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模具行業分布在我國哪些地區
中國模具行業幾大區域
近年來,模具行業迅猛發展,其地域分布特色也日漸成形。從地區分布來看,以珠三角、長三角以及安徽等地發展較快。
廣東
廣東是中國現在最主要的模具市場,而且還是中國最大的模具出口與進口省。全國模具產值有40%多來自廣東,而且模具加工設備數控化率及設備的性能、模具加工工藝、生產專業化水平和標准程度領先國內其它省市。
目前在全國排序前10名的企業中,廣東佔有5家,世界最大的模架供應商和亞洲最大的模具製造廠都在廣東。
隨著廣東工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石化、汽車、高新技術等多個產業的發展都對廣東的模具製造提出了更高要求。未來幾年廣東的模具製造將日趨精密、復雜。
上海
上海現有模具企業1500餘家,從業人員7萬多人,年產值近100億元,年平均增長率超過20%。到2010年總產值將達到200億元左右;進口額從現在的2.9億元基礎上壓縮30%,將為行業增加7億元左右產值,出口額達到1.3億美元,又將為行業增加6億元產值。
上海模具產業將面向6大產業和重點行業,特別是信息(IT)產業和汽車行業,大力發展IT行業的精密鎂合金壓鑄模、精密注塑模;汽車業的覆蓋件模具、大型零件壓鑄模、精密沖壓件多工位級進模。2010年,IT行業的模具實現85%國產化,汽車模具實現90%國產化。
據初步統計,上海生產汽車中沖壓、塑料、壓鑄等模具企業近70家,年產值約20億元,民營企業如華庄、千緣、屹豐、黃燕,合資企業如荻原、偉世通、小糹,台資企業如聯恆、宏旭、台麗通等大多年產值在5000萬元以上,其中有近7家企業達億元的年產值,有個別企業年增長率達100%,成為上海汽車模具工業中的主力軍。
浙江
浙江省模具工業主要集中在寧波市和台州市,寧波市的寧海、餘姚、慈溪及鄞州主要生產塑料模具,北侖以壓鑄模為主,象山和舟山以鑄造和沖壓模具為主。台州市主要模具生產企業集中在黃岩和路橋,塑料模具佔大多數。
浙江模具工業具有一些明顯的特點。一是模具生產企業幾乎都是私營企業;二是模具企業相對集中,已形成模具市場;三是模具在可滿足不同層次用戶需求的同時,高水平的模具快速發展,並已佔有較大比例;四是通過多次創業,已涌現出了一批高素質的骨乾重點企業;五是已自然形成專業化分工,主要企業特色明顯;六是模具工業發展對當地和周邊地區工業發展的拉動作用明顯。
江蘇
江蘇蘇州目前有各類模具廠1000多家,模具加工點1000多個,模具年銷售額約50億~60億元,模具業成為該市新興工業之一。
日本、韓國、新加坡、德國、荷蘭、美國及我國台灣、香港地區的獨資、合資企業很多,民營模具企業也不少;蘇州蘭佩鑄造、遠輕模具等企業主要生產汽車發動機及輪轂等部件壓鑄模和鑄模,崑山中大模架、崑山精密模具標准件、崑山華星模具導向件等企業專業生產各種大型模架、模具導向件、模具彈簧等標准件。
安徽
目前安徽省擁有一批國內知名度較高的模具產品,如洗衣機和空調器大型腔注塑模、電冰箱吸塑發泡模、電機定轉子疊片高速級進沖模等,有的市場佔有率高達30%以上;汽車結構件和內飾件模具已穩定用於上海大眾新車型開發;橡膠輪胎模具被國內各大輪胎企業認可;模具標准件、模具材料基地也已形成。
一批有活力的民營模具企業正在崛起,模具製造的聚集區域正在形成。滁州市已成為冰箱吸塑發泡模具的重要製造基地;寧國市是橡膠模具的聚集區;宣州市和蕪湖市以薄板沖壓模具為主,是汽車零部件的重要製造和供應基地;蚌埠市的厚板沖壓級進模獨具特色;合肥市在注塑模、汽車模具和快速制模上有一定優勢
② 現在做模具行業風險大不大,中國模具市場行業前景怎麼樣
模具行業風險不容忽視 「模具製造是製造業的根基,在電子、汽車、電機、電器、儀器、儀表、家電、通訊產品中,六到八成的零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中國模具市場容量已達800億元人民幣左右。「十一五」期間,中國模具業市場份額將達1200億元。雖然目前的模具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但是模具產業受外資壟斷擠壓產業利潤空間以及內資企業自身存在的種種問題等困擾,產業投資風險陡然上升。」
一、外資企業正加緊蠶食模具市場
外資在中國開店設廠,看中的是中國低廉的勞動成本和便宜的鋼材,而核心技術是他們牢牢掌控的秘密。先進的技術和資金實力,再加上中國的勞動力和便宜的原材料,使其在市場的競爭優勢陡升,而中資企業卻加大了提升檔次的難度。
「十五」期間,我國的模具業得到快速增長,年均增速達20%。2005年中國模具行業模具銷售額610億元,比上年增長25%,加上20多億美元的進口份額,中國模具市場容量已達800億元人民幣左右。專家預測,「十一五」期間,中國模具業市場份額將達1200億元。
近年來,國際模具製造巨頭在中國投資設廠的新一輪擴張,正如火如荼。德國海拉吉林落戶;日本豐田模具天津設廠;芬蘭貝爾羅斯公司投資興建的深圳模具製造廠不久前正式投產,專為電信、保健、電子、汽車等行業提供高檔模具產品……
外資大量獨資進入,對提高我國自身的模具水平無任何幫助。外資企業擁有先進的技術和資金實力,再利用中國的勞動力和便宜的原材料,競爭優勢不言自明,其一直佔領的高端模具市場中國企業更加無法進入,也就是說中資企業沒有機會提升檔次。中資企業最怕的是自身實力尚未增強,外資企業已對中國模具市場完成壟斷。
目前,我國模具業規模僅次於日本和美國,但大多集中在中低檔領域,技術水平和附加值偏低。據中國模具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我國製造業急需的精密、復雜沖壓模具和塑料模具、轎車覆蓋件模具、電子接插件等電子產品模具等,仍然大量依靠進口,模具產品的進出口逆差超過10多億美元。
二、內資企業隱憂重重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目前共有生產模具的廠點約2萬多家,其中一半以上是自產自用的。同時,絕大部分都是小型企業,近年來,模具行業結構調整和體制改革步伐加快,但設計製造水平在總體上要比工業發達國家落後許多。主要表現在:
1、行業創新能力薄弱
模具行業是技術密集、資金密集的產業,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技術的發展,能掌握和運用新技術的人才異常短缺。高級模具鉗工及企業管理人才也非常緊缺。由於模具企業效益欠佳及對科研開發和技術攻關不夠重視,因而總體來看模具行業在科研開發和技術攻關方面投入太少。民營企業貸款困難也影響許多企業的技術改造,致使科技進步的步伐不大,進步不快。
2、行業整體效率低下
雖然國內許多企業採用了先進的加工設備,但總的來看裝備水平仍比國外企業落後許多,特別是設備數控化率和CAD/CAM應用覆蓋率要比國外企業低得多。由於體制和資金等方面原因,引進設備不配套、設備與附配件不配套現象十分普遍,設備利用率低的問題長期得不到較好的解決。
裝備水平低,帶來我國模具企業鉗工比例過高等問題。
3、專業化、標准化、商品化的程度低、協作差模具標准化水平低,標准件使用覆蓋率低也對模具質量、成本有較大影響。特別是對模具製造周期有很大影響。
4、模具材料及模具相關技術落後
模具材料性能、質量和品種往往會影響模具質量、壽命及成本,國產模具鋼與國外進口鋼相比有較大差距。塑料、板材、設備等性能差,也直接影響模具水平的提高。
三、外部環境分析
外資企業因為核心技術不願外流,都不選擇合資。「外資企業進入一般有兩種模式:一是與其配套的企業(即客戶)一起進入,其特點是專業為單一客戶服務,模具品種同樣單一;二是自己進入中國。外資模具公司投資中國,其目的是利用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和便宜的鋼材,賺取更多利潤。
業內人士介紹,在國外企業中,模具車間是「秘方車間」,外人是不能隨便靠近的。在中國設廠,外資既有資金,又有自主技術,並不需要和中國企業合資。他們只是為了降低人工成本。而且,他們把設計依然放在國外,通過網路傳到他們在中國的企業。
③ 現在願意從事模具行業的人多嗎
不多,主要是工資不高,加班太多,然後還會受傷。我是4年塑料模具,鉗工,先說工資待遇,一個月加班也才5000+,一般模具鉗工基本都是靠加班費,一個月要上夠260的工時才能拿滿工資,有的是286的工時才行。我有時候忙的時候晚上加班加十一二點也算是常態,白天上班,晚上通宵也有,閑的時候可以在哪玩,基本是忙的時候忙死,閑的時候閑死。模具鉗工技術要求高,體力消耗大(飛模時要砸大錘,那錘一般40斤左右),特別是不安全,在模具車間混久了的,老師傅的那個沒受過傷,沒受過傷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老師傅了,我都受過好幾次傷,胳膊上腿上都有痕跡。
④ 汽車覆蓋件模具這樣的工作有前途嗎
呵呵,本人就是干這行的,怎麼說呢這其實也是個老工業了。但因為中國工業迅猛發展是在近十年,模具也是,汽車模具更是。現在汽車行業已經飽和了,早些年汽車模具是很不錯的,在05年以前有的幹得累一點一年都能賺十來萬,那時候已經是很高的收入了。這幾年反而少了。現在汽車行業發展過熱,中小模具廠很多倒閉的。所以希望你能找個扎實一點的公司。做技術哪都一樣,關鍵是要學新東西,技術進步很快的。做技術呢苦一點錢少一點但是就業壓力小,不像其他行業搞不好就沒工作。而且即使你上了50歲這個要找工作也很容易。
做模具最重要的是肯吃苦耐寂寞,大模具公司你的錢漲得很慢的,而且即使你干十年還是個小嘍啰。因為這幾年人已經飽和了。小公司呢不要指望什麼雙休什麼五險一金,不管你是設計師還是工人,都要忍受不停的加班,孤獨和年復一年歲月的煎熬,你不可能指望能拿多少錢,但這就是混口飯吃,到30歲以後你會有一份能過日子的收入。看你自己怎麼看。
⑤ 有從事模具設計與製造的,在工作的人嗎模具的前景如何
1\近年來,中國塑料工業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4%以上,塑料製品年產量位居世界第二。塑料製品在農業、塑料包裝、塑料管材和異型材、汽車、家電、電子、交通等領域發展迅猛,掀起了一股投資熱潮。
塑料模具在高技術驅動和支柱產業應用需求的推動下,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產業鏈條,從上游的材料工業和加工、檢測設備到下游的機械、汽車、摩托車、家電、電子通信、建築建材等幾大應用產業,塑料模具發展方興未艾。
★建築、建材工業
建築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今後5~10年中國建築業會有更大的發展,將成為中國市場新的消費熱點和經濟增長點,並帶動化學建材業的發展。由於國家已禁止使用鑄鐵管道,代之以塑料管材,預計2010年全國新建住宅室內排水管的80%及城市供水管的50%將採用塑料管。同時國家正在大力發展塑料門窗,預計2010年塑料門窗的普及率將達到30%~50%。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塑料門窗及給排水管件,在引進設備和技術的基礎上,經過技術消化與開發迅速發展起來。「十一五」期間,塑料管道、塑料門窗、新型防水材料依然是化學建材產業的發展重點。
塑料建材不僅能大量替代鋼、木和傳統建材,而且具有節能、節材、保護生態、改善居住環境、提高建築功能與質量、降低建築自重、施工便捷等優點,將在今後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預測2006年建築用塑料製品將達到約450萬噸。
化學建材擠出模具是用於生產新型化學建材的關鍵工藝裝備,主要包括塑料異型材擠出模具、塑料管件模具、低發泡成型擠出模具等。其技術性能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新型化學建材的質量與產量。塑料異型材擠出模具主要用於生產塑料門窗型材。據資料介紹,塑料門窗在德國門窗市場的份額高達80%,其它西歐國家市場份額也達到30%~40%,中國目前正在大力推廣塑料門窗。管件模具是加工難度較大的注塑模,用於生產城市建築中塑料給排水管件。
預期塑料建材模具需求量將有較快增長,各種異型材擠出模具、塑料管材管件模具將成為塑料模具市場新的經濟增長點。
★汽車、摩托車工業
汽車、摩托車工業是國民經濟五大支柱產業之一。2005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均已超過590萬輛,業界人士甚至用「井噴」來形容。從產業經濟發展規律看,中國的人均GDP水平正處於1000美元~3000美元階段,經濟學家稱之為「經濟起飛期」,這種內在強勁的經濟內需使汽車模具潛在市場巨大。據估計,汽車、摩托車行業每年需要100多億元的模具。而中國大型精密模具的製造能力不足,目前中高檔轎車的覆蓋件模具幾乎全部為進口產品。大中型內外飾件塑料模具也是需求的重點。發展科技含量高的大型精密汽車覆蓋件模具和大中型內外飾件塑料模具是今後的重要工作。
隨著中國汽車時代的到來以及中國摩托車出口的快速增長,以塑料替代木材和金屬,會使塑料模具在汽車、摩托車工業中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新材料及新成型技術的出現,使得塑料製品在汽車工業中的消費量日益增加。在一定意義上說,汽車塑料製品的用量能反映一個國家汽車工業的發展水平。德國每輛汽車平均使用塑料製品已經達到了近300公斤,占汽車總消費材料的22%左右,是世界上採用汽車塑料零部件最多的國家。日本每輛汽車平均使用塑料100公斤,約占汽車材料消費總量的7.5%。如日本一家公司開發銷售的新型汽車,除座椅外,車頂、裝潢材料、儀表盤等內飾件全部採用塑料製造。當前,汽車塑料製品的應用趨勢已由普通裝飾件發展到結構件、功能件,塑料原料的使用也由普通塑料(多用於汽車內飾件)擴展到強度更高、耐沖擊性更好的復合材料或塑料合金。可以說,隨著塑料材質及其成型技術與工藝的提高,塑料搭上飛馳的汽車,必然引來汽車塑料模具的大發展。
★家電與電子通信產品
「十一五」期間,預計中國家電業所需的模具量的年增長率約為10%。一台電冰箱約需350副模具,價值400萬元;一台全自動洗衣機約需200副模具,價值3000萬元。單從塑料模具來看,一台空調器需要20副塑料模具,價值150萬元;一台彩電約需10套塑料模具,價值120萬元。「十一五」期間中國僅彩電的年生產量就將超過5000萬台,按10萬台需要一整套塑料模具、價格約120萬元計,則僅彩電用塑料模具每年就有約6億元的市場。
目前市場對家電、電子消費品外殼的色彩、手感、精度、壁厚等都提出了新要求,外殼設計成為重要的一環。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大型、精密、設計合理(主要針對薄壁製品)的注塑模具將在今後得到市場的歡迎。在集成電路製造中,集成電路塑封模具是半導體集成電路產品生產中必備的關鍵工藝裝備,電子封裝直接影響著半導體器件和集成電路的電性能、熱性能、光學性能、美觀性能和機械性能,還影響其可靠性和成本,同時對系統小型化起到關鍵作用,而塑料封裝就占集成電路封裝市場的95%以上。作為集成電路的消費大國,中國目前年需半導體器件和集成電路塑封模具380萬副左右,但現有生產能力不足150萬副。預計今後10年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市場需求將以每年15%~20%的速度持續增長。模具市場的需求也呈線性增長趨勢,到2005年需求量已達到840萬副左右,產業化發展需求極其迫切。
★加速發展高檔模具
海關統計資料顯示,2003年中國共進口模具13.69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7.65%,其中塑料橡膠模具進口金額高達7.79億美元,占總進口額的56.6%;2003年出口模具3.36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3.65%,其中塑料橡膠模具出口金額2.25億美元,占總出口額的66.8%。2005年中國出口模具7.4億美元,與2004年出口4.9億美元相比,增長了約50%。2005年中國進口模具達到20.68億美元,僅比2004年增長14%,2005年進出口之比為2.8:1,比2004年的3.69:1。可見,中國模具市場正處在高速增長期,尤其是塑料橡膠模具,更是有了長足的發展。從進出口對比可以看出,進口塑膠模具金額比出口金額高出246%。隨著塑料工業的不斷發展,精密、大型、復雜、長壽命塑料模具的發展將高於總量發展速度。同時,由於近年來進口模具中,精密、大型、復雜、長壽命模具佔多數,所以,從減少進口、提高國產化率角度出發,這類國產高檔模具在市場上的份額也將逐步增大。
專家預言,未來模具將向大型化、高精密度、多功能復合型等方向發展。同時,由於近年來中國每年用10億美元左右進口模具,其中精密、大型、復雜、長壽命模具佔多數。從減少進口的角度出發,中國也應加快高檔塑料模具的開發。
近年來,汽車、家電、辦公用品、工業電器、建築材料、電子通信等塑料製品需求旺盛,帶動了塑料模具的快速發展。2000年,我國(未包括港、澳、台地區)塑料模具的產值約100億元,2005年達到250億元,5年平均年增長率為20%,快於模具行業總體增長速度近3.5個百分點,2006年預計將達到290億元。
★我國塑料模具的市場情況
雖然我國塑料模具在數量、質量、技術等方面有了很大進步,但與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差距仍很大,一些大型、復雜、長壽命的高檔塑料模具每年仍需大量進口。在進口的塑料模具中,主要是為汽車配套的各種裝飾件模具、為家電配套的各種塑殼模具、為通信及辦公設備配套的各種注塑模具、為建材配套的擠塑模具以及為電子工業配套的塑封模具等。出口的塑料模具以中低檔產品居多。由於我國塑料模具價格較低,在國際市場中有較強的競爭力,所以進一步擴大出口的前景很好。因此,從市場情況來看,塑料模具生產企業應重點發展那些目前需進口的技術含量高的大型、精密、長壽命模具,並大力開發國際市場。隨著我國塑料工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工程塑料的高速發展,可以預計,我國塑料模具的發展速度仍將繼續高於模具工業的整體發展速度,近年內年增長率將保持15%以上的水平。 總之,中國的塑料模具具有光輝燦爛的前景。
⑥ 汽車塑料模具有哪些
西諾汽車模具擁有特別為試模准備的15餘台不同噸位的機器。我們的試模團隊具有豐富的經驗。這個團隊的任務是找出模具的缺點,提出模具需要改進的地方。T1改進後,我們會進行長時間的模擬試驗。
⑦ 汽車模具製造行業的幾點發展新趨勢,你能把握幾條
汽車模具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就是覆蓋件模具。這類模具主要是冷沖模。廣義上的「汽車模具」是製造汽車上所有零件的模具總稱。例如,沖壓模具、注塑模具、鍛造模具、鑄造蠟模、玻璃模具等。模具是當今工業生產中使用極為廣泛的主要工藝裝備,是最重要的工業生產手段和工藝發展方向,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模具工業的發展水平,模具工業的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模具是用來成型物品的工具,這種工具由各種零件構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構成。它主要通過所成型材料物理狀態的改變來實現物品外形的加工。模具是汽車工業的基礎工藝裝備,在汽車生產中90%以上的零部件都需要依靠模具成形。
2015年中國汽車產能達到3400萬輛,如此龐大的市場需求將為中國的汽車模具產業帶來無限的商機。我國模具行業要向集約型路線發展,走集約型發展路線,務必要向「低投入、高產出」的經營目標而努力,這需要模具企業從多個方面著手進行變革。
汽車模具是汽車製造過程中的關鍵部件,無論是覆蓋件模具還是整車模具,都對汽車品質和質量起到決定作用。汽車模具行業具有定製化生產的特徵,製造過程難以標准化。汽車模具行業的驅動因素在於車型的變化,包括新增車型和改善車型。而汽車模具的價值量較大,根據不同的模具分類,價值量可以從幾千萬到幾個億不等。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汽車模具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從2001年起全球模具行業一直處於穩步上升態勢,平均增長率達到5%以上,至2015年,全球模具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150億美元。在美國、德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與汽車相關的模具需求占模具總需求的40%以上。全球汽車模具市場規模已經超過440億美元。
近年來,我國汽車製造企業每年推出的新車型上百種,這些新車型相當大的一部分是在保持發動機及汽車底盤基本不變的情況下,汽車外觀的變化,即車身覆蓋件的不斷更新,而汽車覆蓋件的更新均需要汽車模具作為基礎裝備,由此對汽車模具產生了巨大的需求。
汽車模具的行業發展與下遊行業汽車行業的發展息息相關,下游汽車行業的穩步快速發展將極大推動汽車模具行業的發展。模具屬於消耗品,用量較大,汽車行業90%以上的零件由模具成型,同時使用冷作、熱作、塑料模具鋼,平均每萬輛汽車消耗模具0.12噸。一般情況下,製造一輛普通轎車本身便需要約1500個模具,當中有接近1000個的沖壓模具和超過200個的內飾件模具。
汽車模具占模具行業的市場份額約1/3,而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2017年我國汽車模具的銷售收入為2663.42億元,據此測算2017年中國汽車模具市場規模達到888億元。到2023年,中國汽車產量將達到近4182萬輛,年均增速在6.0%左右,而對於汽車模具的需求將達到500噸左右。
目前我國汽車模具製造企業約300家,絕大部分規模較小、技術和裝備水平有限。就國內汽車模具市場的競爭格局來看,中低檔模具市場競爭將日趨激烈,而高端市場,無論是國內高檔汽車模具,還是出口汽車模具,國內具備競爭實力的企業為數尚少。
近年來得到迅速發展的數字化模具技術,是解決汽車模具開發中所面臨的許多問題的有效途徑。所謂數字化模具技術,就是計算機技術或計算機輔助技術在模具設計製造過程中的應用。
根據產品類別及汽車整車廠要求,汽車模具可劃分為低端、中端和高端三個檔次。其中技術含量低的模具已供過於求,市場利潤空間狹小;中端模具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而技術含量較高的高端模具還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我國進口模具主要為高端模具,該領域仍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⑧ 模具專業現在就業好嗎工資多少前景咋樣
目前在廣東人才勞務市場中,模具專業人才供不應求。日前,中國模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廣東省模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楊國華指出,廣東模具行業各個工種都很缺人,像鉗工、銑工、車工、磨工、編程師等等,復合型的模具生產人才更是缺乏,模具企業面臨巨大的挑戰。 大到飛機、火箭,小到礦泉水瓶,都需要模具生產。廣東省模具工業協會秘書長李立賜把模具生產比作「效益放大器」,模具行業是「朝陽行業」。 楊國華認為,一個地區的工業化進程由模具的生產水平決定。德國和日本的模具生產水平先進,也是公認的工業大國。他指出,廣東的模具企業技術水平領先全國10年。廣東模企的產值佔全國模企產值的40%,模企的出口總值也佔全國模企出口總量的40%。廣東地區家電企業的發展帶動了模具企業的發展,模具企業的發展同時推動了粵家電企業的發展。 據楊國華了解,國外模具企業人均生產力比國內高四五倍,國內的模具企業專業化水平不高。因此,現在,全國各地政府都比較重視引進模具人才。大連、沈陽、重慶都建起模具城,河北建有汽車模具城,吸引大量模具人才。由於長三角地區一些模具企業開出高薪,廣東地區的模具人才也有部分向長三角轉移。 據業內人士估計,廣東省有6000多家模具企業,如果以平均每家需要100名技術工人計算,需要60多萬模具人才,然而全省模具企業從業人員僅20多萬,存在超過40萬的需求缺口。而在東莞就存在有企業曾開出年薪16萬元聘請高級模具專業技術人才的現實。 模具行業是製造業的基礎,大至汽車、小至玩具,其製作均源於一系列大小模具。《羊城晚報》2002年11月1日《模具工奇缺,你不妨一試》文章報道:「記者從廣州市勞動部門獲悉,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模具產業規模約佔全國1/3左右,但模具工缺口已經超過10萬。模具工業是機械製造的主要產業之一,也是國家鼓勵外商投資的一大產業。隨著入世後製造業中心向中國轉移,模具產業有望迎來30%的增長。」 廣東省模具工業協會有關人士指出,全省模具企業已有60000家以上,對模具專業技術人才,尤其是高級的模具專業人才需求很大。2002年,模具高級班畢業生月薪均達3000元以上,工作幾年後,月工資漲到8000元不成問題。今日揚州消息:記者從周日市人才市場舉行的「灰領人才專場招聘會」上獲悉,在眾多需求的崗位中,模具工開始「吃香」,即便是中專生也供不應求,不少企業招聘出價甚至高過大學生。
⑨ 中國模具企業前十強是哪些 謝謝 分別做什麼模具
朋友,不好意思,我只找到做汽車磨具的前十強,希望能幫到你。
——————————————————————————————
1.一汽模具製造有限公司位於美麗的北國春城--長春,毗鄰一汽—大眾公司,佔地面積12萬m2,建築面積4.5萬m 2,固定資產5億元人民幣,員工809名。近年來公司先後共投入4億元資金進行了四次大規模的技術改造,擁有大型數控銑床30台、五軸和六軸激光切割機各1台、數控磨刀機1台、大型測量機4台、三坐標測量劃線機7台、大型調試壓力機23台。擁有圖形工作站、微機工作站有116台,伺服器12台,辦公微機146台,CATIA、PRO-E、ICEMSURF、AUTOCAD、AUTOFORM、POWERSHAPE、POWERMILL等軟體78套。使硬體水平居國內第一,亞洲前幾名。是目前中國車身模具行業中技術最先進的、最具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
一汽模具製造有限公司與中國的汽車工業同齡,為一汽集團的中、輕、重卡車、麵包車、轎車製造了大量的冷沖模具、檢驗夾具、焊接夾具、主模型、內飾件模具、樹脂型面模具等,還為全國幾十個廠家提供了車身模具和技術服務,並且還向國外出口了模具。援建了羅馬尼亞汽車車身模具廠和國內一些沖模廠。向國內模具行業輸送了一批批優秀的專業人才。為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和車身模具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貢獻.先後製造了奧迪、捷達、紅旗、「寶來」A4、國內頂級轎車--紅旗「旗艦」、和奧迪A6等九個轎車車型的部分內外覆蓋件模具。
我們通過借鑒國際先進的三維模具設計製造經驗,制定出一整套實體設計標准,建立了三維實體設計平台。幾年來,完成自主設計製造三維實體模具近300套,成功完成德國PQ35自動化連續模、馬自達激光拼焊落料模兩大項目。我們全面貫徹三維實體設計理念——即標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現已形成近300種零件,包含ACO、MISUMI、SANKYO、DAYTON四大標准系列,約2000種規格的標准件庫,和擁有30多種壓床型號的沖壓設備庫。
通過引進大型三坐標測量機,應用計算機技術、快速掃描與測量技術、數控技術,把實物轉變為數字模型,再通過數控加工將數模轉變為實際模型的數字化製造過程開發應用了逆向工程技術,已在很多項目中得到成功應用。
通過開發模具新產品,使產品更加優化,能夠製造轎車整車製造所需要的大型復雜精密模具。例如設計製造了難度最大的整體側圍外板和前翼子板的模具以及精度要求同樣很高的發罩內外板、頂蓋、左/右前後門外板、左/右後翼子板、後行李箱外板、後翻門等模具。
開發了與自動化開卷線相連的大型覆蓋件高速自動化落料模具,應用於奧迪A6和捷達轎車整體側圍外板生產上,結束了連整體側圍料片都從國外進口的歷史。
開發研製多工位自動化模具,首先應用於寶來副車架上/下體生產上,其壽命為200萬次,尺寸精度CPK≥1.33,受到了德方專家的好評。此類模具向天津--豐田提供了兩套,向天津一汽豐田提供了八套;向德國大眾提供了三套。開發了轎車壓合模具、焊接夾具、檢驗夾具、螺釘車、內飾件模具。
2001年通過了德國萊茵公司ISO9001/QS9000、VDA6.1的質量體系認證。我們開發了「數字化」高精度模具檢測技術。學習德國經驗採用AUDIT評審法檢測覆蓋件精度。
公司企業信息網建設已經達到同行業先進水平,內部虛擬網劃分,提供信息共享、設備共享、企業網頁等服務,現場大屏幕顯示為無圖化生產服務,在線式全網防毒,通過防火牆與一汽企業網以及國際互聯網連通。已經建成集在線網站、辦公、即時通訊、在線監控等內容的知識管理平台。對外國際互聯網站、視頻會議、RVS等與國內外即時信息傳遞。
一汽模具製造有限公司,擁有國內一流的產品設計、研發和操作人員隊伍。公司員工中本科和大專以上佔43%。每年有三、四十人到國外進行學習考察或搞聯合設計工作的人員,在公司工作的外籍專家每年達到70個人月。歷經多年努力,使企業具備了自主開發轎車整車模具的強大能力。
第一、造就了國內最優秀的車身模具設計製造隊伍,具備了強大的研發能力,整車模具設計製造技術水平居國內領先,整體水平達到國際水平。
第二、經過歷年較大規模的技術改造和長時間積累,工藝裝備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居亞洲領先水平。
第三、已具備一年完成3款轎車整車模具設計製造能力;和其它企業合作,一年能夠完成5-6款整車模具,可節省模具開發費6億元人民幣。設計製造周期能夠控制在12-14個月。
第四、2003年的銷售收入和利潤分別是2000年的3倍和5倍。在質量、周期、市場信譽等方面居國內車身模具行業領先水平。黨和國家領導人吳邦國和國家發改委正、副主任前來視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第五、具備了國際化經營能力,最近眾、福特、豐田、馬自達等廠家和義大利、英國、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的模具企業紛紛來訪,尋求合作。我們分別同大眾本部模具工廠和日本荻原建立了戰略夥伴關系。模具出口額累計達人民幣6736多萬元。
一汽模具製造有限公司奉行「幫助客戶成功,共同打造未來的經營理念」,憑借一流的產品和服務,向國內外客戶承諾:我們有能力提供品質非凡的轎車整車模具。我們願和模具同仁、供應商一道,攜手共創光輝的未來!
2.東風汽車模具有限公司座落在中國著名的道教聖地武當山麓,湖北省十堰市。始建於1969年, 2003年12月19日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立足東風、面向國內外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大型專業模 具公司。該公司佔地面積10.8萬平方米,生產面積3.1萬平方米,固定資產1.7億元;現有員工840 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160人,高中級技術人員73人,高中級技師22人。作為國家「863'』計劃 CIMS高新技術應用先導企業,擁有沖壓調試設備23台,數控加工及檢測設備38台;建有45個CAD和 20個CAM圖形工作站。主導產品有:汽車冷沖模、檢驗夾具、汽車主模型、汽車零部件、模具標准 件等。
自1969年建廠以來,先後為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神龍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本田、江鈴、慶鈴、 四川豐田、上海大眾、通用、奇瑞等十多家汽車公司製造模具20000餘套,1979年起四次向日本、 美國出口模具40多套,在國際、國內模展會上多次獲獎,企業先後被授予「全國環境保護先進企 業」、中國建設銀行「3A信用等級單位」、「湖北省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並分別通過了 IS09001:2000、TSl6949:2002質量體系認證、IS0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GB/T28001-2001安全管 理體系認證。
3.天津汽車模具有限公司是以設計製造汽車覆蓋件模具、檢具、夾具為主的專業集團化公司。作為國內最大的汽車模具企業之一,經2003年改製成為民營股份制公司。企業以「天汽模」為注冊商標,產品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汽車模具品牌。
天汽模經過改制後兩年的飛速發展,擁有一個世界級的汽車模具技術中心、檢具、夾具公司、6個模具製造公司、2個沖壓件公司和一系列為汽車模具業服務的信息、設備、實型等專業公司,成為一個為車身開發服務的完整的車身裝備設計、製造企業集團。
天汽模以國際先進水平的CAE/CAD/CAM技術、40多台大型龍門數控加工中心的規模和20多年的現代汽車模具的生產經驗,為國內外汽車廠車身開發服務。目前,天汽模具有1200-1500標准套/年設計製造能力,可每年完成4-5個車型主要覆蓋件模具、檢具、夾具的設計製造,其中直接向歐美出口的模具約佔20-30%。
4.四川成飛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以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成都航空儀表公司、吉利集團有限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共同發起,經國家經貿委批准設立的,以工模具設計、研製和製造為主業以計算機集成技術開發與應用為特徵的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成飛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襲了成飛公司原汽模中心、航空型架車間和航空模具車間精良的裝備、先進成熟的技術,秉承了「市場第一、客戶至上、科技興企」的經營理念,致力於加快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基地建設和企業技術進步,提高我國製造業信息化水平,以股東和公司利益最大化為行為准則,服務於社會。公司總資產29231萬元,注冊資本8041萬。擁有大型計算機工作站70餘台,各類設備近700台。
5。 躍進汽車集團南京模具裝備有限公司是一個從事汽車工藝裝備設計和製造的專業化企業,現佔地60000m2, 職工499人,其中有工程技術人員91人,公司擁有各類設備332台,其中數控加工設備18台、大型三坐標測量機3台;公司的主要產品有汽車沖模、檢具、焊裝夾具、內飾件模具、汽車玻璃模、鑄模、鍛模;近年來為南京汽車集團公司、上海大眾、通用、廣州本田等國內的一些汽車廠設計、製造了大批模具、檢具。模具還出口到英國、日本、伊朗、以色列等國。
地址:南京市玄武區紅山路118號 郵編:210028
電話:0086-25-85417698
傳真:0086-25-85424469
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網頁: www.njtooling.com 是一個從事汽車工藝裝備設計和製造的專業化企業,現佔地60000m2, 職工499人,其中有工程技術人員91人,公司擁有各類設備332台,其中數控加工設備18台、大型三坐標測量機3台;公司的主要產品有汽車沖模、檢具、焊裝夾具、內飾件模具、汽車玻璃模、鑄模、鍛模;近年來為南京汽車集團公司、上海大眾、通用、廣州本田等國內的一些汽車廠設計、製造了大批模具、檢具。模具還出口到英國、日本、伊朗、以色列等國。
地址:南京市玄武區紅山路118號 郵編:210028
電話:0086-25-85417698
傳真:0086-25-85424469
電子郵件: [email protected]
6.哈爾濱哈飛汽車模具製造有限責任公司是哈爾濱航空工業集團下屬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規范化股份制公司。主要從事汽車內外覆蓋件沖壓模具、焊裝夾具和檢具的開發、設計與製造。具有三十多年的汽車模具設計製造經驗,公司佔地面積四十多萬平方米,生產面積 2.1 萬平方米,固定資產 1.1 億元,現有員工 332 人,工程技術(管理)人員 102 人。公司擁有各種工作站 14 台,微機 100 余台,加工設備 100 多台(套),其中大型數控加工(檢測)設備 20 多台(套)、調試設備 20 余台,大型模具年生產能力為 300 標准套,且擁有大型汽車模具鑄造車間,年模具毛坯鑄造能力 5000 噸以上。公司的模具開發已實現 CAD/CAM/CAE 一體化,豐富的汽車模具設計和製造經驗,國內一流的模具鑄造技術,先進的工藝水平和加工設備,還有一支高素質的技術隊伍與公司始終致力於高科技的開發應用,使我公司成為國內較大的、先進的汽車工藝製造專業公司之一,近年來公司已獨立完成了哈飛中意、哈飛賽馬、哈飛路寶、哈飛民意、哈飛賽豹及各改型車的內外覆蓋件模具 2000 多套,檢具 500 多套, 2002 年 6 月和 11 月分別通過德國萊茵公司質量體系的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哈飛模具公司始終以質量第一、用戶第一為宗旨,以振興模具工業為已任,我們願以精湛的技術為您服務和您攜手共創祖國美好的未來。
7.上海荻原模具有限公司
上海荻原模具有限公司是由日本荻原株式會社、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航空發動機製造廠共同投資組建的中日合資企業。公司專業設計、製造、銷售汽車大中型沖壓件模具。公司成立於2000年3月,總投資為1455萬美元。
公司依託日本荻原株式會社的先進模具製造技術竭誠為客戶提供一流的模具產品和售後服務。公司目前的客戶有:上海大眾、上海通用、廣州本田、天津豐田等著名廠家,公司本著「品質第一,顧客滿意度100%」的原則,將努力提高、改善公司的產品和服務,並最終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公司擁有一批經驗豐富的模具專業人員。目前有員工125名,其中日方常駐人員5名,分別擔任公司的主要領導和技術、製造部門的主管,中方技術人員32名。全公司研究生、本科生占員工總數的20%,20%的員工擁有中,高級技術職稱,30%的工人為中級工。公司還採取定期派員赴日研修及短期聘請日本專家的方式進一步提高員工的技術水平。
SOC作為一家中日合資的設計製造大中型汽車車身內外覆蓋件模具的專業公司,具有雄厚的設計與製造能力。公司全部採用計算機輔導設計,擁有先進的三軸、五軸數控加工設備,採用高速度、高精度、大功率的數控加工設備製造模具。
同時,公司在自身的生產能力上也積極突破,不斷提高。現在能加工的模具已幾乎擴展到了汽車上的所有零件,其中主要的有:
1.覆蓋件類:包括車頂、前後門內板、前後側圍、左右立柱、行李箱蓋、引擎蓋等。
2.骨架類:包括車底板、懸掛支架、散熱器支架等。
公司希望在廣大新老客戶的合作過程中,不僅能為客戶滿意的產品和服務,更能為加速提高我國汽車零件的國產化作出貢獻
8.北汽福田濰坊模具廠(以下簡稱濰坊模具廠)是北汽福田車輛股份有限公司下屬一個專業廠,面向行業和社會從事汽車覆蓋件模具設計製造開發的專業廠家。為福田公司和國內二十幾個廠家提供了中、輕、重和轎卡的汽車覆蓋件模具、檢驗夾具及完善的技術服務。模具製造方面已形成製造汽車覆蓋件模具的優勢,產品質量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多年來先後為多家大型骨幹企業的產品更新換代生產製造了各種類型的覆蓋件模具及冷沖模具。「三維實體建模技術」、「逆向工程技術」、「超精加工技術」、「汽車模具檢具技術」等先進技術的應用,使福田模具走了在汽車模具行業的前
9.浙江富鈴汽車模具車身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於2001年的外商投資企業,公司位於杭州臨平工業區內,投資2000萬美元,佔地300餘畝。主要業務為汽車車身覆蓋件壓制與焊裝、汽車車身模具設計與製造,及其他汽車配件的製造與銷售。公司引進了日本「KOMATUS」生產的沖壓生產線(1台雙動1600T+5台單動800T),專門用於汽車車身覆蓋件或其他沖壓件的壓制;而公司引進的德國、義大利、法國產的數控加工中心、三坐標測量機、三維掃描儀及先進的模具設計軟體(UG, CAITA等),力求CAD/CAM/CAE的集成達到最大化,使得模具的設計與製造能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對產品的先進性、多樣性、復雜性、可靠性和經濟性等提供了有效地保證;同時公司引進的焊接機器人可以為車身分總成的焊接提供高質高效保證。本公司為上海大眾(SVW)一級供應商。公司下屬企業擁有600T油壓生產線二條及各類大小沖床、油壓機60餘台.
10.河北興林車身模具製造有限公司
河北興林集團成立於1986年,是河北省百強企業,滄州市二十強企業,中國汽車模具協會會員單位,是目前國內模具製造行業規模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主要從事汽車模具和汽車覆蓋件的設計,製造,維修和銷售。多年來與東風汽車公司,江西五十鈴,昌河飛機製造公司,廈門金龍客車廠,廣州本田公司,日本本田公司等廠家保持著友好的業務往來,以可靠的質量,一流的服務在全國模具行業享有良好的信譽。 集團下轄河北興林車身製造有限公司,河北興林模具有限公司,上海千緣汽車車身模具有限公司,興林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四家成員單位,目前擁有固定資產10000餘萬元。公司總部位於河北泊頭市經濟開發區,佔地136畝,建築面積31000平方米。公司擁有大型數控加工中心12台,大型龍門銑床2台,精密坐標鏜床2台,數控切割機2台,三坐標測量儀2台,以及其他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輔助設備45台,年生產能力為500-600當量套模具,集團公司現有436人,其中具有十年以上模具設計加工的設計製造工程師40餘人。集團公司全面應用各種軟體進行計算機輔助CAD/CAM/CAE,可以方便的接受標准格式的各類圖形數據(IGES,STEP,PRT等)。並具有進行反求工程和三維實體模具設計能力。模具加工精度和使用壽命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公司全體人員熱忱歡迎各界朋友來廠指導。
11.湖北十堰先鋒模具股份有限公司始建於1995年8月,主營汽車覆蓋件模具、檢具的設計、製造和生產汽車零部件,系中國模具工業協會理事單位。 公司座落在車城十堰開發區,北有南水北調的源頭漢水,南有道教聖地武當山,西距漢十高速十堰出口約10公里。佔地55000m2 、生產面積15000m2;擁有大型數控銑、調試壓床、檢測設備等主要設備32台。固定資產6000萬元;員工208人,其中CAD/CAM人員43人,管理人員都曾到國外培訓;年生產能力大、中型模具600套,產值6000萬元。 「出精品模具,樹先鋒品牌」。十年來已為國內知名汽車公司提供了數以千計的模具、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