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模具設計問題
產品尺寸乘以收縮率,塑料收縮率一般在0.2%-0.6%,電木粉是0.8%,你把模具模腔的尺寸乘以你用什麼材料的收縮率,就是模腔的尺寸了
『貳』 試管模具設計時,型芯型腔工作尺寸是怎麼計算的
具體的計算:Q=(D-D1)/D1*100%
Q——收縮率(%)
D——常溫下模腔的實際尺寸
D1——常溫下製件的實際尺寸
在計算型腔與型芯的尺寸時,首先要確定所選用的塑料收縮率,同時要綜合考慮成型方法及工藝條件、模具結構、製件的結構等等,如上述的收縮因素。這里特別指出,對收縮率的准確選取至關重要,對有經驗的人來說可能一次即可選准收縮率。因為每一種塑料所給收縮率不是一個固定值,而是一個收縮率范圍。例如聚乙烯(PE)收縮率在1.5~4%之間,根據經驗中小塑料件可取2.5~3%。
補充一點,常溫下模腔的尺寸和塑料製件收縮後的尺寸差與常溫下製件的實際尺寸之百分比,稱為收縮率。
『叄』 模具型腔數量怎麼確定
首先確定一副模具要求外形尺寸多少,然後計算產品平均分能分到多少。
模型腔數目的確定是模具設計關鍵的一個步驟,也是理論上充滿矛盾的一個地方。
矛盾一:降低製造成本、提高產量與保證產品精度之間的矛盾。
矛盾二:常用的型腔數目確定公式中需要流道凝料的體積(或質量)與型腔數目尚未確定,無法得到流道凝料體積(或質量)矛盾。
矛盾三:大量的計算所需的時間與較短的模具設計周期的矛盾。
模具型腔數目的確定和諸多因素相關,如塑件結構特點、精度、批量大小、模具製造難度、澆注方式、澆注平衡考量、模板尺寸、頂出系統結構、冷卻系統等
一般來講設計人員會根據自己公司標准、經驗以及客戶的要求等快速的確定型腔數目及排布,如若採取直接澆口、環形澆口、輪輻式澆口等澆口類型時只能採用一模一腔。另外對於大型薄壁或深型腔的產品也通常採用一模一腔結構。
『肆』 硅橡膠模具的尺寸如何進行計算
橡膠製品與首襲模腔相應尺寸計算公式: C=(L2—L1)/ L1 X 100% C—製品膠料的收縮率源模: L1—室溫時測得的橡膠製品尺寸; L2—室溫時測得的模具型腔尺寸。2.以邵氏硬度計算製品膠料收縮率者裂兄的經驗公式: C=(2.8---0.02K)X 100% K—橡膠的邵氏硬度。(查《橡膠模具設計製造與使用》,虞福榮編。)
『伍』 如何確定模塊的長寬厚和大小
.....估計你得不到答案~至少在這里
因為你分類選錯了~~
『陸』 注塑模怎樣計算幾模幾腔有沒有公式什麼的
模具的腔數跟產品產量、進膠方式、客戶提供用於量產的成型機的參數(成型機噸位(鎖模力)、成型機螺桿相關參數、最大注塑量……)、產品精度(腔數越多,製品精度越低尺寸型春越不穩定)模具使用壽命、模具結構、模具價格……相互關聯相互制約,歸根結底無特殊情況這個應該是客戶定,原因很簡單他們是了解這個產品的使用,損耗程度以及產睜租並品的生命周期悉跡,再者錢是他們出的,他們有決定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柒』 塑膠模具模仁尺寸如何確定,如何確定偏出產品外形多少當出多個產品時,型腔間的距離取多少比較合適
模仁尺寸的確定,理論上可以由公式獲得(公式我不記得了),但實際上沒幾個去用公式計算的,一般都是經驗值。凹摸高度一般根據實際產品的高度來確定:一般機殼摸凹摸高度要大於型腔深度的2倍,長寬偏出產品外形5-40MM都可以,具體應根據產品的大小,摸具的結構(比如說運水,螺絲孔等等)的需要來確定。型腔間的距離不宜太長(太長注塑時會消耗很多壓力,而且浪費材料),太短的話可能導致型腔局部溫度的相互影響,模具溫度不均勻,使產品出現翹屈、變形等不良現象。一般在保證模具結構的情況下取15-30M左右(也需根據具體產品大小等因素來確定)
『捌』 沖壓壓形模具上下模尺寸的如何確定
凸模取工件內腔尺寸,凹模取凸模尺寸+預留周邊。注意留加工餘量。
『玖』 塑料模具型腔數(即一模幾件)怎麼確定
1.型腔布置。根據塑件的幾何結構特點、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製造難易、模具成本等確定型腔數量及其排列方式。
對於注射模來說,塑料製件精度為3級和3a級,重量為5克,採用硬化澆宏祥注系統,型腔數取4-6個;塑料製件為一般精度(4-5級),成型材料為局部結晶材料,型腔數可取16-20個;塑料製件重量為蔽襲搏12-16克,型腔數取8-12個;而重量為50-100克的塑料製件,型腔數取4-8個。對於無定型的塑料製件建議型腔數為24-48個,16-32個和6-10個。當再繼續增加塑料製件重量時,就很少採禪春用多腔模具。7-9級精度的塑料製件,最多型腔數較之指出的4-5級精度的塑料增多至50%。
2.確定分型面。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於模具加工,排氣、脫模及成型操作,塑料製件的表面質量等。
3.確定澆注系統(主澆道、分澆道及澆口的形狀、位置、大小)和排氣系統(排氣的方法、排氣槽位置、大小)。
4.選擇頂出方式(頂桿、頂管、推板、組合式頂出),決定側凹處理方法、抽芯方式。
5.決定冷卻、加熱方式及加熱冷卻溝槽的形狀、位置、加熱元件的安裝部位。
6.根據模具材料、強度計算或者經驗數據,確定模具零件厚度及外形尺寸,外形結構及所有連接、定位、導向件位置。
7.確定主要成型零件,結構件的結構形式。
8.考慮模具各部分的強度,計算成型零件工作尺寸。
以上這些問題如果解決了,模具的結構形式自然就解決了。這時,就應該著手繪制模具結構草圖,為正式繪圖作好准備。
『拾』 塑膠模具報價表上的模具尺寸是如何算出來的
我司現實行模具報價要素包含:材料費設計費則橋加工費與利潤增值稅試模費包裝運輸費。
其中模具尺寸在材料費內。模具尺寸是根據產品大小,產品穴數(1穴或者多穴),模架類型(2或3板模),產品機構等這幾個因素在模具沒有設計前緩絕而大概估算出來的,這個數據一般由設計部門提供擾盯姿,或者有設計經驗者可以估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