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注塑模具粗加工工序及餘量
模具的粗加工加工餘量留多少,要看模具的大小才能確定。模具大的要多留一些,比如:1.0+,模具小的可以少留一些,比如0.5左右。
B. 沖壓模具單邊餘量要怎麼放比如2mm,2.5mm,3mm的下料和成型
沖壓模具單邊餘量按料厚5%放
C. 模具中一般怎樣安排頂桿
頂桿嗎? 國內的,模具中心都要有頂桿孔. 根據模具大小來決定,小的模具例如300MM下的一般都用中間一個就可以了.在大的根據模具大小來,長的模具最後用兩個以上頂出,最多在國內一般用5個,就是中間一個,上下各兩個,它們的間距400MM內是100距離一個孔.400上的就是700MM 它們的間隔是150MM.因沒有找到圖只能這樣描述.你可以去網上搜到國內KO口的分布圖.
D. 求文檔: CNC加工好的模具一般會留多少餘量來飛模
5條以內,多了鉗工師傅會發飆的。
有些形狀的位置就不要留餘量。膠位首先是不考慮留餘量的。
再比如側面拔模小的、大分型面等。
枕位和虎口(限位)就可以多留點,控制在2-3條。
飛模不好飛的位置就盡量到數或者少留。
其實我編的刀路都是沒有考慮飛模餘量的、這樣只要數准反而比留了餘量更好裝配。
E. 模具設計時,模具加工尺寸餘量如何放的
加工餘量就是零件毛坯表面所需要加工部分的加工尺寸和毛坯尺寸差,看你做什麼模具了,如果你毛坯模具誤差大,可以多放餘量,或者體積大澆鑄收縮率大要放縮水。如果你做粗加工那你可以放1毫米一面餘量,如果有產品需要表面探傷的話可以餘量放5到8個毫米。那樣連澆鑄時候的氣孔和雜質都可以被加工掉了。
F. 在模具製造過程中,一般留給鉗工的研磨餘量是多少
粗車規則圓鋼根據長短外圓需3毫米一4毫米,不規則煅件10毫米以上,精車需2一3毫米最後一刀車到尺寸0.2一0,5,鉗工需2一5毫米不等,研磨0.05夠了!
G. 壓鑄件加工餘量一般放多少為最適宜
如果模具和夾具可以保證的情況下,0.2mm的加工餘量挺好的。切的越多,出針孔、氣孔的幾率越大。孔的餘量需要看孔深和拔模角。孔深越深,為防止拉模,只能加大拔模角,1度~1.5度。這樣孔大端的餘量單邊0.4mm的話,孔小端的加工餘量就挺嚇人的了。可能到1.5mm~2mm,加工的時候出現氣孔的幾率較大。像這種情況,一般用兩邊銷子碰穿來減小銷子的長度,避免出現較大的加工餘量。
H. 求解答 注塑模具 怎麼定料,哪種料就要在原尺寸加點餘量哪種又不要要加又是加多少
是要放餘量的,一般放5mm就可以了,特殊的需要放10mm
I. 鑼模具高100以上的鋼料要留多少餘量加硬
加工模具留量的大小與模具使用的材料、模具形狀有關,碳素鋼比合金鋼的變形版量要大,薄、窄、長的比權短、粗、厚的變形量要大。變形量小的一般留量0.1~0.3mm左右,變形量大的留量0.6~0.8mm左右。碳素鋼材料要留量大一些,合金鋼材料可以留量小一些。如果使用的是預硬鋼材料,預硬鋼材料一般不需要淬火,因此不存在變形的問題,即使為了增加表面硬度而進行滲氮處理,變形量也比淬火變形量要小的多,因此,一般可以不留量,或者留0.05mm左右的拋光餘量即可。
J. 沖床模具的餘量
沖切餘量是材料厚度的二十分之一。凸模直徑是零件外緣直徑減去兩個材料厚度做適配磨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