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模具設計 > 三防手機模具怎麼設計

三防手機模具怎麼設計

發布時間:2023-05-06 15:05:23

1. 模具設計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1 .搜集必要的資料
設計冷沖模時,需搜集的資料包括產品圖、樣品、設計任務書和參考圖等,並相應了解如下問題:
l )了解提供的產品視圖是否完備,技術要求是否明確,有無特殊要求的地方。
2 )了解製件的生產性質是試制還是批量或大量生產,以確定模具的結構性質。
3 )了解製件的材料性質(軟、硬還是半硬)、尺寸和供應方式(如條料、卷料還是廢料利用等),以便確定沖裁的合理間隙及沖壓的送料方法。
4 )了解適用的壓力機情況和有關技術規格,根據所選用的設備確定與之相適應的模具及有關參數,如模架大小、模柄尺寸、模具閉合高度和送料機構等。
5 )了解模具製造的技術力量、設備條件和加工技巧,為確定模具結構提供依據。
6 )了解最大限度採用標准件的可能性,以縮短模具製造周期。

2 .沖壓工藝性分析
沖壓工藝性是指零件沖壓加工的難易程度。在技術方面,主要分析該零件的形狀特點、尺寸大小(最小孔邊距、孔徑、材料厚度、最大外形)、精度要求和材料性能等因素是否符合沖壓工藝的要求。如果發現沖壓工藝性差,則需要對沖壓件產品提出修改意見,經產品設計者同意後方可修改。

3 .確定合理的沖壓工藝方案
確定方法如下:
l )根據工件的形狀、尺寸精度、表面質量要求進行工藝分析,確定基本工序的性質,即落料、沖孔、彎曲等基本工序。一般情況下可以由圖樣要求直接確定。
2 )根據工藝計算,確定工序數目,如拉深次數等。
3 )根據各工序的變形特點、尺寸要求確定工序排列的順序,例如,是先沖孔後彎曲還是先彎曲後沖孔等。
4 ) 根據生產批量和條件,確定工序的組合,如復合沖壓工序、連續沖壓工序等。
5 ) 最後從產品質量、生產效率、設備佔用情況、模具製造的難易程度、模具壽命、工藝成本、操作方便和安全程度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比較,在滿足沖件質量要求的前提下,確定適合具體生產條件的最經濟合理的沖壓工藝方案,並填寫沖壓工藝過程卡片(內容包括工序名稱、工序數目、工序草圖(半成品形狀和尺寸)、所用模具、所選設備、工序檢驗要求、板料規格和性能、毛坯形狀和尺寸等): ;

4 確定模具結構形式
確定工序的性質、順序及工序的組合後,即確定了沖壓工藝方案也就決定了各工序模具的結構形式。沖模的種類很多,必須根據沖件的生產批量、尺寸、精度、形狀復雜程度和生產條件等多方面因素選擇,其選原則如下:
l )根據製件的生產批量確定採用簡易模還是復合模結構。一般來說簡易模壽命低,成本低;而復合模壽命長,成本高。

2 )根據製件的尺寸要求確定沖模類型。
若製件的尺寸精度及斷面質量要求較高,應採用精密沖模結構;對於一般精度要求的製件,可採用普通沖模。復合模沖出的製件精度高於級進模,而級進模又高於單工序模。

3 )根據設備類型確定沖模結構。
拉深加工時有雙動壓力機的情況下,選用雙動沖模結構比選用單動沖模結構好很多
4 )根據製件的形狀大小和復雜程度選擇沖模結構形式。一般情況下,大型製件,為便於製造模具並簡化模具結構,採用單工序模;小型製件,而且形狀復雜時,為便於生產,常用復合模或級進模。像半導體晶體管外殼這類產量很大而外形尺寸又很小的筒形件,應採用連續拉深的級進模。
5 )根據模具製造力量和經濟性選擇模具類型。在沒有能力製造高水平模具時,應盡量設計切實可行的比較簡單的模具結構;而在有相當設備和技術力量的條件下,為了提高模具壽命和適應大量生產的需要,則應選擇較為復雜的精密沖模結構。
總之,在選擇沖模結構類型時,應從多方面考慮,經過全面分析和比較,盡可能使所選擇的模具結構合理。有關各類模具的特點比較見表1-3。

5 .進行必要的工藝計算
主要工藝計算包括以下幾方面:
l )坯料展開計算:主要是對彎曲件和拉深件確定其坯料的形狀和展開尺寸,以便在最經濟的原則下進行排樣,合理確定適用材料。
2 )沖壓力計算及沖壓設備的初選:計算沖裁力、彎曲力、拉深力及有關的輔助力、卸料力、推料力、壓邊力等,必要時還需計算沖壓功和功率,以便選用壓力機。根據排樣圖和所選模具的結構形式,可以方便地計算出總沖壓力,根據計算出的總沖壓力,初選沖壓設備的型號和規格,待模具總圖設計好後,校核設備的裝模尺寸(如閉合高度、工作台板尺寸、漏料孔尺寸等)是否符合要求,最終確定壓力機型號和規格
3 )壓力中心計算:計算壓力中心,並在設計模具時保證模具壓力中心與模柄中心線重合,目的是避免模具受偏心負荷作用而影響模具質量。
4 )進行排樣及材料利用率的計算.以便為材料消耗定額提供依據。
排樣圖的設計方法和步驟:一般是先從排樣的角度考慮並計算材料的利用率,對於復雜的零件通常用厚紙剪成3 一5 個樣件.排出各種可能的方案,選擇最優方案.現在常用計算機排樣後再綜台考慮模具尺寸的大小、結構的難易程度、模具壽命、材料利用率等幾個方面的問題.選擇一個合理的排樣方案。確定出搭邊,計算步距和料寬.根據標准板(帶)料的規格確定料寬及料寬公差。再將選定的排樣畫成排樣圖,按模具類型和沖裁順序打上適當的剖面線,並標注尺寸和公差。
5 )凸、凹模間隙和工作部分尺寸計算。
6 )對於拉深工序,確定拉深模是否採用壓邊圈,並進行拉深次數、各中間工序模具尺寸分配,以及半成品尺寸計算等。
7 )其他方面的特殊計算。

6 .模具總體設計
在上述分析、計算的基礎上,即可進行模具結構的總體設計,並勾畫草圖,初步算出模具閉合高度,概略地定出模具外形尺寸,凹模的結構形式及固定方法。同時考慮如下內容:
1 )凸、凹模結構形式及固定方法;
2 )製件或毛坯的定位方式。
3 )卸料和出件裝置。
4 )模具的導向方式以及必要的輔助裝置。
5 )送料方式。
6 )模架形式的確定及沖模的安裝。
7 )模具標准件的應用。
8 )沖壓設備的選用。
9 )模具的安全操作等。

2. 手機後蓋注塑模具三維CAD快速分型教程

手機後蓋注塑模具三維CAD快速分型教程

引導語:手機這東西,我希望每個人都會擁有吧?但是你可知道手機後蓋是如何塑模的嗎?下面是我精心整理出來的一些關於手機後蓋注塑模具三維CAD的快速分型教程,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哦!

在注塑模設計過程中,分模設計至關重要,如何能夠用三維CAD軟體快速合理地分析出分型線、生成分型面、順利拆分出動模、定模、滑塊、斜頂及鑲件,直接影響到整個模具生產周期的順利開展,這也是每個塑膠模具設計工程師在進行CAD設計中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之一。下面我就以三維CAD軟體中望3D進行手機後蓋的分模設計為實踐例子,為剛接觸模具三維CAD設計和相關行業的朋友講解,怎麼輕松、合理地完成分模?

模具分模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建產品中心坐標、放縮水、補孔、建立分型線、創建分型面、拆模,在一般的三維CAD軟體中感覺操作流程比較復雜,今天我使用的三維CAD軟體中望3D,通過其靈活的曲面建模功能及獨特的Overdrive內核,無需通過面的復制、延伸、面與面之間的組合來多步驟操作補孔,可以輕松一步完成各種補孔操作,剛接觸三維模具設計的朋友可以通過該教程,輕松掌握相關軟體操作。同時,中望3D還提供不規則分型面的創建功能、通過框選解決了因為漏選而出現分模分不開的`問題,給使用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一、產品定位

首先需要導入手機後蓋的產品數據,產品的中心坐標都是偏離原始坐標的,那麼怎樣才能快速將產品定位到中心呢?一般三維CAD軟體都選擇了重新在產品的中心重建坐標系,通過中望3D,可以更精準地實現定位——通過依次選擇:定位命令-造型-主分型方向-側分型方向-分型基點,可以完成對產品的一次性定位,操作簡單清晰、定位準確。

二、放縮水(支持整體放縮水和分段放縮水)

三、建立分型線 中望3D是通過軟體分析後顏色來區分動模與定模。

選擇區域分析-計算後系統自動分析出正向拔模、反向拔模及無拔模面,設計者可以自行定義無拔模面的屬性,最終將手機後蓋的所有面統一成兩種顏色; 正向拔模及反向拔模,對應分析的顏色; 注塑模具

四、補孔

大多數三維CAD設計軟體都是通過面的復制、延伸、面與面之間的組合來補孔,但中望3D更靈活的曲面建模功能及獨特的overdrive內核,無需多步驟操作,可以輕松一步完成補孔操作:

1.分型造型-完成相對規則孔的填充

2.內部邊緣-分為型腔和型芯來完成非規則孔的一步填充。

五、分離產品,創建分型線 通過區域分析後的面,分離產品、創建分型線,具體步驟如下:

1.點擊分離-選擇區域面分離,創建分型線邊緣打對勾;也可以選擇分型線分離(此項需要首先創建分型線)。

2.分離後,產品如下圖所示,邊緣生成分型線。

六、創建分型面

1.點擊分型面-選擇分型線到分型面選項,一步生產初始分型面,

2.通過面操作,最終形成合理分型面如下圖所示: 中望3D中,還提供了不規則分型面的創建功能,如角度曲面、放樣生成曲面等,對於枕位、定位特徵,同樣可以很方便的在分型面建立的同時一起創建,節約分模後創建枕位及定位特徵的時間。

七、拆模 點擊拆模命令,出現拆模對話框;軟體已經自動將型芯、型腔選擇完成,只需設計者選擇坯料即工件,框選所有分型面,點擊確定,即可完成分模步驟。

對於多數三維CAD設計軟體在選擇分型面時,都不支持框選,這樣對於產品上孔及孔特徵較多的產品來說,完全選擇這些靠破孔的分型面就是一件非常繁瑣且容易漏選的工作,常常因為漏選而出現分模分不開的現象。但在中望3D中通過框選就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 在內模部分的細部修改時,中望3D提供了如澆口、流道、水路等最常用到的模塊,利用這些已做成的快捷模塊,能夠大幅度的提升模具設計的效率,減少模具設計時出現的低級錯誤。 同時,中望3D軟體中也集成了豐富的模架,如HASCO、龍記、FUTABA等廠家,常用標准件如,螺栓、頂針、定位環、注口襯套等,提供給模具設計工程師調用,提升設效率,減輕工作負擔,降低出錯幾率。

;

3. 模具設計的流程是怎麼樣的

模具設計流程:

1、接受任務書:

一般有以下三種情況:

A:客戶給定審定的塑件圖樣及其技術要求(二維電子圖檔,如AUTOCAD,WORD等)。此時需要構建三維模型(產品設計工作內容),然後出二維工程圖。

B:客戶給定審定的塑件圖樣及其技術要求(三維電子圖檔,如PROE,UG,SOLIDWORKS等)。只要出二維工程圖。(為常用情況)

C:客戶給定塑件樣品,手板,實物。此時要求測繪塑件抄數處理,然後構建三維模型,再出二維工程圖。

2、收集,分析和消化原始資料:

A:分析塑件

a:明確塑件的設計要求,通過圖樣了解該塑件所用材料,設計要求,對復雜形狀和精度要求高的塑件的使用場合,裝配及外觀要求等。

b:分析塑件的成型工藝的可能性和經濟性

c:明確塑件的生產批量(生產周期,生產效率)一般客戶訂單內有註明。

d:計算塑件的體積和重量。

以上的分析主要是為了選用注射設備,提高設備利用率,確定模具型腔數及模具加料腔尺寸。

B:分析塑料的成型工藝:

成型方法,成型設備,材料型號,模具類別等。

3、掌握廠家實際生產情況:

A:廠家操作工人的技術水平

B:廠家現有設備技術

C:成型設備的技術規范

D:廠家所常用廠商模具材料及配件的訂購和加工處理方法(最好在本廠加工)

4、確定模具結構:

一般理想的模具結構:

A:工藝技術要求:幾何形狀,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等符合國際化標准。

B:生產經濟要求:成本低,生產率高,模具使用壽命長,加工製造容易。

C:產品質量要求:達到客戶圖樣所有要求。

資料拓展:

1、對所設計模具之產品進行可行性分析,以電腦機箱為例,首先將各組件產品圖紙利用設計軟體進行組立分析,另一方面可以熟悉各組件在整個機箱中的重要性,以確定重點尺寸。

2、對產品進行分析採用什麼樣的模具結構,並對產品進行排工序,確定各工序沖工內容,並利用設計軟體進行產品展開,在產品展開時一般從後續工程向前展開。

3、備料,依產品展開圖進行備料,在圖紙中確定模板尺寸,包括各固定板、卸料板、凸凹模、鑲件等,注意直接在產品展開圖中進行備料,這樣對畫模具圖是有很大好處的。

4.在備料完成後即可全面進入模具圖的繪制,在備料圖紙中再制一份出來,進行各組件的繪制,如加入螺絲孔,導柱孔,定位孔等孔位,並且在沖孔模中各種孔需線切割的穿絲孔,在成型模中,上下模的成型間隙,一定不能忘記,所以這些工作完成後一個產品的模具圖差不多已完成了80%。

另外在繪制模具圖的過程中需注意:各工序,指製作,如鉗工劃線,線切割等到不同的加工工序都有完整製作好圖層,這樣對線切割及圖紙管理有很大的好處,如顏色的區分等,尺寸的標注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時也是一件最麻煩的工作,因為太浪費時間了。

5.在以上圖紙完成之後,其實還不能發行圖紙,還需對模具圖紙進行校對,將所有配件組立,對每一塊不同的模具板製作不同的圖層,並以同一基準如導柱孔等到進行模具組立分析,並將各工序產品展開圖套入組立圖中,確保各模板孔位一致以及折彎位置的上下模間隙配合是否正確。

資料來源:網路模具設計

4. 做塑手機殼料模具畢業設計時,復雜的型芯、型腔尺寸怎麼標注,公差怎麼確定

樓上的你們的公差也太嚴了吧!0.01~0.05mm!你確認所有的尺寸都是這個公差嗎?
這個有個合理的公差范圍的,尺寸越大公差越大,尺寸越小公差越小,當然還要看是否配合。
是否重要的形狀等等!公差不是一個簡答的概念,有些地方誤差很大但是不影響裝配和使用,那些地方就不需要很大的公差,有些孔或者軸配合的地方,誤差個0.05就可能裝配有問題,那些當然要加公差,所以你在設計的時候,首先看產品圖面是否有公差,然後模具對應設計!單邊公差,模具還要修改尺寸!如果沒有成品圖面那就要了解那些事裝配面,那些是功能面!要有目的去做模具!

5. 模具設計的流程是怎麼樣的

第一步:產品分析與修改,確定模具結構,縮水圖:
1、產品分析:開模方向,分模線與分模面,外形尺寸,厚度,拔模角度,倒勾及相應抽芯方式,進膠點與進膠方式,模穴數等等。
2、轉工程圖:用三維軟體出圖,一般建立三個視圖:第一個主視圖(後模表面投影),第二個第三個立體示意圖(外表面和內表面)。其他視圖按第三角法或第一角法擺放,剖視圖(X和Y,剖切位置線通過重要位置中心,倒勾,柱位,孔位,枕位等等),保存文件DXF格式,到CAD打開標數處理。
3、縮水圖:將上一步工程圖鏡像一次並且放大一個縮水率的倍數。(標明:MI,縮水率)
第二步:產品排位:在模具內怎樣排列
考慮因素:模具長寬方位,產品模穴數,進膠位置,間隔(強度,放什麼零件放得下)
先排第一個視圖是後模側俯視圖抓主視圖,第二個視圖排前模側俯視圖,先把第一個視圖中心線鏡像到正右方然後抓後視圖,然後排第三個X方向剖視圖放在後模側俯視圖的正下方,第四個視圖Y方向剖視圖排在前模側俯視圖正右方。
第三步:模仁訂購
根據產品的大小,生產批量,模穴數,抽芯機構等.
第四步:模胚訂購
根據模仁大小與抽芯機構(側),進膠方式與位置,前模是否有抽芯(開模動作,油缸),產品材料,頂出方式等等。
第五步:將模仁裝配至模胚內
第六步:模仁與模胚安裝與定位設計
第七步:分模線,枕位,鑲件設計
第八步:如果客戶產品有倒勾要設計抽芯機構如行位或斜頂設計
第九步:設計澆注系統(直接澆口,側澆口,潛水口,牛角式,點澆口,扇形澆口,搭澆口等)
第十步:如果是細水口模具那麼要設計開閉器與塞打螺絲
第十一步:排氣系統設計(排氣槽位置與產品溢邊值大小)
第十二步:頂出系統設計(頂針,斜頂,司筒,頂塊,推板,氣頂等)
第十三步:冷卻系統設計(水路樣式如直通式,階梯式,隔板式,螺旋式等)
第十四步:輔助零件開設(彈簧,垃圾釘,撐頭,中托司,鎖模板,扣機,邊鎖,平衡塊,限位塊,吊模孔,撬模坑等)
第十五步:檢查與修改,視圖補充與位置調整
第十六步:2D轉3D分模或做全3D
第十七步:拆散件圖(3D+2D)
第十八步:圖紙審核,改圖。
第十九步:圖紙合格後列印歸檔
第二十步:圖紙發給模具製造車間加工
以上模具設計從客戶給3D圖開始到設計出模具圖到加工整個流程步驟,希望對你有幫助!
客戶提供的圖紙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1)客戶給定審定的塑件圖紙(二維電子圖檔)及技術規范要求(此時需要用三維軟
件構建3D圖)。
(2)給定3D圖檔,處理成2D圖(出工程圖紙)。
(3)給定樣板(手板),此時需要測繪出2D和3D圖。
以上是一般有三種,其中第二種情況最常見,就是客戶產品設計師設計好了3D產品拿給你開模。
希望以上答案會對你有幫助 有需要了解更多模具資料可以私聊

6. 模具是怎麼樣做的

參考資料:【南通科訊教育】

模具其實很簡單,第一你要理解結構,其次你要理解製品的材料及其性能,最後你必須會相關的應用軟體。

步驟如下:

1:產品圖(3D檔,來源可能是客戶提供,也有可能是自己造型)條件好公司會給你配繪圖員,幫你出平面圖。

2:分模(模具型腔以及模具輔助元件等)在製作的同時要考慮產品製件的外觀大小能,還要考慮是否能順利脫模等,現在又一批年輕的工程師設計的產品都是沒有斜度的。沒准你的模具設計出來以後打不出理想的製品。呵呵問題可能就是這里了。當然還有就是縮水,型腔尺寸是比製品尺寸要大的這個你需要明白。

3:3d檔的模具圖直接數據傳輸用於加工製作。電極(火花),鑲件(線割)型腔(數控設備製作)等等

4:模具裝配(模具工的事,需提供相應的技術要求及相關位置尺寸圖)

5:調試

中間有很多步驟省略了,你能提這樣的問題,我相信你也知道模具本身的含義就不多說了。

模具設計要做好自己的3d圖並且要做好模具製程的相關支持信文件。

參考資料:【南通科訊教育】

7. 模具設計及製作的六大步驟

模具設計及製作的六大步驟講解:

1、材料的選擇

模具材料的綠色程度對最終產品的綠色性能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綠色設計的材料選擇必須建立在綠色材料的基礎上, 摒 棄過去對材料進行表面處理所採用的化學方法。代之以物理的方法以達到防腐或易於脫模的目的。

選擇優質鏡面模具鋼加工模具型腔;用不銹鋼材料來加工防腐的模具以替代電鍍;或用對環境的危害小和鎳磷鍍替代電鍍鉻。

綠色材料應具備的基本性能有:①低污染、低耗能、低成本:②易加工和加工過程中無污染或少污染:③可降解,可重復使用。

2、設計規范化、標准化

模具標准化是組織模具專業化生產的前提。而模具的專業化生產是提高模具質量、模具製造周期、降低成本的關鍵。

採用和購買標准模架及其它標准件。模架及標准件由專門的廠家、企業通過社會化分工進行生產,使有限的資源得到優化配置。

模具通常在報廢之後只是凸凹模不能再用.但是模架還基本完好無損.因此使用標准模架有助於模架的再利用。

沖壓模和注塑模的模架都有很多種類,而這些模架也基本是由標準的上下模座。導柱。導套等部件組成。同時.模架的標准化可以使生產模架所使用的設備大大減少,從而節約資源。也利於管理。

模具各結構單元的規范化、標准化。這樣可加快設計速度,縮短設計周期,方便加工管理。

3.可拆卸性設計

模具在使用過程當中,部分零部件由於承受過大的摩擦與沖擊,磨損較大。這時,只需更換這部分零部件模具仍可使用。

另外,有時只要更換工作零件,即可實現一種新產品的生產。不可拆卸不僅造成大量可重復零部件材料的浪費。 而且因廢棄物不好處置.還會嚴重污染環境。

因而在設計初期就要考慮到拆卸的問題:

①盡可能選擇通用結構,以便更換。

②在滿足強度要求的前提下。盡量採用可拆卸聯接。如用螺紋聯接,不用焊接、鉚接等。

4.製造環境設計

機械生產車間,尤其是沖壓車間的噪音和污染非常嚴重。對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威脅,也干擾了周邊的安寧,所以,在進行模具設計的時候要對產生的噪音加以控制,甚至消除。

通常消除機器噪音的方法有以下幾種方法:用v帶代替齒輪傳動;以摩擦離合器代替剛性離合器;做好飛輪等回轉體的動平衡:在壓力機產生噪音的'主要部位加蓋隔音罩:採用有減震器的無沖擊模架等。

5.包裝方案設計

包裝方案的設計主要包括三方面:包裝材料的選用、包裝結構的改進以及包裝材料及其廢棄物的回收利用。包裝材料的使用和廢棄物對環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一些難以回收或難降,解的材料,這些材料只能焚燒或掩埋。因此,產品的包裝應盡量從簡及使用綠色包裝材料(無毒、無公害、易回收、易降解的材料),這樣既可以減少資源的浪費,又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6、回收處理設計

模具回收處理就是在模具的設計階段就考慮模具使用後回收利用的可能性及回收處理的方法及費用。回收性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可回收材料及標志、回收處理方法、回收性的技術經濟評估和回收性的結構設計。其主要措施如下;①使用對環境影響較模具材料,如無毒無害的材料、可再生材料、易回收的材料等;②使用可重新利用的材料;③對使用過的模具零部件進行翻新、再加工等。

8. 三防手機設計案例賞析(三)

編輯:愛瑪設計

三防手機在普通手機的基礎上做了一些特殊處汪改賣理,如結構上的防水圈設計,加工上的霧化鍍膜等,使其可以防摔(防震/抗壓)、防水、防塵的智能手機。三防智能手機的完美體現在功能強大,防摔,防水,防塵的功能使其使用壽命大大延長。

在防水、防塵、防摔等方困逗面的性能的高要求下,要求三防手機在異常殲神惡劣的氣候條件,特殊場合仍然能夠良好使用,吸引一批戶外運動的年輕用戶喜愛。使用場景為戶外活動的時候對於定位通訊的要求又相較於普通智能機要高上許多。因此一款更加適用於戶外運動的衛星通訊三防手機應運而生。

具有網路與地面全網通的雙卡雙待,無縫切換。具備北斗及GPS定位導航功能。

高端的硬體配置及輕薄外形設計。

提高陸海通信,政府服務,全球商務,科考探險,戶外旅行等活動的信息化程度。

三防手機設計的不斷創新提高產品的三防性能,提高產品的整體性能和品質,同時突出產品外觀的時尚堅固,為用戶創造出更加經典、實用、先進的三防手機,及優質的產品使用體驗!

閱讀全文

與三防手機模具怎麼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車門焊接處生銹如何處理 瀏覽:447
不銹鋼酸洗銹了怎麼處理 瀏覽:330
ysl方管13圓管13 瀏覽:183
骨折取鋼板釘孔為什麼加入人工骨 瀏覽:137
什麼膠可以彩鋼板 瀏覽:850
什麼是高錳鋼板 瀏覽:145
不銹鋼門頭發光字多少錢一平方 瀏覽:893
蓋棟二十層樓要多少鋼材 瀏覽:828
焊縫外觀檢測應注意什麼意思 瀏覽:476
哪些型號鋼筋需送電渣壓力焊 瀏覽:608
手機美圖秀秀如何無縫拼接圖片 瀏覽:635
不銹鋼坐凳浙江省套什麼定額 瀏覽:575
碳鋼菜刀用什麼磨刀石最好 瀏覽:818
腳跟粉碎性骨折什麼時候扯鋼板 瀏覽:701
合金鑄件多少錢 瀏覽:430
預制板的鋼筋如何計算 瀏覽:396
高級焊接為什麼難 瀏覽:89
q345r用什麼焊條焊接 瀏覽:462
獨立基礎鋼筋需要計算哪些 瀏覽:469
a348是什麼鋼材 瀏覽: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