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製作模型的模具是如何加工的, 工藝
現代模具生產流程:
1)ESI(Earlier Supplier Evolvement 供應商早期參與):此階段主要是客戶與供應商之間進行的關於產品設計和模具開發等方面的技術探討,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讓供應商清楚地領會到產品設計者的設計意圖及精度要求,同時也讓產品設計者更好地明白模具生產的能力,產品的工藝性能,從而做出更合理的設計。
2)報價(Quotation):包括模具的價格、模具的壽命、模具的交貨期。
3)訂單(Purchase Order):客戶訂單、訂金的發出以及供應商訂單的接受。
4)模具生產計劃及排工安排(Proction Planning and Schele Arrangement):此階段需要針對模具的交貨的具體日期向客戶作出回復。
5)模具設計(Design):可能使用的設計軟體有Pro/Engineer、UG、Solidworks、AutoCAD等。
6)采購材料。
7)模具加工(Machining):所涉及的工序大致有車、鑼(銑)、熱處理、磨、電腦鑼(CNC)、電火花(EDM)、線切割(WEDM)、座標磨(JIG GRINGING)、激光刻字、拋光等。
8)模具裝配(Assembly)。
9)模具試模(Trial Run)。
10)樣板評估報告(SER)。
11)樣板評估報告批核(SER Approval)。
2. 塑料加工的流程是什麼
第一:塑料袋加工
塑料袋加工流程:
1、首先你需要有原料。原料的來源,像OPP,你就直接購買原料,現在大約是一萬六七一噸(厚度不同,價格不同)。如果你是生產背心袋的,可以考慮購買一台吹膜機或者可以直接購買成品膜。
2、接下來是印刷,如果量不是很大,可以先拿到別人的印刷廠去印刷。
3、印完了以後,如果你是片料,需要購買折膜收卷機把薄膜對折成型,然後放到制袋機上制袋即可。
第二:塑料模具加工
開料:前模料、後模模料、鑲件料、行位料、斜頂料;
開框:前模模框、後模模框;
開粗:前模模腔開粗、後模模腔開粗、分模線開粗;
銅公:前模銅公、後模銅公、分模線清角銅公;
線切割:鑲件分模線、銅公、斜頂枕位;
電腦鑼:精鑼分模線、精鑼後模模芯;
電火花:前模粗、銅公、公模線清角、後模骨位、 枕位;
鑽孔、針孔、頂針;
行位、行位壓極;
斜頂
復頂針、配頂針;
其它:①唧咀、碼模坑、垃圾釘(限位釘);②飛模;③水口、撐頭、彈簧、運水;
省模、拋光、前模、後模骨位;細水結構、拉桿螺絲拉鉤、彈簧,淬火、行位表面氮化;
修模刻字。
3. 如何開一個注塑工廠
需要辦理企業營業執照。
首先需要環保部門的審批,之後才可以辦理營業執照。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十四條規定,企業法人辦理開業登記,應當在主管部門或者審批機關批准後30日內,向登記主管機關提出申請;沒有主管部門、審批機關的企業申請開業登記,由登記主管機關進行審查。
登記主管機關應當在受理申請後30日內,做出核准登記或者不予核准登記的決定。申請企業法人開業登記的單位,經登記主管機關核准登記注冊,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後,企業即告成立。企業法人憑據《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可以刻制公章、開立銀行賬戶、簽訂合同,進行經營活動。
注塑是一種工業產品生產造型的方法,產品通常使用橡膠注塑和塑料注塑,注射成型機簡稱注射機或注塑機,是將熱塑性塑料或熱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製成各種形狀的塑料製品的主要成型設備,注射成型是通過注塑機和模具來實現的。
橡膠注塑,橡膠注射成型是一種將膠料直接從機筒注入模型硫化的生產方法,橡膠注塑的優點是,雖屬間歇操作,但成型周期短,生產效率高取消了胚料准備工序,勞動強度小,產品質量優異。
塑料注塑,塑料注塑是塑料製品的一種方法,將熔融的塑料利用壓力注進塑料製品模具中,冷卻成型得到想要各種塑料件,有專門用於進行注塑的機械注塑機,目前最常使用的塑料是聚苯乙烯。
形狀往往就是最後成品,在安裝或作為最終成品使用之前不再需要其他的加工、許多細部,諸如凸起部、肋、螺紋,都可以在注射模塑一步操作中成型出來。
4. 求一套工廠裡面完整的塑膠模具設計流程
注塑模具設計流程,下面就拿本人設計經驗與思路跟你分析下:
第一步:產品分析與修改,確定模具結構,縮水圖:
1、產品分析:開模方向,分模線與分模面,外形尺寸,厚度,拔模角度,倒勾及相應抽芯方式,進膠點與進膠方式,模穴數等等。
2、轉工程圖:用三維軟體出圖,一般建立三個視圖:第一個主視圖(後模表面投影),第二個第三個立體示意圖(外表面和內表面)。其他視圖按第三角法或第一角法擺放,剖視圖(X和Y,剖切位置線通過重要位置中心,倒勾,柱位,孔位,枕位等等),保存文件DXF格式,到CAD打開標數處理。
3、縮水圖:將上一步工程圖鏡像一次並且放大一個縮水率的倍數。(標明:MI,縮水率)
第二步:產品排位:在模具內怎樣排列
考慮因素:模具長寬方位,產品模穴數,進膠位置,間隔(強度,放什麼零件放得下)
先排第一個視圖是後模側俯視圖抓主視圖,第二個視圖排前模側俯視圖,先把第一個視圖中心線鏡像到正右方然後抓後視圖,然後排第三個X方向剖視圖放在後模側俯視圖的正下方,第四個視圖Y方向剖視圖排在前模側俯視圖正右方。
第三步:模仁訂購
根據產品的大小,生產批量,模穴數,抽芯機構等.
第四步:模胚訂購
根據模仁大小與抽芯機構(側),進膠方式與位置,前模是否有抽芯(開模動作,油缸),產品材料,頂出方式等等。
第五步:將模仁裝配至模胚內
第六步:模仁與模胚安裝與定位設計
第七步:分模線,枕位,鑲件設計
第八步:如果客戶產品有倒勾要設計抽芯機構如行位或斜頂設計
第九步:設計澆注系統(直接澆口,側澆口,潛水口,牛角式,點澆口,扇形澆口,搭澆口等)
第十步:如果是細水口模具那麼要設計開閉器與塞打螺絲
第十一步:排氣系統設計(排氣槽位置與產品溢邊值大小)
第十二步:頂出系統設計(頂針,斜頂,司筒,頂塊,推板,氣頂等)
第十三步:冷卻系統設計(水路樣式如直通式,階梯式,隔板式,螺旋式等)
第十四步:輔助零件開設(彈簧,垃圾釘,撐頭,中托司,鎖模板,扣機,邊鎖,平衡塊,限位塊,吊模孔,撬模坑等)
第十五步:檢查與修改,視圖補充與位置調整
第十六步:2D轉3D分模或做全3D
第十七步:拆散件圖(3D+2D)
第十八步:圖紙審核,改圖。
第十九步:圖紙合格後列印歸檔
第二十步:圖紙發給模具製造車間加工
以上模具設計從客戶給3D圖開始到設計出模具圖到加工整個流程步驟,希望對你有幫助!
客戶提供的圖紙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1)客戶給定審定的塑件圖紙(二維電子圖檔)及技術規范要求(此時需要用三維軟
件構建3D圖)。
(2)給定3D圖檔,處理成2D圖(出工程圖紙)。
(3)給定樣板(手板),此時需要測繪出2D和3D圖。
以上是一般有三種,其中第二種情況最常見,就是客戶產品設計師設計好了3D產品拿給你開模。
模具設計工程師需要繪制圖紙有:成口工程圖,縮水圖,模具裝配圖,散件圖,開模頂出示意圖,改模圖等,而且我寫的就是按順序排序
5. 模具製造工藝流程是怎樣的
一、接受任務書 成型塑料製件的任務書通常由製件設計者提出,其內容如下: . 經過審簽的正規制製件圖紙,並註明採用塑料的牌號、透明度等。 2. 塑料製件說明書或技術要求。 3. 生產產量。 4. 塑料製件樣品。 通常模具設計任務書由塑料製件工藝員根據成型塑料製件的任務書提出,模具設計人員以成型塑料製件任務書、模具設計任務書為依據來設計模具。二、 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資料 收集整理有關製件設計、成型工藝、成型設備、機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資料,以備設計模具時使用。 1. 消化塑料製件圖,了解製件的用途,分析塑料製件的工藝性,尺寸精度等技術要求。例如塑料製件在外表形狀、顏色透明度、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是什麼,塑件的幾何結構、斜度、嵌件等情況是否合理,熔接痕、縮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許程度,有無塗裝、電鍍、膠接、鑽孔等後加工。選擇塑料製件尺寸精度最高的尺寸進行分析,看看估計成型公差是否低於塑料製件的公差,能否成型出合乎要求的塑料製件來。此外,還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藝參數。 2. 消化工藝資料,分析工藝任務書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設備型號、材料規格、模具結構類型等要求是否恰當,能否落實。 成型材料應當滿足塑料製件的強度要求,具有好的流動性、均勻性和各向同性、熱穩定性。根據塑料製件的用途,成型材料應滿足染色、鍍金屬的條件、裝飾性能、必要的彈性和塑性、透明性或者相反的反射性能、膠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3. 確定成型方法 採用直壓法、鑄壓法還是注射法。 4、選擇成型設備 根據成型設備的種類來進行模具,因此必須熟知各種成型設備的性能、規格、特點。例如對於注射機來說,在規格方面應當了解以下內容:注射容量、鎖模壓力、注射壓力、模具安裝尺寸、頂出裝置及尺寸、噴嘴孔直徑及噴嘴球面半徑、澆口套定位圈尺寸、模具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模板行程等,具體見相關參數。 要初步估計模具外形尺寸,判斷模具能否在所選的注射機上安裝和使用。 5. 具體結構方案 (一)確定模具類型 如壓制模(敞開式、半閉合式、閉合式)、鑄壓模、注射模等。 (二)確定模具類型的主要結構 選擇理想的模具結構在於確定必需的成型設備,理想的型腔數,在絕對可靠的條件下能使模具本身的工作滿足該塑料製件的工藝技術和生產經濟的要求。對塑料製件的工藝技術要求是要保證塑料製件的幾何形狀,表面光潔度和尺寸精度。生產經濟要求是要使塑料製件的成本低,生產效率高,模具能連續地工作,使用壽命長,節省勞動力。三、影響模具結構及模具個別系統的因素很多,很復雜: 1. 型腔布置。根據塑件的幾何結構特點、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製造難易、模具成本等確定型腔數量及其排列方式。 對於注射模來說,塑料製件精度為3級和3a級,重量為5克,採用硬化澆注系統,型腔數取4-6個;塑料製件為一般精度(4-5級),成型材料為局部結晶材料,型腔數可取16-20個;塑料製件重量為12-16克,型腔數取8-12個;而重量為50-100克的塑料製件,型腔數取4-8個。對於無定型的塑料製件建議型腔數為24-48個,16-32個和6-10個。當再繼續增加塑料製件重量時,就很少採用多腔模具。7-9級精度的塑料製件,最多型腔數較之指出的4-5級精度的塑料增多至50%。 2. 確定分型面。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於模具加工,排氣、脫模及成型操作,塑料製件的表面質量等。 3. 確定澆注系統(主澆道、分澆道及澆口的形狀、位置、大小)和排氣系統(排氣的方法、排氣槽位置、大小)。 4. 選擇頂出方式(頂桿、頂管、推板、組合式頂出),決定側凹處理方法、抽芯方式。 5. 決定冷卻、加熱方式及加熱冷卻溝槽的形狀、位置、加熱元件的安裝部位。 6. 根據模具材料、強度計算或者經驗數據,確定模具零件厚度及外形尺寸,外形結構及所有連接、定位、導向件位置。 7. 確定主要成型零件,結構件的結構形式。 8. 考慮模具各部分的強度,計算成型零件工作尺寸。 以上這些問題如果解決了,模具的結構形式自然就解決了。這時,就應該著手繪制模具結構草圖,為正式繪圖作好准備。四、繪制模具圖 要求按照國家制圖標准繪制,但是也要求結合本廠標准和國家未規定的工廠習慣畫法。 在畫模具總裝圖之前,應繪制工序圖,並要符合製件圖和工藝資料的要求。由下道工序保證的尺寸,應在圖上標寫註明"工藝尺寸"字樣。如果成型後除了修理毛刺之外,再不進行其他機械加工,那麼工序圖就與製件圖完全相同。 在工序圖下面最好標出製件編號、名稱、材料、材料收縮率、繪圖比例等。通常就把工序圖畫在模具總裝圖上。 1. 繪制總裝結構圖 繪制總裝圖盡量採用1:1的比例,先由型腔開始繪制,主視圖與其它視圖同時畫出。五、模具總裝圖應包括以下內容: 1. 模具成型部分結構 2. 澆注系統、排氣系統的結構形式。 3. 分型面及分模取件方式。 4. 外形結構及所有連接件,定位、導向件的位置。 5. 標注型腔高度尺寸(不強求,根據需要)及模具總體尺寸。 6. 輔助工具(取件卸模工具,校正工具等)。 7. 按順序將全部零件序號編出,並且填寫明細表。 8. 標注技術要求和使用說明。六、模具總裝圖的技術要求內容: 1. 對於模具某些系統的性能要求。例如對頂出系統、滑塊抽芯結構的裝配要求。 2. 對模具裝配工藝的要求。例如模具裝配後分型面的貼合面的貼合間隙應不大於0.05mm模具上、下面的平行度要求,並指出由裝配決定的尺寸和對該尺寸的要求。 3. 模具使用,裝拆方法。 4. 防氧化處理、模具編號、刻字、標記、油封、保管等要求。 5. 有關試模及檢驗方面的要求。七、繪制全部零件圖 由模具總裝圖拆畫零件圖的順序應為:先內後外,先復雜後簡單,先成型零件,後結構零件。 1. 圖形要求:一定要按比例畫,允許放大或縮小。視圖選擇合理,投影正確,布置得當。為了使加工專利號易看懂、便於裝配,圖形盡可能與總裝圖一致,圖形要清晰。 2. 標注尺寸要求統一、集中、有序、完整。標注尺寸的順序為:先標主要零件尺寸和出模斜度,再標注配合尺寸,然後標注全部尺寸。在非主要零件圖上先標注配合尺寸,後標注全部尺寸。 3. 表面粗糙度。把應用最多的一種粗糙度標於圖紙右上角,如標注"其餘3.2。"其它粗糙度符號在零件各表面分別標出。 4. 其它內容,例如零件名稱、模具圖號、材料牌號、熱處理和硬度要求,表面處理、圖形比例、自由尺寸的加工精度、技術說明等都要正確填寫。八、.校對、審圖、描圖、送曬 A.自我校對的內容是: 1. 模具及其零件與塑件圖紙的關系 模具及模具零件的材質、硬度、尺寸精度,結構等是否符合塑件圖紙的要求。 2. 塑料製件方面 塑料料流的流動、縮孔、熔接痕、裂口,脫模斜度等是否影響塑料製件的使用性能、尺寸精度、表面質量等方面的要求。圖案設計有無不足,加工是否簡單,成型材料的收縮率選用是否正確。 3. 成型設備方面 注射量、注射壓力、鎖模力夠不夠,模具的安裝、塑料製件的南芯、脫模有無問題,注射機的噴嘴與嘵口套是否正確地接觸。 4. 模具結構方面 1). 分型面位置及精加工精度是否滿足需要,會不會發生溢料,開模後是否能保證塑料製件留在有頂出裝置的模具一邊。 2). 脫模方式是否正確,推廣桿、推管的大小、位置、數量是否合適,推板會不會被型芯卡住,會不會造成擦傷成型零件。 3). 模具溫度調節方面。加熱器的功率、數量;冷卻介質的流動線路位置、大小、數量是否合適。 4). 處理塑料製件制側凹的方法,脫側凹的機構是否恰當,例如斜導柱抽芯機構中的滑塊與推桿是否相互干擾。 5). 澆注、排氣系統的位置,大小是否恰當。 5. 設計圖紙 1). 裝配圖上各模具零件安置部位是否恰當,表示得是否清楚,有無遺漏 2). 零件圖上的零件編號、名稱,製作數量、零件內制還是外購的,是標准件還是非標准件,零件配合處理精度、成型塑料製件高精度尺寸處的修正加工及餘量,模具零件的材料、熱處理、表面處理、表面精加工程度是否標記、敘述清楚。 3). 零件主要零件、成型零件工作尺寸及配合尺寸。 4). (編輯:青華小黎)
6. 想開一個塑料製品加工廠 要什麼設備、多大地方夠用。投資多少
一般需要的設備是注塑機、烘乾機、粉碎機(將廢碎料粉碎再利用)、工裝設備需要模具、模具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塑料產品的質量和性能;一般注塑機生產批量產品。場地需要五六百平方,初期投資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在購買注塑機設備時,設備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環保要求,所以要高於低。設備在環保方面越好,相應的采購價格越高,但換來的是環境友好的工作空間。事實上,這種設備比普通設備具有更長的使用壽命,更低的維護成本和更高的投資回報。
拓展資料
一、手續辦理步驟
1、到工商部門名稱核准,可能會需要相關部門的預批准;
2、注冊資金驗資,找相關主管部門進行批准
3、按照工商部門要求准備材料,一般15天之內可以拿到營業執照;
4、到稅務部門領取稅務登記證。
二、塑料加工的危害
1、水污染。注射成型中使用的水主要用於冷卻目的。水一般直接噴在注塑模具上。除了水的蒸發損失,大部分的水被回收再利用,很少一部分被直接引入下水道。水不便宜,未經處理的水有毒,不能排放。作為一個負責任的製造商,我們不應該無視國家法律法規。
2、廢氣污染。在注塑的過程中,會有一個高溫熔化的過程,會添加一系列的添加劑。在這個過程中,塑料顆粒中發生了大量的物理和化學反應,包括塑料本身在高溫高壓下的化學性質的變化以及與添加劑的化學反應,會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包括一些粉塵顆粒、非甲烷總烴等有害物質,如丙烯腈、非甲烷總烴、氯乙烯等
三、相關建議
減少廢水廢氣對周圍環境和人體的影響,對注塑加工工藝做嚴格控制,注塑車間要獨立分離,安裝廢氣處理系統,所有員工定期體檢。採用國際標准生產注塑件,嚴格滿足工廠「6S」要求。對工廠和環境都要負責!也是對未來負責!
7. 塑膠模具注塑加工廠家
珠三角這類做塑膠模具注塑加工的廠家比較多,東莞市馬馳科就不錯。他們的很多客戶都日本的,採用的是日本的品控管理模式,產品品質是很好的。
低速填充。熱傳導控制低速填充時,剪切率較低,局部粘度較高,流動阻力較大。由於熱塑料補充速率較慢,流動較為緩慢,使熱傳導效應較為明顯,熱量迅速為冷模壁帶走。加上較少量的粘滯加熱現象,固化層厚度較厚,又進一步增加壁部較薄處的流動阻力。
塑料壓塑模具:
包括壓縮成型和壓注成型兩種結構模具類型。它們是主要用來成型熱固性塑料的一類模具,其所對應的設備是壓力成型機。壓縮成型方法根據塑料特性,將模具加熱至成型溫度。
高壓作用下呈軟化粘流,經一定時間後固化定型,成為所需製品形狀。壓注成型與壓縮成型不同的是有單獨的加料室,成型前模具先閉合。
8. 塑料外殼模具怎麼做
塑料模具製做步驟:首先測繪產品,畫出產品圖,然後分模,排出模具圖,再就是按模具圖買模具鋼等一些配件,然後就是根據圖紙來加工,最後組裝成一副模具,試模成功後,投入生產。
加工方面的工序按照產品來定,有線切割,火花機,cnc加工,銑床,磨床,車床,爛花等等,這個根據產品工藝來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