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模具裝配時間隙的控制方法有哪些
控制模具間隙的方法根據間隙的大小,可以使用紙,或者銅皮、塑料薄膜夾在凸模與凹模之間,然後把凸模與凹模用壓板或者夾板固定即可。
② 沖床模具間隙怎麼計算
沖壓模具間隙,要根據板材的厚度,材料的型號等來確定。 大部分鐵板材料T=0.5mm-3mm都採用16%來計算,意思就是板材的厚度16%,這個很通用。
沖裁間隙一般採用切紙試沖和厚薄規測量的方法,或者看產品的光亮帶跟毛邊 ,折彎一般塞墊片或厚薄規。
看材料厚度。材料越軟,間隙越小。
拓展資料:
沖壓模具,是在冷沖壓加工中,將材料(金屬或非金屬)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種特殊工藝裝備,稱為冷沖壓模具(俗稱冷沖模)。沖壓,是在室溫下,利用安裝在壓力機上的模具對材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分離或塑性變形,從而獲得所需零件的一種壓力加工方法。
沖床沖模是裝在壓力機上用於生產沖件的工藝裝備,由相互配合的上、下兩部分組成。凸模是沖模中起直接形成沖件作用的凸形工作零件,即以外形為工作表面的零件。凹模是沖模中起直接形成沖件作用的凹形工作零件,即以內形為工作表面的零件。防護板是防止手指或異物進入沖模危險區域的板狀零件。壓料板(圈)是沖模中用於壓住沖壓材料或工序件以控制材料流動的零件,在拉深模中,壓料板多數稱為壓料圈。壓料筋是拉延模或拉深模中用以控制材料流動的筋狀突起,壓料筋可以是凹模或壓料圈的局部結構,也可以是鑲入凹模或壓料圈中的單獨零件。壓料檻是斷面呈矩形的壓料筋特稱。參閱「壓料筋」。承料板是用於接長凹模上平面,承托沖壓材料的板狀零件。連續模是具有兩個或更多工位的沖模,材料隨壓力機行程逐次送進一工位,從而使沖件逐步成形。
③ 模具沖壓間隙
一般冷沖模的間隙在沒有特殊的要求的情況下,可以取料厚的10%,沖壓的材料越厚,間隙值的百分比就越大,比如材料厚度在1.2mm~2.5mm之間時,間隙值取9%~12%;材料厚度在2.5mm~4mm之間時,間隙值取12%~14%;材料厚度在4mm~6mm之間時,間隙值取15%~18%。根據這樣推算,你的模具的間隙太小,容易把模具沖壞。至於沖床的噸位由於不知道你所沖壓的活的大小,也不好判斷是否夠用。
④ 沖壓折彎模間隙怎麼決定的
折彎模間隙等於料厚。樓上說的是沖裁間隙,而且沖裁間隙也是料厚決定的。
⑤ 如何確定合理的沖裁間隙
1、在保證生產的情況下的間隙都是合理間隙,但是間隙越小,得到的產品越好;
2、在保證生產的前提下,間隙越大,沖裁時所需的壓力越小,模具承受的壓力也越小,因此模具的壽命會更長,但是效果顯然沒有第一條那種來得好;
3、模具沖裁次數越多,模具磨損越嚴重,表面磨損了,模具尺寸減小,也就是沖裁間隙變大了。
因此綜合以上幾點考慮,又要考慮最佳的沖裁間隙,讓產品效果好,然後也考慮到磨損的速度,保證模具的壽命。
(5)模具的合理間隙靠什麼擴展閱讀:
沖壓影響:
1、間隙對尺寸精度的影響。由於彈性變形的存在,沖裁結束後出現彈性恢復,使尺寸與凸凹模刃口尺寸產生尺寸偏差,而彈性變形大小與沖裁間隙有直接的關系。
2、間隙對沖裁力的影響沖裁間隙對沖裁力的影晌規律是間隙越小,變形區內壓應力成分越大,拉應力成分越小,材料變形抗力增加,沖裁力就越大。
反之,間隙越大,變形區內拉應力成分就越大,變形抗力降低,沖裁力就校間隙達材料厚的5%-20%時,沖裁力下降不明顯。當雙邊間隙Z增大到材料厚度的15%-20%時,卸料力為0。
3、間隙對模具壽命的影響由於工件與凸、凹模側壁之間有磨擦的存在,間隙小,磨擦大,模具壽命短。沖裁過程中,凸模與被沖孔之間凹模與落料件之間均有摩擦,而且間隙越小,摩擦越嚴重。
所以過小的間隙對模具壽命極為不利,而較大的間隙可使凸模與凹模的側面與材料間的摩擦減小,井能減緩間隙不均勻的影響,從而提高模具的壽命。
⑥ 在設計和製造新模具時應採用什麼的合理間隙
設計模具時一定要選擇一個合理的間隙,使沖裁件的斷面質量好,尺寸精度高,模具壽命長,所需沖裁力小。但嚴格說來,並不存在一個同時滿足所有理想要求的合理間隙。
考慮到模具製造中的偏差及使用中的磨損,生產中通常是選擇一個適當的范圍作為合理間隙,只要模具間隙在這個范圍內,就可以基本滿足以上各項要求,沖出合格製件。考慮到模具在使用過程中的逐步磨損,設計和製造新模具時應採用最小合理間隙。
⑦ 我剛學模具設計,想請問模具的間隙怎麼確定
你所說的模具是什麼模具?冷沖模還是塑料模?如果是冷沖模的話,凸模、凹模的沖裁間隙一般按照所沖壓材料的料厚的10%來取。(雙邊間隙)如果是塑料模具的話,一般鑲件、頂桿、滑塊的配合間隙不應大於0.03~0.05mm。
⑧ 模具間隙的放法
模具間隙的放法:
1、一般沖壓Q235-A時,單邊間隙為厚度的(8-12)%左右,當然一定要保持刃口的鋒利性及凸凹模間隙的均勻性;
2、如果要求剪切面有厚度尺寸要求時,可適當減小間隙,單邊間隙為厚度的(4-8)%左右。
間隙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及需要酌情增加或減小,不可照搬公式,有時需要試驗、不斷地總結經驗、積累經驗,這樣將來設計模具時會更加得心應手。間隙的合理性對模具的使用壽命尤為重要(間隙過小模具易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