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磚頭怎麼做的
磚頭製作流程如下:
方法/步驟
取土。燒磚用的土壤俗稱粘土,小編小時成為「膠泥」,有很好的塑性,據說此土形成於大約八萬至十二萬年前,當時,地球氣候溫暖濕潤,豐富的生物作用使這時期形成的土壤柔和而有粘性。
砌牆用的一種長方體石料,用黏土燒制而成,多為紅色,俗稱「紅磚」,也有青色「青磚」。中國標准粘土磚的尺寸為240×115×53mm,這一尺寸的目的是為了保證磚的長寬高之比為4:2:1(包括10mm的灰縫寬度)。磚牆的厚度多以磚的倍數稱呼,由於磚的長度為240mm,因此厚度為一磚的牆又稱「二四」牆,厚度為一磚半的牆又稱「三七」牆,厚度為半磚的牆又稱「一二」牆。網上多用磚頭來比喻一些過激的調侃。
『貳』 什麼是手工模具磚
手工模具磚就是做磚的模具,製作方法:粘土:要含有一定量的鬆散顆粒,以利於拌水泥。含砂量少的粘土,可在土中配砂。含砂量少又較硬的粘土,須磨碎後再配砂。水泥:摻入10%的425#普通硅酸鹽水泥,能提高磚的強度和耐水性能,浸水後不開裂。否則,一般磚會出現開裂現象。外加劑:摻入少量外加劑(加強劑),除提高磚的硬結強度外,還能減少水泥用量,降低製品成本。水:用水量適當,磚的強度就高。成型水分少,磚的強度則差,物料在模內阻力大,單面加壓,磚底面不密實;成型水分多,底面潮濕,出模時容易碰壞。當砂土含水率為3—5%,成型時的用水量以10%為宜。若原料細砂過多,則降至8%。
『叄』 最早的磚是用什麼製作的
磚是人類最古老的永久性建築的材料,考古人員發現的最早的磚是在周朝,製作原料都是用用粘土做的。
燒磚的工藝自古以來沒有多少本質的變化,只是現代燒磚工藝已經機械化了。人們先用機械鏟挖出粘土。曬干之後,用磨粉機磨細,再用篩子篩出一定規格的顆粒,然後加水攪拌成稠厚硬挺的泥料,接著把泥料通過一個模子口擠出來,就像一條巨大的方形牙膏條。機器再把這些長條用刀或鐵絲切成各種規格的塊。這些軟磚塊在加熱管道內烤乾,最後裝上運輸帶直接送入磚窯焙燒成成品磚。
『肆』 古人怎麼製作石磚
我給你找的資料,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古代磚瓦的製作主要由泥胎的製作和燒制兩大部分組成。 泥胎的製作泥胎的製作包括選土、制泥、場地平整、模具的製作等環節。1.選土。優良的土質是保證各種磚瓦構件堅實程度的基礎。用來製作磚瓦,必須要選擇黃土,因黃土的黏性大,燒干後不易斷裂。黃土也有幾種類型,有豆瓣土、黏土、白沙土等,其中只有白沙型的黃土適合磚瓦的製作。製作磚瓦的土料也有區別。長城磚體積較大,沙石直徑在3厘米以下的白沙型黃土都可以用於制磚,土中含沙量在三四成最為適宜。瓦的體積較小,選用土料的時候,土中的沙石直徑不宜太大,含沙量以二三成為宜。2.制泥。制磚泥時,先將選好的黃土攢成堆,在中間挖空,倒入清水,幾個小時以後開始和泥。和泥時用鎬砸,使土的黏性增大,一般砸過兩次以後,待泥土干稀均勻方可製作土坯。
制瓦泥的過程與制磚泥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於砸泥,泥料要砸得更均勻,黏合力更大,砸的次數至少在三次以上。3.平整場地。平整場地時地面要覆蓋上一層細白沙,以防製作好的土坯與地面粘連。4.製作模具。製作模具要選用烘乾的木料。一般條磚的模具用長40厘米、寬20厘米、高1厘米的木板,兩兩相對圍成一個矩形,底用長約45厘米的一至三塊木板拼接成。方磚的模具一般用四塊長40厘米、寬10厘米、高1厘米的木板圍成一個正方形,底用長寬各45厘米的木板拼接。制瓦的模具包括底盤、木製的軸心、套在軸心上的瓦筒、套在瓦筒外的布筒,以及與瓦等高寬的厚5厘米的木塊(木塊上側有一小鐵釘,高1厘米,下側有2-3道凹槽)等。5.製作。磚坯的製作簡單,只要用泥將模具填滿、砸實,放在場地上,打開模具,磚坯即製作完畢。放置2~3日,待磚坯表面顏色變白後,便可把磚坯立起來晾曬,至七八成干後,即可上架保存,待燒。瓦的製作過程相對復雜些。先將瓦具套在轉盤上,用割泥的弓將泥均勻割開,使割開的泥坯長度與轉盤的長度相同。將泥坯放在瓦筒上,用手擠壓拍打,待瓦筒和泥坯黏在一起後,將與瓦等高寬的木塊緊貼於泥面上,轉動轉盤,把泥坯表面加工光滑。將瓦具從轉盤上取下,放到平整好的場地上,退出瓦具,用小刀將已成型的泥坯分割成四份。分割時只需將泥坯割開三分之二,待泥坯九成干後,用手將泥坯拍開,即可上架待燒。 磚瓦的燒制燒制磚瓦前首先要選好窯址。好的窯址一是要離土源地近,以減少運輸距離;二是要選在土坎之地,便於制窯。在磚瓦燒制中主要有以下幾個環節。1.裝窯。磚可以專門燒制,但瓦卻只能與磚混燒,因為無法單獨裝窯。2.煅燒。煅燒基本上可分四個階段。底火。開始燒制時,把窯內潮氣趕出,屬於烘乾階段,要用小火。大火。待燒過一天,窯內的潮氣被趕走以後,要用大火燒。大火要超過看火眼,目的是在很短的時間內把火燒上去,此過程要持續至齊眼見亮為止。齊火。齊火是指用火把磚瓦及各種構件靠齊。所謂靠齊是指小件火候已經到位,而大件火候還沒有到位,要靠調火來把各種燒製品完全燒到火候。下火。即靠腿子磚,把下面的燒製品燒好,也叫抖火抽氣。3.燜窯。經過爐窯高溫燒制而成的長城磚瓦,有的呈紅色,有的呈黑藍色,這與燒制的工藝有密切的關系。要燒藍色的磚瓦,土坯燒制的溫度要達到800℃以上。古時候,燒制磚瓦只用柴草,柴草可干可濕。柴草在燃燒時,需要大量的氧氣,同時也會產生二氧化碳,然後產生三氧化碳。三氧化碳被高溫的磚瓦所吸收,便形成藍色,其中原理就是其中的碳酸和金屬氧化物起了反應。如要燒製成鴿子藍,關鍵要看齊火,齊火不能大。要燒成黑藍色,關鍵步驟在齊火改下火時,齊火過大、下火過長就會出現黑藍色。另外,貨濕、柴濕、欠火等情況都會使磚瓦出現黑藍色。燒窯完畢後要上水,可以保證磚瓦不褪色。如果不上水,容易引起反火,褪色快。褪色後磚瓦即變成紅色。
『伍』 製造瓷磚的模具一般用什麼鋼材
你所說的鋼材及硬度完全可以達到使用的要求的。模具要承受那麼大的壓力,版並不是硬度高了就能夠承受的權,而是要從模具的結構上採取措施。比如加強模具結構,加寬加厚模具的套板。增加模具的硬度,只能使模具耐磨性增加,對防止模具的變形幫助有限。
『陸』 什麼是模具磚在佛山陶博會的新聞上看到這個名字,求介紹。
相當於耐火磚,可以根據需求燒製成各種形狀,作為模具使用,多次使用後不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