楊樹林的方管72 瀏覽:636
手腕骨折鋼板手術後多久能正常 瀏覽:113
建築鋼筋生銹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509
哪裡有賣30克卡通果蔬包模具的 瀏覽:675
鋼材42叫什麼 瀏覽:176
彩鋼板岩棉耐火多少小時 瀏覽:198
直徑10以內螺紋鋼多少錢一噸 瀏覽:415
免漆是什麼材質的鋼材 瀏覽:234
30mm鋼板重多少 瀏覽:867
鋼鐵雄心4國區dlc怎麼購買 瀏覽:926
不銹鋼焊口酸洗劑能眼去怎麼能 瀏覽:250
不銹鋼盆栽哪裡有賣 瀏覽:348
鋼鐵廢料有什麼用途 瀏覽:974
相鄰兩個鋼筋接頭的最短距離是多少 瀏覽:710
什麼射線能穿透鋼板 瀏覽:640
不銹鋼鍋貼哪裡有賣 瀏覽:833
模具鋼燒焊有疤怎麼處理 瀏覽:425
鋁材焊接電焊機如何使用 瀏覽:64
柱子鋼筋變徑焊接錯誤該怎麼整改 瀏覽: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