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製作星球蛋糕的步驟
星球蛋糕的步驟:
食材:低筋粉85克、抹茶粉15克、玉米油40克、牛奶60克、雞蛋5個、白糖30克+60克、檸檬汁幾滴。
1、蛋黃加30克糖拌勻。
B. 「棉花糖」系外行星或重新定義氣態巨行星的形成模式
據外媒報道,WASP-107b已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奇怪的系外行星之一,其質量小得令人難以置信,其密度相當於棉花糖。經過進一步的觀察,天文學家發現它的密度比之前認為的還要低,這跟我們目前對氣態巨行星形成方式的理解相左。
WASP-107b於2017年被發現,位於室女座,距離我們地球212光年。它的軌道非常靠近它的主星,每5.7天繞一圈。它跟木星差不多大,但質量卻只有木星的十分之一,這使它成為了我們所知道的密度最小的星球之一。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天文學家更仔細地檢查了WASP-107b,結果發現這顆系外行星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奇怪。該團隊對其最有可能的內部結構進行了分析,發現這顆行星的固體核心的質量是地球的4倍或更少。
這聽起來可能很多,但相比之下,木星的核心質量是地球的25倍。該研究小組計算出WASP-107b的絕大部分質量--超過85%都存在於它的氣體大氣中,這比通常情況下要多得多。作為比較,海王星的大氣層只佔其質量的15%。
這聽起來可能只是一個數字 游戲 ,但它實際上有著一些相當重要的含義。我們目前擁有的關於氣體巨行星如何形成的模型表明,這些星球需要從一個至少是地球10倍質量的固體核心開始,這樣才能吸引年輕恆星周圍原行星盤上的氣體。
「我們對WASP-107b有著許多的疑問,」該研究的論文首席作者Caroline Piaulet說道,「這么低密度的行星是怎麼形成的?它是如何防止其巨大的氣體層逸出的--尤其是考慮到這顆行星離它的恆星如此之近?這促使我們對其展開深入分析以確定其形成 歷史 。」
這一發現表明,氣態巨行星的形成比之前認為的要更容易,但該團隊對這一特殊現象的形成有著自己的一些假設。
「對於WASP-107b來說,最可能的情況是這顆行星在離恆星很遠的地方形成,在那裡圓盤中的氣體足夠冷,於是氣體的吸積可以非常迅速地發生,」該研究的一位作者Eve Lee指出,「這顆行星後來能遷移到目前的位置,要麼是通過跟盤的相互作用要麼通過跟系統中的其他行星的相互作用實現。」
該團隊可能已經找到了其他證據來支持這一觀點的後一部分。他們的觀測揭示了該星系中一顆之前未知的行星--現被命名為WASP-107c。這顆新來者比它的棉花糖兄弟要大得多,它的質量約為木星的三分之一,每3年繞其恆星一周。不過確鑿的證據可能存在於其高度偏心軌道上。
Piaulet表示:「WASP-107c在某些方面保存了它的系統中發生的事情。它的巨大反常暗示了它相當混亂的過去,行星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導致了重大的位移,就像WASP-107b被懷疑的那樣。」
WASP-107系統無疑將成為未來觀測的對象,該研究團隊表示,即將於今年10月發射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有助於進一步解決這一問題。
C. 密度最小行星被發現,體積是地球千餘倍,密度卻僅有地球1/43
行星大致可以分為兩種,即像地球這樣的岩質行星和像木星那樣的氣態行星,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這兩種行星各佔了4個,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是岩質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屬於氣態行星,其中木星和土星又屬於氣態巨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屬於氣態冰巨星。
在太陽系中,木星是體積最大的行星,為地球體積的1316倍,同時它也是質量最大的行星,是地球質量的318倍,所以木星個頭雖然大,密度卻不大,還不到地球的1/4,計算便可以發現地球的密度(5.508噸/立方米)是木星的4.14倍,每立方米的質量大約為1.326噸。
不過太陽系中密度最小的行星並非木星,而是土星,只有地球密度的1/8左右,平均每立方米的密度為0.687噸,還不如水的密度大,因此常有人說如果把土星放在一個足夠大的海洋中,土星會浮在上面,當然,這種說法在現實中是不成立的。
但是科學家們在太陽系外觀測到了一顆密度比土星還小得多的行星。這顆行星編號為WASP-107b,最早發現於2017年,位於室女座方向,距離我們大約212光年,最近科學家們通過觀測記錄分析了它的相關數據,其質量大約相當於地球的30倍,但它的個頭就像木星一樣大,這樣算下來,它的密度還不到木星的1/10,地球的密度是它的43.86倍,堪稱宇宙中已知密度最小的行星。
科學家形容這顆行星的物質蓬鬆得如同一個棉花糖,因此將其稱之為「棉花糖行星」或「泡芙行星」,其平均密度約0.126噸/立方米,只比泡沫塑料略重(0.04~0.1噸/立方米),刷新了科學家們對氣態巨行星密度的認知。
這是一顆正在形成中的氣態行星,科學家認為WASP-107b的內部結構和木星與海王星等並不相似,它的固態內核的質量肯定不超過地球質量的4倍,之外的相當於26倍地球質量的物質都還以氣態存在於這個行星的大氣層中,或者說這顆行星的大氣層佔到了行星總質量的85%以上。
相比之下,木星的大氣層只相當於地球質量的3倍,而大氣層之下的木星的物質質量相當於地球的313倍,所以木星的大氣層佔比是很小的,海王星的大氣層佔比也只在5~15%之間,所以這顆「棉花糖行星」真的是十分奇葩。
那麼這顆行星是怎樣形成的呢?分析認為它可能產生於離恆星的外圍,後來由於與其他行星碰撞或者受到更大行星的引力吸引,才移動到了恆星的附近,而且天文學家還在它的周圍發現了行星WASP-107c,質量是它的三倍多,軌道偏心率較大,為橢圓形,所以認為WASP-107b這顆行星很可能受到它的影響,星體活動比較劇烈,所以密度較小。
WASP-107b行星還處於形成階段的初期,預估將來它的體積會變小,密度會變大,成為類似於海王星那樣的氣態冰巨星。
參考資料:
《 科技 日報》1月20日文章《科學家發現密度最小行星,還不到木星密度的1/10》
D. 棉花糖製作方法和技巧
棉花糖製作方法和技巧如下:
准備材料:麥芽糖、白砂糖、葡萄糖、吉利丁片
1、將主料全部放入鍋內,攪拌均勻。原方子有100克葡萄糖粉,我沒有就用100克白砂糖代替,做出來的效果也可以。
E. 棉花糖是怎麼做出來的什麼原理
棉花糖(又名棉絮狀,英文:cotton candy)是即叫即做的,將砂糖經加熱後就熔解成糖漿,銀鑊高速旋轉以離心力作用,熔解的糖漿由網狀漏斗容器左右的細孔噴射出來,將糖「發」出糖絲。只要拿一根竹簽將糖絲黏起來,就是一枝蓬鬆又好吃的棉花糖。以前的棉花糖機要像縫紉機踩腳踏才可令摩打轉動,現在的棉花糖機則是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