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UG創建模架長寬怎麼確定
主要是根據模仁的大小,小模具一般長寬加100左右,如模仁為100*150*XXX,模架選200*250的
這只是大致的,具體情況還得具體分析。比如有滑塊,模仁就要選大一點的。原則是滿足各方面需求時盡可能用小一點的模胚。以降低成本,及後續生產費用。
㈡ UG做龍記大模架的時候超過標准怎麼辦
如果是產品設計的話用proe的好點。假如你是做模具設計或編程我覺的用ug要好點。ug分模,拆電極熟練了速度亂和埋很快,還有就是ug外掛技術很成熟了,拆電極到出圖出物料單都自動化了。模具設計主推UG。原因有UG的推廣度高。軟體更新快,可能有人要說了軟體更新快學都來不及。更新快說明軟體公司有資金有實力。學一個版本就好了比如4.0的。雖然有5.0的,但大多數廠軟體沒更新,還有就是電腦硬體跟不上。UG模具庫資料齊全,常用的有龍記牌模具庫。UG主要適合於大型的汽車、飛機廠建立復雜的數模,而PRO/E主要適合於中小企業快速建立較為簡單的數模。在建模較為復雜的時候,往往是任何參數都是沒有用處的,我一般用PRO/E建立開始較為簡單的線框、曲面,然後轉到ug裡面進行高級曲面的建立、倒角。由於產品反復更改,參數大多數都被刪掉了。兩種軟體各有優點,應該混合建模才能達到最佳效果。零件較大、較復雜的時候,加工一般用ug做好數模,cimatron做粗加工,ug精加工。比較之二本人使用Pro/E已經有幾年的時間,最近在學習UG。我一直覺得這兩種軟體在建模思路上非常接近(事實上總體的確是這樣),但可能是UG尚未到家的緣故,總感覺很多地方非常不適應。以下列出幾個問題,請高手指點:1.關於混合建模。UG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混合建模,我理解就是在一個模型中允許存在無相關性的特徵。如在建模過程中,可以通過移動、旋轉坐標系創建特徵構造的基點。這些特徵似乎和先前創建的特徵沒有位置的相關性。因為NAVIGATORTREE中(類似Pro/E中的模型樹)沒有坐標系變換的記錄。又如創建BASICCURVE,在NAVIGATORTREE中也沒有作為一個參數化特徵的記錄,比如我如果想把一條圓弧曲線改成樣條曲線就非常困難,而且有時改變並不影響子特徵的變化。而在Pro/E中極為強調特徵的全相關性,所有特徵按照創建的先後順序及參考有著嚴格的父子關系。對父特徵的修改一定會反映到子特徵上。我曾就這個問題在上海問過EDS的UG技術工程師,他們說全相關性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對於經驗豐富的設計師,設計修改會非常方便,而對於經驗不多的設計者,則非常容易出現修改後無法生成的錯誤,此時混合建模就比較適用。2.關於Datumpoint,Pro/E中的Datumpoint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功能,而且所有的參考點是全相關的,它會隨著父特徵的變化而變化。而在UG中很多情況下,點是不相關的。比如選取一個長方體的某一條邊的中點做參考作另一個特徵。當把長方體的邊長加大,此時中點的位置並不隨著邊長的變化而變化,後面所做的特徵位置也不會改變,因此無法真實反映設計意圖。(也可能是我UG道行太淺,沒掌握)3.關於curve和Sketch,在Pro/e中所有草繪的截面都是參數化尺寸驅動的,而在UG中只有Sketch草繪的截面才是參數化的,而curve則是非參數化特徵。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確?我曾經看一本UG的書(誇克的),上面的曲面造型示例中曲線都是用curve構造,象樣條曲線都是通過輸入中間控制點來構造,我想通過修改curve來修改模型可能非常困難吧。另外在UG中,允許Sketch中存在欠約束的情況,而在Pro/e中是完全不可棚擾以的。4.曲面造型方面,很多人說UG的曲面功能非常強大,同Pro/e(2000版)比較後,我覺得的確如此嘩螞。UG不僅提供的更為豐富的曲面構造工具,而且可以通過一些另外的參數(在Pro/e中相對少一些)來控制曲面的精度、形狀。另外,UG的曲面分析工具也極其豐富5.關於界面,Pro/e雖然有一張Windows的「臉面」,但它實際上是從UNIX操作系統移植過來的一個Dos程序,對Windows的文件類型鏈接不支持,啟動Pro/e實際是在執行一個proe2000.bat的批處理文件。而且基於UNIX的安全性,對一個文件的多次存檔會產生同一個文件的多個版本,這是同UG非常大的區別。在Pro/e中,工作路徑對於一個裝配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如果不在config.pro中作searchpath的設置,當裝配中的零件不在工作路徑下就會出錯,因為打開裝配意味著將裝配中所有的子裝配及零件調入內存,沒有searchpath的設置則使程序無法找到零件。在UG中似乎不太相同,打開一個裝配有時可以採用partiallyload的方法,這樣系統資源會佔用的較少。6.關於操作,UG中將很多規格化的特徵(類似Pro/e中的點放特徵)劃分的非常細致,如Pocket、Slot等,這相當於將幾個Pro/e的特徵合並成為一個。而在Pro/e中的是草繪特徵,或許沒有UG建模效率高,但卻有更大的柔性。比如,在UG中如果想將一個圓孔改為方孔可能非常困難,因為這是兩個不同的特徵,而在Pro/e中,卻是非常輕而易舉的事情。以上是我對這兩個軟體的一些比較,可能是因為我對Pro/e更為熟悉的緣故,我個人認為如果所從事的設計沒有太多的曲面造型,使用Pro/e會比較有靈活性。當然,如果要作曲面,UG可能會更好一些。需要說明的是,我對UG的了解實在是不深,上面的一些看法不正確的地方,我也希望和大家交流,謝謝!比較之三:1、UG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混合建模2、可以用約束的方式控制相關。UG18SKETCH中有相關的點,是參數化的,點也可以標注尺寸!3、台灣版書有誤人子弟之嫌,但也說明了建模的另外一種方法。有一點要清楚,對於CURVE構造的面及實體,修改CURVE一樣是可以使實體或面變更的!4、曲面就不用說了!5、UG也是工作站移植過來的。界面算是比較友好。UG的文件格式只有PRT,可以包含工程圖和加工。。。等所有信息!6、UG中圓孔改成方孔(其他也一樣)是很簡單的事情,重新定義特徵使用的線就可以了!比較之四:我本來要說說UG和PRO/E的,但想來想去,論大家在實際中的使用,總的來說是差不多的,只是各有各的使用習慣。本人從九六年就開始接觸和使用UG,九八年開始用PRO/E,現在UG和PRO/E在我的工作中占相同的地位,最好兩個軟體能取長補短。我個人來說,PRO/E偏向於設計,UG能力更強一點,在各個方面都能做到得心應手,對於一些亂糟糟的面啊、線啊,改模啊、改設計啊、UG用起來還是更順利些,至少可以隨時把參數去掉,減少特徵樹。PRO/E在裝配設計方面也有長處,草圖功能非UG所能比,所以。。。。看個人習慣吧。比較之五:既然大家都說了這么多,那我也來說兩句:1。應該說UG的綜合能力是很強大的:從產品設計到模具設計到加工到分析到渲染幾乎無所不包;2。pro強調的是單純的全相關產品設計,顯得有點力單勢薄;3。至於哪個更好,其實要看我們能用到什麼程度,對於大部分用戶我相信兩個軟體都能完成我們所要求的功能;4。如果要求多面手,那當然首選UG,如果單做產品設計都可以不過一定要學精不要單純的講哪個軟體好關鍵是你能用它做到多少東西!5。從初學的角度出發,我個人意見是UG入門及自學能更快上手!6。GUI的界面,功能可以記圖標,一目瞭然,再加上現在UG的資料也多了!如有得罪,請賜教!比較之六:學模具設計,UG是第一選擇,模具標准件都有,一套簡單的模具,5分鍾模,5分鍾裝模胚,再裝頂針及其它標准件,布水路,30分鍾搞定,不過你要有模具設計實際經驗才好.比較之七:支持用UG,因為PROE的分模確實比不上UG。小弟我用PROE分模兩年啦,用UG一年,請多指教。比較之八:UG為混合建模,可以局部參數化(當然完全參數化更沒問題),對於模型更新有利。PTC為完全參數化,編輯更新小的設計(家電)可以,大的(飛機,汽車),一更新不死機,其刷新時間會影響到設計師的思路。比較之九:說說格式的轉換!UG的核心PARASOLID是一般以上的三維軟體都支持的!只有PROE堅持最簡單的!加工軟體用的最多的是MASTERCAM,PROE只能通過原始的IGES或者STEP轉吖
㈢ 模具設計要求有什麼
塑模設計必備操作軟體:
1.autoCAD(2D)
2. Pro/EngineerPro/Engineer , Creo , UG , SolidWorks (3D)其中一種
你學會這兩樣操作軟體就好找工件了,其它的邊上班上邊學。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謝謝!
㈣ UG模具設計為什麼要進行2D排位,模具設計2D排位是什麼意思
你可以先去【繪學霸】網站找「3d建模」板塊的【免費】視頻教程-【點擊進入】完整入門到精通視頻教程列表: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07&zdhhr-11y04r-201541796
想要系統的學習可以考慮報一個網路直播課,推薦CGWANG的網路課。老師講得細,上完還可以回看,還有同類型錄播課可以免費學(贈送終身VIP)。
自製能力相對較弱的話,建議還是去好點的培訓機構,實力和規模在國內排名前幾的大機構,推薦行業龍頭: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全國直營校區面授課程試聽【復制後面鏈接在瀏覽器也可打開】: www.huixueba.com.cn/school/3dmodel?type=2&zdhhr-11y04r-201541796
在「3d建模」領域的培訓機構里,【王氏教育】是國內的老大,且沒有加盟分校,都是總部直營的連鎖校區。跟很多其它同類型大機構不一樣的是:王氏教育每個校區都是實體面授,老師是手把手教,而且有專門的班主任從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學習模式,提升會很快,特別適合基礎差的學生。
大家可以先把【繪學霸】APP下載到自己手機,方便碎片時間學習——繪學霸APP下載: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㈤ 如何根據模具尺寸查看模架的標准
按標准模架來說:
1,一般產品四周放出30mm是模芯的尺寸,
2,按模芯的尺寸找出模架的尺寸。(模芯是放在模架上面的,避開導柱孔,回程孔,即可,一般每個方向不超過75mm)
有滑塊或其他上面的,另計。
㈥ UG模具設計如何調出模架和標准件
只要是才裝的UG模架和標准件裡面都沒有資料都要自己到其他地方去弄噻。
我這兒有個辦法就是如果你現在用的是4。0而你以前用過3。0或2。0可以把3。0或2。0的moldwizard復制到你安裝4。0的地方去覆蓋4。0的moldwizar就OK了(前提是3。0或2。0裡面要有模架和標准件的目錄)
㈦ UG模具設計中,如果不用自動分模,而且模架也是自己畫。像頂針、斜頂這樣的也可以用標准件做嗎而且做模
1、標准頂針可以用標准件做但斜頂不行
2、看公司的模具標准要求,是做全3D還是只需要將模仁3D,其他用2D表示。
一般做模具鎮伍核只要把需要上電腦鑼的復雜結構(不規則的模仁、滑塊、斜御掘頂等)3D提供給CAM,其他的
(頂針橘緩、水路、KO孔、中托司、支撐住、唧嘴、定位圈、包括標准模架、開閉器、小拉桿等等)用2D表示清楚制圖後交給鉗工加工就可以了。
㈧ UG 模架庫里模架及標准件的選擇
在MOLDWIZARD里加的標准件要用裝配虧遲的,裝配打開,選那個裝配鏡像就可以了。
可以參考 浩陽UG模具銷散李設計網掘豎(網路一下即可)
㈨ 模具的模架大小怎麼設置,有什麼規格要求,求解謝謝啦
模架大小根據模芯大小確定以保證模具強度,一般200以下的模離模芯有個單邊30_35就夠了.200-300單邊40-50,300-500單邊50-60,500-700單邊60+,如果有滑塊,偏框,點膠口等特殊機構的還要另外算。模框深度注塑壓力都要考慮,歸根結底還是靠經驗,像我們這種一直做的基本上看著順眼強度就行了,稿咐你這樣的新手看看模架的標准件數,它裡面面的強度都是算過的肯定沒問題的,談銷只是我們還能更省點大小含敬游,會挑極限大小的模架。常用模架亞洲客戶主要用龍記,misumi標准,歐洲客戶主要用hasco,dme標准
㈩ UG8.0怎麼把標准模架設計成非標准模架
在使用UG8.0先調一個與你要設計的非標准模局咐架接近的尺寸,待模架調入直後,然後再根據所要創建的桐辯純非標模架進行修改,常用的修灶腔改UG指令有:移動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