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模具那麼多,模具如何分類的呢
一、模具分類:
按硬度分類:軟模、硬模(淬火處理)。
按質量等級分類:一級
二級
三級
四級
按難度分類:A級
B級
C級
D級
按模具大小分類:特大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二、模具硬模和軟模的定義:
1、模具硬度:軟模、硬模
1)軟模:模具鋼材已預硬,無需淬火處理,但硬度較低,HB在400以下,生產壽命在50萬次以內,應用廣泛。
2)硬模:模具鋼材經退火處理,加工分兩次粗加工與精加工,粗加工後再進行淬火處理,硬度在HRC48°以上,粗加工後要保留0.2左右的加工餘量,因淬火處理後,工件會變形,以防精加工達不到工件要求。生產壽命在50~100萬次以上,小型模具應用最多。
三、模具質量等級:一級
二級
三級
四級
一級模具質量
1、模具:必須能有一百萬或以上的開模次數。
此乃一級模具,客戶要求必須用最好的物料及配件配合做成
最好的模具
。
2、一級模具的要求如下:
(1)詳細的模具設計(連電腦圖和物料);
(2)模胚硬度最少要有HB280;
(3)模仁必需最少見硬HRC50,所有行位及配件等亦必要淬硬;
(4)要中托邊司管頂針;
(5)行位必定要有耐磨片;
(6)溫度控制監察器須按可行性,而裝在模、哥或行位;
(7)建議將全部冷卻水道做鍍鎳(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用意在防止生銹及容易清理;
(8)分模線必要加定位鎖。
二級模具質量
1、模具:必須能有五十萬或以上的開模次數。
此乃二級和高級質量的模具,必須用好的物料及配件,並於模具的公差亦有一定的標准(尺寸精度)。此模亦要求有頂好的質量。
2、二級模具的要求如下:
(1)建議做詳細的模具設計
(2)模胚硬度最少要有HB280
(3)模仁必需最少見硬HRC48,所有行位及配件等亦必要求熱處理
(4)溫度控制監察器須按可行性,而裝在模、哥或行位
(5)分模線必要加定位鎖
(6)以下之要求會於個別要求及在報價時而定立
三級質量模具
1、模具:必須能有二十五萬或以上的開模次數。此乃一般的模具要求,生產亦為中生產模具。
2、三級模具的要求如下:
(1)建議做模具設計
(2)模胚硬度最少要有HB165
(3)模仁必需最少為HB280
(4)除以上3點基本要求外,其它均視作選擇性的額外要求
四級質量模具
1、模具:要求大約1萬啤次。此乃低生產模具,一般而言沒有什麼特別要求,但模具質量仍需好及客戶接受。
2、四級模具的要求如下:模具人雜志微信專注、專業@@
(1)建議做模具設計
(2)模胚可能是一般的銅材或鋁
(3)模肉可用鋁或用客戶同意下的鋼材
(4)除以上3點基本要求外,其它均視作選擇性的額外要求
四、模具難度:A級
B級
C級
D級
A級:有多個行位以及斜頂多次分型、抽芯及旋轉抽芯等結構很復雜的模具。
B級:有多個(二~四個)行位斜頂二到三次分型及有抽core等模具結構較復雜。
C級:簡單的細水口進膠模具,有一、二個行位、斜頂等結構一般的模具。
D級:大水口模具,二板模具,無行位、無斜頂等結構簡單的模具。
五、模具大小:特大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特大型:模具寬度在800mm以上模具。
大型:
模具寬度在600~800mm(不含800)之間的模具。
中型:模具寬度在350~600(不含600)之間的模具。
小型:模具寬度在350以下的模具。
㈡ ug 沖壓件 怎麼分模
抽取面,把上下面各自取出來,把這個實體隱藏,上表面縫合,下表面也縫合,待用。取零件輪廓線(上表面)沿沖壓方向上投影出輪廓線,用這個線拉伸出一個長條實體,長度要看你設計模具的閉合高定,去參,然後用上表面採用分割體命令分割這個長條實體,取上面的一段作為壓型凸模,刪掉剩下部分,然後再用(下表面)輪廓線再往下拉伸一個長條實體,用下表面分割它,取下半部分為壓型凹模,刪除上半部分,去參,把上下片體刪除。留下的就是凸凹模的工作部分(凹模下壓板,你自己分割),至於其他部分可以再這兩實體基礎上拉伸出來,慢慢往上添加就行,不知道這個零件的大小,如果很大,那可以對剛才的兩個實體進行挖空,壁厚取50+
--------------
PS:就這個圖,我看這個件的沖壓方向取孔的中心軸方向就可以,這件還是比較好乾的,就是要注意幾個折彎角部分起皺。
㈢ proe模具分模步驟
proe分模大概有以下步驟:
1、首先創建模具分模裝配組件,新建文件。
類型選擇:製造
子類型選擇:模具型腔
分模完成文件
㈣ 塑膠模具分模線是什麼及如何判定
簡單的說,就是動定模合起來產品注塑成型後的分型線.你拿一個產品仔細看一下.一般是中間周圍一圈或者有點不規則形狀的一圈線就是了.就像你模具裡面有個鑲件.頂桿之類的.都會有一個明顯的痕跡.鑲件頂桿是什麼形狀.產品成型後就得痕跡就是什麼形狀.所以你模具什麼形狀.產品出來後的分型線就是什麼形狀
㈤ 分模操作步驟主要有哪幾步
就是用UG做模具的製作呀,一般的分模芯的設計與模架的設計兩種。
模芯可以用UG通過設計好的三維實體直接拆出;
模架一般使用現成的通過UG中的moldflow找出。
PROE分模是模具設計的一個重要的手段,全世界99%的用品都是用模具批量生產出來的.模具可以世界工業革命的重要轉折點.
PROE分模技巧談
1.L法:也就是最基本的方法COPY SURFACE,這是一位台灣教授教材上講得最多的一種方法;
2.切割法:許多時候,當我們做好分型面後進行分模才發現,分不開並且出現了許多綠線線和紅點點,這時我們可選擇切割法,具體做法是:直接將分型面復制一個後往前模方向延伸到前模仁的厚度,封閉起來生成前模仁,而後做一實體為後模仁,用分模切掉前模部分,再用參考零件直接CUTOUT出後模仁型腔來;
3.當然針對2所出現的情況,也可採用精度修改法來解決,適當的調整一下精度,也可解決一些情況,還可在設計過程中調整模具精度和產品精度保持一致,(最好是在CONFIG)中直接就設置為產品精度和模具精度保持一致;
4.補洞法:在做型面時,不要去COPY SURFACE(推薦使用),直接將有破孔的地方做一些比較簡單的曲面來堵住,有時曲面不太好做也可直接長出一塊0.01mm厚的實體來,然後再一些比較簡單的大分型面來就可分出來;
5.裙邊法:對於大部分的殼體類產品,建議使用裙邊來做分型面,這樣不僅易分模而且往做出來的分型面比較漂亮;
6.產品中做分型面法:有的時候就是很奇怪的事,直接模具版塊中做分型面分不出來的產品,換作到產品板塊中去做分型面,然後到模具板塊中去分模會比較容易分出,據小可了解有不少的高手就是用這個方法進行分模的;
7.體積塊法:有時也可用直接做體積塊的方法來完成,包括做成成品的體積塊和先隨意做成幾個體積塊後再進行體積塊的分割與合並;
8.調包法:在某些時候,當用主分型面進行分模時會出現分不開的情況,但不要輕易放棄,試換一個分型面(如鑲件.鑲針或者滑塊)來分一下也會出現驚喜的;
9.修改產品法:此法做法是針對於一些用第三方軟體做圖轉換的圖檔和一些產品曲面質量較差的的產品較有用.可將產品上一些局部的地方做
希望能夠幫助你!!
2
㈥ 壓鑄模具如何組裝和拆分
打開模具,取出成品的面,稱之為分模面。分模面為模具設計的第一步。英文叫parting line(簡稱PL線或PL面)。
一﹑選擇分模面的一般原則
1)為了便於開模,分模面一般要使成品在開模時留在公模上,避免黏母模﹐但要注意是否會影響到外觀。
2) 有利於排氣。
3)有利於防止溢料。
4)有利於加工,強度的考量。
二﹑分模面有插破與靠破組成下面有幾點注意事項:
1)能用靠破的情況下不用插破。
2)在用到插破時一定要做斜度。
3)遵循選擇分模面的一般原則。
現在我們加工模具,一般客戶會提供已設計好的3D圖,如何把它拆分成前後模是能否順利加工出成品的關鍵所在,掌握一定的拆分方法對剛開始接觸MASTERCAM的人來說尤為重要,盡管現在PE,UG都可以自動分模,本人還是建議用MASTERCAM拆模,雖然有時候有些功能可能比不上PE和UG。為什麼要建議用MC,原因很簡單:你掌握一種軟體快還是兩種軟體快?等你把MC摸透了再去學PE,UG也不晚。
下面簡單說說3D圖怎樣拆分前後模:
1:乘縮水,並打上標記。
2:根據產品形狀確定哪些膠位出前模,哪些膠位出在後模。(改顏色,換圖層)
3:找出分模線,根據模胚料畫出外形線,利用分模線做出分模面。
4:補上枕位,行位,碰穿面和擦穿面。
㈦ 模具分模因遵循的原則是什麼,詳細步驟是什麼。本人學用UG
1.模具結構簡單化,能不出行位盡可能不出行位。(可採用斜頂等結構代替)
2.產品外觀完整化,盡可能的減少PL線對產品外觀的破壞。
3.充分考慮出模,不能出模的設計再好也沒有用。
㈧ 模具分模如何分
proe模具分模中修改分模方向產品要重建一個座標系,讓Z軸對你的臉,Y軸朝上,X軸朝右;然後導入分模模塊時用座標系對座標系即可。Proe 中模具分模是以基準面TOP來分模的。模具分模:一個產品被一整塊模具鋼料包含在其中,你要怎麼樣合理有效的將鋼料分開將產品無損完整的順利取出,並且還可以重復拆分和復原的思考過程並得到一個認可的結果就稱為分模。
㈨ Ug產品分模時不規則的分型面該如何設計
http://www.hao9hao.com/union/?35767 最新教程-UG4.0模具設計基礎到中級全套教程4DVD,超清晰畫質和語音講解,自動分模+手動分模,初學者最佳教程! 詳情請登陸這里: 大概內容:http://down.hao9hao.com 模具設計入門,坐標系與模仁導入功能,模具工具與分型功能應用,模具設計轉換功能,靠破孔補面技巧,手機上殼拆模全過程,圓型模仁的載入,在模具設計中分析產品拔模,抑制分型功能,模腔布局功能的應用,設變修改與自動更新作用,導入模架功能的應用,導入頂針功能的應用,實體填補靠孔功能,實做分模範例,分型面的編輯,編輯分型面補通,編輯分型面功能,吹風機外殼分模實做範例,滑鼠上蓋分模,滑鼠下蓋分模與布局,模架導入的應用,斜頂導入應用,手機翻蓋實做範例,手機按鍵面蓋實做範例,模架與澆口套的導入,AB板的建腔,創建滑塊頭及滑塊座,頂針導入排列方法,異穴頂針導入建腔,緊固件螺釘的導入與分布,分模時忘記Z軸設置的改變動,Z值段差修改的補通,電極功能的應用,標准件的導入與建腔,頂管標准件的導入與建腔,流道的導入,流道功能的應用,冷卻水道功能的應用,設計冷卻水道的第二方...,材料清單的使用,鑲件設計,做鑲件功能的補通,模具出圖的做法,這里只是其中2.4G的內容而已,另外還有14G的內容沒打出來,太多內容了。
㈩ 模具如何分模
前模和後模打開就分模了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