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roe手動工件 如何手動創建模具工件,具體步驟
proe單型腔模具設計步驟
1)建立文件夾,設置工作目錄
2)新建一個模具設計文件,選取新建參照模型,並裝配到模具設計環境中
模具模型/裝配/參照模型/選擇零件/打開
3)創建工件,建立模具模型
創建/工件/手動/輸入工件名稱-確定/選擇「定位預設基準和對其坐標系--確定」/選擇坐標系/草繪/加材料-實體/完成返回
4)設置注塑零件的收縮率
收縮/輸入比率0.006&0.005,按回車鍵確認/√/完成返回
5)創建模具的分型面
方法一:單擊分型面圖標/編輯--陰影曲面-確定
方法二:下文「% %」之間的內容。
6)通過分型面蔣工件分割為數個體積塊
單擊分模圖標--完成/選擇分型面--(單擊著色查看)確定(3次)///
7)抽取模具體積塊,生成模具零件
模具原件/抽取//
8)設計澆注系統,流道,水線等特徵
澆注系統:
方法1.手動方式。特徵—型腔組件—實體—拉伸/旋轉等方式創建—
方法2.自動方式。特徵—型腔組件—流道—倒圓角—輸入主流道直徑「6」確定—繪制主流道路徑—確定—設置相交等級為「零件級」(即主流道特徵在零件級也可以看見,否則只在裝配模式下可以看見);
分流道設計同上主流道的設計。
水線設置:
特徵—型腔組件—水線—輸入水線直徑,確定—選擇基準平面,繪制水線路徑,確定—設置相交元件,相交等級為「零件級」/定義水線對話框中的「末端條件」/按住「ctrl」選擇水線末端(始端)——通過沉孔/輸入沉孔直徑和深度/選擇水線末端(終端)/同上面設置水線末端沉孔/完成設置。
9)檢驗設計的模具零件
10)模具組件分析
1.分型面破孔分析
分析/分型面檢查/分別進行「自交檢測」和「輪廓檢測」/
2.干涉分析
分析/模型/全局干涉/單擊計算按鈕
11)鑄模,模擬注塑成型的成品件
12)移動凹模,成品件等零件,模擬開模等操作
13)根據需要裝配模具的基礎零件
14)保存模具零件
%分型面的創建方法二:%
1)插入/模具幾何/分型曲面/利用shift和ctrl鍵選擇需要的曲面/復制-粘貼/單擊曲面復制操作欄中的「選項」/排除曲面並填充孔/選擇需要填充孔的面/確定/
2)向分型曲面增加平整曲面
編輯/填充/繪制平整曲面/確定/
3)合並以上建立的兩組曲面
選擇兩組面/編輯/合並/選項/連接——分型面創建完畢。
B. 模具怎麼使用
模具種類較多,但你現在的工作應該主要用沖模,上在沖床上。沖壓--是在室溫下,利用安裝在壓力機上的模具對材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分離或塑性變形,從而獲得所需零件的一
沖模種壓力加工方法。
沖模即沖壓模具--在冷沖壓加工中,將材料(金屬或非金屬)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種特殊工藝裝備,稱為冷沖壓模具(俗稱冷沖模)。
冷沖壓加工在批量生產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現代工業生產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國防工業及民用工業生產中必不可少的加工方法。
1.沖壓生產率高和材料利用率高;
2.生產的製件精度高、復雜程度高、一致性高;
沖壓成形加工必須具備相應的模具,而模具是技術密集型產品,其製造屬單件小批量生產,具有難加工、精度高、技術要求高、生產成本高(約占產品成本的10%~30%)的特點。所以,只有在沖壓零件生產批量大的情況下,沖壓成形加工的優點才能充分體現,從而獲得好的經濟效益。
沖模-形式
沖模1.根據工藝性質分類
(1)沖裁模 沿封閉或敞開的輪廓線使材料產生分離的模具。如落料模、沖孔模、切斷模、切口模、切邊模、剖切模等。
(2)彎曲模 使板料毛坯或其他坯料沿著直線(彎曲線)產生彎曲變形,從而獲得一定角度和形狀的工件的模具。
(3)拉深模 是把板料毛坯製成開口空心件,或使空心件進一步改變形狀和尺寸的模具。
(4)成形模 是將毛坯或半成品工件按圖凸、凹模的形狀直接復製成形,而材料本身僅產生局部塑性變形的模具。如脹形模、縮口模、擴口模、起伏成形模、翻邊模、整形模等。
2.根據工序組合程度分類
(1)單工序模 在壓力機的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沖壓工序的模具。
(2)復合模 只有一個工位,在壓力機的一次行程中,在同一工位上同時完成兩道或兩道以上沖壓工序的模具。
(3)級進模(也稱連續模) 在毛坯的送進方向上,具有兩個或更多的工位,在壓力機的一次行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逐次完成兩道或兩道以上沖壓工序的模具。
3. 根據材料的變形特點分類
C. 模具的問題
磨具是可以自己拿回來的,價格分等級,幾千的幾萬的,十幾萬的都有,當然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浙江瑞安的模具廠非常多,找人問問吧
D. 金屬零件的模具如何製作
不同要求的金屬零件,有不同的製作方法。
在大量生產的金屬零件,如沖壓,鑄造,鍛造,燒結等方法一般都用到模具,零件不同,用到的模具也有不同的類型。
各種各樣的模具,其製作過程和方法有明顯不同,總括起來,無論那種模具大概都可以分成4個階段
1、模具設計。
2、模具零件加工和裝配。
3、模具調試。
4、模具使用和維護。
不同模具類型,不同的企業,以上4個階段的側重點不同,資源配置也不同。
以上每個階段內又可以分成更小的過程:以連續沖壓模為例分析各個的過程:
1、模具設計:
模具可行性評價
拍樣設計
模具結構設計
模具零件設計
零件加工工藝設計
圖紙發行
2、模具零件加工和裝配
備料
鑽、銑、割等粗加工
熱處理
磨、割、放電、拋等精加工
零件檢測
裝配
3、模具調試
T0 樣品
T1 樣品、結構樣
T2 樣品、合格樣
T3 樣品、試產樣
有的企業,根據不同的產品,可能有更多的送樣次數
4、模具使用和維護
使用和維護的好壞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和模具的壽命,好的模具,用不好,無法生產出好的產品。一般的模具,使用和維護的好,可以有效彌補模具的缺陷,生產出滿足要求的產品,延長使用壽命。
E. 沖11毫米鐵板怎麼開模具
11毫耐毀米鐵板開模具的步驟如下:
1. 選擇適宜的模具:首先要確定所要加工的鐵板的材料及其厚度,然後根據鐵板的大小、形狀及工件的復雜度選擇合適的模具。
2. 模具熱處理:將模具放置在熱處理爐中,充分加熱,增強模具的瞎簡硬度,延長使用壽命。
3. 模具潤滑:將模具塗滿潤滑油,以防止模具在加工中因磨畝褲摩擦而發生變形。
4. 鐵板放入模具:將鐵板放入模具中,用木塊固定,以防止鐵板移位或被模具擠出。
5. 模具加熱:將模具加熱,達到足夠的溫度,讓鐵板更容易被壓制。
6. 模具壓制:最後,用加工機械壓制模具,完成開模具的加工。
F. 鐵氟龍電線押出計算公式,膠皮薄或厚,該怎麼拿模具
這個沒有計算公式,只有經驗公式,一般是根據材料的拉伸比選擇的,一般配模原則拉管式,對於絕緣線芯:模芯=D+0.8~1.5mm,模套=模芯+3~8mm 對於護套一般:模芯=D+5~8mm,模套=模芯+10~12 mm;。
G. 製作模型的模具是如何加工的, 工藝
現代模具生產流程:
1)ESI(Earlier Supplier Evolvement 供應商早期參與):此階段主要是客戶與供應商之間進行的關於產品設計和模具開發等方面的技術探討,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讓供應商清楚地領會到產品設計者的設計意圖及精度要求,同時也讓產品設計者更好地明白模具生產的能力,產品的工藝性能,從而做出更合理的設計。
2)報價(Quotation):包括模具的價格、模具的壽命、模具的交貨期。
3)訂單(Purchase Order):客戶訂單、訂金的發出以及供應商訂單的接受。
4)模具生產計劃及排工安排(Proction Planning and Schele Arrangement):此階段需要針對模具的交貨的具體日期向客戶作出回復。
5)模具設計(Design):可能使用的設計軟體有Pro/Engineer、UG、Solidworks、AutoCAD等。
6)采購材料。
7)模具加工(Machining):所涉及的工序大致有車、鑼(銑)、熱處理、磨、電腦鑼(CNC)、電火花(EDM)、線切割(WEDM)、座標磨(JIG GRINGING)、激光刻字、拋光等。
8)模具裝配(Assembly)。
9)模具試模(Trial Run)。
10)樣板評估報告(SER)。
11)樣板評估報告批核(SER Approval)。
H. 在沖壓過程中,如果工件卡在模子里應該怎麼取出工件
工件卡在模具內只能採用機械敲擊的辦法將其退出來,建議在模具上增加退料裝置,下模上加橡膠墊、彈簧退料,上模上利用沖床上的打料棒進行打料等。
I. 混凝土試壓塊怎麼取出來塑料模具的,我取了好幾次都把角取壞了
一般的試模後面有個孔,用高壓泵或氣管子再後面充氣就能出來,如果是塑料的曬一下,很輕松就倒出來了。
同配比的砼,水泥多了強度高,石子多了強度高,石子種類和級配好強度高,坍落度小強度高,純石子的強度一般在六十七十左右,比普通混凝土強度高很多,
所以多加石子肯定有用,但是記得石子一定要好,應加含土少的碎石,1-3cm左右的,太小太大都不好,畢竟試模體積有限,還有就是形狀別太怪別是針片狀。
還有就是砼別太稀,這也是影響強度的關鍵,咱們先不談砼的生產過程,先說做試塊。盡量選攪拌時間長的和易性好的粘稠的做,取樣很關鍵。
(9)打造材料的工件模具怎麼拿擴展閱讀:
(1)在鋼筋工程施工中應用時,需要對使用的鋼筋進行二次試驗,主要檢測鋼筋的質量是否符合施工具體需要。在檢查完成後,實際應用時要對鋼筋表面的鐵銹進行清理,保證鋼筋表面的整潔。在現場施工時,需要對鋼筋統一進行焊接。
(2)箱梁施工時,首先需要考慮模板的設置,保證底部模板採用15×10cm的木方,在布局過程中,使每個木方的間距在1m左右。在對箱梁進行混凝土澆築時,需要對彈性變形問題予以把握並且為了降低彈性變形現象的產生,可以採取兩次澆築的方式,通過對澆築位置的合理選擇來保證混凝土澆築質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預力混凝土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