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模具設計 > PE實心板模具出料不均勻怎麼調

PE實心板模具出料不均勻怎麼調

發布時間:2023-04-25 20:43:43

Ⅰ PE膜頭吹出來的袋子一邊薄一邊厚調不好怎麼辦

PE膜頭吹出來的袋子一邊薄一邊厚:
1、可以調節模具螺絲,將厚的一邊緊的螺絲一點,薄的一邊的螺森寬笑絲松一巧脊點。
2、如果調節模具螺絲無效,則說明不能這方面的問題,需要檢查別的項目。
3、檢查模具內是否有雜質,過濾網和模腔是否可能堵塞,螺桿機筒是否磨損,導致擠出壓力不夠。
4、溫度過高也會造成吹塑不均勻,需要調整溫度後再檢測。
5、吹膜機是將此含塑料粒子加熱融化再吹成薄膜。吹膜機分很多種,有PE,POF,PVC等等。用全新的粒子吹出的是新料,色澤均稱,干凈,袋子拉伸好。

Ⅱ PE管材壁厚不均勻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如何解決該問題

壁厚不均勻的原因:
1.定徑套冷卻水不均勻,出水大的地方先快速冷卻,導致這個部位管壁偏厚。
2.PE管生產線本身穩定性不好,牽引機晃動或牽引機不穩定。
3.口模和心模不同心,之間的間隙不平均。
解決辦法:
1.生產PE管時,定時檢查定徑套內的冷卻水,發現冷卻水分布不均勻時,應及時調整。
2.定期檢查PE管生產線,特別是牽引機,如發現問題應及時搶修。
3.解決的辦法是調節口模周圍上的壁厚調節螺栓,每調整一次,用油性筆在口模出來的管材外壁最上側做上記號,這樣會記得管材出來後哪個方向是上側的。
4.DN50mm以下的小口徑PE管,待記號從牽引機出來,切取一小段,用小刀修去毛邊,用游標卡尺量附近六個點(有些管尺度要求的不一樣),那邊厚那邊薄一目瞭然,再進行下一步調整。
5.生產大口徑PE管時,通常為了避免浪費原料,採取的方法是在管材外壁冷卻水槽還沒到牽引機就進行切樣檢查,用專門的鑽孔機隨意切取一塊進行測量。

Ⅲ 用pe膠料注塑填充塑料件時不均勻怎麼辦

這個要注意很多的
(1)料筒溫度
熔料溫度是很重要的,所用的射料缸溫度只是指導性的。熔膠溫度可在射嘴處量度或使用空氣噴射法來量度。射料缸的溫度設定取決於熔膠溫度、螺桿轉速、背壓、射料量和注塑周期。如果沒有加工某一特定級別塑料的經驗,應從最低的設定開始。為了便於控制,射料缸分了區,但不是所有都設定為相同溫度。如果運作時間長或在高溫下操作,應將第一區的溫度設定為較低的數值,這將防止塑料過早熔化和分流。注塑開始前,確保液壓油、料斗封閉器、模具和射料缸都處於正確溫度下。料筒溫度一般自後至前逐步升高,以便均勻塑化。
(2)熔料溫度
熔體溫度對熔體的流動性能起主要作用,塑膠沒有具體的熔點,所謂熔點是一個熔融狀態下的溫度段,塑膠分子鏈的結構與組成不同,因而對其流動性的影響也不同,剛性分子鏈受溫度影響較明顯,如PC、PPS等,而柔性分子鏈如PA、PP、PE等流動性通過改變溫度並不明顯,所以應根據不同的材料來調校合理的注塑溫度。
(3)模具溫度
有些塑膠料由於結晶化溫度高,結晶速度慢,需要較高模溫,有些由於控制尺寸和變形,或者脫模的需要,要較高的溫度或較低溫度,如PC一般要求60℃以上,而PPS為了達到較好的外觀和改善流動性,模溫有時需要160℃以上,因而模具溫度對改善產品的外觀、變形、尺寸、膠模等方面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模具設計及成型工程的條件設定上,重要的是不僅要維持適合的溫度,還要能讓其均勻分布。不均勻的模溫分布,會導致不均一的收縮和內應力,因而使成型品易產生變形和翹曲。
模溫的高低會影響塑料在模腔內硬化的速度,太低會使充填較困難以及未適當的收縮(或再結晶)即硬化,使得成型品有較多的充填和熱應力的殘留;太高則出現毛邊及需要較長的冷卻時間。模具溫度對塑件內在性能和表現質量影響很大,對於表面要求較高的膠件,模溫要求較高。
(4)注射壓力
熔體克服前進所需的阻力,直接影響產品的尺寸、重量和變形等,不同的塑膠產品所需注塑壓力不同,對於像PA、PP等材料,增加壓力會使其流動性顯著改善,注射壓力大小決定產品的密度,即外觀光澤性。它沒有固定的數值,而模具填充越困難,注塑壓力也增大。射出壓力的設定主要是控制油壓使其足以推動螺桿達到所設定的射出速度要求。由於每種塑料的特性不同,流動的難易程度也不同,同種材料熔膠溫度不同,黏度也會發生變化,產品不同、模具設計、模溫不同均會使材料流動形成的阻力改變,要在種種不同狀況下維持同一射出速度,就得改變射出壓力,使其克服熔膠流動所造成的阻力。射出壓力與保持壓力不同,射出壓力主要影響的是充填階段,而保持壓力影響的卻是冷卻階段。
對於流動性差的塑料,注射壓力要取大值,對於型腔阻力大的薄壁膠料,注射硬度力也要取最大值。
(5)射出速度
射出速度的設定是控制熔膠充填模具的時間及流動模式,是流動過程中的最重要條件。射出速度的調整正確與否對產品外觀質量有絕對的支配。
射出速度設定的基本原則是配合塑料在模穴內流動時,按其流動所形成的斷面大小來升降,並且遵守慢→快→慢的程序而盡量快(確認外觀有無瑕疵)的要領。
注射速度通過調節單位時間內向注射油缸供油多少來實現,一般來說(在不引起副作用的前提下)盡量使用高射速充模,以保證塑件熔接強度及表觀質量,而相對低的壓力也使塑件內應力減小,提高了強度。採用高壓低速進料的情況可使流速平穩,剪切速度小,塑件尺寸穩定,避免縮水缺陷。
(6)時間參數(成型周期)
注射時間和冷卻時間是基本組成部分,其長短對注塑件的質量有決定性的影響。充模時間一般不超過10s。保壓時間較長,與膠件壁厚有關(壁厚取長時間),以保證最小收縮。冷卻時間取決於塑料結晶性、製品料厚、模具溫度等因素,視具體情形調整。

Ⅳ PE膜頭吹出來的袋子一邊薄一邊厚調不好,怎麼辦

模口間隙偏小,阻力太大,因次薄膜厚度偏薄;冷卻風環的風量太小,薄膜冷卻太慢;牽引速度太快、薄膜拉伸過度,從而使薄膜厚度變薄;模具很久沒保養,模具里有焦料或灰塵;

螺桿使用時間過久,塑化能力降低。PP塑膠原料,化學名稱:聚丙烯,特點:密度小,強度剛度,硬度耐熱性均優於低壓聚乙烯,可在100度左右使用。具有良好的電性能和高頻絕緣性燃仔余不受濕度影響,但低溫時變脆、不耐磨、易老化。適於製作一般機械零件,耐腐蝕零件和絕緣零件。聚丙烯,英文名稱:Polypropylene(PP),日文名稱:ポリプロピレン,分子式:(C3H6)n。CAS登錄號:9003-07-0,是由丙烯聚合而製得的一種熱塑性樹脂。按甲基排列位置分為等規聚丙烯(isotacticpolypropylene)、無規聚丙烯(atacticpolypropylene)和間規聚丙烯(syndiotacticpolypropylene)三種。可以調節模具螺絲,皮滾將厚的一邊緊的螺絲一點,薄的一邊的螺絲松一點。

如果調節模具螺絲無效,則說明不能這方面的問題,需要檢查別的項目。檢查模具內是否有雜質,過濾網和模腔是否可能堵塞,螺桿機筒是否磨損,導致擠出壓力不夠。溫度過高也會造成吹塑不均勻,需要調整溫度後再檢測。吹膜機是將塑料粒子加熱融化再吹成薄膜。吹膜機分很多種,有PE,POF,PVC等等。用全新的粒子吹出的是新料,色澤均稱,干凈,袋子拉伸好。清一下過濾網,清一下模唇,上點硅油(把這些因素先排除)一般規律,厚膜一邊,模頭間隙較大,薄膜一邊,模頭間隙較小,確認是這樣的情況,只要間隙大調小就可以了,反之已然;但也有例外,風量偏小時,模頭間隙大的一邊,薄膜偏薄.調模的方法,緊小放大,先緊使模頭之間隙有變大的動力,放開需戚畝要調小間隙的螺柱,每次45度轉角,一次次,慢慢調,邊調邊測量,直到左右一致。

Ⅳ 塑膠模具開模不平衡,該怎麼修理

一、塑料製品充填不滿
1、成因:主要是缺料和注射壓力與速度不妥(包括阻力造成壓力過於耗損)。
2、解決措施:
(1)機台方面:機台的塑化量或加熱功率不定,應選用塑化量與加熱功率大的機台;螺桿與料筒或過膠頭等的磨損造成回料而出現實際充模量不中;熱電偶或發熱圈等加熱系統故障造成料筒的實際溫度過低;注射油缸的密封元件磨損造成漏油或迴流,而不能達到所需的注射壓力;射嘴內孔過小或射嘴中心度調節不當造成阻力過大而使壓力消耗。
(2)模具方面:①模具局部或整體的溫度過低造成入料困難,應適當提高模溫;②模具的型腔的分布不平衡。製件壁厚過薄造成壓力消耗過磊而且充模不力。應增加整個製件或局部的壁厚或可在填充不足處的附近,設置輔助流或澆口解決。③模具的流道過小造成壓力損耗;過大時會出現射膠無力;過於粗糙都會造成製件不滿。應適當設置流道的大小,主流道與分流道,澆口之間的過渡或本身的轉彎處應用適當的圓弧過渡。④模具的排氣不良。進入型腔的料受到來不及排走的氣體壓力的阻擋而造成充填不滿。可以充分利用螺桿的縫隙排氣或降低鎖模力利用分型面排氣,必要時要開設排氣溝道或氣孔。
(3)製件不滿反復出現的原因:①塑料原料粒度大小懸殊不均時會使加料份量不定。②螺桿的過膠頭、過膠圈及過膠墊圈的磨損過大,使熔料可能在螺桿處經與料筒內之間滑行及迴流造成不滿。③入流口的冷卻系統失效,使下料量不穩定。④料筒調定的注料量不足,即緩沖墊過小會使射料時多時少而出現製件不滿。
二、飛邊
1、成因:又稱溢邊、披鋒、毛刺等,大多發生在模具的分合位置上,如動模和靜模的分型面,滑塊的滑配部位、鑲件的絕隙、頂桿孔隙等處,飛邊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模具或機台鎖模力失效造成。
2、解決措施:
(1)機台的最高鎖模力不夠應選用鎖模力夠的機台。鎖模機鉸磨損或鎖模油缸密封元件磨損出現滴油或迴流而造成鎖模力下降。加溫系統失控造成實際溫度過高應檢查熱電偶、加熱圈等是否有問題。
(2)模具方面:①模具型腔分布不衡或平行度不夠造成受力不平衡而造成局部飛邊,局部不滿,應在不影響製件完整性前提下流道應盡量安置在質量對稱中心。②模具中活動構件、滑動型芯受力不平衡時會造成飛邊。③模具排氣不良時受壓的空氣會使模的分型面脹開而出現飛邊,應開設良好的排氣系統,或在分型面上挖排氣溝。
(3)原料方面:塑料的流動性過大,或加太多的潤滑劑,應適當降低壓力、速度、溫度等,減小潤滑劑的使用量,必要時要選用流動性低的塑料。
(4)加工、調整方面:①設置的溫度、壓力、速度過高,應採用分段注射。注射時間、保壓時間、加料量過多都會造成飛邊。②調節時,鎖模機鉸未伸直,或開、鎖模時調模螺母經常會動而造成鎖模力不足出現飛邊。③調節頭與二極的平行度不夠或調節的系統壓力過大。
(5)飛邊反復出現的原因:①塑料原料粒度大小懸殊不均時會使加料份量不定。②螺桿的過膠頭、過膠圈及過膠墊圈的磨損過大,使熔料可能在螺桿處經與料筒內之間滑行及迴流造成飛邊。③入流口的冷卻系統失效,使下料量不穩定。④料筒調定的注料量不足,即緩沖墊過小會使射料時多時少而出現飛邊。
三、澆口區域缺陷
(一)光芒線
1、成因:在垂直製件方向的點澆口設計中,注塑時製件表面出現了以澆口為中心的由不同顏色深度和光澤組成的輻射系統,稱為光芒線。大體有三種表現,即深色底暗色線,暗色底深色線及在澆口周圍暗色線密而發白。這類缺陷大多在注制聚苯乙烯與改性聚苯乙烯混合料時出現,與下列因素有關:兩種料在流變性、著色性等方面有差異,澆注系統平流層與紊流層流速和受熱狀況有差異;塑料因熱分解而生成燒焦絲;塑料進模時氣態物質的干擾。
2、解決措施:
(1)採用混合塑料時,要混合好塑料,塑料的顆粒大小要相同與均勻。
(2)塑料和著色劑要混合均勻,必要時要加入適當分散劑,用機械混合。
(3)塑化要完全,機台的塑化性能要良好。
(4)降低注射壓力與速度、縮短注射和保壓時間,同時提高模溫,提高射嘴溫度,同時減少前爐溫度。
(5)防止塑料的降解而造成粘性增大的熔料及焦化物質:如注意螺桿與料筒是否磨損而存在死角,或加溫系統失控,加工操作不當造成塑料長期加熱而分解。可以通過拋光螺桿和料筒前端的內表面。
(6)改進澆口設計,如放大澆口直徑,改變澆口位置,將澆口改成圓角過渡,試對澆口進行局部加熱,在流道端添加冷料井。
(二)冷料斑
1、成因:冷料斑主要是指製件近澆口處帶有霧色或亮色的斑紋或從澆口出發的宛如若蚯蚓貼在上面的彎曲疤痕,它們由進入型腔的塑料前鋒或因過分的保壓作用而後來擠進型腔的冷料造成,前鋒料因為射咀或流道的冷卻作用傳去熱量,在進入型腔前部分被冷卻固化,當通過狹窄的澆口而擴張注入型腔時,形成熔體破裂,緊接著又被後來的熱熔料推擁,於是就成了冷料斑。
2、解決措施:
(1)冷料井要開設好。還要考慮澆口上的形式、大小和位置,防止料的冷卻速度懸殊。
(2)射嘴中心度要調好,射咀與模具入料上的配合尺寸要設計好,防止漏料或造成有冷料被帶入型腔。
(3)模具排氣度良好。氣體的干擾會使澆口出現混濁性的斑紋。
(4)提高模溫。減慢注射速度,增大注射壓力,減低保壓與注射時間,減低保壓壓力。
(5)乾燥好塑料。少用潤滑劑,防止粉料被污染。
四、收縮凹陷
1、機台方面:
(1)射嘴孔太大造成融料迴流而出現收縮,太小時阻力大料量不足出現收縮。
(2)鎖模力不足造成飛邊也會出現收縮,應檢查鎖模系統是否有問題。
(3)塑化量不足應選用塑化量大的機台,檢查螺桿與料筒是否磨損。
2、模具方面:
(1)製件設計要使壁厚均勻,保證收縮一致。
(2)模具的冷卻、加溫系統要保證各部份的溫度一致。
(3)澆注系統要保證通暢,阻力不能過大,如主流道、分流道、澆口的尺寸要適當,光潔度要足夠,過渡區要圓弧過渡。
(4)對薄件應提高溫度,保證料流暢順,對厚壁製件應降低模溫。
(5)澆口要對稱開設,盡量開設在製件厚壁部位,應增加冷料井容積。
3、塑料方面:
結晶性的塑料比非結晶性塑料收縮歷害,加工時要適當增加料量,或在塑料中加成換劑,以加快結晶,減少收縮凹陷。
4、加工方面:
(1)料筒溫度過高,容積變化大,特別是前爐溫度,對流動性差的塑料應適當提高溫度、保證暢順。
(2)注射壓力、速度、背壓過低、注射時間過短,使料量或密度不足而收縮壓力、速度、背壓過大、時間過長造成飛邊而出現收縮。
(3)加料量即緩沖墊過大時消耗注射壓力,過小時,料量不足。
(4)對於不要求精度的製件,在注射保壓完畢,外層基本冷凝硬化而夾心部份尚柔軟又能頂出的製件,及早出模,讓其在空氣或熱水中緩慢冷卻,可以使收縮凹陷平緩而不那麼顯眼又不影響使用。
五、銀紋(包括表面氣泡和內部氣孔)
造成缺陷的主要原因是氣體(主要有水汽、分解氣、溶劑氣、空氣)的干擾。
1、機台方面:
(1)料筒、螺桿磨損或過膠頭、過膠圈存在料流死角,長期受熱而分解。
(2)加熱系統失控,造成溫度過高而分解,應檢查熱電偶、發熱圈等加熱元件是否有問題。螺桿設計不當,造成個解或容易帶進空氣。
2、模具方面:
(1)排氣不良。
(2)模具中流道、澆口、型腔的磨擦阻力大,造成局部過熱而出現分解。
(3)澆口、型腔分布不平衡,冷卻系統不合理都會造成受熱不平衡而出現局部過熱或阻塞空氣的通道。
(4)冷卻通路漏水進入型腔。
3、塑料方面:
(1)塑料濕度大,添加再生料比例過多或含有有害性屑料(屑料極易分解),應充分乾燥塑料及消除屑料。
(2)從大氣中吸潮或從著色劑吸潮,應對著色劑也進行乾燥,最好在機台上裝乾燥器。
(3)塑料中添加的潤滑劑、穩定劑等的用量過多或混合不均,或者塑料本身帶有揮發性溶劑。混合塑料受熱程度難以兼顧時也會出現分解。
(4)塑料受污染,混有其它塑料。
4、加工方面:
(1)設置溫度、壓力、速度、背壓、熔膠馬達轉速過高造成分解,或壓力、速度過低,注射時間、保壓不充分、背壓過低時,由於未能獲得高壓而密度不足無法熔解氣體而出現銀紋,應設置適當的溫度、壓力、速度與時間及採用多段注射速度。
(2)背壓低、轉速快易使空氣進入料筒,隨熔料進入模具,周期過長時融料在料筒內受熱過長而出現分解。
(3)料量不足,加料緩沖墊過大,料溫太低或模溫太低都影響料的流動和成型壓力,促使氣泡的生成。
六、顏色及光澤缺陷(表面暗色光澤差)
正常情況下,製件表面具有的光澤主要由塑料的類型、著色劑及模面的光潔度所決定。造成不良情況的原因及解決方法如下:
1、模具光潔度差,型腔表面有銹跡等,模具排氣不良。
2、模具的澆注系統有缺陷,應增大冷料井,增大流道、拋光主流道、分流道和澆口。
3、料溫與模溫偏低,必要時可用澆口局部加熱辦法。
4、加工壓力過低、速度過慢、注射時間不足、背壓不足,造成密實性差而使表面暗色。
5、塑料要充分塑化,但要防止料的降解,受熱要穩定,冷卻要充分,特別是厚壁的。
6、防止冷料進入製件,必要時改用自鎖式彈簧或降低噴嘴溫度。
7、使用的再生料過多,塑料或著色劑質量差,混有水汽或其它雜質,使用的潤滑劑質量差。
8、鎖模力要足夠。
七、顏色不均
原因及解決方法如下:
1、著色劑擴散不良,這種情況往往使澆口附近出現花紋。
2、塑料或著色劑熱穩定性差,要穩定製件的色調,一定要嚴格固定生產條件,特別是料溫、料量和生產周期。
3、對結晶型塑料,盡量使製件各部分的冷卻速度一致,對於壁厚差異大的製件,可用著色劑來掩蔽色差,對於壁厚較均勻的製件要固定好料溫和模溫。
4、製件的造型和澆口形式,位置對塑料充填情況有影響,使製件的某些局部產生色差,必要時要進行修改。
八、白霜
有些聚苯乙烯類製件,在脫模時,會在靠近分型面的局部表面發現附著一層薄薄的白霜樣物質,大多經拋光後能除去。這些白霜樣物質同樣會附在型腔表面,這是由於塑料原料中的易揮發物或可溶性低分子量的添加劑受熱後形成氣態,從塑料熔體釋出,進入型腔後被擠迫到靠近有排氣作用的分型面附近,沉澱或結晶出來。這些白霜狀的粉末和晶粒粘附在模面上,不單會刮傷下一個脫模製件,次數多了還將影響模面的光潔度。不溶性填料和著色劑大多與白霜的出現無關。白霜的解決方法:加強原料的乾燥,降低成型溫度,加強模具排氣,減少再生料的摻加比例等,在出現白霜時,特別要注意經常清潔模面。
九、白邊
白邊是改性聚乙烯和有機玻璃特有的注射缺陷,大多出現在靠近分型面的製件邊緣上。白邊是由無數與料流方向垂直的拉伸取向分子和它們之間的微細距離組成的集合體。在白邊方向上尚存在高分子連接相,因而白邊還不是裂縫,在適當的加熱下,有可能使拉伸取向分子回復自然捲曲狀態而使白邊消退。
解決措施:
1、生產過程注意保持模板分型面的緊密吻合,特別是型腔周圍區域,一定要處於真正充分的鎖模力下,避免縱向和橫向脹模。
2、降低注射壓力、時間和料量,減少分子的取向。
3、在模面白邊位置塗油質脫模劑,一方面使這個位置不易傳熱,高溫時間維持多一些,另一方面使可能出現白邊受到抑制。
4、改進模具設計。如採用彈性變形量較小的材料製作模具,加強型腔側壁和底板的機械承載力,使之足以承受注射時的高壓沖擊和工作過程溫度的急劇升高,對白邊易發區給予較高的溫度補償,改變料流方向,使型腔內的流動分布合理。
5、考慮換料。
十、色條、色線、色花
這是採用色母粒著色的塑料製件較常出現的問題,雖然色母粒著色在色型穩定性、色質純度和顏色遷移性等方面均優於乾粉著色、染漿著色,但分配性,亦即色粒在稀釋塑料在混合均勻程度卻相對較差,製成品自然就帶有區域性色澤差異。
解決措施:
1、提高加料段溫度,特別是加料段後端的溫度,使其溫度接近或略高於熔融段溫度,使色母粒進入熔融段時盡快熔化,促進與稀釋均勻混合,增加液態混合機會。
2、在螺桿轉速一定的情況下,增加背壓壓力使料筒內的熔料溫度、剪切作用都得到提高。
3、修改模具,特別澆注系統,如澆口過寬,融料通過時,紊流效果差,溫度提升不高,於是就不均勻,色帶模腔,應予改窄。
十一、生產緩慢
造成的原因及解決方法如下:
1、塑料溫度、模具溫度高,造成冷卻時間長。
2、熔膠時間長。應降低背壓壓力,少用再生料防止架空,送料段冷卻要充分。
3、機台的動作慢。可從油路與電路調節使之適當加快。
4、模具的設計要方便脫模,盡量設計成全自動操作。
5、製作壁厚過大,造成冷卻時間過長。
6、噴嘴流涎,妨礙正常生產。應採用自鎖式射嘴,或降低射嘴溫度。
7、料筒供熱量不足。應換用塑化容量大的機台或加強對料的預熱。
十二、開裂
開裂,包括製件表面絲狀裂紋、微裂、頂白、開裂及因製件粘模、流道粘模而造成或創傷危機,按開裂時間分脫模開裂和應用開裂。具體分析如下:
1、加工方面:
(1)加工壓力過大、速度過快、充料愈多、注射、保壓時間過長,都會造成內應力過大而開裂。
(2)調節開模速度與壓力防止快速強拉製件造成脫模開裂。
(3)適當調高模具溫度,使製件易於脫模,適當調低料溫防止分解。
(4)預防由於熔接痕,塑料降解造成機械強度變低而出現開裂。
(5)適當使用脫模劑,注意經常消除模面附著的氣霧等物質。
(6)製件殘余應力,可通過在成型後立即進行退火熱處理來消除內應力而減少裂紋的生成。
2、模具方面:
(1)頂出要平衡,如頂桿數量、截面積要足夠,脫模斜度要足夠,型腔面要有足夠光滑,這樣才防止由於外力導致頂出殘余應力集中而開裂。
(2)製件結構不能太薄,過渡部份應盡量採用圓弧過渡,避免尖角、倒角造成應力集中。
(3)盡量少用金屬嵌件,以防止嵌件與製件收縮率不同造成內應力加大。
(4)對深底製件應設置適當的脫模進氣孔道,防止形成真空負壓。
(5)主流道足夠大使澆口料未來得及固化時脫模,這樣易於脫模。
(6)主流道襯套與噴嘴接合應當防止冷硬料的拖拉而使製件粘在定模上。
3、材料方面:
(1)再生料含量太高,造成製件強度過低。
(2)濕度過大,造成一些塑料與水汽發生化學反應,降低強度而出現頂出開裂。
(3)材料本身不適宜正在加工的環境或質量欠佳,受到污染都會造成開裂。
4、機台方面:注塑機塑化容量要適當,過小塑化不充分未能完全混合而變脆,過大時會降解。
十三、製件尺寸不穩定
製件尺寸變化,本質上是塑料不同收縮程度所造成的。凡是料溫、模具、壓力、生產周期變化不定的操作,都將導致製件尺寸的變化,尤其是結晶度較大的PP、PE、尼龍等是如此。具體分析如下:
1、機台方面:
(1)塑化容量不足應選用塑化容量大的機台。
(2)供料不穩定,應檢查機台的電壓是否波動,注射系統的元件是否磨損或液壓閥方面是否有問題。
(3)螺桿轉速不穩定,應檢查馬達是否有故障,螺桿與料筒是否磨損,液壓閥是否卡住,電壓是否穩定。
(4)溫度失控,比例閥、總壓力閥工作不正常,背壓不穩定。
2、模具方面:
(1)要有足夠的模具強度和剛性,型腔材料要採用耐磨材料。
(2)尺寸精度要求很高時,盡量不採用一模多腔形式。
(3)頂出系統、澆注系統、冷卻系統要設置合理,保證生產條件的穩定。
3、塑料方面:
(1)新料與再生料的混合要一致。
(2)乾燥條件要一致,顆粒要均勻。
(3)選料時充分考慮收縮率對尺寸精度的影響。
4、加工方面:
(1)塑料加工溫度過低,應提高溫度,因為溫度越高,尺寸收縮越小。
(2)對結晶型塑料,模具溫度要低些。
(3)成型周期要保持穩定,不能過大的波動。
(4)加料量即射膠量要穩定。
十四、熔接縫
熔融塑料在型腔中由於遇到嵌件孔洞、流速不連貫的區域、充模料流中斷的區域而以多股形式匯合時,因不能完全熔合而產生線性的熔接縫。此外在發生澆口噴射充模也會生成熔接縫,熔接縫處的強度等性能很差。具體分析如下:
1、加工方面:
(1)注射壓力、速度過低,料筒溫度、模溫過低,造成進入模具的融料過早冷卻而出現熔接縫。
(2)注射壓力、速度過高時,會出現噴射而出現熔接縫。
(3)應增加轉速,增加背壓壓力使塑料粘度下降,密度增加。
(4)塑料要乾燥好,再生料應少用,脫模劑用量太多或質量不好也會出現熔接縫。
(5)降低鎖模力,方便排氣。
2、模具方面:
(1)同一型腔澆口過多,應減少澆口或對稱設置,或盡量靠近熔接縫設置。
(2)熔接縫處排氣不良,應開設排氣系統。
(3)澆道過大、澆注系統尺寸不當,澆口開設盡量避免熔體在嵌件孔洞周圍流動,或盡量少用嵌件。
(4)壁厚變化過大,或壁厚過薄,應使製件的壁厚均勻。
(5)必要時應在熔接縫處開設熔合井使熔接縫脫離製件。
3、塑料方面:
(1)對流動性差或熱敏性的塑料應適當添加潤滑劑及穩定劑。
(2)塑料含的雜質多,必要時要換質量好的塑料。
十五、翹曲(變形、彎曲、扭曲)
由於塑料成型時流動方向的收縮率比垂直方向的大,使製件各向收縮率不同而翹曲,又由於注射充模時不可避免地在製件內部殘留有較大的內應力而引起翹曲,這些都是高應力取向造成的變形的表現。所以從根本上說,模具設計決定了製件的翹曲傾向,要通過變更成型條件來抑制這種傾向是十分困難的,最終解決問題必須從模具設計和改良著手。具體分析如下:
1、模具方面:
(1)製件的厚度、質量要均勻。
(2)冷卻系統的設計要使模具型腔各部分溫度均勻,澆注系統要使料流對稱避免因流動方向、收縮率不同而造成翹曲,適當加粗較難成型部份的分流道、主流道,盡量消除型腔內的密度差、壓力差、溫度差。
(3)製件厚薄的過渡區及轉角要足夠圓滑,要有良好的脫模性,如增加脫模余度,改善模面的拋光,頂出系統要保持平衡。
(4)排氣要良好。
(5)增加製件壁厚或增加抗翹曲方向,由加強筋來增強製件抗翹曲能力。
(6)模具所用的材料強度不足。
2、塑料方面:
結晶型比非結晶型塑料出現的翹曲變形機會多,加之結晶型塑料可利用結晶度隨冷卻速度增大而降低,收縮率變小的結晶過程來矯正翹曲變形。
3、加工方面:
(1)注射壓力太高,保壓時間太長,熔料溫度太低速度太快會造成內應力增加而出現翹曲變形。
(2)模具溫度過高,冷卻時間過短,使脫模時的製件過熱而出現頂出變形。
(3)在保持最低限度充料量下減少螺桿轉速和背壓降低密度來限制內應力的產生。
(4)必要時可對容易翹曲變形的製件進行模具軟性定形或脫模後進行退米處理。
十六、變色和焦化或黑點
主要原因是塑料或添加的紫外線吸收劑、防靜電劑等在料筒內過熱分解,或在料筒內停留時間過長而分解、焦化,再隨同熔料注入型腔形成。
1、機台方面:
(1)由於加熱控制系統失控,導致料筒過熱造成分解變黑。
(2)由於螺桿或料筒的缺陷使熔料卡入而屯積,經受長時間固定加熱造成分解。應檢查過膠頭套件是否磨損或裡面是否有金屬異物。
(3)某些塑料如ABS在料筒內受到高熱而交聯焦化,在幾乎維持原來顆粒形狀情形下,難以熔融,被螺桿壓破碎後夾帶進入製件。
2、模具方面:
(1)模具排氣不衣,易燒焦,或澆注系統的尺寸過小,剪切過於歷害造成焦化。
(2)模內有不適當的油類潤滑劑、脫模劑。
3、塑料方面:
塑料揮發物過多,濕度過大,雜質過多,再生料過多,受污染。
4、加工方面:
(1)壓力過大,速度過高,背壓過大,轉速過快都會使料溫分解。
(2)應定期清潔料筒,清除比塑料耐性還差的添加劑。
十七、腫脹和鼓泡
有些塑料製件在成型脫模後,很快在金屬嵌件的背面或在特別厚的部位出現腫脹或鼓泡。這是因為未完全冷卻硬化的塑料在內壓罰的作用下釋放氣體膨脹造成。
解決措施:
1、有效的冷卻。降低模溫,延長開模時間,降低料的乾燥與加工溫度。
2、降低充模速度,減少成形周期,減少流動阻力。
3、提高保壓壓力和時間。
4、改善製件壁面太厚或厚薄變化大的狀況。

十八、透明製件缺陷
聚苯乙烯、有機玻璃的透明製件,有時候透過光線可以看到一些閃閃發光的細絲般的銀紋。這些銀紋又稱熔斑或裂紋。這是由於拉應力的垂直方向產生了應力,使用權聚合物分子發重型流動取向而與未取向部分折完率差異表現出來。
解決方法:
1、消除氣體及其它雜質的干擾,對塑料充分乾燥。
2、降低料溫,分段調節料筒溫度,適當提高模溫。
3、增加註射壓力,降低注射速度。
4、增加或減少預塑背壓壓力,減少螺桿轉速。
5、改善流道及型腔排氣狀況。
6、清理射嘴、流道和澆口可能的堵塞。
7、縮短成型周期,脫模後可用退火方法消除銀紋:對聚苯乙烯在78℃時保持15分鍾,或50℃時保持1小時,對聚碳酸酯,加熱到160℃以上保持數分鍾。
十九、氣泡(真空泡)
氣泡的氣體十分稀薄屬於真空泡。一般說來,如果在開模瞬間已發現存在氣泡是屬於氣體干擾問題。真空泡的形成是由於充注進塑料不足或壓力較低。在模具的急劇冷卻作用下,與型腔接角的燃料牽拉,造成體積損失的結果。
解決措施:
1、提高注射能量:壓力、速度、時間和料量,並提高背壓,使充模豐滿。
2、增加料溫流動順暢。降低料溫減少收縮,適當提高模溫,特別是形成真空泡部位的局部模溫。
3、將澆口設置在製件厚的部份,改善噴嘴、流道和澆口的流動狀況,減少壓務的消耗。
4、改進模具排氣狀況。
二十、低光潔度,表面光澤差
有兩個主要原因影響整體透明度一是模面拋光不好,二是熔料過早冷卻。
解決方法:
1、增加料溫,注射壓力與速度,特別是模溫。模溫對光澤有顯著的影響。
2、改善澆口的位置,注意料流通暢。
3、防止塑料的降解或塑化不完全。
4、增長模內冷卻時間,保壓時間也應加長一些。
5、防止氣體的干擾。
二十一、震紋(波紋)
PS等剛性塑料製件在其澆口附近的表面,以澆口為中心的形成密集的波紋。在時稱為震紋。產生原因是熔體粘度過大而以滯流形式充模時,前端的料一接觸到型腔表面便很快冷凝收縮起來,而後來的熔料又脹開已收縮的冷料繼續前進過程的不斷交替使料流在前進中形成了表面震紋。
解決方法:
1、提高料筒溫度特別是射嘴溫度,還應提高模具溫度。
2、提高注射壓力與速度,使其快速充模型腔。
3、改善流道、澆口尺寸,防止阻力過大。
4、模具排氣要良好,要設置足夠大的冷料井。
5、製件不要設計得過於薄。
二十二、泛白、霧暈
這是由於氣體或空氣中的雜質的污染而出現的缺陷。
解決方法:
1、消除氣體的干擾,就意防止雜質的污染。
2、提高料溫與模溫,分段調節料筒溫度,但要防止溫度過高而分解。
3、增加註射壓力,延長保壓時間,提高背壓。
二十三、白煙、黑斑
在PS透明製件上,透過光線時會顯現一縷白煙狀物,位置與大小飄忽不定。這主要是由於塑料在料筒中局部過熱分解形成,有時白煙會變焦黃,甚至成為黑斑。
解決方法:
1、降低料溫,縮短料在料筒里邊停留的時間,降低轉速與背壓。
2、注意檢查螺桿與料筒的配合精度,檢查過膠頭等是否磨損。
3、少用再生料、篩除有害性的屑料。消除料筒及原料中的異種塑料的污染。
二十四、製件出現分層剝離
原因及排除方法:
1、料溫太低、模具溫度太低,造成內應力與熔接縫的出現。
2、注射速度太低,應適當減慢速度。
3、背壓太低。
4、原料內混入異料雜質,應篩除異料或換用新料。
二十五、主流道粘模
原因及排除方法:
1、冷卻時間太短,主流道尚未凝固。
2、主流道斜度不夠,應增加其脫模斜度。
3、主流道襯套與射嘴的配合尺寸不當造成漏流。
4、主流道粗糙,主流道無冷卻井。 5、射嘴溫度過低,應提高溫度。

Ⅵ 新手求答,吹膜機吹PE筒料時厚薄不均,如何解決

1:那邊厚就團棗從相反的方向弊或滲租脊調節一下模頭
2:還有轉動一下風環裡面的風盤,把方向轉動一下,
3:有些模頭的話做的工藝不是很到位的話精度達不到,對厚薄調節技術要求很高,需要一點點調節,正常情況一下是可以調節出0.5絲的誤差的

Ⅶ 塑膠模具開模不平衡,導致產品拉傷,該怎麼修理模具

這是個常見問題。導柱都是有間隙的,至少0.02mm。開模時這0.02就會造成瞬間錯動,有紋面的產品就會拉傷。通常很小的產品才會有這么高外觀要求。解決的辦法很簡單,模架增加精密定位器,最好是方塊組件。

Ⅷ 怎麼解決擠出機出料不均勻以及擠出品有黑斑的問題

不需要弄清螺桿的結構,那對我們毫無意義,主要的是來調節加熱器的控溫,一般擠出機都會分好幾個溫區,從進料口越往機頭這邊溫度越高,機判哪族型頭溫度正常的話,進料口的溫度要低上20度左右,往後依次類推,溫度太高的話,塑料很容易就分解了,所謂的黑斑就是糊料!趕緊抽螺桿吧,清理清理!掘穗碼

Ⅸ PE吹膜,吹出來一邊厚一邊薄,怎麼調機

膜頭的邊上有一圈螺絲,也就是在家熱圈上,那邊厚就緊那一邊,也可以松薄的那邊
泡管歪斜
1、 機身、口膜溫度過高
2、 邊接器溫度過高
3、 薄膜厚度不均勻
1、 降低機身溫度、口膜溫度
2、 適當降低邊接器溫度
3、 調節薄膜厚度


有點白或膠粒
1、 原料中有雜質
2、 過濾網破裂
3、 顆粒混料不均勻
1、 原料過篩
2、 調換過濾網
3、 嚴格控制捏和、造料工藝


薄膜表面發花
1、 機身或口膜溫度過低
2、 螺桿轉速太快
3、 螺桿溫度過高或過低
4、 聚乙烯配方不合理(鉛鹽穩定劑過多或耐寒塑劑過多)
1、 適當升高機身和口膜溫度
2、 適當降低轉速
3、 調整螺桿冷卻介質流量
4、 改進配方


薄膜厚度不均勻
1、 機頭設計不合理
2、 芯棒偏中變形
3、 機頭四周溫度不均勻
4、 吹脹比太大
5、 冷卻不均勻
6、 壓縮空氣不穩定
1、 修正改進機頭工藝參數
2、 調換芯棒
3、 檢查機頭加熱器
4、 改小吹脹比
5、 調節冷卻介質流量
6、 檢修壓縮泵

皺折
1、 機頭安裝不平
2、 薄膜厚度不均勻
3、 冷卻不夠此帶或者不均勻
4、 夾板或牽引輥與機頭中心未對沖灶准
5、 夾板夾角太大
6、 牽引輥的松緊不一致
7、 卷取張力不恆定
1、 校正機頭水平度
2、 調整薄膜厚度
3、 調整冷卻裝置或散扒扮降低線速度
4、 對准中心線
5、 減小夾板夾角
6、 調整牽引輥
7、 調節摩擦力大小


拉不上牽引
1、 機頭溫度過高或過低
2、 單邊厚薄相差太大
1、 調整機溫度
2、 調整單

Ⅹ 求問一下,注塑型模具走料不均勻是因為什麼

1)排氣不順,排氣好的會先打滿
2)澆口和流道大小不一,導至流速不一,
3)遠近和上下也會引起走料不均。
可以對走料少的產品適當加深澆口尺寸,盡量使產品平衡。

閱讀全文

與PE實心板模具出料不均勻怎麼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麥德龍不銹鋼鍋怎麼做好吃 瀏覽:90
鋼鐵星彈滿血多少錢 瀏覽:270
鋁合金發動機被碰裂開了怎麼修復 瀏覽:681
骨折鑲鋼板醫生建議多久做傷殘鑒定 瀏覽:345
模具中指的half是什麼意思 瀏覽:546
泰州專業鎂鋁合金怎麼樣 瀏覽:967
鋼材iso標準是什麼 瀏覽:876
沖壓模具爆炸圖怎麼做 瀏覽:477
焊管厚度的允許偏差范圍 瀏覽:903
不銹鋼炒菜鍋價格怎麼相差這么多 瀏覽:716
長安汽車模具供應商在哪裡 瀏覽:292
開口鋼管樁屬於什麼樁 瀏覽:562
成都哪裡有樓梯不銹鋼扶手賣 瀏覽:206
ysl208號方管 瀏覽:604
銀川鋼管多少錢 瀏覽:82
不銹鋼鋼帶酸洗色差如何解決 瀏覽:376
做一塊不銹鋼銘牌大概需要多少錢 瀏覽:42
450高爐每月能生產多少噸鋼鐵 瀏覽:664
焊接鋼管什麼品牌好 瀏覽:189
海邊建築鋼材一般用什麼材料 瀏覽: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