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硅橡膠的交聯劑和催化劑是什麼
取決於硅橡膠的種類。
縮合硫化型:交聯劑可以是多烷氧基硅烷、多丁酮肟基硅烷、多乙醯氧基硅烷、多胺基硅烷、多醯胺基硅烷、多異丙烯氧基硅烷、含氫硅油等。
催化劑可以是有機錫、鈦酸酯、胺等
加成硫化型:交聯劑:含氫硅油。催化劑:鉑絡合物,釕或銠絡合物等。
過氧化物硫化型:過氧化物是交聯引發劑。嚴格說它既不是交聯劑也不算催化劑。
② 簡單入門的硅膠模具製作方法是什麼
簡單入門的硅膠模具製作方法:
制模:將調配好的材料,倒入待仿製的清潔的實物上即可。為了節省材料,製得較薄的模具,也可分次塗刷。為增加模具的拉力可糊紗布之類。在室溫20度條件下2小時就能固化為彈性體,一天後就可使用。
硅橡膠模具製作注意事項:
1、B組份是催化劑,易受潮水解,故用後應將蓋子蓋嚴。
2、A、B組一經混合,化學反應;立即開始,粘度逐漸上升,無法中止,為避免浪費,應根據用量,隨用隨配,配好後應立即使用,不可延誤。
3、A、B組的配合比,關繫到化學反應的速度和模具的性能。B組份越多,反應越快,製品的強度和硬度越高,但韌度隨之降低。因此,稱量要求精確。
4、配製前,應將A組份料上下攪拌均勻,再稱量。
5、澆注法適宜於浮雕類,塗刷法適用於立體類模具的製作。澆注浮雕類的模具應先製作長寬都大於原雕長寬各4-6CM的邊框。邊框要平正,內面要光滑。澆注時將邊框放置在干凈的玻璃板上,再將原件放在框中,每邊留出2-3CM的間隙。
③ 硅膠為什麼可以作為催化劑的載體
硅膠本身穩定,並具多孔性,適宜作催化劑載體。
④ 注塑專用模具硅膠的用途和特點
主要用於計算機電腦鍵盤按鍵 、醫療導管、嬰兒奶嘴、蛋糕模具、汽車配件(水箱和發動機的連接處)、硅膠管、密封圈、硅膠雜件 、高壓模、電子產品及玩具、硅膠製品、硅膠廚具、運動器材手柄或配件、汽車水管連接管配件、汽車門的密封圈、汽車刮雨件、等硅膠製品。
紅葉硅膠的注射成型硅膠優點:
1、節省人工;
2、產量高、成型時間短,幾十秒可以出產品;
3、節省原材料成品率高、報廢少、邊角料報廢率在5%左右;
4、環保無毒無味、給人類帶來高品質生活;
5、原材料比混煉膠貴(液體膠比較難做,裡面還含有鉑金催化劑)。
⑤ 二月桂酸二丁基錫(催化劑)主要用在生產哪些硅膠產品中反應中具體起什麼催化作用
二月桂酸二丁基錫主要用在模具膠密封膠等產品中。主要是加速固化的作用
⑥ 硅膠的作用是什麼
硅膠不僅作為航空、尖端技術、軍事技術部門的特種材料使用,而且也用於國民經濟各部門,其應用范圍已擴到:建築、電子電氣、紡織、汽車、機械、皮革造紙、化工輕工、金屬和油漆、醫葯醫療等
1、泡沫硅橡膠由於具有較高的熱穩定性,良好的絕熱性、絕緣性、防潮性、抗震性,尤其是在高頻下的抗震性好,因此是一種理想的輕質封裝材料。用於各種電子元件、儀器、儀表、飛行體儀器輪等可起到"防潮、防震、防腐蝕的"三防"保護作用。此外還可做絕熱夾層的填充材料及鹽霧氣氛中的漂浮材料以及密封材料。泡沫硅橡膠在醫學上還可做為矯形外科的填充、修補及膺服材料。
2、熱硫化型硅橡膠
可製成不同硬度的產品,是臨床最常用的一種,可預先雕刻成所形。如:鼻假體、人工下頜、顱骨補片、乳房假體、耳廓或支架下頜面部贗復材料、人工關節、人工睾丸等。
3、室溫硫化型硅橡膠
為硅油單位再室溫下,通過催化劑的作用完成硫化過程,在其尚為液態未硬化前注射入所需部位,按局部缺陷形態進行填充塑形。但此種用法並發症較多,已被停止使用。
(6)做硅膠模具催化劑是干什麼用的擴展閱讀:
硅膠製品根據成型工藝的不同可以分為:
1、模壓硅膠製品
模壓硅膠製品通常是通過高溫模具在放入添加硫化劑的固體硅膠原料後通過硫化機台施加壓力,高溫硫成固體化成型的,模壓硅膠的硬度通常在30°C-70°C。原料配合色膏按照潘通色卡號調出顏色,模具的形狀決定了模壓硅膠製品的形狀,模壓硅膠製品是硅膠行業中運用最廣泛的一種。
2、擠出硅膠製品
擠出硅膠製品通常是通過擠出機器擠壓硅膠成型的,一般擠出硅膠形狀是長條的,管狀的可隨意裁剪,但是擠出硅膠的形狀有局限性,在醫療器械,食品機械中廣泛使用。
3、液態硅膠製品
液態硅膠製品是通過硅膠注塑噴射成型的,產品柔軟,硬度可以達到10°C-40°C,因其柔軟的特性,在模擬人體器官,醫療硅膠胸墊,等廣泛運用。
4、特種硅膠製品
特種硅膠製品是根據硅膠的化學特性或者一些輔助原料的添加,特種硅膠製品還可具有耐高溫(最高可達330度),食品級(完全符合美國FDA,LFGB標准),醫療級,阻燃級,通過添加輔助原料還可以具有,夜光,負離子,變色,等特性。
⑦ 硅膠可以作為催化劑的載體,其中的載體是什麼意思老師
硅膠是一具有較大比表面的多孔材料,對許多易分散的催化劑都有較好的吸附性能,並提過催化劑與底物的接觸面積。是大多數非均相催化劑的優良載體。
⑧ 硅橡膠模具的製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硅膠模具是快速模具里的一種最為簡單的方法。一般是用硅膠將3D列印原型進行復模,但壽命很短,只有10-30件左右。它具有很好的彈性和復制性能,用硅膠復模可不用考慮拔模斜度,不會影響尺寸精度,有很好的分割性,不用分上下模可直接進行整體澆注,再沿預定的分模線進行切割,取出母模就可以了。
室溫硫化硅橡膠又分為加成型和縮合型兩種。原料及配方採用專用模具硅膠,該品系以雙包裝形式出售,A組份是膠料,B組份是催化劑。配製時,要考慮室溫、模具的強度和硬度,以此來確定AB組份的重量配製比例。室溫在20-25度時,A:B=100:1.5;室低時(但不能低於10度),則適當增加B組份0.1-0.3份;室溫偏高,則減少B組0.1-0.3份。具體方法是:依據模具體積確定總用量,然後將A、B組份按比例稱量准確,置於器皿中攪拌均勻,即成。
一.模具硅膠操作方法
1.模具硅膠與固化劑攪拌均勻。模具硅膠外觀是流動的液體,A組分是硅膠,B組分是固化劑,例如,取100克硅膠,加入2克固化劑(註:硅膠與固化劑一定要攪拌均勻,如果沒有攪拌均勻,模具會出現固化乾燥不均勻的狀況,而影響硅膠模具的使用壽命,及翻模次數,甚至造成模具報廢。
2.抽真空排氣泡處理。硅膠與固化劑攪拌均勻後,進行抽真空排氣泡環節。抽真空的時間不宜太久,一般不超過10分鍾,否則,硅膠固化產生交聯反應,無法進行塗刷或灌注,造成材料浪費。
3.塗刷操作過程。把排過氣泡的硅膠以塗刷或灌注的方式倒在母模上(在刷模或灌注前,母模上打隔離劑或脫模劑),刷模一定要均勻,30分鍾後粘一層沙布或玻璃纖維布來增加模具的強度和拉力;再進行第二次塗刷,再粘貼一層紗布或玻璃纖維布,再進行硅膠塗刷,經過這樣處理出來的模具具有使用壽命及翻模次數多,使用壽命長,節省成本,提高效益。
4.外模的製作。一般採用的方法是:將模具四周用膠板或木板圍起來,一種是採用石膏將模框灌滿就可以,另一種外模是採用樹脂塗刷的方式,塗刷一層樹脂、塗刷一層玻璃纖維布,再塗刷再粘貼,反復兩三層就可以完成外模。
5.硅膠(矽膠、矽利康)與固化劑配比反映的.情況。建議固化劑添加量不可超過5%,固化劑添加比例越大,固化時間越快,模具越脆,使用壽命短。還可依據產品和工藝要求,適量加入硅油,制模效果更好,注意硅油不宜過量(5%-10%),否則,影響硅膠模具的拉力和硬度。
二.硅膠模具製作注意事項
1.B組份是催化劑,易受潮水解,故用後應將蓋子蓋嚴。
2.A、B組份一經混合,化學反應立即開始,粘度逐漸上升,無法中止,為避免浪費,應根據用量,隨用隨配,配好後應立即使用,不可延誤。
3.A、B組的配合比,關繫到化學反應的速度和模具的性能。B組份越多,反應越快,製品的強度和硬度越高,但韌度隨之降低,因此,稱量要求精確。
4.配製前,應將A組份料上下攪拌均勻,再稱量。
5.澆注法適宜於浮雕類,塗刷法適用於立體類模具的製作。澆注浮雕類的模具,應先製作長寬都大於原雕長寬各4-6CM的邊框。邊框要平正,內面要光滑。澆注時,將邊框放置在干凈的玻璃板上,再將原型件放在框中,每邊留出2-3CM的間隙(模具硅膠25-35元/KG)。
硅膠模具製作過程中有氣泡的解決辦法:
(1)改進飛邊槽與排氣系統的設計;
(2)增大壓機的壓力;
(3)減少脫模劑的用量,並均勻噴灑;
(4)材料控制水份;
(5)可以試著加些消泡劑;
(6)使用冷流道;
(7)用真空機真空抽氣,模具上可以增加排氣槽。
⑨ 硅橡膠加工過程中用的鹼膠(應該是催化劑) 是不是叫硅烷偶聯劑的 主要是它的原理是什麼
我呸,鹼膠怎麼可能是偶聯劑呢?偶聯劑就是反應物了,怎麼會是催化劑呢?
鹼膠:四甲基氫氧化銨(簡稱四甲銨)與D4混合反應而成。先脫水,再升溫反應。
鹼膠與四甲銨功效相同,但是在硅橡膠前期的聚合階段,用鹼膠催化比直接用四甲銨好。理由如下:增大了催化劑的分子量,可以減少稱量時造成的誤差;鹼膠更易溶於硅氧烷中。
作用原理:親核取代。
⑩ 硅橡膠的交聯劑和催化劑是什麼
交聯劑又稱作架橋劑,是聚烴類光致抗蝕劑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光致抗蝕劑的光化學固化作用,依賴於帶有雙感光性官能團的交聯劑參加反應,交聯劑曝光後產生雙自由基,它和聚烴類樹脂相作用,在聚合物分子鏈之間形成橋鍵,變為三維結構的不溶性物質。
在化學反應里能改變反應物化學反應速率(提高或降低)而不改變化學平衡,且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後都沒有發生改變的物質叫催化劑(固體催化劑也叫觸媒)。
(10)做硅膠模具催化劑是干什麼用的擴展閱讀:
一、交聯劑的性質
常是分子中含多個官能團的物質,如有機二元酸、多元醇等;或是分子內含有多個不飽和雙鍵的化合物,如二乙烯基苯和二異氰酸酯,N,N-亞甲基雙丙烯醯胺(MBA)等。
可同單體一起投料,待縮聚(或聚合)到一定程度發生交聯,使產物變為不溶的交聯聚合物;也可在線型分子中保留一定數量的官能團(或雙鍵),再加入特定物質進行交聯,如酚醛樹脂的固化和橡膠的硫化等。
二、催化劑的反應特徵
1、催化劑只能加速熱力學上可以進行的反應。要求開發新的化學反應催化劑時,首先要對反應進行熱力學分析,看它是否是熱力學上可行的反應。
2、催化劑只能加速反應趨於平衡,不能改變反應的平衡位置(平衡常數)。
3、催化劑對反應具有選擇性,當反應可能有一個以上不同方向時,催化劑僅加速其中一種,促進反應速率和選擇性是統一的。
4、催化劑的壽命。催化劑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其自身並不進入反應,在理想情況下催化劑不為反應所改變。但在實際反應過程中,催化劑長期受熱和化學作用,也會發生一些不可逆的物理化學變化。
根據催化劑的定義和特徵分析,有三種重要的催化劑指標:活性、選擇性、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