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3D列印技術與傳統製造技術在開發流程上有何區別
3D列印與傳統製造業的顯著區別在於產品成型的過程上。在傳統的製造業,整個製造流程一般需要經過開模具、切割、鑄造或鍛造、部件組裝等過程成型。3D列印則免去了復雜的過程,無需模具、一次成型。因此,3D列印可以克服一些傳統製造上無法達成的設計,製作出更復雜的結構。
反過來看,數控機床是計算機數字控制(CNC)的一種類型,它可以加工復雜、精密、各式各樣的零件。一般而言,數控機床利用計算機指定的程序,通過削、銑等步驟剔除多餘材料,來達到最終產品,屬於典型的減材製造。
一方面,傳統製造業以「全球采購、分工協作」為主要特徵,產品的不同部件往往在不同的地方進行生產,然後再運到同一地方進行組裝。而3D列印則是「整體製造、一次成型」,省去了物流環節,節約了成本和時間。
另一方面,傳統製造業以生產線為核心、以工廠為主要載體,生產設備高度集中。而3D列印則體現了以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的融合。
機床作為傳統製造業發展的一大產物,與新一代3D列印製造方式大有不同。機床是製造業的母機,如果3D列印技術能融入機床領域,無疑是如虎添翼。兩者結合不僅使生產製造效率提高,而且可以完成許多製造難題。
機床中的專用機床,能夠根據客戶要求而定製功能,但功能不夠強大、豐富,可能還未達到隨心所欲地設計製造。但若隨著3D列印的引入,機床產品在普及與應用度上均可能實現大大提升。
據了解,3D列印技術在目前我國工業零部件製造方面已經得到一定應用,但尚未進入大規模工業應用,其工藝與裝備,以及在醫療、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應用都有待進一步開拓。就目前的形勢來看,3D列印技術並不具備取代傳統製造業的條件。在大批量製造等方面,以機床製造為體現的高效低成本的傳統減材製造法更勝一籌。
當然,隨著對金屬增材製造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傳統機床製造領域的設備廠商紛紛進入到增材製造領域,有的推出基於數控加工中心的混合式增材製造設備,有的乾脆直接進入全新的增材製造領域。
減材製造與增長製造方式長期並存,是一個可以遇見的趨勢。不過,未來,這一狀況可能發生改變。不論如何,能夠實現產品精細化、自動化、高效化製造的方式,將有望得到多元化應用。
『貳』 問3d列印機與模具的區別
模具製造適於量產,速度快,材料較多樣。民用3d列印機速度慢,材料局限於塑料,優點在「一個起印」,個性化
記得採納啊
『叄』 鑄造模具和3D列印有什麼區別
鑄造模具指模具的製造,包括澆注,冷卻、打磨、鍛造;
3D列印(3DP)即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列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
兩者的區別在於: 鑄造模具用於生產塑件製品, 而3D列印sino一般用於看樣品.
『肆』 傳統模具加工和3D列印技術的區別
從現在來看,3D列印已經給製造業帶來了巨大影響。那些曾經需要幾百美元、耗時幾周的手板件,現在可以早上設計、晚上列印,第二天早上就可以送達客戶手裡。
有些公司已經在使用3D列印工藝製造注塑模具。不再需要花費幾個月時間來等待可以用於生產的模具的製造,或者因為下游設計變化導致修改模具的大量金錢投入,或者生產層上的不確定因素。不管是模具驗證還是注塑件小批量生產,都可以快速3D列印模具。如果模具有問題或者需要修改設計,再列印一個並重復驗證或生產就是。對嗎?
這些觀點有一些道理。塑料3D列印的注塑模具有點像我們後院的塑料棚,它比金屬棚便宜,塑料棚搭建速度很快且在低載荷下表現良好。但是如果積雪太多,他們將破裂成一屋的碎片。
3D列印模具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有些企業在3D列印模具的應用上比較成功。支持者稱3D列印模具比傳統模具加工方式快達90%、便宜達70%。在某些情況下這可能是真實的,但是明白金屬模具相比3D列印塑料模具的優勢/劣勢非常重要。
真正的模具,真正的快速
快速製造公司ProtoLabs自從1999年已經開始生產快速模具注塑零件。它提供的模具可製造工程塑料、金屬、液態硅膠(LSR)等材料的零件。模具主要使用鋁(有些情況下用鋼)材機加工得到,可加工幾個到1000個零件,發貨時間1-15天。
它的工業級3D列印服務包括光固化(SLA)、選擇性激光燒結(SLS)和直接金屬激光燒結(DMLS)。可列印材料包括仿聚丙烯和ABS的類熱塑性材料、工業級尼龍及金屬(如不銹鋼、鋁合金及鈦合金等)。
既然有如此大范圍加工能力,為什麼不直接列印模具,而是機加工製造模具呢?
模具製造商當警惕
ProtoLabs公司工程師一直在考慮列印模具,但是在做了16年的快速模具生意,一些原因仍迫使他們堅持可靠的快速注塑成型工藝:
01表面質量
3D列印逐層加工得到零件,這會導致產品表面有台階紋效應。直接列印的模具也存在類似問題,後期需要機加工或者噴砂來消除這些細小的、齒狀的邊緣。此外,小於1mm的孔必須鑽,更大的孔需要擴孔或者鑽孔,螺紋特徵需要攻絲或者銑削。這些二次處理很大程度上削弱了3D列印模具的速度優勢。
02尺寸因素
如果你要設計滑板或者塑料工具箱,3D列印模具也許是毫無問題的。零件尺寸限制在10立方英寸(164立方厘米),大致是柚子的尺寸。而且盡管當前的增材設備的精度很高,但是仍然沒法同加工中心和EDM設備比較。後者加工的模腔精度通常達±0.003英寸(0.076mm),零件體積高達59立方英寸,大致是3D列印零件體積的6倍。
03高溫環境
為保證材料流動性能良好,注塑模具需要加熱到非常高的溫度。鋁模和鋼模通常經歷500F(260℃)甚至更高溫度環境,尤其在加工高溫塑料,如PEEK和PEI(Ultem)材料。用這些金屬模具生產幾千個零件很容易,在最終量產模具出來前也可作為過渡模具使用。使用SLA或者相似3D列印工藝製造的模具材料一般是光敏或者熱固性樹脂,它們通過紫外光或者激光固化。這些塑料模具盡管比較硬,但是在注塑的熱循環條件下損毀非常迅速。事實上,在溫和環境下3D列印模具通常在使用100次以內會失效,高溫塑料比如聚乙烯和或苯乙烯。對玻璃填充聚碳酸酯和耐高溫塑料,甚至只能生產幾個零件。
04比較成本
使用3D列印模具的一大原始是因為其成本低。生產級別機加工模具成本一般是20000美元甚至更多,意味著同1000美元的列印模具是同類比較。但是這個類比並不公平,列印模具陳本的評估通常只考慮材料消耗,並沒有考慮人工、裝配與安裝、噴射系統和五金器具。比如ProtoLabsd的鋁模具花費1500美元可以用於生產。如果需要生產更多零件?採用3D列印模具,你每生產50-100個產品就需要重新列印、裝配機測試新的模具。另一方面,不考慮所使用的塑料,鋁模具通常在生產10000個零件仍然服役良好。
05產品設計
傳統注塑模具製造的原則及實踐已經有超過一個世紀的歷史,行業對其研究比較透徹。3D列印模具卻非常新。比如拔模斜角必須大於等於5度,以滿足大部分鋁模要求。塑料模具注塑塑料零件卻面臨挑戰,對塑料模具頂針的數量與安裝位置需要額外小心。
在增加模腔壁厚和降低壓力方面,塑料模具(尤其是高注塑溫度)在某種程度上更為靈活。澆口的設計也不同,應當避免使用隧道式和點狀澆口。直接澆口、扇形澆口、翼形澆口應該增加到正常尺寸的3倍。
列印模具內聚合物的流動方向應該與3D列印線一致,避免粘滯和低壓引起的高填充。冷卻系統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模具的壽命,但不會明顯降低列印模具的循環次數,因為塑料模具的散熱能力不像鋁模或鋼模那麼好。
時機
盡管快速鋁模具有很多優勢,有些情況下3D列印模具仍會發揮重要作用。對於有3D列印機、且有足夠時間探索列印模具如何在注塑機上工作的廠家,也許他們認為應該直接列印模具。
當然,模具設計師必須理解如何製作功能模具,模具的重新設計與製作要花費大量成本。相關的技術人員與設備也很必要——模具噴砂的機械工人、頂針安裝、注塑機操作員等,因為這些參數的設置與傳統模具有很大的不同。
但是等等——為什麼不用DMLS?為什麼不直接列印金屬模具?DMLS使用激光和精密光學器件在細小金屬粉末床上逐層「畫」零件,生產的完全緻密的商業產品廣泛應用於航空、醫學領域。有些人預測未來鋁和模具鋼材料的模具也許將直接列印,能提供超高效的隨形冷卻水道,將大量減少注塑時間,延長模具使用壽命。某種程度上,DMLS直接列印模具速度慢且昂貴,通常只用於非常小、復雜的模具,或則加工那些通過傳統機加工方法很難製造的模具嵌入物。
實測可靠
總的來說,ProtoLabs認為最好使用DMLS、SLA或其他3D列印工藝做他們擅長的事:列印零件而不是模具。但是,如果滿足以下條件,3D列印注塑模具會是個可靠的替代。
1)小批量且相對簡單的零件,產品需要比較大的拔模角度。
2)工具與模具設計團隊要對3D列印模具的設計原則很熟悉。
3)有加工和裝配塑料模具的人員和設備。
最終設計考慮因素。如果你需要模具長期使用,一旦3D列印模具驗證了設計的合理性,下一步就是採用更為永久的材料製作模具,比如鋁或者不銹鋼,因為塑料模具主要小批量產品生產使用。由於3D列印模具和傳統模具的設計不同,項目時間和預算上要考慮一定次數的模具重設計和測試。
『伍』 說說3D列印技術VS傳統模具有什麼區別
3D立體列印,又叫做快速成型:
1,基本材料:樹脂,現在做出來的都是實驗室產品。是否有其他的材料可用還在研發中。
2,成型方式:材料是一點點添加上去
3,使用方向:
這個東西目前應用的主要兩個方向:大型零件和原來一些用模具成型的小型復雜件
4,因為使用的材料未經證實,判斷現在3D列印出的產品各種強度精度不夠
5,成型時間長
6,其他未經證實的
模具:
1,一定要耐得住磨損,還得在經濟上相對低廉。
所以么,模具絕大部分都是用鋼材製作的,而且一些大批量生產用的模具的刃口部分會使用硬質合金。
2,模具製造
三維造型本來就是基礎,大部分先用PRO-E等構圖軟體把圖畫出來
然後自動生成數控機床所需的刀具進給路勁,再人工調整一些不合理的部分
最終加工成型(注塑或沖壓)
3,使用方向:傳統注塑或沖壓產品
4,強度,精度根據產品的用途可以確定,精度較高。
5,成型快速
『陸』 3D列印與模具生產產品有何區別
一般傳統的制模技術,例如注射制模都必須要建造一個模具才可以製造產品的。而且產品的形狀也不能太復雜,但生產的物品表面質量通常都比較好。非常適合大量生產。
但3D列印技術並不需要模具。這種技術需要的只是一個文件,一個數碼的模型。接著就可以直接列印產品出來。跟傳統技術不同,用3D列印技術可以列印出非常有個性的物件,但表面質量不是統一那麼好的。 比較適合製造原型和小批量生產。
『柒』 3D列印製成的產品與塑料模具製成的產品有什麼區別
兩者最大的區別不是在性能、耐用性和質量。而是3D列印不需要注塑模具,可以單件製作,
但是製造這種單件所需要的時間比注塑產品大得不是一星半點了,注塑小型產品幾秒鍾就可以了。3D列印所需要的費用也是注塑產品的幾十倍,但是3D列印不需要模具,這在產品的開發研製中具有明顯的優勢。
『捌』 鑄造模具和3D列印有什麼區別
鑄造模具指模具的製造,包括澆注,冷卻、打磨、鍛造;
3D列印(3DP)即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列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
兩者的區別在於:
鑄造模具用於生產塑件製品,
而3D列印sino一般用於看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