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長條塑料件,依據經驗模具的澆口位置一般都選在距一端1/3或2/3處,而不選在正中間,為什麼能給詳細解釋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如果是什麽垃圾塑件沒要求,哪裡入都行,自己方便就算了!如果要求高一點的塑件,你說的長條我就不知道什麽樣的了,如果是比較窄的長方體,我不會選1/3,2/3。我會在長一側做3個澆口點,2/5,3/5,4/5位置三個!如果高精要就我會考慮更多的澆口!比如筆記本電腦的液晶前方框,精度要求高,我做的就是一個框12或者16個進膠點的!
2. 注塑產品怎麼找進膠點在哪
這個真不好說、、上產品照片吧。
3. 問塑膠模具中水口與澆口的區別水口是不是就是澆口
別聽一樓的,誤人子弟呢。
你說的沒錯,水口就是澆口。廣東那邊喜歡管澆口叫水口,而澆口是比較書面的叫法,一般的教材上都叫澆口。也有叫料柄的,都是同一個東西。
4. 注塑模具澆口位置選擇
將澆口放置於產品最厚處,從最厚處進澆可提供較佳的充填及保壓效果。如果保壓不足,較薄的區域會比較厚的區域更快凝固,避免將澆口放在厚度突然變化處,以避免遲滯現象或是短射的發生。
2.可能的話,從產品中央進澆,將澆口放置於產品中央可提供等長的流長,流長的大小會影響所需的射出壓力,中央進澆使得各個方向的保壓壓力均勻,可避免不均勻的體積收縮。
3.澆口(Gate):澆口是一條橫切面面積細小的短槽,用以連接流道與模穴.橫切面面積所以要小,目的是要獲得以下效果:
1)模穴注不久,澆口即冷結
2)除水口簡易
3)除水口完畢,僅留下少許痕跡
4)使多個模穴的填料較易控制
5)減少填料過多現象
5. 怎麼判斷一個模具澆口在那裡
怎麼判斷一個模具澆口在哪裡,拿到一個塑件你可以看看什麼地方有斷開的·痕跡,那個地方就是澆口所在的地方了。常見的澆口形式有十種:直通式、邊緣澆口、輪輻式澆口,針點澆口、潛伏式澆口、爪澆口、沖擊澆口、圓盤式澆口、扇形澆口、平縫式澆口。另外還有多點進澆的情況,熟悉了澆口形式,拿到塑件一看便知。
6. 塑膠模具中進膠位置是指哪裡
進膠位置就是水口位置,現在的進膠方式有大水口,細水口和潛水口,
7. 注塑模中常用的澆口形式有哪些澆口位置選擇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1.直接澆口:熔融材料直接通過澆道進入塑料模具型腔,適用於具有單一型腔的殼/箱形塑料模具。流道短時,直接澆口的優點是:壓力損失小,排氣方便;直接澆口的缺點是:成型後難以去除澆口,留下明顯的澆口痕跡。
2.扇形澆口:澆口從流道到型腔方向逐漸變大,呈扇形。這種類型的澆口適用於細長或扁平薄的產品,因為它可以減少流痕和方向應力。扇型的角度取決於產品形狀。澆口的橫截面積必須小於流道的橫截面積。
3.點澆口:這種澆口的截面積與銷釘一樣小。它通常用於具有出色流動性的塑料材料中。通常,澆口的長度不大於其直徑,它被廣泛用於生產蓋板,外殼和大面積產品。優點是,澆口會自動從成型件上移除,並且澆口痕跡很小。缺點是小澆口可能會導致壓力損失,並在生產過程中引起一些注塑成型缺陷(流痕,燒痕和黑點等)
4.側澆口:通常位於產品的一側。澆口通常設計在分型面上。塑料熔體從內部或外部填充模腔,橫截面大部分為矩形,並且可以通過更改澆口的寬度和厚度來調節熔體的剪切速率和澆口的凝固時間。
注意事項:
澆口太小會發生填充不完全,縮痕,流痕等注射成型不良,成型收縮率提高。
澆口太大時,澆口周圍可能會產生過大的殘余應力,導致生產變形或開裂,並且成型後很難將其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