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陶瓷的製作過程是怎樣的呢
吃漿就是模具吸附泥漿中的水分,形成坯體的工序。
放漿又稱空漿,是當坯體形成一定厚度時,排出多餘泥漿的過程。放出的泥漿返回漿池(或罐)。回漿的方式有:(1)人工端桶回漿:(2)自然壓力回漿,利用管道的坡度,使泥漿流回泥漿池;(3)利用泥漿泵抽回余漿:(4)負壓回漿,即利用下注式壓力注漿管道,用真空泵形成的負壓,把泥漿抽回到泥漿罐。在以上各種方式中,除第一種外,均屬於管道回漿。
鞏固:放漿後坯體很軟,不能立即脫模需經過一段時間繼續排出坯體水分,增加其強度。這段時間稱為鞏固。鞏固是注漿成形的主要工序之一,其持續時間約為吃漿時間的一半。
在鞏固過程中由於模型繼續吸水,坯體含水率不斷下降,坯體由於水分排山而逐漸收縮。當坯體含水率下降到19—20%左右時(即脫模點),鞏固過程結束,此時坯體很容易從模型內取山。
脫模:從模型中取出粗坯的過程。脫模點的掌握是一個關鍵。脫模過早,坯休強度不夠,脫模困難,且脫模後坯體易塌陷;脫模過遲,坯體會發生開裂。
修粘:包括一次修坯、打眼與粘接等過程。傳統的注漿方式,脫模後的坯體內外表面都很粗糙。一般需經多次修坯,而且粘接的工作量也很大。現代採用高強石膏模或樹脂模,壓力注漿等手段,修粘的工作量已大為減少。修坯、打眼與粘接這些工作都需手工進行,容易出現廢品,必須掌握好坯體含水率。
乾燥: 預乾燥(也稱半干),即將坯體含水率從15%~17%(粘接時的含水率)降低到8%左右。
傳統澆注方式,坯體的預乾燥是在注漿車間內進行自然乾燥的。在工人下班後的16小時內,注漿車間內保持高溫度(33~40℃)、高濕度(40%一60%),使坯體緩慢的乾燥。經預乾燥後,濕坯休的含水率從15%~17%下降到8%一10%。要注意防止因乾燥過急或乾燥不均勻,而造成廢品。
現代注漿方式一般採用熱風直接對坯休進行強制乾燥,玻化瓷坯體預乾燥收縮率為4%,粘土坯體預乾燥收縮率為2%。
二次修坯(修刷):是注漿成形的最後一道工序,將最終決定坯體的尺寸。修刷時坯體含水量要少、刷坯用水也要少,不能有油污。坯體修刷完畢後存放在28-35℃的室內,准備進行施釉。
2 注漿操作過程要點
(1)注漿時,要擦掉模型上的泥縷,進漿速度不宜太快,以使模型中的空氣隨泥漿的注入而排出,避免空氣混入泥漿中,以及避免使坯體表面產生缺陷。
(2)澆注大型產品時,在稜角等收縮大的部位,注漿前,可在模型內的相應處貼上綢布,使各部分水分移動的速度盡量均衡,以防止開裂。
(3)需上型芯成形的製品,事先在型芯上撒石粉,幫助脫模。
(4)掌握好吃漿時間的長短,以保證坯體的厚度。
(5)放漿前應敞開氣眼,速度不宜太快,以免模型內產生負壓,使坯體過早脫離模型造成變形或塌落。
(6)修粘時,零部件坯體應比主坯體含水率稍低2%~3%。
陶瓷注漿成形模具製造過程
1 模具的製造過程
衛生陶瓷模具的製造是一項既復雜又細致的工作,需要高超的技藝。為了製成供注漿使用的工作模,需經過一系列嚴密地工作。其一般製造過程可分為以下五步:
第一步:製作原型 原型尺寸與衛生陶瓷成品一致。系根據設計圖紙(或樣品)做成。若已有實物樣品需進行仿製,則可省去第一步。
第二步:製作原胎 原胎又稱模種,其尺寸與衛生陶瓷坯體一致。系根據原型經過放尺(增加乾燥、燒成過程的總收縮)製成。在有些情況下也可直接根據設計圖紙或實物樣品,經過放尺製成。
第三步:製作凹胎 凹胎又稱模種,系由原胎翻制而成。
第四步:製作凸胎 凸胎又稱母模,系由凹胎翻制而成。它一般包括底模與模圍或型芯與模圍。
第五步:製作工作模 工作模又稱子模,系由凸胎翻制而成,供注漿成形使用。
2 模具的材質與分類
(1)傳統澆注用的石膏模具
其製造過程:將標準的β型半水石膏粉,加水製成石膏漿,經攪拌、真空脫氣等處理,注入母模內,石膏硬化後,脫模,再經適當修整,裝配,在50—60℃下乾燥5~7天即成。
(2)低壓快排水澆注用的石膏模具
有帶微孔管網和不帶微孔管網兩種。帶微孔管網的石膏模具與前面不同的主要是:在澆注前要先在母模內的相應部位(距澆注工作面2公分處),放入經過定型的管網,這些管網的介面,能與成形線上的真空和壓縮空氣管路相連接,以便澆注時排水、脫模和模具脫水。
製造微孔管網的材料有:微孔玻纖軟管,管徑φ=7.5mm;編織網格用的尼龍絲φ=9.5um:網用的樹脂浸漬液(系由樹脂、催化劑、引發劑、滑石粉等配製而成)。將這些編網材料在另一個專門製作的輔助母模內編成管網並固化,脫模取出後,用於製作
② 陶瓷娃娃模自己怎麼製作
和普通樹脂bjd做法可以說是完全一樣,但是在最後的過程中需要燒制,把身體每一部分拆下,在進行逐個部分的燒制,因為bjd個頭較小,陶土很容易燒壞,幾乎是燒10個壞9個,成本也非常非常高,如果不是什麼大神絕對不要輕易嘗試,而且還需要每個關節處加上純羊皮墊(防止陶瓷磨損),但是如果做成了陶瓷bjd的話,絕對會比普通樹脂bjd的價錢高上幾倍或幾百倍不止。這就是ed為什麼這么貴了。
③ 製作軟陶泥的模具要怎麼做
可以按以下步驟來進行:
1.取一塊軟陶泥揉成球。
2.捏成需要的形狀。
3.用工具修飾一下原型。
4.把原型放到瓷磚上,用工具把原型的邊緣修成坡型的,就是如果把挨著瓷磚的部分當成底,那麼和上邊的面成梯形坡度,下大上小,為的是好脫模(這一步很關鍵)。
5.我用一塊石頭在原型上按出問紋理,按不按紋理,或者按什麼紋理根據自己需要而定。到這一步可以把原型先進烤箱烤制定型了。
6.用排筆粘上爽身粉或者滑石粉在烤好的原型上均勻的塗上一層起隔離作用。也可以用化妝棉或者紗布粘了粉拍上去。
7.再取一塊相對大些的泥,揉好根據原型的大致形狀捏成圓形或者方形等。
8.把捏好的泥塊扣在原型上,捏實,不要讓里邊有空隙(多試幾次,自己總結經驗)。做好進烤箱烤制。
9.烤好感覺快涼透的時候從烤箱取出,從瓷磚上取下來。
10.把原型用模具里取出來,一個模具就做好了。
11.找出自己想用的顏色的泥,揉好准備按模。
12.按之前在模具里或者泥上邊塗層油,我用的護手霜,這樣比較容易取出來
13.把泥按進去,造型復雜的要在細節的地方反復多按幾次,以防有的地方泥進入不到位。
14.用刀片消掉多餘的部分。
15.削後的樣子。
16.翻出來的樣子,我這個削的時候沒削利索稍微有點毛邊,不過不要緊,稍微修一下就可以了。
(該方法來源於網路,如果還不懂,可參考該網友的圖片。摘自網頁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83a85a0100n2f3.html)
④ 陶藝製作的基本成型方法
陶藝製作基本成型的方法有: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條盤築成型、石膏模具成型。拉坯成型是在旋轉過程中,對含水半固化狀態的泥料拉伸成型;泥板成型容易形成較大的完整表面,成型速度較快;泥條盤築成型是將泥料搓成均勻圓條,再作螺旋形向上盤旋築造成。
用泥板製作陶藝最主要的特徵就是容易形成較大的完整的表面,成型速度較快。泥板成型技術要求很高。要做好泥板成型作品,必須掌握好泥板製作,對所用泥料的感知,泥板結合等技術問題。泥板成型在中國國內使用較多且歷史較久的的產區是江蘇宜興的紫砂器物。
(4)空心陶胚模具怎麼做擴展閱讀
利用泥塑的方法進行陶藝成型,由於整個造型是實心的,所以也叫做實泥成型。泥塑成型的特點是能夠保持塑造的外在肌理和創作痕跡,造型也不用考慮翻模對造型的影響,比較隨意,具有較強的原始藝術表現力,與雕塑有異曲同工之感。
它體現了作者對泥料性質、成型技法以及對藝術形態的掌握程度,是藝術設計能力的幾種體現。拉坯是年輕又古老的技藝,年輕是因為現代陶藝的獨立和發展,古老是因為她伴隨著人類文明史,透著原始的魅力。
⑤ 怎麼做立體的陶藝空心魚
首先呢告訴你有三種方法
第一 先做實心的然後分塊切開掏空 然後再用泥漿把它們粘到一起
第二 做好泥稿之後 找一個師傅給你翻一個陶藝用的模具 模具分注漿和印坯兩種
如果你需要大批量生產 並且造型不算太不規則 可以注漿 這樣出來的瓷器厚度可以很薄
如果你只是自己隨便做幾個 並且有一些細節是模具師傅認為注漿印不出來的,那就選擇印坯模具
⑥ 軟陶製作教程全步驟
說到陶製品,大家都不會覺得很陌生,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中,陶製品幾乎是每個朝代都有的產品,而且是不斷的在進步。可是軟陶,卻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理解的陶瓷,軟陶是人工合成的粘土,所以呢也叫做「彩陶」,可以做很多色彩斑斕的手工品,乍一看上去跟橡皮泥還有點像呢。軟陶不需要那麼大的火候去燒制,畢竟它沒有硬陶那麼的堅硬,在製作陶器的過程中也被分為分泥質和細砂質兩種。喜歡手工藝陶器製品的朋友,總是想知道軟陶製作的教程,接下來就由小編來教大家軟陶製作教程吧。
軟陶製作的步驟
第一步:揉土。軟陶製作必經的就是揉土,只有經過仔細、勻稱的揉土過程,才能將軟陶內部的密度增大,將內部的氣泡、裂痕趕出去,在製作軟陶製品的時候更順手。
第二部:造型。這個是決定軟陶成品關鍵的一步,初學者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案造型,從簡單的圓形、長條形開始操作;熟悉之後科根據自己的想像力自由搭配。
第三部:配色。軟陶之所以稱之為「彩陶」,就是因為它顏色多樣化,最基本的顏色就是紅、黃、藍,也可以加入其他色彩的元素,使整個作品更有飽滿感。
第四步:燒制。當一切的製作過程完成後,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燒制,一定要嚴格控制溫度,防止溫度過高影響軟陶作品的外觀。燒制過程分為:水煮定型法好烘烤定型法,但時間因素和溫度因素占據很大的比重。
軟陶製作的要領要熟記
首先在做軟陶前,一定要將雙手清洗干凈,並且全面的清潔操作台,軟陶需要足夠的干凈環境,不能參雜進任何的雜質,會影響軟陶的粘合程度。
其次在成型的步驟,可以藉助模具來完成,為了防止軟陶粘連模具,可以在模具底層撒入少許的爽身粉。
最後燒制軟陶成品的過程,一定要有耐心,不能超過150攝氏度溫度,也要根據氣候的原因隨時做調整。
軟陶成品如何清潔
肯定會面臨一個除污的過程,這個就需要確定污垢的成分,如果僅僅是自然的灰塵落在軟陶作品表面,只需要我們用清水稍作清洗就可以;如果是不容易清潔的污垢,需要我們使用天那水,用棉簽沾天安水(或者是女生的洗甲水)輕輕擦拭污垢的表面,也可以及時的清理掉軟陶的表面。
軟陶人偶製作教程
1、製作淡黃色的橢圓身體
2、做人偶的褲子
3、做人偶的衣服
4、吊帶服的兩根肩帶以及前胸口袋
5、這個先不說是神馬,大家猜猜是獨眼人偶的哪一部分吧。
6、看到這里可以猜到了嗎,對的,這個人偶還戴著眼鏡,我們正在做的是眼鏡。
7、做一對手臂,安裝在身體上
8、完成,可愛吧。
軟陶的毒性
軟陶,主要由樹脂(聚氯乙烯PVC)組成,與其它樹脂一樣,其毒性主要來自於添加劑(助劑),如抗氧劑、穩定劑及著色劑。
軟陶,應嚴格適合<玩具安全>檢測標准如BG6675-1986,EN7.1,嚴禁使用重金屬鹽類穩定劑,應選用有機類如硬脂酸類和環氧類穩定劑。
軟陶的毒性主要來自於著色劑。一般地講,大多數著色劑含有重金屬,具有一定的毒性。當然,任何毒性都是相對的。當其含量低到一定值(檢測標准值)時,是安全的,自然是越低越好。
軟陶的顏色越深,著色劑的含量越高,其毒性越大。解決這一矛盾,對著色劑的質量要有較高的要求:
1.著色劑的高分散性。著色劑粒子越細,分散性越好。
2.著色劑的高相容性。著色劑與軟陶的組分PVC及軟化劑(DOP)具有較好的相容性。
3.著色劑的高著色性。著色劑的著色性越高越好。
只有達到以上性能要求的著色劑才能適合用於軟陶的生產(著色劑還有熱穩定性的要求),用最少量的著色劑來達到顏色的要求。將軟陶的重金屬含量降到最低值,真正做到「無毒」。
以上就是有關軟陶製作教程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土巴兔裝修網,材料品質化、工藝規范化、管理統一化,建有後期保障服務,讓您放心、省心。在此頁面點擊下列鏈接即可享受專享免費驗房、免費設計與報價等超值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