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現在生產蠟燭用的材料有哪些生產過程中融化和冷卻的溫度是多少
現在蠟燭的主要原料是石蠟,石蠟是從石油的含蠟餾分經冷榨或溶劑脫蠟而製得的蠟燭,是幾種高級烷烴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含碳元素約85%,含氫元素約14%.添加的輔料有白油,硬脂酸,聚乙烯,香精等,其中的硬脂酸(C17H35COOH)主要用以提高軟度,具體添加要視生產什麼種類的蠟燭而定.。
蠟燭沒有固定的熔點。當溫度到40攝氏度以上就開始變軟,大約到70攝氏度左右變為液體。蠟燭火焰的溫度:外焰950℃ ,內焰880℃ ,最下方藍色區域650℃ ,蠟燭油的溫度約80℃。
蠟燭火焰的溫度:外焰950℃,內焰880℃,最下方藍色區域650℃,蠟燭油的溫度約80℃。
蠟燭易熔化,密度小於水難溶於水。受熱熔化為液態,無色透明且輕微受熱易揮發,可聞石蠟特有氣味。遇冷時凝固為白色固體狀,有輕微的特殊氣味。蠟燭是非晶體,沒有明確的熔點沸點
一般而言,當溫度達到80度時,家用蠟燭就會慢慢熔化
日用蠟燭的製造流程:
1.把原料石蠟放在鍋中融化.
2.在蠟燭模具里放入燭芯.
3.把融化的石蠟油倒入模具中.
4.冷切後從模具中取現蠟燭.
5.進行外表裝飾,整理包裝成品.
蠟制的固體照明用品,通常做成圓柱形,中有棉紗芯,稱為燭芯,也稱為蠟燭線,點燃紗芯以發光。普通蠟燭的外觀為圓柱形、固體、乳白色。不管何種蠟燭都是手感滑膩,難溶於水,密度比水小。
蠟燭常與燭台搭配用以起到裝飾的作用,另外有些容器同樣能夠起到燭台的作用,比如像放飄蠟的玻璃器皿,點蠟熏精油的小香爐,經過處理的竹筒等等。目前燭台除了為蠟燭服務以外,更多的也作為家裝擺設的一部分。
蠟燃燒有2個過程:受熱熔化和生成別的物質
1.蠟受熱時熔化是物理現象
2.蠟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學反應
蠟燃燒是先受熱熔化,當達到可燃溫度後進行的化學反應,生成了別的物質
石蠟的物理性質是常溫為固體,難溶於水,熔點低易熔化,較軟。其化學性質是:石蠟具有可燃性,燃燒時發光放熱。
② 熔模鑄造中,蠟模用什麼蠟做的
蠟模通常都用58°到62°的低溫白臘,加4%到5%的聚乙烯硬化。聚乙烯要加熱消融後,加入到消融的白臘中。
熔模精鑄主要由模具製造、蠟模製造、殼型製造及隨後的乾燥、焙燒、澆注、凝固等工序組成。蠟模是用來形成鑄件型腔的模樣, 要獲得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潔度高的鑄件, 首先蠟模本身就應該具有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潔度。
而蠟模製造過程中影響蠟模尺寸精度的因素比較復雜,工藝參數較多,所以蠟模尺寸精度變化范圍比較大。
此外,蠟模本身的性能還應盡可能使隨後的制殼等工序簡單易行。為得到高質量的蠟模,除了應有好的壓型(壓制蠟模的模具)外,還必須選擇合適的制模材料和合理的制模工藝。
(2)用模具做蠟燭用什麼蠟擴展閱讀
當射蠟溫度高於58℃時, 壓制的蠟模表面光滑,而當射蠟溫度低於51℃時,蠟模收縮較小,但表面明顯變粗糙,甚至在蠟模表面產生流痕。
當射蠟溫度較高時,處於糊狀的模料中的固體析出相是微晶相。
因此,模料能夠反映模具內表面的粗糙度,蠟模表面很光滑。隨射蠟溫度降低,模料中有較粗大的晶相析出,導致蠟模表面變粗糙,同時由於模料的流動性及充填性顯著下降,模料在流動過程中的流平能力下降,從而在蠟模上產生以注蠟口為中心的弧狀形式向外擴展的流場波紋缺陷,顯著降低了蠟模的表面質量。
提高射蠟溫度,蠟模表面逐漸光滑,但是相應的收縮率也增大。模料射入模具以後,緊靠模具的表面首先形成一層凝固層,射蠟溫度高,凝固層內壓力消失時的模料溫度就高,收縮率增大。
從而降低蠟模尺寸精度,同時在蠟模轉角處,由於折算厚度大,出現了明顯的蠟模收縮變薄缺陷,因此射蠟溫度不宜過高。根據上述分析,壓制蠟模時的合適射蠟溫度為56-58℃。
③ 蠟燭是用什麼材料製作出來的紅蠟和白蠟分別是裡面兌有哪些東西才呈現不同的顏色
紅蠟燭和白蠟燭都是從石油製品中提煉出來的,紅蠟燭是在白蠟燭的基礎上混合紅色的顏料製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