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模具裝配主要有哪幾種方法
模具裝配通常選擇非互換性裝配法。非互換性裝配法主要有修配法和調整裝配法。
(1)修配裝配法:在單件小批生產中,當裝配精度要求高時,如果採用完全互換法,則使相關零件的要求很高,這對降低成本不利。在這種情況下,常常採用修配法。
(2)修配調整法:將各相關模具零件按經濟加工精度製造,在裝配時通過改變一個零件的位置或選定適當尺寸的調節件(如墊片、墊圈、套筒等)加入到尺寸鏈中進行補償,以達到規定裝配精度要求的方法稱為調整裝配法。
互換裝配法:裝配時,各個配合的模具零件不經選擇、修配、調整,組裝後就能達到預先規定的裝配精度和技術要求,這種裝配方法稱互換裝配法。它是利用控制零件的製造誤差來保證裝配精度的方法。其原則是各有關零件公差之和小於或等於允許的裝配誤差。
模具的裝配工藝過程:
⑴在總裝前應選好裝配的基準件,安排好上、下模(動、定模)裝配順序。如以導向板作基準進行裝配時,則應通過導向板將凸模裝人固定板,然後通過上模配裝下模。在總裝時,當模具零件裝入上下模板時,先裝作為基準的零件,檢查無誤後再擰緊螺釘,打入銷釘。其他零件以基準件配裝,但不要擰緊螺釘,待調整間隙試沖合格後再緊固。
⑵型腔模往往先將要淬硬的主要零件(如動模)作為基準,全部加工完畢後再分別加工與其有關聯的其他零件。然後加工定模和固定板的4個導柱孔、組合滑塊、導軌及型芯等零件,配鏜斜導柱孔,安裝好頂桿和頂板。最後將動模板、墊板、墊塊、固定板等總裝起來。
沖壓模具的裝配的注意事項:
⑴首先安裝沖壓模具的上下模座,上模座安裝在沖床或壓力機的滑塊上,下模座安裝在沖床或壓力機的工作檯面上。上下模座固定之後,再進行模具零件在模座上的安裝,可以保證正確精確的安裝位置,以防出現誤差導致無法工作。
⑵同時在進行凹凸模安裝時,在它們之間要留有均勻的沖裁空間,這樣可以保證沖壓質量及延長沖壓模具使用壽命。另外要根據模具結構確定上下模具的裝配順序,對於有導柱和沒有導柱的模具安裝要分別確定不同的安裝方法。
⑶對於復雜的沖壓模具安裝需要根據上下模零件安裝所受的限制大小確定合理的裝配順序。不恰當的安裝順序有時會影響後面的安裝工作,或是出現不能安裝的。所以正確的安裝順序也是非常重要的。
② 數控機床旋轉工位怎樣安裝模具,模具怎樣對准,高度限制多少
你說的是數控沖床吧?不同品牌和型號的轉塔式數控沖床塔的旋轉工位不同,有的旋轉B工位,有的旋轉C工位或者D工位,裝模後,要養成用手摸和肉眼觀察上下轉塔間上下模角度是否一致,防止裝錯模,造成損壞。定期用對中工具校正上下轉塔同芯度。至於你說的高度我不知道是哪方面的。如果是模具的高度,下模研磨低於25mm就必須淘汰。上模沖芯研磨3到6mm就必須淘汰,上模高度不能高於215mm,否則會有撞模危險!
③ 沖壓模具是怎麼安裝的
沖床模具的安裝
1)確認模具落料孔和墊塊的落料孔是否一致。
2)上下模組裝後,將其放在下檯面上,沖床的基準面和模具的基準面要確保平行。
3)下模要徹底固定,上模也要預先輕輕地固定。
4)沖床上的滑塊試沖20-30 回,確認上下模為完全吻合狀態後,將上模擰緊。
5)沖床凸凹模的咬住分量,與模具的下模止動塊相結合,來調節沖床上滑塊的高度。
6)利用合口紙的試沖來確認其切割狀況。 如果不均一的時候,再確認一回模具的安裝狀態。 如還是不能達到一致時,有必要確認沖床滑塊和沖床下檯面的平行度。
7)調整材料進給長度和進給時間。 (如果附設有廢料切刀,用切斷廢料的長度可以對材料的進給的長度進行確認)
8)綜合運轉3-5 分鍾,此時段內導柱和襯套之間要注滿油,並確認熱量是否有異常發生。
9)用選定的被加工材試穿,確認插入有無障礙。
10)以上的工作結束後,方可進行加工。 首先,按下在下模側面設置的第一個材料定位桿,送材料觸到定位桿為止。插入後,首先用手進給式進行試沖直到最後工序結束。
11)確認用手進給式無異常後,將沖床送料裝置開關閉合。 這時,進給工作需要完全在完成的位置上進行。
12)沖床模具利用單沖運動,確認進給量的是否適當。
④ 沖壓機床安裝模具的步驟(求詳細)
1、安裝前首先應確認模具刃口鋒利,凹模刃口上沒有崩口,凸模沒有缺角。如果有崩口或缺角,請首先刃磨刀口。
2、合模前應在上、下模之間墊入一張硅鋼片,防止由於搬運過程碰傷刀口。
3、在模具裝上沖床前,要用油石把底面和上面的毛刺磨掉,用布條將垃圾清理干凈。如果模具上下平面上有毛刺或垃圾,將引起沖片毛刺超差。
4、調整滑塊行程至合適位置壓緊上模,必須保證模柄或模架上平面於滑塊的底面緊密貼合,下模壓板螺釘輕輕壓緊。然後,向上調整滑塊,取出中間的硅鋼片。松開下模壓板螺釘,向下調整滑塊,直至凸模進入凹模3~4mm,壓緊下模壓板螺釘。新模具沖片時凸模必須進入凹模3~4mm,否則,要出現凸模崩口或凹模漲裂。
5、升起滑塊至上死點位置,調整沖床打桿止退螺釘,至松緊適宜,然後空轉幾次,觀察模具及沖床各機構工作是否正常。如果沒有異常情況,就可以開始生產了。
沖床模具結構說明:
沖床上模是整副沖模的上半部,即安裝於壓力機滑塊上的沖模部分。上模座是上模最上面的板狀零件,工件時緊貼壓力機滑塊,並通過模柄或直接與壓力機滑塊固定。下模是整副沖模的下半部,即安裝於壓力機工作檯面上的沖模部分。下模座是下模底面的板狀零件,工作時直接固定在壓力機工作檯面或墊板上。刃壁是沖裁凹模孔刃口的側壁。刃口斜度是沖裁凹模孔刃壁的每側斜度。氣墊是以壓縮空氣為原動力的彈頂器。參閱「彈頂器」。反側壓塊是從工作面的另一側支持單向受力凸模的零件。
沖床導套是為上、下模座相對運動提供精密導向的管狀零件,多數固定在上模座內,與固定在下模座的導柱配合使用。導板是帶有與凸模精密滑配內孔的板狀零件,用於保證凸模與凹模的相互對准,並起卸料(件)作用。導柱是為上、下模座相對運動提供精密導向的圓柱形零件,多數固定在下模座,與固定在上模座的導套配合使用。導正銷是伸入材料孔中導正其在凹模內位置的銷形零件。導板模是以導板作導向的沖模,模具使用時凸模不脫離導板。導料板是引導條(帶、卷)料進入凹模的板狀導向零件。導柱模架是導柱、導套相互滑動的模架。
⑤ 模具在壓鑄機上是怎麼安裝的
模具在壓鑄機上安裝的方法如下:
1、在安裝壓鑄模時,依壓鑄模的厚度來調整合型機構的開檔大小,使機器處於合型狀態,
量出動、靜型板間的距離,然後開型。
2、調整開檔,使開檔略大於壓鑄模厚度,在開型狀態裝上壓鑄模的定模(可在壓鑄模的定
模澆口套外安裝一個定位套,使之與壓鑄機的定模板的8字孔對應起來),壓板固定好壓鑄模的定模,然後裝上壓鑄模的動模,量出壓鑄模的頂出距離,對應調整好壓鑄機的頂出距,然後合模,搭好壓鑄模動模的壓板。
3、裝好模具後,使機器處於開型狀態,點動壓型厚度調節按鈕,然後合模,使兩型板間距
離減小,反復操作,使得兩型板間距離越來越小,直到曲肘機構伸不直為止,然後再開模,調整兩型板間距離使之增大一點點,合模後曲肘機構伸直就好。
壓鑄機就是在壓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屬液壓射到模具中冷卻成型,開模後得到固體金屬鑄件的一系列工業鑄造機械,最初用於壓鑄鉛字。隨著科學技術和工業生產的進步,尤其是隨著汽車、摩托車以及家用電器等工業的發展,諸方面出發,壓鑄技術已獲得極其迅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