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模具熱處理要點有哪些
硬度要求;塑料模具應有適中的硬度和良好的韌性,不同類型的模具要求不同的硬度,由於熱固性塑料模具是在長期受熱、受壓下工作,因而要求在熱處理後,具有足夠的抗堆塌
能力。熱處理工藝要點;模具在熱處理過程中,應特別注意保護型腔表面,防止表面氧化、侵蝕、脫碳或增碳。如果表面碳量過高,則會使殘余奧氏體增多,難以或根本無法拋光。淬火冷卻時,應採用較緩和的冷卻介質,以免變形和淬裂。可採用延遲冷卻淬火或熱浴淬火或空冷。採用易切削預硬鋼,可免除淬火而發生變形;採用馬氏體時效鋼或優質低合金時效鋼,可使時效變形率控制在0.05%以內;在粗加工和精加工之間及在高精加工之前進行去應力處理,可清除因加工殘余應力導致的變形;採用合理的熱處理工藝,使模具鋼獲得穩定的組織,可避免因組織轉變引起的變形;採用熱脹系數小的鋼材,可減小熱脹冷縮引起的變形。模具回火應充分,回火溫度應高於工作溫度,以免在工作時模具繼續發生回火轉變,因而在模腔表面出現組織應力。
Ⅱ 模具的表面強化熱處理有哪些
模具表面強化處理工藝主要有氣體氮化法、離子氮化法、電火 花表面強化法、滲硼、TD法、CVD法、PVD法、激光表面強化 法、離子注入法、等離子噴塗法等。
(1)氣體軟氮化:使氮在氮化溫度分解後產生活性氮原子,被 金屬表面吸收滲入鋼中並且不斷自表面向內擴散,形成氮化層。模 具經氮化處理後,表面硬度可達950〜1200HV,使模具具有很高 的紅硬度和高的疲勞強度,並提高模具表面的光潔度和抗咬合
能力
。
(2)離子氮化:將待處理的模具放在真空容器中,充以一定壓 力的含氮氣體(如氮或氮氫混合氣),然後以被處理模具作陰極, 以真空容器的罩壁作陽極,在陰陽極之間加400〜600V的直流電 壓,陰陽極間便產生輝光放電,容器里的氣體被電離,在空間產生 大量的電子與離子。在電場的作用下,正離子沖向陰極,以很高的 速度轟擊模具表面,將模具加熱。正離子沖入模具表面,獲得電子,變成氮原子被模具表面吸收,並向內擴散形成氮化層。應用離 子氮化法可提高模具的耐磨性和疲勞強度。
(3)電火花表面強化:這是一種直接利用電能的高能量密度對 模具表面進行強化處理的工藝。它是通過火花放電的作用,把作為 電極的導電材料滲進金屬工件表層,從而形成合金化的表面強化 層,使工件表面的物理、化學性能和力學性能得到改善。例如採用 WC、TiC等硬質合金電極材料強化高速鋼或合金工具鋼表面,可 形成顯微硬度1100HV以上的耐磨、耐蝕和具有紅硬性的強化層, 使模具的使用壽命明顯提高。電火花表面強化的優點是設備簡單、 操作方便,處理後的模具耐磨性提高顯著;缺點是強化表面較粗 糙,強化層厚度較薄,強化處理的效率低。
(4)滲硼:由於滲硼層具有良好的紅硬性、耐磨性,通過滲硼 能顯著提高模具表面硬度(達到1300〜2000HV)和耐磨性,可廣 泛用於模具表面強化,尤其適用於處理在磨粒磨損條件下的模具。 但滲硼層往往存著較大的脆性,這也限制了它的應用。
(5)TD熱處理:在空氣爐或鹽槽中放入一個耐熱鋼制的坩堝, 將硼砂放入坩堝加熱熔化至800〜1200℃,然後加入相應的碳化物 形成粉末(如欽、鋇、鈮、鉻),再將鋼或硬質合金工件放入坩堝 中浸漬保溫1〜2h,加入元素將擴散至工件表面並與鋼中的碳發生 反應形成碳化物層,所得到的碳化物層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6)CVD法(化學氣相沉積):將模具放在氫氣(或其它保護 氣體)中加熱至900〜1200℃後,以其為載氣,把低溫汽化揮發的 金屬化合物氣體如四氯化鈦和甲烷(或其它碳氫化合物)蒸氣帶入 爐中,使TiCl4中的鈦和碳氫化合物中的碳(以及鋼表面的碳分) 在模具表面進行化學反應,從而生成一層所需金屬化合物塗層(如 碳化欽)。
(7)PVD法:在真空室中使強化用的金屬原子蒸發,或通過荷 能粒子的轟擊,在一個電流偏壓的作用下,將其吸引並沉積到工件 表面形成強化層。利用PVD法可在工件表面沉積碳化鈦、氮化 鈦、氧化鋁等多種化合物。
(8)激光表面強化:當具有一定功率的激光束以一定的掃描速 度照射到經過黑化處理的模具工作表面時,將使模具工作表面在很 短時間內由於吸收激光的能量而急劇升溫。當激光束移開時,模具 工作表面由基材自身傳導而迅速冷卻,從而形成具有一定性能的表 面強化層,其硬度可提高15%〜20%,此外還具有耐磨性高、節 能效果顯著以及可改善工作條件等優點。
(9)離子注入:利用小型低能離子加速器,將需要注入元素的 原子,在加熱器的離子源中電離成離子,然後通過離子加熱器的高 電壓電場將其加熱,成為高速離子流,再經過磁分析器提煉後,將 離子束強行打入置於靶室中的模具工作表面,從而改變模具表面的 顯微硬度和表面粗糙度,降低表面摩擦系數,最終提高工件的使用 壽命。
Ⅲ PVC管生產模具溫度過高怎麼辦
生產PVC硬管時,模具溫度實際溫度在180度並不算高,在配方體系適當的時候,模具溫度180度時不會出現分解的情況,應該從三個方面著手考慮:1、模具電渡層是否脫落或模具損傷,導致原料滯留,長時間受熱後分解;2、考慮配方體系中熱穩定劑用量是否出現問題,透明硬管所用穩定劑應是有機錫,是否計量不準確或用量不足,造成配方體系穩定性不夠,混合料發生分解現象;3、潤滑體系搭配不當,外潤滑劑用量偏低,造成生產中剪切熱量過大,料溫過高,長時間生產出現分解
Ⅳ 模具熱處理的步驟是怎樣的
將模具鋼材加熱到發紅白(約800-900度),並坦禪保溫一定時間,然後放入油芹辯里冷卻,再將模具鋼材放入爐里加熱300-400度,保溫一段時間,取出放入室溫冷卻,也可以放入油里冷讓首塵卻。
Ⅳ 模具熱處理要點有哪些
硬度要求;塑料模具應有適中的硬度和良好的韌性,不同類型的模具要求不同的硬度,由於熱固性塑料模具是在長期受熱、受壓下工作,因而要求在熱處理後,具有足夠的抗堆塌
能力。熱處理工藝要點;模具在熱處理過程中,應特別注意保護型腔表面,防止表面氧化、侵蝕、脫碳或增碳。如果表面碳量過高,則會使殘余奧氏體增多,難以或根本無法拋光。淬火冷卻時,應採用較緩和的冷卻介質,以免變形和淬裂。可採用延遲冷卻淬火或熱浴淬火或空冷。採用易切削預硬鋼,可免除淬火而發生變形;採用馬氏體時效鋼或優質低合金時效鋼,可使時效變形率控制在0.05%以內;在粗加工和精加工之間及在高精加工之前進行去應力處理,可清除因加工殘余應力導致的變形;採用合理的熱處理工藝,使模具鋼獲得穩定的組織,可避免因組織轉變引起的變形;採用熱脹系數小的鋼材,可減小熱脹冷縮引起的變形。模具回火應充分,回火溫度應高於工作溫度,以免在工作時模具繼續發生回火轉變,因而在模腔表面出現組織應力。
Ⅵ 模具頂針溫度高了怎麼處理
要降低模具卜陪溫度,只型櫻蠢有砂磨機安裝使用模具冷水機、模具冷凍機、模具冰頌嘩水機、模具凍水機,才可以解決模具溫度過高的問題。
1)水冷:在壓鑄模具上設置冷卻水通道,使循環水通入成形鑲塊或型芯內,將熱量帶出模具。水冷冷卻效率高,能有效降
Ⅶ 模具製造過程中常用哪些熱處理工藝方法
1、退火:常見的是球化退火,降低硬度,便於切削加工成型。
2、淬火+回火:為了獲得最後的力學性能,一般情況下,冷作模具通常採用淬火+低溫回火,熱作模具通常採用淬火+高溫回火。
3、化學熱處理:通常是滲碳、滲氮、碳氮共滲,目的是為了獲得高硬度高耐磨性的表面,現在還有滲金屬的,比如PQP處理。
4、表面塗覆:有PVD處理、CVD處理,即物理氣相沉積和化學氣相沉積。也是為了獲得表面性能。屬於現代表面處理技術方面了。
Ⅷ 鈑金模具表面熱處理後用什麼方法或工具對其進行修理打磨
可以使用油石或者超聲波拋光機對模具進行打磨,使用油石打磨時,應該先用粗油石進行打磨,然後再使用比較細一些的油石進行打磨,最後再使用細的油石進行打磨。然後再換細的砂紙進行打磨,最後再使用金相砂紙進行打磨拋光即可。使用超聲波拋光機進行打磨時,開始也應先使用粗油石進行打磨,油去機械加工時留下的刀痕,再用比較細的油石把前面粗油石的打磨痕跡打磨掉。然後再換拋光機,在打磨工具上塗上拋光膏對模具的型腔進行打磨。同樣也是先用比較粗的拋光膏進行打磨,然後再換比較細的拋光膏進行打磨,最後再使用W3.5粒度的拋光膏進行打磨即可。
Ⅸ 模具剛才加熱到180度,模具表面發熱
您好,模具加熱到180度後,模具表面會發熱,這是因為模具表面的材料會吸收熱量,並將熱量傳導到模具內部,從而使模具表面發熱。此外,由於模具表面的材料具有較高的熱導率,因此模具表面的溫度會比模具內部的溫度要高,這也是模具表面發熱的原因。此外,模具表面發熱也可能是由於模具表面的材料具有較高的熱膨脹系數,當模具表面的溫度臘告碧升高時,模具表友沖面的材料會膨脹,從而導致模輪舉具表面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