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汽車玻璃窗升降裝置外殼沖壓模具設計怎麼做
汽車車門上的玻璃抬起或降落是靠升降器操縱的。升降器部件裝配簡圖如圖1.2所示,本沖壓件為其中的外殼5。升降器的傳動機構裝在外殼內,通過外殼凸緣上三個均布的小孔φ3.2㎜用鉚釘鉚接在車門座板上。傳動軸6以I T11級的間隙配合裝在外殼件右端孔φ16.5㎜的承托部位,通過制動扭簧3、聯動片10及心軸4與小齒輪8聯接,搖動手柄12時,傳動軸將動力傳遞給小齒輪,然後帶動大齒輪7,推動車門玻璃升降。
『貳』 畢業設計:手機殼的模具具體怎麼做
1.分析材料特性,選擇材料(ABS之類的) 2.選擇注塑機(可以根據注塑量來選擇) 3.開模具圖(這裡面的問題就多了,涉及到一模幾腔、分型面、澆口、冷卻系統、受力什麼的。多著呢) 4.分析下產品可能出現的問題(如,花紋,飛邊,熔接痕==,多寫點總是好) 5.如果有能力的話,把加工程序寫出來。也就是編程了。 附.你一定會參考大量的書籍,還要寫出你的參考書籍,估計也得大10多本吧,一個設計寫完,少說也要30頁.你就慢慢寫吧
『叄』 模具設計中上下模的形體大小是由什麼而定的
應該有的
在沖壓的時候壓強是一定的
模具大的它受的壓力就越小
反之模具小的受的壓力就大
對生產而言壓力小的時候
有可能對其質量有影響
一般的壓力要達到一定的值
『肆』 遙控器外殼模具設計,上下殼放同一套模具內設計還是分開設計
你要先看結構啊,一般都是兩套模
『伍』 汽車尾氣處理濾氣片的注塑模結構應該如何設計
汽車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交通工具,那麼汽車尾氣處理濾氣片的注塑模結構應該如何設計呢?大家請看我接下來詳細地講解。
一,設計流程
模具設計的具體流程如下:使用Solidworks創建零件的三維模型;根據產品的功能和應用選擇材料;根據所需的注射量產品,其投影面積的分型面,和需要成型夾緊力的計算結果,注射壓力,等等,並確定注塑機模型根據模具厚度等技術要求,安裝固定大小,等;對設計的零件圖進行分析,確定注塑模具型腔的數量和排列方式,並確定型腔類型。採用表面分型法設計澆注系統、排氣系統等模具結構系統;根據計算結果,完成了下殼體的注塑模設計。
四,成型系統設計
通過塑件的形狀和尺寸,創造出芯腔的原毛坯。用Solidworks對零件進行建模後,運行IMOLD插件對成型零件進行draft analysis, draft angle為1。IMOLD插件中的「Core/Cavity Builder」模塊提供分模功能。在草圖分析後,選擇零件的最大輪廓邊作為分型線,選擇最大輪廓面作為分型面,延伸分型面,然後用延伸面分割型腔和型心完成分型。本例結構簡單,沒有固定件,因此不需要設計滑塊總成。分離結果如下面的圖3
『陸』 用PRO/E設計手機上殼模具
根據你想要的,你現在建完模了,不過只是做了整個過程的三分一吧(如果你以學習的心態的話,現在大概只是做了十分之一,最簡單的那一步),接著就是要分模(即是模具設計,有如下步驟:調入模具參考模型,設置收縮率,設計毛坯工件,設計分型面,分割體積塊,抽取模具元件,鑄模,開模(以上步驟是用PRO/E做的,具體來說,比較復雜,還是建議買本書來看著做,我想你用的應該是3.0,所以買書一定要買3.0的,2.0和3.0在分模那一部分有了很大的改變,如果你不小心買了2.0的書,那就痛苦了,根本就看不懂,PS:本人就曾泣不成聲了$_$.......)
根住就是用MC (MasterCAM) 加工 將之前在之前分模時所建成的兩個模具(上模和下模)用IGS格式保存副本,將文件調入MC里生成NC程序,(具體怎樣做,還是得買書來看),而且很多工藝上的設定也不是一時三刻就能學得懂!
PS:雖然PRO/E也可以用來生成NC程序,不過由於現在普通企業都是用PRO/E加MC來做的,所以如果不懂MC的話,還是建議學一學,也不是很難,(MC主要是畫圖難,簡直就是弱智的設計,不過MC的加工能力很強,也是現在全球最強大,最普遍的).
推薦人民出電出版社出版的這本<pro/engineer模具設計與Mastercam數控加工>,這本書做得非常好,而且講得比較詳細,而在數控加工那部分不斷插入了很多加工工藝為什麼這樣設定的原因.我現在也看這本書,一開始教你做相機外殼,看上去很簡單,但也說了差不多140頁,非常好,看這後你會發覺建模這部分是最簡單的....汗,我沒看過之前,還以為學會了建模就行.......)
『柒』 沖壓壓形模具上下模尺寸的如何確定
凸模取工件內腔尺寸,凹模取凸模尺寸+預留周邊。注意留加工餘量。
『捌』 鍾形殼的模具如何設計如何確定鍾形殼模具炮桶料的大小
這是典型的拉伸成型模具 ,經典結構為:上模打料塊、型腔;下模:壓料圈、成型凸模。這個你還得先開一套下料模,獲得根據材料的拉伸系數展開原始尺寸的料片。
如果你條件允許還可以多工程復合,不用算料片大小,直接成型、切邊復合,一套模具搞定,
『玖』 厚料卷圓時上下模具怎麼設計
1、首先厚料卷圓模具設計是需要成形1/4圓弧的。
2、其次第二步需要側推成形。
3、最後鈑金多次成形之後,尺寸會有所累計偏差的。
『拾』 關於產品外殼的設計以及外觀設計的流程問題,回答好的,送最少50分。
先做外觀設計效果圖,如果選中,那就可以開始做殼子的內部結構,主要是考慮與內部電子器件的配合、干涉等問題。一般是把內部電子件建立三維模型(比如用ProE或者UG一類的),和外殼在軟體中組裝,看配合和干涉情況。
這一步解決了,就是輸出模型,做手板驗證產品可行性,一般用CNC加工出塑料的外殼即可,如果有要求,也可以打磨噴漆,不過外觀裝飾主要是為了解決效果圖的不足,用來看實際效果,對產品結構影響不大。
組裝好的機器一般稱為工程機,可以用了驗證可靠性(比如活動部件、按鈕之類的耐用程度,各個部件的配合程度,結構是否牢固安全),工程機一般會有不少問題,發現之後都要回去從結構上修改,有時候甚至會犧牲部分外觀設計,以達到好的效果。
定下來結構之後,再去模具廠和模具師傅探討,開模具,期間會根據開模的情況,返回結構設計階段修改,因為結構設計不一定適合模具開發,模具廠會考慮分模、開模以及流道設計、模數(影響生產效率)有時候還要進行修改。單個模具定下來以後,模具廠會考慮一模幾穴以及操作的便利性,也會提出他們的意見。
模具開好後,要試機生產,看注塑的情況,調整注塑機的各項參數,這需要靠注塑技工的經驗了,如果模具有缺陷,還要回去修改模具。
其中任何一個階段出問題,都要返回上一階段甚至上上一階段來修改設計,所以一個好的設計師,不但要有好的創意和藝術感覺,還要了解電子產品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這樣才可以和各個環節上的人員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