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仿古磚雕怎麼做
您說的仿古磚雕是現代磚雕吧?不過總體來說現代生產的磚雕不管手工還是什麼,都是仿古磚雕。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西安灞橋唐語景觀所採用的,其製作流程介紹:雕塑師用泥坯或石膏繪圖塑型→制模工房製作模具→精選硫鋁岩+高溫膨化頁岩+天然石墨+碳纖維料+自製改良劑→裝模振搗抽真空→高溫蒸養→包裝入庫。
第二種是機器雕刻,就是機雕,適合淺浮雕的仿古磚雕。
第三種是手工雕刻,雕刻出來的十分有古代磚雕的韻味,但由於價格太貴,往往被當成工藝品觀賞而不是用在建築上。
⑵ 開封山陝甘會館的磚雕
中國建築磚雕是模仿石雕而出現的一種雕刻類別,由於它比石雕省工經濟,既具有石雕的耐久延年性,又能像木雕一樣的精雕細刻,所以廣為流傳。古文獻中曾有「文磚」的記載,這是指一種模製的花紋和畫像磚,這種磚由於製作工藝復雜,逐漸被磚雕所替代。漢代開始出現先制磚坯再雕刻的工藝,先堆塑或翻模成型,燒製成後再進一步精雕細琢。山東晉墓上的磚雕墓誌、甘肅嘉峪關晉墓嵌飾磚券,墓內門楣上的蹲獸和門兩側的牛、雞是早期磚雕裝飾的實例。其後是仿木構件的興起,如南北朝佛塔建築中的斗拱、平坐等。隋唐則進一步發展。
宋《營造法式》中記載,稱磚雕工藝為「斫事」。書中所提到的「事造剜鑿」,指的就是磚雕。元代磚雕比較盛行。元大都遺址出土有格紋裝飾方磚和花盤磚、磚雕走獸等,說明磚雕已由建築基座部位走向裝飾道路。到明代,磚在建築物中被大量用作為基座的牆身,並大量使用磚雕面飾,這就為磚雕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明代計成所著《園治》中曾記載用磨好的磚砌牆和擺砌門窗,說是「歷來牆垣,憑匠作雕琢花鳥仙獸,以為巧制……」。可見就施工工藝而言,明代的磚加工和磚雕操作技術都已經達到了相當精巧的程度。到了清代這種工藝進一步發展,形成了專門的行業——鑿花作,因磚雕俗稱花雕,所以工匠又稱「鑿花匠」。此時磚雕藝術進入全面發展時期。製作既精,題材亦廣,雖經匠斧,巧奪天工。南方以蘇州、徽州等地區的磚雕影響最大,風格空透靈巧。北方磚雕源於山西,風格以「大枝大葉」為主,渾厚朴實,對開封磚雕的形成和發展影響頗深。
磚雕,一般是指在燒製成的磚塊上,雕刻出圖案紋樣或生活形象的藝術。磚雕製品俗稱「花活」。但磚雕只是「花活」中的「硬活」,如果用灰堆抹成花飾,則為「軟活」。從操作意義上講,「硬花活」又稱為「鑿活」,「軟花活」又稱為「堆活」或「鏤活」。我國古代的匠師們用「鑿、打、耕、畫」和「堆、鏤、鑣、抹」來形容鑿活和堆活手法的不同,這兩句話雖然不是各種手法的完整概括,卻十分清楚地說明了硬、軟活的不同。硬活以磚為材料,操作方法以鑿打為主;軟活以灰為材料,操作方法以堆、抹、鏤、畫為主。
磚雕的選材要求極嚴,現代的青磚雕不出精美的圖案,要用澄漿磚、停泥磚。這些經過技術處理的磚,材質細致,硬度較高,色澤一致,砂眼少,敲擊沒有劈裂之聲,才能承擔雕鑿高難度的作品。會館的磚雕之所以精美,是經過多次精選的,是匠工辛勤勞動的體現。
會館的磚雕主要集中在照壁上,零星還散見於其他牆體上。
照壁的檐桁以下全部為磚雕。隨桁枋為回字邊飾,由斗拱承托的四個「壽」字紋梁頭,把上部分成五個空間,每間兩攢斗拱,上托雕刻精美的龍頭,斗緩塌拱之間的雕刻全部是按照會館主人的理想趣味而設計雕刻的吉祥圖案,幾乎每個間隔的雕飾都與「瓶」有關(見後文《說瓶》),這可能與晉商客寓汴城祈求異地平安的原因有關。除瓶之外,各種吉祥花卉、熏爐、書函、畫卷、樂器置放其間,最有意思的是,晉商將他們愛不釋手的寶物計算器——「算盤鬧哪閉」,也雕刻在圖案中。雖不將其置放在顯著的位置,但卻反映了會館主人的內在心態。俗話說得好:「算盤一響,黃金萬兩」。加減乘除,日進斗金,進賬算賬沒它不行。這些雕刻以反映追求幸福、趨吉避凶的理想願望居多,而且生動逼真。技法以透雕、浮雕為主,做工精湛,畫面層次分明,構圖嚴謹得體。
斗拱下邊的平板枋雕以祥龍圖案,把上下分成兩大區。祥雲下為32個垂花磚柱,柱頭為龍頭,垂花分別雕成石榴、金瓜、荷花、蓮蓬等吉祥多籽造型,垂花柱與垂花柱之間由夔龍卷草圖案相連將空間鋪滿。垂花柱以下里外牆體上分布有10個長條形畫框,每個畫框飾以拐子龍紋,框內分別雕刻有「獅子綉球」、「喜鵲鬧梅」、「山雀玉蘭」、「鷺鷥荷液裂花」、「松鼠葡萄」、「麒麟呈祥」、「八仙過海」以及「刀馬圖」等。
「松鼠葡萄」以八大串晶瑩欲滴的葡萄懸掛在藤枝上,數只松鼠跳躍其間,姿態生動,工細酷似牙雕。「刀馬圖」是雕刻中最常見的題材,一人丟盔棄甲,落荒而逃,後邊兵馬窮追不舍,情節動人,扣人心弦。「八仙過海」圖,各仙人分乘獅子、麒麟、海馬、天祿等異獸,踏波逐浪,如履平地。這些磚雕做工精細,一般不加打磨,足見刀法之功、稜角之銳。
縱觀照壁的磚雕畫面,給人一種緊湊而不擁擠、繁麗而不冗雜、布局嚴謹勻稱、凸凹處理得當的感覺。你看,飄動的衣服袖帶、翻卷的花草葉片、生動的人物表情,飛翔的鳥、奔跑的獸,均達到了「鑿的花能拿起來,鑿的獸能跑出來」的藝術效果,可見匠心獨運,技藝高超。
遺憾的是,照壁上的磚雕經過二百多年的風剝雨蝕,有的已經面目全非了,有的雖還完整,但掉枝缺葉、失足少角,觀之令人痛惜。近些年來,磚的質地發生了變化,磚雕的用材受到了限制,又加上人們對磚雕藝術在建築中的重要地位缺乏認識,以至磚雕藝術在建築中很少採用。因此,磚雕藝匠日趨減少。磚雕藝術如今更顯得異常珍貴。
⑶ 磚雕的介紹
磚雕顧名思義指在青磚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圖案,是古建築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種藝術形式,製作工藝與核心點是在於用金磚等級的成品青磚進行表面深度雕刻,這是我國幾百年來傳統意義上真正的磚雕,其它採用合成、翻模、窯前(即捏製成形後再燒制)等其他技術做成的產品可能在外觀上可以效仿與復制,但隨著安裝後時間上的增加「仿品」的色澤,形變會逐漸體現出來甚至多數發生斷裂、脫色、變色,並且在價值意義上忽略了傳統磚雕精緻細膩、氣韻生動、極富書卷氣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