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五金模具的沖裁間隙一般怎麼放呀
五金模具各種材料的間隙不一樣。 不銹鋼的單邊普通沖裁間隙為8% SGCC.SECC.SPCC.馬口鐵這樣的材料,普通單邊沖裁間隙為5% 鋁材和銅材的普通沖裁間隙為3%---4% 如果是精沖,那麼基本上是間隙很小,在0.5-----3個絲不等,看材料厚度。 材料越軟,間隙越小。
沖裁間隙的概念沖裁間隙指凸模刃口與凹模刃口之間的間隙。 Z=Da—dtZ -沖裁間隙Da -凹模刃口尺寸dt——凸模刃口尺寸Z正常-上下微裂紋重合。有單邊間隙與雙邊間隙之分。
(1)3毫米精沖模具間隙怎麼放擴展閱讀:
間隙對沖裁力的影響沖裁間隙對沖裁力的影晌規律是間隙越小,變形區內壓應力成分越大,拉應力成分越小,材料變形抗力增加,沖裁力就越大。
反之,間隙越大,變形區內拉應力成分就越大,變形抗力降低,沖裁力就校間隙達材料厚的5%-20%時,沖裁力下降不明顯。當雙邊間隙Z增大到材料厚度的15%-20%時,卸料力為0。
間隙對模具壽命的影響由於工件與凸、凹模側壁之間有磨擦的存在,間隙小,磨擦大,模具壽命短。沖裁過程中,凸模與被沖孔之間凹模與落料件之間均有摩擦,而且間隙越小,摩擦越嚴重。
在高溫下高強度鋼的成型,EP油基潤滑油失去了它的性能,無法在極溫應用中提供物理的模具保護隔膜。而極溫型的IRMCO高固體聚合物潤滑劑則可以提供必要的保護。隨著金屬在沖壓模具中變形,溫度不斷升高。
IRMCO高分子聚合物潤滑劑一般開始噴上去時稠度低得多。隨著成形過程中溫度的上升,會變得更稠更堅韌。實際上高分子聚合物極溫潤滑劑都有「熱尋性」而且會粘到金屬上,形成一個可以降低摩擦的隔膜。
這個保護屏障可以允許工件延展,在最高要求的工件成型時沒有破裂和粘接,以此來控制摩擦和金屬流動。有效的保護了模具,延長了模具使用壽命,提高了沖壓的強度。
㈡ 精沖3毫米鋁板型號6061,設計模具雙邊簡隙多少合理
3.0mm鋁材正常的沖裁間隙應為:料厚的12%左右。精沖的間隙值應小於正常的沖裁間隙,雙邊間隙值可以在料厚的3~5%左右。具體應該是多少,主要應看光亮帶的寬度要求是多少來確定。要求全光亮帶時,雙邊間隙值可以取的數值小一些。
㈢ 沖壓3毫米不銹鋼板,201材質,模具淬火,間隙在多少最合最耐用!
一般3mm料厚的沖裁間隙值為料厚的12%左右,一般來說,模具的尺寸間隙大一些,模具使用壽命比較長。所以,在毛刺允許的情況下,間隙盡量取的大一些比較好,模具最耐用。
㈣ 沖壓模具沖0.1厚的不銹鋼的間隙怎麼放
沖裁間隙值的確定,一般可查沖壓模具公差及間隙表,也可按下列經驗公式來計算版:
對於不銹鋼材質權,料厚(T) 在,T≤0.5,或 0.5≤T≤3.0,工程模具和連續模具間隙一律取:(5%~7%)×T(料厚)。
沖0.1mm的不銹鋼,模具間隙:(5%×0.1)=0.005mm至(7%×0.1)=0.007mm之間。
材質較硬,連續模具最大間隙可為:10%*T=10%×0.1=0.01mm
經驗公式來計演算法選擇確定:
(1)硬材料:料厚T<1mm,沖裁間隙 C=(3%~5%)*T
材料厚T=1~3mm,沖裁間隙 C=(5%~8%)*T
材料厚T=3~5mm,沖裁間隙 C=(8%~10%)*T
材料厚T=3~8mm,沖裁間隙 C=(8%~13%)*T
(2)軟材料:材料厚度T<1mm,沖裁間隙 c=(3%~4%)*T
材料厚度T=1~3mm,沖裁間隙 c=(5%~8%)*T
材料厚度T=3~5mm,沖裁間隙 c=(8%~10%)*T
㈤ 精沖模具間隙怎麼放
凸模凹模的間隙,按照材料的不同,厚度的不同,間隙值也是不同的:比如軟鋼和黃銅,材料厚度0.4~1.2mm,間隙值為厚度的7%~12%(雙邊),而同樣的厚度,硬鋼的間隙值為厚度的10%~17%(雙邊);材料厚度1.2~2.5mm,間隙值為厚度的9%~12%(雙邊),硬鋼的間隙值為18%~25%(雙邊);材料厚度2.5~4mm,間隙值為厚度的12%~16%(雙邊),硬鋼的間隙值為15%~28%(雙邊);材料厚度4~6mm,間隙值為厚度的15%~18%(雙邊)。硬鋼的間隙值為27%~29%(雙邊)。間隙值的大小和料的面積的大小無關,只和材料的厚度與軟硬有關。如果精沖的話,間隙值為料厚的1%(雙邊)。
㈥ 沖壓模間隙怎麼放
你說的%是指相對沖壓間隙,即雙邊(單邊)間隙與工件厚度的比值。對於宏觀專沖壓來講,根據工件屬材料和尺寸的大小以及模具的材料和結構而不同。通常的相對單邊間隙(即凹凸模之間的間隙)在5%至8%左右,用你的工件厚度乘以這個百分比就是單邊間隙(即為凸凹模的半徑差)。至於具體多少是最佳的間隙,得根據你的優化要求和具體的工藝條件來通過實驗和模擬模擬才能知道。
㈦ 3個毫米雙邊精沖模間隙多少
按照正常的沖裁間隙,3mm厚度的雙邊沖裁間隙為0.36mm。精沖的沖裁間隙應該小於正常的沖裁間隙,可以取0.05mm左右作為雙邊沖裁間隙。
㈧ 怎樣控制模具的間隙
控制模具間隙的方法:
1.墊片法
墊片法如圖14.7所示。將厚薄均勻、其值等於間隙值的紙片、金屬片或成形工件,放在凹模刃口四周的位置,然後慢慢合模,將等高墊塊墊好,使凸模進人凹模刃口內,觀察凸、凹模的間隙狀況。如果間隙不均勻,用敲擊凸模固定板的方法調整間隙,直至均勻為止,然後擰緊上模固定螺釘,再放紙片試沖,觀察紙片沖裁狀況,直至把間隙調整到均勻為止,最後將上模座與固定板夾緊後同鑽、同鉸定位銷孔,然後打人圓柱銷。這種方法廣泛應用於中小沖裁模,也適用於拉深模、彎曲模等,也同樣適用於塑料模等壁厚的控制。
2.鍍銅法
對於形狀復雜、凸模數量又多的沖裁模,用上述方法控制間隙比較困難,這時可以將凸模表面鍍上一層軟金屬(如鍍銅等)。鍍層厚度等於單邊沖裁間隙值,然後按上述方式調整、固定、定位。鍍層在裝配後不必去除,在沖裁時會自然脫落。
3.透光法
透光法是將上、下模合模後,用燈光從底面照射,觀察凸、凹模刃口四周的光隙大小,來判斷沖裁間隙是否均勻,如果間隙不均勻,再進行調整、固定、定位。這種方法適合於薄料沖裁模,對裝配鉗工的要求較高。如用模具間隙測量儀表檢測和調整更好。
4.塗層法
塗層法是在凸模表面塗上一層如磁漆或氨基醇酸漆之類的薄膜,塗漆時應根據間隙大小選擇不同粘度的漆,或通過多次塗漆來控制其厚度,塗漆後將凸模組件放於烘箱內在100120`C烘烤0.5一1小時,直到漆層厚度等於沖裁間隙值,並使其均勻一致,然後按上述方法調整、固定、定位。
5.工藝尺寸法
工藝尺寸法。在製造沖裁凸模時,將凸模長度適當加長,其截面尺寸加大到與凹模型孔呈滑配狀。裝配時,凸模前端進人凹模型孔,自然形成沖裁間隙,然後將其固定、定位,再將凸模前端加長段磨去即可。
㈨ 沖壓模具的沖裁間隙是放單邊還是雙邊3MM的黃銅放多少間隙合適
一般情況下都是按單面計算,然後看加工方式,粗糙度高的,可以大點,粗糙度低的,可以放小點,大致范圍在(0.15-0.2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