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誰明白模具,延遲脫模是什麼原理麻煩講解一下,謝謝大師。
是五金模還是塑膠模,為什麼要延遲脫模呢?它會降底工作效率,如果是氣動的很簡單,裝一個延時器就行了
⑵ 塑料模具設計中,為什麼要做延遲行位,延遲行位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現在假設 某 塑膠件上有2個倒扣 一個水平方向 另一個 與水平方向 呈10 杜 這2個倒扣空間上在一起 也就是說 這2個倒扣 不能一起抽芯 那麼 好的方法是 先讓一個抽芯假設是 A先抽芯 然後 由於他們空間上在一起所以 A B 要一起接著沿B的方向 抽芯
那麼 B 就是 延遲 行位 因為 A 先抽芯的時候 他不能動 如果它跟著 A 動產品的倒扣 就被拉壞了
一般 行位里走行位 後走的行位都要做成延遲行位 尤其是延遲的過程中 不能動 要做好定位的
這就是延遲行位的目的 讓 其他行位先走 否則 他們一起抽芯 會干涉
⑶ 模具中推料板頂出和頂針頂出有什麼優缺點
推料板適合用於形狀比較復雜的模具,頂針適合用於形狀比較簡單的模具。形狀復雜的模具,脫模時,如果用頂針脫模,需要眾多的頂針,而使用推板脫模,只需一塊推板,後面再設置幾個頂桿就行了,工藝比較簡單,注塑件的端面比較平整,適合那些對端面有要求的產品。推板的缺點就是模具的型芯需要加長,要費一些料。
⑷ 什麼是拉延模具
拉延模具:
有關金屬冷沖壓書籍上一般寫作「拉深模」,其實也就是有人所說的「拉延模」或「拉伸模」。不可展曲面工件的料片在拉深過程中,局部被拉伸或拉延,所以,拉深模也就被一些人叫做拉伸模或拉延模。拉深模是規范名,拉伸模或拉延模是別名,沒有區別。
拉延模的典型結構
拉延形狀復雜的覆蓋件必須採用雙動壓力機。這是由於:
(1)單動壓力機的壓緊力不夠,一般有汽墊的單動壓力機其壓緊力等於壓力機壓力的20%~25~,而雙動壓力機的外滑塊壓緊力為內滑塊壓力的65%~70%。
(2)單動壓力機的壓緊力只能整個調節,而雙動壓力機的外滑塊壓力可用調節螺母調節外滑塊四角的高低,使外滑塊成傾斜狀,調節模壓料面上各部位的壓料力,控制壓料面上材料的流動。
(3)單動壓力機的拉延深度不夠。
(4)單動拉延模的壓料板不是剛性的,如果壓料面是立體曲面形狀,在開始拉延預彎成壓料面形狀時由於壓料面形狀的不對稱致使壓料板偏斜,嚴重時失掉壓料作用。
覆蓋件拉延模的結構是由雙動壓力機決定的,雖然在確定拉延件工藝方案和繪制拉延件圖時比較復雜,但其結構比較簡單。拉延模的結構,由主要的三大件或四大件組成:即凸模、凹模、壓邊圈或凸模、凹模、壓邊圈和固定座。凸模通過固定座安裝在雙動壓力機的內滑塊上,壓邊圈安裝在雙動壓力機外滑塊上,凹模安裝在雙動壓力機下檯面上,凸模與壓料圈之間、凹模與壓料圈之間都有導板導向。
拉延模主要由五件組成,固定座、壓邊圈、頂出器、凹模和凸模。凸模、凹模、壓料圈是由鉬釩鑄鐵鑄成,經加工後棱線、凹模拉延圓角等處根據需要可以進行表面火焰淬火,淬火硬度50~55HRC。固定座1由灰鑄鐵鑄造。拉延模鑄造後都應經退火處理以消除鑄造應力。頂出器是在拉延完成後頂出拉延件便於讓機械手取件。
圖12-20所示為散熱器罩拉延模。圖12-20a為覆蓋件圖,圖12-20b為拉延件圖。該製件的拉延方向是按汽車位置翻轉90°,其投影關系不改變。考慮到製件兩邊有孔,因此兩邊採取傾斜修邊,前後採取垂直修邊,在第二工序修邊沖孔模中一次行程完成。這樣兩邊的折邊沿製件斜壁展開,前邊按邊緣提高5㎜做30°補充,見放大圖Ⅱ。修邊後該處印痕不明顯,後邊將翻邊90°展開,見放大圖Ⅰ壓料面中部與拉深件底部平行,拉延深度為55㎜,兩端由R與直線組成。壓料面的展開長度比凸模表面展開長度短,凸模對壓料面材料有拉延作用,凸模開始拉延時與壓料面下材料的接觸面積大,將散熱孔翻邊補平構成散熱器罩的拉延件。
圖12-20c所示為拉延模的縱向剖視,d為橫向剖視。拉延模由凸模、凹模和壓料圈組成。頂出器除了頂出拉延件外還起著凸筋成形凹模的作用,頂出器與凹模用導板導向,凸筋的成形靠凸形,因此頂出器除R外可以空開。
⑸ 有誰能講一下鋅合金壓鑄模具延遲脫模是怎麼一回事謝謝大師
你好,我的理解就是延遲頂出,在壓射離嘴後到開模之間這段時間延長。使合金料充分凝固冷卻。
⑹ 關於模具的二次頂出。什麼是吃斜頂為什麼骨位很深要用二次頂出 為什麼產品膠厚不一致要二次頂出
對於你所說的「吃斜頂」估計是有些模具產品裡面的卡扣,由於產品空間限制,既沒辦發做斜頂也沒辦法做滑塊時的情況。其次是你的「骨位很深」也就是說加強筋或骨相對來說比較高,形成在模腔裡面的凹槽很深。第三是你的產品膠厚不一,這幾種情況使用二次頂出都是為了方便出模,吃斜頂的二次頂出是強行出模,一般採用拖動脫料板形式,利用脫料板拉出;骨位很深和產品膠厚不一採用頂針板組合機構來實現二次頂出。(參考如下圖)
⑺ 模具中的頂出器有什麼用
有兩個作用,一方面能夠拖住料件不發生竄動,保證沖壓的精度,另一方面能方便取出壓製件
⑻ 【模具設計】延時頂出機構的運用秘籍,千萬別傳出去
小奇悄悄地告訴你,這里有一份屬於模具人的武林秘籍,千萬別傳出去哦,詳情請戳視頻~看過的人都點贊了。
除了視頻,貼心的小奇還准備了詳細的教程,讓你看個夠~
在注塑生產中,由於製品材料或者製品壁厚等緣故,製品表面常有一處或多處被頂桿頂白或頂變形。為了節約人工成本,脫模時需要產品與冷流道能夠實現自動分離。
有些製品在頂出後,因加強筋太深或太多的緣故,附著在模具上不能自動脫落,需要助推頂桿,輔助製品脫落。
上述情況均可以考慮在注塑模具中設計延遲頂出機構。
如下圖所示,在頂針杯頭底部設計鑲針,鑲針杯頭避空孔一定要大於頂針杯頭。
在頂出時,延時頂針受到模製品的阻力,沒有與針板一起運動,而產品則在頂針的作用力下開始脫模。
當走完設計的延時行程時,鑲針受到杯頭的阻擋,延時頂針才與針板一起頂出,來完成全部頂出動作。
看了圖文+視頻,有什麼悄悄話(意見)想對小奇說呢,微信對話框留言吧~小奇後台等你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