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哥們,請教一副模具試模,裝模的步驟
我先粗略的說一灶攜下有興趣在細聊首先將模具上晌辯散的非標件根據加工工藝加工完成隨後宴氏將標准件備齊接著鉗工劃線裝配數控最後鉗工裝配 查看原帖>>
B. 數控機床旋轉工位怎樣安裝模具,模具怎樣對准,高度限制多少
你說的是數控沖床吧?不同品牌和型號的轉塔式數控沖床塔的旋轉工位不同,有的旋轉B工位,有的旋轉C工位或者D工位,裝模後,要養成用手摸和肉眼觀察上下轉塔間上下模角度是否一致,防止裝錯模,造成損壞。定期用對中工具校正上下轉塔同芯度。至於你說的高度我不知道是哪方面的。如果是模具的高度,下模研磨低於25mm就必須淘汰。上模沖芯研磨3到6mm就必須淘汰,上模高度不能高於215mm,否則會有撞模危險!
C. 模具型腔的加工中心的加工方法
就是模具內部的溝槽,以及腔體.現在頌旁一摸多腔越來越多,而且大部分昌岩高精度,高復雜程度的摸具都有這個特點.加工起來最好用精度高耐櫻御一點的加工中心,如果體積大,還得用龍門加工中心,五面體龍門加工中心,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了
D. 如何加工模具使用精密模具五軸加工中心等五軸機床加工模具有哪些優點
使用五軸機床可以加工復雜曲面,而且效率高,一次裝夾,精度高,同時,可以使用高速硬銑(通常把硬度超過56HRC、Rm>2,000N/mm2的鋼鐵材料進行的加工稱之為硬加工)為模具加工提供了很大的應用潛力,高速硬銑可以補充模具傳統的加工工藝流程,在許多情況甚至可以完全替代電火花加工。這就可以在一次裝夾下對模具構件進行全部加工,不僅大幅度地減少加工時間、改善型面的表面質量和加工精度,而且可以簡化加工工藝流程。由於節省了製造電極、電火花加工和拋光(或大大減少拋光工作量)三道工序,縮短了模具的製造周期,降低了生產成本。例如製造一個材質為熱作模具鋼的注塑模,硬度56HRC。採用高速硬銑,工件可在一次裝夾下進行粗、半精和精銑加工成成品。而採用電火花加工,工件需經過粗銑、調質(同時製造電極)、電火花加工和拋光。模具的製造時間要比高速硬銑高三倍。
E. 五軸聯動加工中心在大型遊艇,風電模具中的應用一
風電模具五軸加工機床:
1,風電模具型面加工(陽模型面的代木切削),一般這個領域的加工機床要求高速,高精度,因為整個陽模型面面積較大,曲面較平滑,根部高度落差較大,(一般機床的高度行程需要4米或者6米念喊),機床的在長度方向的行程一般在15米至70米。整個綜合模具的最終型面精度一般在+/-0.5mm,所以對機床的結構提出了跟高的要求,在高速加工下要保持很高的動態精度,特別是在精加工時一般都採用五軸聯動高速切削。
二, 產品的精度怎麼保證:
1,風電模具一般都在37.5米到80多米不等,要求模具的加工精度控制在+/-0.5mm,要求特別高,對環境溫度,機床的結構,模具的檢測手段,機床的系統,模具本身的結構設計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否則肯定不可能達到這個精度。
2,大型遊艇的加工,大型遊艇的型面較風電模具復雜,但是加工的材料都是復合材料,對型面的加工要求也很高。
3,在我工作中積累的大量經驗來講;保證精度有一下幾個仔數野方面可以參。
五軸機床在大型遊艇,風電模具中的應用畢手
F. 立式加工中心在加工模具應該注意什麼
做模具,對立式加工中心來說,要求要高一些,比如精度、光潔度、伺服響應性等要求都很高。所以在配置方面,要選擇高配的。根據我們的經驗來看,做模具,最好配置日本三菱或是日本發那科的系統。電機是和系統一套打包過來的,伺服響應好,非常適合加工曲面、凹凸面、球面等模具系列。
G. 沖壓機床安裝模具的步驟(求詳細)
1、安裝前首先應確認模具刃口鋒利,凹模刃口上沒有崩口,凸模沒有缺角。如果有崩口或缺角,請首先刃磨刀口。
2、合模前應在上、下模之間墊入一張硅鋼片,防止由於搬運過程碰傷刀口。
3、在模具裝上沖床前,要用油石把底面和上面的毛刺磨掉,用布條將垃圾清理干凈。如果模具上下平面上有毛刺或垃圾,將引起沖片毛刺超差。
4、調整滑塊行程至合適位置壓緊上模,必須保證模柄或模架上平面於滑塊的底面緊密貼合,下模壓板螺釘輕輕壓緊。然後,向上調整滑塊,取出中間的硅鋼片。松開下模壓板螺釘,向下調整滑塊,直至凸模進入凹模3~4mm,壓緊下模壓板螺釘。新模具沖片時凸模必須進入凹模3~4mm,否則,要出現凸模崩口或凹模漲裂。
5、升起滑塊至上死點位置,調整沖床打桿止退螺釘,至松緊適宜,然後空轉幾次,觀察模具及沖床各機構工作是否正常。如果沒有異常情況,就可以開始生產了。
沖床模具結構說明:
沖床上模是整副沖模的上半部,即安裝於壓力機滑塊上的沖模部分。上模座是上模最上面的板狀零件,工件時緊貼壓力機滑塊,並通過模柄或直接與壓力機滑塊固定。下模是整副沖模的下半部,即安裝於壓力機工作檯面上的沖模部分。下模座是下模底面的板狀零件,工作時直接固定在壓力機工作檯面或墊板上。刃壁是沖裁凹模孔刃口的側壁。刃口斜度是沖裁凹模孔刃壁的每側斜度。氣墊是以壓縮空氣為原動力的彈頂器。參閱「彈頂器」。反側壓塊是從工作面的另一側支持單向受力凸模的零件。
沖床導套是為上、下模座相對運動提供精密導向的管狀零件,多數固定在上模座內,與固定在下模座的導柱配合使用。導板是帶有與凸模精密滑配內孔的板狀零件,用於保證凸模與凹模的相互對准,並起卸料(件)作用。導柱是為上、下模座相對運動提供精密導向的圓柱形零件,多數固定在下模座,與固定在上模座的導套配合使用。導正銷是伸入材料孔中導正其在凹模內位置的銷形零件。導板模是以導板作導向的沖模,模具使用時凸模不脫離導板。導料板是引導條(帶、卷)料進入凹模的板狀導向零件。導柱模架是導柱、導套相互滑動的模架。
H. 壓鑄模是怎麼安裝的
壓鑄模安裝:
(1)模具安裝位置符合設計要求,盡可能使模具漲型力中心與壓鑄機距離最小,這樣可能使壓鑄機大杠受力比較均勻。
(2)經常檢查模具起重吊環螺栓、螺孔和起重設備是否完好,確保重吊時人身、設備、模具安全。
(3)定期檢查壓鑄機大杠受力誤差,必要時進行調整。
(4)安裝模具前徹底擦凈機器安裝面和模具安裝面。檢查所用頂桿長度是否適當,所有頂棒長度是否等長,所用頂棒數量應不少於四個,並放在規定的頂棒孔內。
(5)壓板和壓板螺栓應有足夠的強度和精度,避免在使用中松動。壓板數量應足夠多,最好四面壓緊,每面不少於兩處。
(6)大型模具應有模具托架,避免在使用中模具下沉錯位或墜落。
(7)帶較大抽芯的模具或需要復位的模具也可能需要動、定模分開安裝。
(8)冷卻水管和安裝應保證密封。
(9)模具安裝後的調整。調整合模緊度。調整壓射參數:快壓射速度、壓射壓力、增壓壓力、慢壓射行程、快壓射行程、沖頭跟出距離、推出行程、推出復位時間等。調整後在壓室內放入棉絲等軟物,做兩次模擬壓射全過程,檢查調整是否適當。
(10)調整合模到動、定模有適當的距離,停止機器運行,放入模具預熱器。
(11)把保溫爐設定在規定溫度,配置好規定容量的舀料勺。
(12)生產前確認模具完整性,有中子之模具正確接好中子油管及控制開關線路等,確認導電部分之金屬不外露,並選擇好控製程序方能操作。
(13)有倒拉裝置的模具必須裝好倒拉桿,頂針頂出後必須退回,否則會損壞模具型腔。
(14)兩次開模斜抽芯模具,開模時,後模前半部分必須先彈開,否則會損壞模具型芯。
(15)模具上方及左右有滑塊的模具,必須加裝適當的彈簧固定。
(16)有滑塊型芯、抽芯和結構復雜易卡模之模具生產前應充分預熱(模具預熱前必須對模腔各部位打油)。
(17)對型芯有方向要求或型腔共用之模具,須確認型芯之正確性。
(18)確認每條冷卻水路通暢。
壓鑄是壓力鑄造的簡稱。它是將液態或半液態金屬,在高壓作用下,以高速度填充壓鑄模具型腔,並在壓力下快速凝固而獲得鑄件的一種方法。使用的壓鑄模具,稱為壓鑄模。壓鑄時常用壓力是從幾兆帕至幾十兆帕,填充初始速度在(0.5~70)m/s范圍內。因此,高壓和高速是壓鑄的重要特徵。
I. 加工中心在加工模具操作方面是要注意什麼
加工中心在加工模具操作方面是要注意:
1、操作刨床時,頭和手不要伸到車頭前檢查,不得用棉紗擦試工件和機床轉動部位,車頭不停穩不得測量工件。
2、操作沖床前,應檢查模具有無裂紋,操縱機構、自動停止裝置、離合器、制動器是否正常,潤滑系統有無堵塞或缺油。
3、嚴禁將手和工具等物件伸進危險區域內。小件一定要用專門工具進行操作。模具卡住坯料時,只准用工具去解脫。
4、每沖完一個工件時,手或腳必須離開按鈕或踏板,以防止誤操作。兩人以上操作時,應定人開車,注意協調配合。
5、操作鑽床時,不準戴手套,女生要戴安全帽,防護罩要齊全。
6、鑽透孔時須在工件底面墊墊塊,接近鑽透時改為手動進給。
7、操作車床時,工件必須裝夾牢固,用手搬動卡盤檢查無碰撞,方能開車。
8、主軸運轉時不準變速,刀具未離開工件時,不能突然變向和用反車制動。
9、操作銑床時,上下工件、刀具、堅固、調整、變速及測量工件等工作時,必須停車。
10、切削中,頭、手不得接近銑削麵。取卸工件時,必須移開刀具。
11、操作磨床時,砂輪正面不能站人,應站在砂輪的側面。
12、裝卸工件時,砂輪要退到安全位置,防止磨手。
模具加工注意事項:
1、工藝編制簡明、表達詳細,加工內容盡量數值化表達;
2、加工重點難點處,工藝要特別強調;
3、需要組合加工處,工藝表達清楚;
4、鑲塊需單獨加工時,注意加工精度的工藝要求註明;
5、組合加工後,需單獨加工的鑲塊零件,組合加工時工藝安裝單獨加工的基準要求;
6. 模具加工中彈簧是最容易損壞的,所以要選擇疲勞壽命長的模具彈簧。
J. 模具型腔的加工中心的加工方法
模具型腔的加工中心的加工方法是:先找正中心,然後先粗加工去餘量,最後再精加工到尺寸。精加工也要給型腔的打磨、拋光留出加工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