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模具斜頂的模具一般頂出機構
一﹐推塊頂出機構
平板狀帶凸緣的塑件﹐如用推板頂出會粘附模具時﹐則應使用推塊頂出機構。因推塊是形腔的組成部分﹐所以它應具有較高的硬度和較低的表面粗糙度。
它的復位形式有兩種:一種是依靠塑料壓力﹐一種是採用復位桿。
二.利用成型零件頂出機構
有些塑件由於結構形狀和所用塑料關系﹐不宜採用頂桿﹐頂管﹐推板﹐推塊等頂出機構﹐此時可採用成型鑲件或凹模帶出塑件。前面講的推塊出屬於成型鑲塊頂出機構。
三.多組件綜合頂出機構
它是指將前面所講的幾種頂出機構綜合起來實現頂出的目的。常用的有頂桿加頂板﹐頂管加頂板
四.氣壓脫出機構
使用氣壓脫模要設置壓縮空氣通路和氣門﹐加工較簡單﹐適用於輕的﹐薄的軟性塑料脫模。
五.斜滑塊脫出機構
當塑件上具有與開模方向不同的內外側孔或側凹等阻礙塑件直接脫模時﹐必須採用斜滑塊脫模機構。即將成型側孔或側凹的零件做成活動的型芯。在塑件脫模時先將活動型芯抽出﹐再從模中頂出塑件﹐完成活動型芯抽出和復位的機構叫做抽芯機構。
斜滑塊抽芯機構的三種基本形式﹕
1. 抽芯方向與開模方向垂直
2. 抽芯方向與定模偏一定的角度
3. 抽芯方向與動模偏一定的角度
斜滑塊抽芯機構零件設計
1. 斜導柱(斜銷)的設計
1. 1斜導柱長度和所需最小開模行程計算
1. 2斜導柱所受的彎曲力計算
1. 3 斜導柱截面尺寸設計
1. 4 斜導柱的斜角設計
1. 5斜導柱的安裝固定形式及表面要求
2. 滑塊的設計
2.1型芯與滑塊的連接形式
2.2滑塊的導滑形式
2.3 滑塊的定位裝置設計
3. 壓緊楔塊的設計
3.1 壓楔塊的形式
3.2 壓楔塊的楔角
抽芯時的干涉現象及先復位機構設計
常用的先復位機構有以下幾種形式:
1. 楔形滑塊先復位機構
2. 擺桿先復位機構
3. 杠桿先復位機構
4. 偏轉桿先復位機構
5. 連桿先復位機構
6. 彈簧先復位機構
斜導柱分型與抽芯機構的結構形式
1. 斜導柱在定模,滑塊在動模的形式
2. 斜導柱在動模,滑塊在定模的形式
3. 斜導柱與滑塊同在定模的結構
4. 斜導柱同在動模的結構
定距分型拉緊機構
1彈簧螺釘式 2 擺鉤式
3滑板式 4 導柱式
六.彎銷分型與抽芯機構
其原理和斜導柱抽芯機構一樣,所不同的是在結構上以矩形斷面的彎銷代替了斜導柱.它的優點是斜角可以做大一些.
七. 斜導槽分型與抽芯機構 斜梢設計及注意事項:
1.斜梢設計時在退模方向應盡量取較短方向。
2.斜梢在計算其開模角度時僅量取大, 角度以不超過10°為原則. 另需考慮斜梢開模後退行程中可能會帶動成品偏移, 所以L應取成品的4/5H, 部份模具4/5A, A°可能會超過10°以上, 則取10°再將頂針凸出公模面0.5-1mm, 作為定位作用。
3.斜梢頂部一般約需比公模略低0.05mm。
4.斜梢上若有凸起(靠破洞)時應增加脫模角, 角度以3°以上為佳, 最多可作至6°。
5.大斜梢設計時應考慮頂出撓度問題, 所以底座最好作在KO孔正上方。
6.大型斜斜梢在設計時應防前傾及頂出時左右頂出不均時可能出現的擺動力量. 所以最好設置 T型槽及鴳尾槽.
7.有斜梢時, 最好加裝EGP, 防止斜梢移動時側向分力影響頂出順暢.
8.當斜梢頭部有靠插破時,回位銷下加裝彈簧以保護斜梢靠插破面。
9.斜梢設計時,注意成品公模側定位,防止斜梢運動時帶動成品。
B. 剛性頂出機構工作原理
注塑模的頂出機構又叫脫模機構。在注塑成型的每一個循環中,塑件答州沒必須從模具型腔中取出,而完成這個取出塑件動作的機構即為頂出機清納構(1)頂出機構的作用頂出機構的主跡粗要作用有三:1)在開模時,保證塑件和澆注系統凝料不變形地從模具中順利脫出。2)在把塑件和凝料等從模具中取出後,合模時,確保頂出機構正確地復位。3)有的模具設有抽芯機構,這時頂出機構可作為抽芯機構的動力源。(2)頂出機構的設計原則頂出機構的種類雖多,但設計原則卻是基本相同的,主要有以下幾點。1)正確分析塑件對型腔的粘附力的大小及其所在部位,有針對性地選擇合
C. 模具設計時如何避免先行復位機構
模具先復位機構設計為了保證當模具閉合時,頂出系統能回到初始位置,以便開始下一個循環,必須設置先復位裝置,一般模具通常情況下採用彈簧復位。模具中的先復位機構是用於脫模推桿與側型芯有干涉,可能發生碰撞時使用的裝置或機構用來使脫模機構先行復位,避免碰撞,常見的有彈簧先復位機構、棘爪先復位機構等。強制回位的最常見的有塑料模具和壓鑄模具里的反頂桿,也叫復位桿;還有斜導柱、滑塊。
按國家職業定義,模具設計是指從事企業模具的數字化設計,包括型腔模與冷沖模,在傳統模具設計的基礎上,充分應用數字化設計工具,提高模具設計質量,縮短模具設計周期的人員。塑料模具設計時,為各種脫模機構設置的回程機構,有何差異?
先要看有幾種脫模機構了:
最常見的就是頂針(頂板以及頂管)頂出機構,多使用回程桿(復位桿),彈簧強制回味以及兩者同時使用;
液壓頂出機構,頂出回位都靠的是外置油缸提供動力,通常對稱設置兩個油缸;
氣動頂出機構,頂出靠的是壓縮空氣,通常不需要回位(但單獨使用氣動頂出的很少)
D. 典型注射模具有哪八大系統
注射模一般由八大功能結構組成:
(1)成型零部件
(2)合模導向機構
(3)澆注系統
(4)頂出脫模機構
(5)側向分型與側向抽芯機構
(6)排氣結構
(7)溫度調節系統
(8)支承零部件
成型零部件:這些零部件主要決定製品的幾何形狀和尺寸,如型芯決定製品的內形困並,而型腔決定製品的外形。
合模導向機構:主要用來保證動模和定模兩大部分或模具中其他零部件之間的准確對合,以保證製品形狀和尺寸的精確度,並避免模具中各種零部件發生碰撞和干涉。
澆注系統:是將注射機注射出的塑料熔體引向閉合模膛的通道,對熔體充模時的流動特性以及注射成型質量等具有重要影響。
頂出脫模機構:是將塑料製品脫出模膛的裝置。
側向分型與側向抽芯機構:當塑料製品帶有側凹或側孔時,在開模頂出製品之,必須先把成型側凹或側孔的瓣合模塊或側向型芯從製品中脫出,側向分型或側向抽芯機構就是困燃為了實現這類功能而設置的一套側向運動裝置。
排氣結構:為了在塑料熔體充模過程中排除模膛中的空氣和塑料本身揮發出的各種氣體,以避免它們造成成型缺汪尺跡陷。
溫度調節系統:為了滿足注射成型工藝對模具溫度的要求,以保證塑料熔體的充模和製品的固化定型。
支承零部件:在注射模中主要用來固定或支承成型零部件等上述七種功能結構,將支承零部件組裝在一起,可以構成模具的基本骨架。
E. 什麼是塑料模具的頂出系統
有一部分塑件成型之後,由於形狀的原因不能自動脫落,而留在型腔里.這就需要有一套裝置將塑件頂出型腔, 以方便取走塑件.
這套裝置就叫頂出裝置.
F. 模具中什麼叫頂出扳
推板頂出是模具設計中一種常見的頂出機構,適用於深腔、薄壁塑件如殼體、筒形件等復雜塑件,不會產生有頂出痕跡的膠件,或多腔的小殼體。
G. 模具頂出先復位有什麼作用
要看你的產品是不是需要頂出後停留,如不就先復位,這樣可以節約時間,在你取完產品後就不用在進行頂退這個動作了
H. 模具的一次頂出結構有哪些形式各適用於何種場合
1.頂針
有圓頂針,扁頂針。最常用和最普通的場合。
2.司筒
長的螺絲柱或定位柱
3.推塊
大件和要求頂出力較大的工件
4.推板
薄壁件
5.斜頂
卡扣,卡槽成倒扣裝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