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OLED量產工藝流程
流程如下:
生產流程 流程細節點
1、玻璃輸入 檢測ITO粗糙度、電阻率,清洗
2、 鉻圖形制備 塗膠、曝光、顯影、刻蝕等;
3、ITO圖形制備 同2
4、絕緣層制備 塗膠、曝光、顯影等(注意無刻蝕步驟)
5、隔離柱制備 同4
6、有機材料蒸鍍 真空腔室依次蒸鍍各層:空穴注入、傳輸,發光層,電子注入、傳輸等層;
7、封裝 貼乾燥片、UV固化;
8、切割
9、老化測試 壞點判斷、老練等;
10、模組流程 晶元壓合、模組測試、(偏光片粘合)、綜合測試等。
② OLED顯示和液晶的技術一樣嗎
OLED顯示技術被認為是一種接近理想效果的顯示技術,是現在流行的LCD液晶顯示技術的替代者。因此,了解OLED顯示技術就必須認真了解OLED顯示技術與LCD液晶顯示技術的主要區別。實際上,現在談及的OLED取代LCD話題,主要是指主動驅動的TFT-AMOLED技術取代TFT-LCD技術的產品。二者都是主動驅動技術,驅動技術上都在用了薄膜晶體管電路結構。但是由於二者技術體系的階段差異,OLED和LCD的顯示性能、產品工藝、適用條件、成本因素都有著巨大的差異。可以說,在主要的顯示指標上,OLED沒有那一項低於LCD產品。如果真的要找出一些技術上的不足,主要就體現在壽命這個因素上(目前LCD的使用壽命顯著高於OLED產品,這是LCD技術和OLED比較唯一的一個優勢),但是OLED的壽命水平也在不斷提升。
第二在產品工藝,OLED技術具有更低的材料消耗和更少的工程步驟。這是人們相信OLED將成為LCD替代性技術的最重要原因。除了對材料和工藝方面的要求比LCD低近1/3外,OLED的加工工藝也比LCD簡單得多。據相關資料顯示,OLED顯示屏需要86道加工工序,而LCD屏則需要200多道工序。首先,在顯示性能上,OLED比LCD技術要完美很多:主要包括OLED達到了3-5倍於LCD的對比度、超過LCD技術40%的色彩范圍、OLED擁有完美的可視角度體驗、具有超過LCD千倍的響應速度、具有單位功耗更高的亮度、具有真正的黑色顯示效果、同等物理像素密度下具有更高的動態解析度、三分之一LCD的屏幕厚度(理論上OLED可以製造1毫米厚度的電視機)。
③ 生產oled屏幕的需要什麼設備
OLED屏需要的生產設備主要有:光刻設備,比如:塗膠機、顯影機、曝光機、蝕刻機等;
最主要的還有蒸鍍和封裝設備,另外還要求切割設備。
如果要做後段模組的話還需要模組的設備:COG FOG 等等
④ 需要知道甚麼條件,能算出一個產品需要製作多少模具
首先是產品的數量,數量大的肯定需要的模具多。其次是看所使用的材料是否對模具磨損的輕重程度,有些塑料對模具的磨損要輕一些,有些則要重一些。比如,同樣的塑料原料,添加的阻燃劑的肯定比不加阻燃劑的對模具的磨損要大。另外,還有產品的精度是否要求高,精度高的模具稍有磨損,尺寸就有可能會超差;精度低的模具磨損了,但對產品的尺寸精度影響不大,模具就還可以繼續使用。如果能使用耐磨性能好的模具鋼,其使用壽命要比一般的模具鋼的使用壽命要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