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硅膠模具製作方法圖解,用硅膠自己做模具怎麼製作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都會與硅膠打上“交道”,硅膠在日常生活中應用也是相當廣泛。其實自己動手用硅膠製作模具也不是意見很難的事。那麼,如何自己製作硅膠模具呢?硅膠模具製作方法圖解是怎麼樣的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首先我們要准備好如下材料。A膠和B膠各取80克,模型(杯子)一個,容器一個,攪拌器一個。(這些膠水是可以直接在網上購買的,商家一般都是有註明。)
第一,將A膠和B膠倒入杯中,用攪拌器攪拌均勻。注意攪拌的時候勻速地朝一個方向攪拌,這樣可以避免產生氣泡。液體硅膠製作好之後就要進行塑型了。把我們需要的模型,也就是杯子放進容器里。注意杯口要朝上,如果杯口朝下,液體硅膠就無法進入到杯子里了。
第二,將液體硅膠倒入容器中,需要倒進去的液體硅膠完全浸住模型,這樣才能保證模具的形狀。
第三,等待。這時候需要我們耐心地等待二十四個小時,使液體硅膠成型。等待液體硅膠凝固之後,用手按壓硅膠表面,徹底凝固後,就可以將硅膠從容器里拿出來。
第四,修剪掉多餘的部分,我們就得到了一個自己製作的硅膠模具。
完成以上四個步驟,一個完美的硅膠模具也就完成了。自己製作的硅膠模具不僅安全健康,製作的過程也是很有樂趣的,大家也可以自己動手試試。
2. 硅膠是怎麼成型的
一般來說,硅膠按其性質及組分可分為有機硅膠和無機硅衡首膠兩大類。
有機硅咐悄數膠是一種有機硅化合物,是指含有Si-C鍵、且至少有一個有機基是直接與硅原子相連的化合物,習慣上也常把那些通過氧、硫、氮等使有機基與硅原子相連接的化合物也當作有機硅化合運輪物。
無機硅膠是一種高活性吸附材料,通常是用硅酸鈉和硫酸反應,並經老化、酸泡等一系列後處理過程而製得。
成型方法可注塑、擠出、吹塑、壓延成型,需要硫化。
3. 壓模硅膠是什麼
模壓是硅膠加工成型的一種工藝,那麼模壓硅膠就是指通過模壓成型加工的那類硅橡膠。其中固體硅膠,液體硅膠都是可以通過熱硫化模壓成型。採用平板硫化機、真空機加工比較多。行業指雙二五、雙二四硫化劑催化的固體硅膠比較多些。相對注塑、射出成型的液體硅膠而言具有價格低優勢
4. 硅膠模具的製作方法
硅膠模具的製作方法:
制模:將調配好的材料,倒入待仿製的清潔的實物上即可。為了節省材料,製得較薄的模具,帆游也可分次塗刷鉛戚。為增加模具的拉力可糊紗布之類。在室溫20度條件下2小時就能固化為彈性體,一天後就可使用。
4、配製前,應將A組份料上下攪拌均勻,再稱量。
5、澆注法適宜於浮雕類,塗刷法適用於立體類模具的製作。澆注浮雕類的模具應先製作長寬都大於原雕長寬各4-6CM的邊框。邊框要平正,內面要光滑。澆注時將邊框放置在干凈的玻璃板上,再將原件放在框中,每邊留出2-3CM的間隙 。
5. 橡膠模具的概念有哪些
橡膠模具的概念:是指利用特定形狀的型腔,成型具有一定形狀和尺寸精度橡膠製品的工具貫通型模具:
1.沖裁模,拉拔模,擠壓模,粉末冶金壓模等型腔式模具:壓彎模,壓鑄模,鍛模,塑料注射模,橡膠模等主要由壓模,壓鑄模,注射模和壓出成型模具四種
2.壓製成型模具概念:是指將具有一定可塑性的膠料,經預製成簡單的形狀後填入模具型腔,經加壓,加熱硫化後,即可獲得所需形狀製品的一種模具
3.壓製成型模具的結構種類及主要用途開放式:適用於形狀簡單,膠料硬度較低,並具有較好流動性的膠料橡膠製品封閉式:適於夾布,夾其他織物的製品以及硬度較高,流動性差的製品半封閉式:適於上下模帶有型腔,製品同軸度要求較高的單腔模具,也適於內夾織物的製品零件的模壓生
4.分型面的概念及種類:根據模壓製品的幾何圖案和質量要求,在模具結構上確定一個或幾個分合面和機械加工面的分離面,成為分型面常見的分型面:水平分型面,垂直分型面,階梯分型面,斜分斜面以及復合分斜面等
5.分型面選取的原則:
(1)保證製品順利取出與脫模,有利於Fig2-16型腔中氣體的排出
(2)模具的分型面應盡量避開製品的工作面
(3)同一類型製品不同分型面的選擇
(4)分型面應選擇製品的邊角和圓弧突出點的面上,有利於飛邊的修除
(5)夾布,夾織物製品的分型面選擇
(6)橡膠製品中各類套管,防塵罩,橡膠軸承分型面的選擇
(7)保證製品精度,對同軸度要求高的製品的外形或內孔,應盡可能設在同一塊模板上,否則由於模板間配合精度不夠,定位偏差將影響製品的同軸度。
6.模具的定位方式:圓柱面的定位,圓錐面與斜面定位,分型面定位,導柱導套定位,鑲塊與擋板定位,哈夫定位機定位,螺釘定位
7.膠料收縮率的概念,產生原因影響因素概念:膠料收縮是指製品硫化後,從型腔內取出冷卻至室溫的尺寸與製品對應型腔尺寸之差同製品實際尺寸的百分比產生原因:
(1)溫度變化引起的收縮
(2)化學反應引起的收縮
(3)分子鏈取向引起的收縮影響因素:
1、含膠率和膠種
2、膠料硬度
3、硫化溫度
4、半成品膠料重量
5、膠料加工工藝
6、製品形狀大小
8.飛邊的概念,以及修除飛邊的方法:減少或消除橡膠模壓製品飛邊的主要措施是合理設計模具結構和骨架封模尺寸,保證模具的製作精度,規范裝模和啟模操作
9.壓鑄成型基本原理:在普通模壓法生產的橡膠製品模具上,增加壓鑄塞,加料室兩個元件。其壓鑄料腔起裝填膠料的作用,在壓鑄料腔底部與相連接的模板或模腔部位開置一定數量的壓鑄料流道口。壓鑄時,在平板硫化機的壓力作用下,將力傳遞至壓鑄塞,再通過壓鑄塞傳遞給膠料促使其壓縮,受熱,受壓的膠料快速擠入料道,充滿模具型腔,通過硫化,定型,從而得到模壓製品
10.壓鑄料腔中進膠流道的結構形式:1有底壓鑄料腔2無底或帶有台階的壓鑄料腔3帶腔型的壓鑄料腔結構4有底加強壓鑄料腔結構
11.何謂工藝間隙:考慮到成型工藝簡單和加料方便,半成品加料與加料室應保留一定間隙,稱為工藝間隙
12.排氣孔位置選擇的原則:
(1)排氣孔開設在遠離澆口的流動末端,即氣體最終聚集的地方
(2)靠近嵌件或壁厚最薄處
(3)多數排氣槽開設在模具分型面上
(4)模具中的活動型芯,鑲塊,動配合面,其他配合間隙都可以用來排氣,一般不必開設排氣槽
(5)對型腔死角,斜面定位配合面余料逃氣槽
13.注射成型工藝特點:縮短硫化時間,減少生產工序,減輕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產品質量高,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高
14.注射硫化工藝對膠料的要求:膠料必須有較好的抗焦燒性,並且有一定的流動性能
15.橡膠注射流道的特點:由於注射成型具有方向性強,成型快,高溫硫化等特點,所以澆口開設得位置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製品的成型與性能。膠料注射時,在模具中的流動非常復雜,而且膠料在閉模的狀態下注入,因而在澆道和模內分流道的形狀、截面及長度對膠料的生熱影響很大。
16.澆注系統的組成:主流道,分流道,內澆口冷料穴四部分組成
17.冷料穴的作用:作用是使澆注系統通過截面起過渡作用和轉向作用,使膠料平穩轉換,分流道截面大小,決定於滿足良好的壓力傳遞和合理的填充時間等。
18.橡膠擠出成型的基本原理:是在壓出機中對膠料加熱和塑化,通過螺桿的轉動,使膠料在螺桿和機筒桶壁之間受到強大的擠壓力,不斷的向前傳遞,然後在一定的壓力作用下,通過橡膠壓出成型模(口型模)而制的一定形狀斷面、連續的型材(半成品)
19.壓出工藝對機頭與口型的要求:
1)機頭內腔呈流線型
2)有足夠的壓縮比
20.橡膠擠出脹大的規律:
1)硬度較低(邵A50-60度)的膠料,擠出時膨脹變形大,擠出尺寸不穩定。硬度較高(邵A70度以上)的膠料,壓出後膨脹變形小,壓出尺寸較穩定
2)可塑性較好的膠料,壓出後膨脹變形較小,壓出尺寸較穩定
3)硅橡膠與其他膠料不同,一般壓出製品尺寸形狀不膨脹,而稍有收縮。
4)壓出的型材膨脹與製品尺寸大小有關。在型材斷面形狀相同、材料相同並在通一工藝下壓出時,它的膨脹率與型材尺寸大小成正比
5)壓出的型材膨脹與製品斷面形狀有關。一般圓斷面的製品壓出後因膨脹直徑增大或減小,斷面形狀不變:而其它形狀斷面的製品,壓出後因膨脹而變形
21.擠出脹大的影響因素:
1)在一定剪切速率下,膠料擠出膨脹率B隨口型(毛細管)長徑比增大而減小
2)在恆定的口型長徑比條件下,家裡擠出膨脹率B隨溫度升高而降低
3)降低擠出速度,可以減少擠出膨脹率
4)膠料含膠率對B有較大的影響,增大填充劑用量能降低擠出膨脹率,病史擠出物表面光滑
5)軟化劑(增塑劑)可以減小分子間作用力,縮短橡膠大分子鬆弛時間
22.製造模具用鋼的基本性能要求:
1)加工性能良好,熱處理後變形小
2)拋光性好
3)耐磨性好
4)較好的淬透性
5)耐腐蝕性好
23.常用模具鋼種類:碳素鋼(碳素鋼分碳素結構和碳素工具鋼),合金鋼(合金鋼分合金工具和合金結構鋼)
24.模具材料的熱處理:模具材料的熱處理時保證模具性能的重要工藝過程,對模具的性能有如下直接影響:模具的製造精度,模具的強度,模具的工作壽命,模具的製造成本等。
25.模具的表面處理:模具的表面處理技術,是通過表面塗覆、表面改性或符合處理技術,改變模具表面形態,化學成分、組織結構和應力狀態,以獲得所需表面性能的系統工程
26.模具常見的加工方法:通過機床加工,數控機床加工,特種加工,模具外工作型面的加工,模具內工作型腔的加工
27.膠料收縮率的一般規律
(1)膠料壓延方向和在模具中流動方向的收縮率大於垂直方向的收縮率,流動距離越長,收縮率越大
(2)模具型腔中裝入半成品膠料越多,製品緻密度越高,其收縮率就越小
(3)多孔模腔的模具,中間模腔壓出的製品收縮率比邊沿模腔壓出的製品收縮率要小
(4)注射法成型的製品收縮率比一般模壓法壓制的製品收縮率略小
(5)薄形製品的收縮率比厚製品收縮率大0.2%-0.6%
(6)一般橡膠製品的收縮率隨製品的內外徑和截面的增大而減小
(7)棉布經塗膠與橡膠分層貼合的夾布製品的收縮率,一般在0-0.14%,夾布層越多,收縮率越小,織物為滌綸線的製品的硫化收縮率為0.4%-1.5%,含錦綸絲,尼龍布類織物的製品的硫化收縮率一般在0.8%-1.8%
(8)含有金屬等硬嵌件的橡膠製品零件硫化收縮率較小,且向嵌件的幾何中心收縮,收縮率一般在0-0.4%
(9)硬質橡膠含膠量在20%左右時,製品零件的硫化收縮率大約為1.5%左右
(10)橡塑並用製品的收縮率一般為1.1%-1.6%,約比同類橡膠製品小0.1%-0.3%
6. 硅膠模具製作方法是什麼
1、硅膠模具是快速模具里的一種最為簡單的方法,一般是用硅膠將原型進行復模,一般可以復制10-30件左右!硅膠模具有很好的彈性和復制性能,可不用考慮拔模斜度,不會影響尺寸精度,有很好的分割性,不用分上下模可直接進行整體澆注.再沿預定的分模線進行切割取出母模就可以了!
2、關於硅膠模具的兆餘扮製作,其開模族灶形式的選擇和模線的選擇非常重要,一是為了取模方便,二是模線應選在不影響產品的整體效果,三是不影響產品質量,比如水景系列產品的模線位置太高,封模線時要的料多,產品開裂就容易出現;四是減少流程操作工序,比如開一半模。
3、為防止硅膠四處流動把模種用木方或木板固定在一個規則范圍中,開片模時用木板和油泥隔開先開的那一部分,要求油泥與模種間沒有縫隙,油泥表面光滑平整。在上述工作準備完以後,接著在石膏模或模種上塗上凡士林或噴上脫模劑,光滑產品要求用干凈的純棉布沾上凡士林均勻地塗在模種上,保持30分鍾使模種充分吸收凡士林,再用干凈的純棉布把模種表面擦乾凈,要求表面光亮;而有肌理的產品只要均勻地塗上凡士林就可以了按配方將硅膠調好。硅膠調配時應按不規則方向進行攪拌,使固化劑和硅膠充分混勻,盡量減少空氣混入膠內,光滑產品最好在塗第一層膠時抽一次真空,真空度要求-0.1Mpa時保持7-8秒鍾。
4、硅膠配好後應及時制模。將膠液用滴流的方式倒在模種的最高部位,讓其自然流淌,流不到位的地方用油畫筆刷到位,如果是片模硅膠不但充滿整個產品而且膠泥上也要刷均勻。每一個產品至少刷三層硅膠每一層硅膠的厚度為1mm,在刷硅膠的過程中,要求每一層固化後才能刷另外一層,在刷第三層時要在第二層上面加一層紗布來增加硅膠的強度。整個模具硅膠部分根據產品的大小不同的要求厚度控制在3-4mm,寬度不大於產品寬度60mm。硅膠開始凝固時間為20分鍾。
5、將母模洗凈晾乾,作光滑處理(可打一層脫模蠟或塗刷一遍脫模劑)
6、將500-1000克模具硅橡膠(模具硅膠、模具膠、硅橡膠、硅膠)盛如塑膠盆備用;
7、將硬化劑按重量比(一般是1.5-2.5%)稱量後加入容器中進行混合,充分攪拌均勻;
8、視情況(尤其第一層)加入一定量硅膠稀釋劑。直至混合均勻為止,一般3-5分鍾。
9、模具硅橡膠(模具硅膠、模具膠、硅橡膠、硅膠)與硬化劑混合後,室溫下即進行反應,並釋放低分子醇,毀攔為使醇分子脫離膠體,需在負壓下排泡1-3分鍾。也可不用藉助設備(主要視模具師的操作經驗而定)
10、多層塗刷片模,應遵循內、中、外同時固化為宜。固化劑用量相對少時,反應時間加長,反應充分,膠體就好,因此固化劑用量最好是內少外多。塗刷時待第一層(內層)干後再刷第二層。操作時間30-50分鍾,拆模時間10-15小時。養護時間24小時。注意塗刷第一、二層後最好加如模具布,這樣可大大提高模具使用壽命(但是切不可用玻璃纖維布,否則容易造成分層而使整個模具報廢)
11、立體灌注模,一般以10-15小時固化為好。
12、軟模具製作完成後還要製作石膏或者玻璃鋼外套來支撐硅膠軟模;
13、注意模線選擇:選擇在不影響產品外觀的位置;選擇在灌漿後容易加工的位置;選擇模具本身易於拆模的位置;選擇產品不易變形的位置;
14、切不可為趕生產進度而盲目加大硬化劑的用量,否則將極大減低硅膠模具的使用壽命。
7. 常用的硅膠製品哪些成型工藝
1、擠出成型工藝
就像我們擠牙膏一樣,擠出機頭也是產品的截面形狀,有一定長度,在力與溫度的作用下,機頭出來產品已經硫化成型。此工藝成型的產品一般是條形的產品,產品截面可以各種各樣。譬如,矩形長條,環形硅管,等。
2、滴膠工藝
硅膠原料為液態狀,原料裝在針筒裡面,用氣動加人工操作把原料滴到模具上,加熱硫化成型。此工藝屬於手工化工藝,需要人工的地方多。所以產能不高。它有一個特點,一個產品可以依要求滴上多種顏色。所以這種工藝多為製作工藝品。如,多色的硅膠手環,各種顏色圖案的硅膠手機套等。
3、固態熱壓成型工藝
此種工藝是利用油壓機的溫度與壓力,藉助模具把產品硫化成型出來。這種工藝相對成本低,產量高,應用比較普遍。它多用於單色的硅膠產品。也可應用於雙色雙硬度的產品或是多色多硬度,但是產品的結構不靈活,受限制。它也可以應用於包塑膠與包金屬,同樣在結構上不靈活,而且對所包物件有溫度要求,一般要求所包物件要耐180攝氏度不變形。
4、液態射出成型工藝(液態硅膠製品生產工藝)
此種工藝要求的設備有硅膠射出機、壓料機。它的原料是水稠狀,分A、B兩組分。它的原理是:利用壓料機把A、B組分的原料按照1:1壓到射出機的料筒里混合,通過射嘴再把它壓進熱模具型腔成型。此種工藝成型溫度相對較低,130度就可以。它可以用於不太耐高溫的塑膠包膠成型,這一點比固態熱壓成型有優勢。---品涿
8. 預成型模具一般由哪幾部分組成
由型芯跡山和凹模組成。預成型模具型芯,和凹模由若干拼塊組合姿卜中而成,有時做成整體,僅在易損壞,難弊皮加工的部位採用鑲件。
9. 硅膠模具是怎麼做成的
硅膠模具的具體操作:
硅膠模具有三種開模方式:包模(灌注模),涮模(片模)。模具硅膠是流動的白色液體,分兩二組:A組是硅膠,B是固化劑,例如100克硅膠加入2%固化劑攪拌均勻,即可進行如下操作:
1、開模具方式有包模、刷模(分片模、立體模、平面模)、灌注模
鴻風模具硅膠半透明拉力好,耐燒抗撕裂,有不懂可以追問
2、刷模(片模):一般刷三層式根據模具要求多層,第一層刷在模種上抽真空,刷到位。第二層貼紗布,第三層再塗上硅膠,這樣固化成型。
10. 請問硅膠模是一種什麼模具按照這個標准來劃分模具,模具都可以分為哪些模具
硅膠模屬於塑料模具,是使用硅膠經過煉制達到一定硬度,然後根據要求將其製成模具.
模具材料按模具類別的不同可分為:冷作模具材料、熱作模具材料、塑料模具材料、其他模具材料.
料材的類別,可分為鋼鐵材料、非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在模具製造中主要採用模具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