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注塑模具粗加工工序及餘量
模具的粗加工加工餘量留多少,要看模具的大小才能確定。模具大的要多留一些,比如:1.0+,模具小的可以少留一些,比如0.5左右。
㈡ 拉伸模具凸凹模具R如何取值
拉伸模具的R角通常與材料的厚度有關系,厚度越厚,R角就越大,現在有CAE 分析,就可以很容易的知道你的R角大小能不能拉伸出來啦。
㈢ 在模具製造過程中,一般留給鉗工的研磨餘量是多少
粗車規則圓鋼根據長短外圓需3毫米一4毫米,不規則煅件10毫米以上,精車需2一3毫米最後一刀車到尺寸0.2一0,5,鉗工需2一5毫米不等,研磨0.05夠了!
㈣ 模具的R 角什麼意思什麼模樣
R就是圓弧的意思。打個比方,四邊形四個角90度。把90度的角磨成圓的就是R角了。
清角,那是CNC加工裡面的意思。用小R角的刀清理用大R角的刀清理不到的角落地方。
根據加工對象和加工工藝可分為:
①加工金屬的模具。
②加工非金屬和粉末冶金的模具。包括塑料模(如雙色模具、壓塑模和擠塑模等) 、橡膠模和粉末冶金模等。 根據結構特點,模具又可分為平面的沖裁模和具有空間的型腔模。模具一般為單件,小批生產。
(4)模具c450r角留多少餘量擴展閱讀:
因為不同的成型模具已應用很多領域,加之專業模具的製造技術在這些年也有了一定的變化發展,因此在這部分,總結了真空吸塑成型模具的一般設計規則。
真空吸塑成型模具的設計包括了批量大小、成型設備、精度條件、幾何形狀設計、尺寸穩定性及表面質量等內容。
1、批量的大小實驗用,模具產量小時,可採用木材或樹脂進行製造。但是,如果實驗用模具是為了獲得製品有關收縮、尺寸穩定性及循環時間等的數據時,應該使用單型腔模具來實驗,且能保證其能在生產條件下運用。模具一般用石膏、銅、鋁或鋁-鋼合金製造,很少用到鋁-樹脂。
2、幾何形狀設計,設計時,經常要綜合考慮尺寸穩定性及表面質量。例如,製品設計和尺寸穩定性要求採用陰模(凹模),但是表面要求光澤度較高的製品卻要求使用陽模(凸模),這樣一來,塑件訂購方會綜合考慮到這兩點,以使製品能在最佳條件下進行生產。經驗證明,不符合實際加工條件的設計往往是失敗的。
3 、尺寸穩定,在成型過程中,塑件與模具接觸的面要比離開模具部分的尺寸穩定性更好。如果日後由於材料剛度的需要要求改變材料厚度,可能導致要將陽模轉換為陰模。塑件的尺寸公差不能低於收縮率的10%。
4 、塑件表面 ,就成型材料能夠包住的范圍而言,塑件可見面的表面結構應在與模具接觸處成型。如果可能的話,塑件的光潔面不要與模具表面接觸。就像採用陰模製造浴盆和洗衣盆的情況。
5、修飾, 如果使用機械式水平鋸鋸掉塑件的夾持邊,在高度方向上,至少要有6~8mm的餘量。其他的修整工作,如磨削、激光切削或射流,也必須留有餘量。刀口模切割線間的間隙最小,沖孔模修整時的分布寬度也很小,這些都是要注意的。
6 、收縮和變形 ,塑料易收縮(如PE) ,有些塑件易變形,無論如何預防,塑件在冷卻階段都會發生變形。在這種條件下,就要改變成型模具的外形來適應塑件的幾何偏差。例如:盡管塑件壁保持平直,但其基準中心已偏離10mm ;可以抬高模具底座,以調整這種變形的收縮量。
7、收縮量, 在製造吸塑成型模具時一定要考慮到下列的收縮因素。
① 成型製品收縮。如果不能清楚地知道塑料的收縮率,則必須取樣或用相似形狀的模具通過試驗來得到。注意:通過這種方法只能得到收縮率,不能得到變形尺寸。
② 中間介質的不利影響造成的收縮,如陶瓷、硅橡膠等。
③ 模具所用材料的收縮,如鑄造鋁時的收縮。
㈤ 請教下,開粗、中粗、留餘量問題
看看用什麼刀:D30R5開粗要留0.35左右,D16R0.8刀中粗要留0.25左右,(留0.15有點危險),如果用光刀中粗留0.1到0.15剛好!如果打火花CNC加工留上0.3到0.5左右。還有。如果模具要拋光,那你最少留0.03左右,省模拋光!你加工前最好跟做模師傅溝通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