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注塑模具如何修改
根據模具出的問題,再出工程圖(一般修批鋒之類就不用出),之後修改模處理....
② 模具是怎麼樣做的
參考資料:【南通科訊教育】
模具其實很簡單,第一你要理解結構,其次你要理解製品的材料及其性能,最後你必須會相關的應用軟體。
步驟如下:
1:產品圖(3D檔,來源可能是客戶提供,也有可能是自己造型)條件好公司會給你配繪圖員,幫你出平面圖。
2:分模(模具型腔以及模具輔助元件等)在製作的同時要考慮產品製件的外觀大小能,還要考慮是否能順利脫模等,現在又一批年輕的工程師設計的產品都是沒有斜度的。沒准你的模具設計出來以後打不出理想的製品。呵呵問題可能就是這里了。當然還有就是縮水,型腔尺寸是比製品尺寸要大的這個你需要明白。
3:3d檔的模具圖直接數據傳輸用於加工製作。電極(火花),鑲件(線割)型腔(數控設備製作)等等
4:模具裝配(模具工的事,需提供相應的技術要求及相關位置尺寸圖)
5:調試
中間有很多步驟省略了,你能提這樣的問題,我相信你也知道模具本身的含義就不多說了。
模具設計要做好自己的3d圖並且要做好模具製程的相關支持信文件。
參考資料:【南通科訊教育】
③ 請問這種模具是怎麼做出來的
其實外協廠家是蠟模鑄造了一個模具,它是先用蠟製作一個小羊蠟模,外表面蘸上耐火塗料(水玻璃或硅溶膠與細砂的混合物),以這蠟模為模芯,再澆鑄鋁,澆鑄好後,加熱,使蠟溶化流出,這時鋁殼的內部型腔就是小羊的樣子了。
④ 一般硅膠模具是怎麼改模的,比如我要有些地方加膠,或減膠
硅膠模具的改模和大多數注塑模具類似。加膠很好辦,只需要將需要加膠位置的模腔按照設計加大即可。減膠就不太好辦了,不是太復雜的減膠需要在模具上對減膠部位燒焊,然後再用CNC加工,或者在模具上對需要減膠的位置挖空,鑲入新鋼材重新CNC加工,如果減膠量比較大,可能要對模具降面然後重新做,甚至要報廢舊模重新開模
⑤ 硅膠產品模具怎麼改模 如何加膠減膠
對硅膠模具來說,改模是一個大工程,需要對模具進行燒焊、栽鑲件、CNC加工、放電加工、拋光等等。看起來似乎挺復雜,如果要說簡單些,可以直接概括為「加膠」和「減膠」。 所謂「加膠」,是指在產品上增加膠料,例如擴大產品的體積及、增加產品的高度、增加產品某個部位的體積等。因「加膠」而造成的改模,在操作上來說不會很復雜,只需根據設計在模具上相應的部分進行CNC或放電加工即可完成。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是量產模具,增加產品的面積可能會無法改模,因為一套量產模具會開很多穴,每穴之間的間距已經固定,可能會沒有足夠的空間來滿足產品面積的增加。 1、如果「減膠」量比較少,可以在模具上燒焊,然後進行CNC或放電加工,只是這樣很容易在模具上留下焊疤,造成產品成型後表面不平整,而且燒焊量如果過大,會造成模板的變形,影響模具的質量; 2、如果「減膠」稍大的話,燒焊是不能滿足的,這需要在模具上將需要「減膠」的位置「挖」掉,然後栽入鋼材鑲件,再進行CNC或放電加工;這樣做同友游樣會留下疤; 3、如果模板夠厚,可以將先將模板降好世銷面,然返告後再進行CNC或放電加工,這樣操作不會在模具上留下疤痕,也不會造成模板的變形,但是改模加工量很大,僅此於開一套新模; 4、如果以上三點都不適用,那麼就有報廢舊模板重新開模了。 綜上所述,在設計一款新的硅膠產品或模具設計時,一定要盡量考慮評估後續可能發生的異常,爭取將產品和模具的結構一次性定好,避免後續對模具的修改。
⑥ 沒有模具圖怎麼改模
看看模具的精度高不高,有沒有精密的尺寸。如果沒有的話,是可以測量現有的模具重新製作。否則的話,是不行的。因為知枯你仿賣不知道模具究竟磨損的多少,圖紙原先的尺寸是多少。有可能做出來不能用就備猛逗麻煩了
⑦ 注塑模具修改有那些方法措施,如燒焊什麼的具體每種方法是怎麼操作的並針對那些方法具體是怎麼改的
你問的太籠統復雜,工藝太多了。
說幾個常用的。
1、線割,割個洞裝個鑲件
2、燒焊,把要改地方用焊絲補上
3、打火花。精確按照數模來加工形狀
4、補紋
5、拋光
⑧ 整套模具是怎樣製造出來的,和經過哪些程序
製作模具,需要經過備料→鍛打(模具的主要件:凸模、凹模)其它件不需要這道工序→熱處理退火→磨六面,銑、刨、車、鉗加工→加工型腔、形面、做孔→熱處理淬火、回火→平磨磨六面→線切割、鉗工打磨拋光、修型組裝、試模。
⑨ 模具設計的流程是怎麼樣的
第一步:產品分析與修改,確定模具結構,縮水圖:
1、產品分析:開模方向,分模線與分模面,外形尺寸,厚度,拔模角度,倒勾及相應抽芯方式,進膠點與進膠方式,模穴數等等。
2、轉工程圖:用三維軟體出圖,一般建立三個視圖:第一個主視圖(後模表面投影),第二個第三個立體示意圖(外表面和內表面)。其他視圖按第三角法或第一角法擺放,剖視圖(X和Y,剖切位置線通過重要位置中心,倒勾,柱位,孔位,枕位等等),保存文件DXF格式,到CAD打開標數處理。
3、縮水圖:將上一步工程圖鏡像一次並且放大一個縮水率的倍數。(標明:MI,縮水率)
第二步:產品排位:在模具內怎樣排列
考慮因素:模具長寬方位,產品模穴數,進膠位置,間隔(強度,放什麼零件放得下)
先排第一個視圖是後模側俯視圖抓主視圖,第二個視圖排前模側俯視圖,先把第一個視圖中心線鏡像到正右方然後抓後視圖,然後排第三個X方向剖視圖放在後模側俯視圖的正下方,第四個視圖Y方向剖視圖排在前模側俯視圖正右方。
第三步:模仁訂購
根據產品的大小,生產批量,模穴數,抽芯機構等.
第四步:模胚訂購
根據模仁大小與抽芯機構(側),進膠方式與位置,前模是否有抽芯(開模動作,油缸),產品材料,頂出方式等等。
第五步:將模仁裝配至模胚內
第六步:模仁與模胚安裝與定位設計
第七步:分模線,枕位,鑲件設計
第八步:如果客戶產品有倒勾要設計抽芯機構如行位或斜頂設計
第九步:設計澆注系統(直接澆口,側澆口,潛水口,牛角式,點澆口,扇形澆口,搭澆口等)
第十步:如果是細水口模具那麼要設計開閉器與塞打螺絲
第十一步:排氣系統設計(排氣槽位置與產品溢邊值大小)
第十二步:頂出系統設計(頂針,斜頂,司筒,頂塊,推板,氣頂等)
第十三步:冷卻系統設計(水路樣式如直通式,階梯式,隔板式,螺旋式等)
第十四步:輔助零件開設(彈簧,垃圾釘,撐頭,中托司,鎖模板,扣機,邊鎖,平衡塊,限位塊,吊模孔,撬模坑等)
第十五步:檢查與修改,視圖補充與位置調整
第十六步:2D轉3D分模或做全3D
第十七步:拆散件圖(3D+2D)
第十八步:圖紙審核,改圖。
第十九步:圖紙合格後列印歸檔
第二十步:圖紙發給模具製造車間加工
以上模具設計從客戶給3D圖開始到設計出模具圖到加工整個流程步驟,希望對你有幫助!
客戶提供的圖紙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1)客戶給定審定的塑件圖紙(二維電子圖檔)及技術規范要求(此時需要用三維軟
件構建3D圖)。
(2)給定3D圖檔,處理成2D圖(出工程圖紙)。
(3)給定樣板(手板),此時需要測繪出2D和3D圖。
以上是一般有三種,其中第二種情況最常見,就是客戶產品設計師設計好了3D產品拿給你開模。
希望以上答案會對你有幫助 有需要了解更多模具資料可以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