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注塑產品變形如何改善
一.產生變形的原因
1-1 產品的形狀,特別是成形收縮率同製品厚度的關系而引起
的殘留應力。
1-2 由於成型條件產生的殘余應力
1-3 脫模時產生的殘余應力
1-4 由於冷卻時間不足而引起變形
二、解決方法。
3-1 即時:在模具內充分冷卻固化(延長冷卻時間記時
器),提高料筒溫度,降低射出壓力。
3-2 短期:使模具冷卻均勻化。
3-3 長期:避免製品厚度的差異,在製品厚度大的地方設
置澆口(1-1),因直線容易引起翹曲,做成大的 R 曲線(圖
A),製品可逆彎曲的模具(圖 B),增加頂出桿個數,增
加脫模斜度。
3-4 。模具設計階段通過模流分析產品變形趨勢,在設計上做優化,便於後去工藝調整。
四、 於材料的差異:
4-1 結晶性的材料(聚乙稀、聚丙稀、聚甲醛、尼龍)成型收
縮率大,還有容易引起偏向,非結晶性材料(聚苯乙稀、ABS)
容易引起殘余應力。
㈡ 注塑模具抽芯偏芯如何解決
只有重做的
沒有辦法,看一下是模仁偏,還是滑塊偏,決定重做一個
㈢ 注塑管胚模具偏芯怎麼修理模具
要看是什麼原因偏心。是模胚廠做出來偏心,還是沒直角挫開,還是用舊了導柱損耗等等?想修也要看什麼產品,塑膠模一般很難報廢。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㈣ 押出電線老偏芯,請問是什麼原因
偏芯: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1、模具安裝含昌嘩好後,進行偏芯調整沒有調整好
2、模芯本身有質量問題,模芯空不圓整
3、牽引時牽引張力不均勻,線芯出談行現擺動迅塌
㈤ 注塑產品變形如何調試
變形的問題:首先要了解澆口的設置、形狀、尺寸這是關鍵因素,然後是工藝參數。其原因有:(內容很多,略)
(1)分子取向不均衡
(2)冷卻不當
(3)模具澆注系統不合理
(4)模具脫模及排氣系統設計不合理
(5)工藝操作不當
排除方法:
(1)模具溫度太高或冷卻不足。應適當降低模具溫度或延長冷卻時間,對於細長塑件可採取胎具固定後冷卻的方法。
(2)冷卻不均勻。應改善模具的冷卻系統,保證塑件冷卻均勻。
(3)澆口選型不合理。應針對具體情況,選擇合理的澆口形式。一般情況下,可採用多點式澆口。
(4)模具偏芯。應進行檢查和校正。
氣穴缺陷分析及排除方法:
(1)成型條件控制不當
(2)模具缺陷
(3)原料不符合使用要求
㈥ 鑄造中的偏芯是怎麼回事
由於型芯肢拍肢在金屬液作用下漂浮賀游移動,鑄件內孔位置偏錯,使形狀、尺寸歷世不符合要求。發生偏芯的原因一般是芯頭磨損或設計不合理造成間隙大。
㈦ 新壓鑄模怎麼驗收
需驗收確認下面內容:
1、模具模號是否清晰正確?
2、模具外形尺寸?
3、料缸直徑是多少?
4、模具下偏芯是多少?
5、頂出孔間距尺寸是多少?
6、回拉桿孔尺寸間距是多少?
7、模腔錯型值≤0.1mm(檢查型腔周邊的壓痕)?
8、表面粗糙度Ra≤0.4μm?
9、型腔表面沒有擊傷、擦傷和裂紋?
10、頂針和滑塊能夠沒有卡滯現象?
11、動、定模模芯高出模架0.02~0.06mm?
12、模架、頂板、頂針固定板和模腳上的吊環孔布置合理方便?
13、冷卻水進出水標記明確?
14、冷卻水模具端介面和本公司常用水管規格匹配?
15、液壓油缸模具端介面和本公司常用油管介面規格匹配?
16、供應商是否提供了回拉桿和頂棒?
17、供應商是否提供了型芯備件?
18、供應商是否提供了備件圖紙?
19、供應商是否提供了材質證明和熱處理報告?
㈧ 擠壓式模具偏芯如何控制
如果是雙向擠壓的話嘗試改變上下沖手謹頭的尺寸,讓上沖頭長點下沖頭短點,檢查設備檢測下上下工作面的平行度,都不能解決的話就改變上畢敏基下沖頭的頂角拿悉(擴大)和安裝方式讓上下沖頭在不擠壓的狀態下浮動。
單向擠壓解決方法基本相同
㈨ 注塑時模具芯子擠偏心怎麼辦
注塑模具的型芯偏心了,可以檢查一下,看看是否型芯安裝孔間隙是否有點大。可以用鏨子把型芯向相反的方向擠一下,看看是否能夠校正過來。或者使用無機粘接劑把型芯重新粘結固定。
㈩ 曲軸偏芯量是什麼意思
形狀比較復雜的偏心軸。祥信曲軸偏芯量的意思是:曲軸實際上是形狀比較復雜的偏心軸。偏心量,即離心,是物理學中的一個概念或其他謹虧輪機械的帶動而高速轉動,產生數千倍於重力的離心力,以加快液體中顆粒的沉降空檔速度,把樣品中不同沉降系數和密度質量的物質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