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工作時不小心把模具壓壞了的報告怎麼寫呢
這個應該是情況匯報或者檢查(領導知曉後,可能會要求寫檢查)
《關於****型模具壓壞的情況匯報》,應該是寫這樣一個材料。
Ⅱ 關於裝模具後模造成撞模的分析報告怎麼寫
答:(1) 模具安裝位置符合設計要求,盡可能使模具漲型力中心與壓鑄機距離最小,這樣可能使壓鑄機大杠受力比較均勻。(2) 經常檢查模具起重吊環螺栓、螺孔和起重設備是否完好,確保重吊時人身、設備、模具安全。(3) 定期檢查壓鑄機大杠受力誤差,心要時進行調整。(4) 安裝模具前徹底擦凈機器安裝面和模具安裝面。檢查所用頂桿長度是否適當,所有頂棒長度是否等長,所用頂棒數量應不少於四個,並放在規定的頂棒孔內。(5) 壓板和壓板螺栓應有足夠的強度和精度,避免在使用中松動。壓板數量應足夠多,最好四面壓緊,每面不少於兩處。(6) 大型模具應有模具托架,避免在使用中模具下沉錯位或墜落。(7) 帶較大抽芯的模具或需要予復位的模具也可能需要動、定模分開安裝。(8) 冷卻水管和安裝應保證密封。(9) 模具安裝後的調整。調整合模緊度。調整壓射參數:快壓射速度、壓射壓力、增壓壓力、慢壓射行程、快壓射行程、沖頭跟出距離、推出行程、推出復位時間等。調整後在壓室內放入棉絲等軟物,做兩次模擬壓射全過程,檢查調整是否適當。(10) 調整合模到動、定模有適當的距離,停止機器運行,放入模具預熱器。(11) 把保溫爐設定在規定溫度,配置好規定容量的舀料勺
Ⅲ 工作時不小心把注塑機模具壓啦報告怎麼寫急求
首先要分析壓模的原因(如果從原因上能降低自己的責任更好),檢討改善方案。勇於承認錯誤(並不是要你把責任都攬過來),後續的改善計劃。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Ⅳ 模具壓壞報告怎樣寫
這個應該是情況匯報或者檢查(領導知曉後,可能會要求寫檢查)
《關於****型模具壓壞的情況匯報》,應該是寫這樣一個材料
遣詞造句要注意,如 壓壞與損壞就不同,壓壞就有自己承擔責任的意味,損壞有自然消耗的意思
看你的心理准備是怎麼樣的,可以與我溝通指導你把這個匯報材料寫好
Ⅳ 怎麼寫注塑模具拆裝與測繪實習報告
一、實訓時間:2009年3月16日—3月20日(第五周)
二、實訓地點:實訓樓216拆裝及測量教室
三、實訓項目:冷沖模拆裝、測繪技能訓練
四、實訓目的:
1、熟悉沖壓模具內容、結構、培養實踐動手能力
2、了解模具零件相互之間的裝配形式及配合關系
3、熟悉沖壓模具的拆卸過程及裝配步驟
五、實訓要求:
1、對新拆裝模具零件進行測繪,按要求畫出相應的零件結構圖
2、對新拆裝模具零件進行分析,了解模具的工作原理及零件作用
3、熟悉拆裝過程及有關的操作規則
4、填寫好配合關系表
六、准備工作:
1、選擇中等復雜程度的沖模一對
2、選擇好必要的操作工具:包括內角扳手、銅棒、拔肖器、木錘、鉗工台、旋具、潤滑油、手錘等
3、選擇好測量工具:鋼直尺、游標卡尺、千分尺、萬能角度尺等量具(注意:測量取整數)
七、模具的拆裝步驟
1、上下模分離,左右分別擺放
2、做好標記A化線標准,在沖出定位肖,松動內六角螺釘,按順序擺放測量尺寸,作好記錄
3、拆下的模具零件清洗,塗潤滑油
八、模具拆裝分組:2人負責拆卸模具,1人負責測量,2人負責繪草圖
九、畫圖步驟
1、拆模具做好標記以便還原
2、各零件測繪
3、先繪草圖
4、畫正規圖
5、什麼是模具
結論:是生產各種工業產品的重要工藝裝備
十、實訓感想
這是我們第二次實訓,但也是我們第一次面對真正的實物圖(理論老師上課用的模具的模型)去進行相關的操作。也是我們第一次開始從理論到簡單的實踐,在本次實訓中(模具的拆裝及測繪)遇到許多問題。比如:1、平日里我們在教室里學習的理論知識,當運用到實踐,仍有些困難,也許是因為我們理論老師教學的模型比較簡單,現在我們面對的是相對復雜的模具,特別是模具中的一些螺釘、孔等在簡單的模型中沒有,還有就是一個相對復雜的模具在繪圖時,應該怎樣去剖視,許多理論知識相結合在一起去運用時感到費力;2、平日里我們對於測量對一塊,只是在相關的圖形中進行,一般比較簡單。在實踐(實訓)中測量是比較復雜,怎樣才較准確呢。
由理論到實踐中遇到問題,當解決時,一定有所收獲,有所感悟,面對問題相應計劃:1、今後理論知識的學習更加全面,深刻;2、自己到圖書館找相關的知識,去補充課堂上所學習的;3、有空到實訓老師進行請教。
經過一個星期的實訓,其實也是在經歷另一種生活,這也是我們今後最可能選擇的生活。在其中我感到很欣慰的是:每位實訓老師將他們的經驗毫不保留的傳授給我們,我也去過工廠打工,那些所謂的「師傅」教的僅僅皮毛而已。
再此,我向每一位實訓老師說:你們辛苦了,感謝你們的精心教導。
Ⅵ 關於模具壓模壓壞,模具主管該怎樣寫報表
要看是操作失誤造成還是模具異常造成;
要寫出一份詳細的分析報告;
如果屬於人為操作失誤造成,那還要同時開出處罰單;
必要的時候,為了體現模具主管的職責,也應追責
Ⅶ 我是沖壓五金模具的品保,生產產品時原材料用錯了,8D報告怎麼寫急,萬分感謝。。
小組成立:(品管主管,相關部門負責人)
責任部門:倉庫,生產部。
問題回描述:某某產線於某年答某月某日生產的某批產品(生產編號*****)發現有材質不良的現象,不良率**%。
臨時應急措施:倉庫方面:立即自查,是否有混料或物料卡標錯的現象;生產方面:立即停止產線生產,隔離不良品;客戶方面:進行有效溝通,寬限交貨日期。
原因分析:該批產品領料編號為******,來料與藍圖要求的不符(附上藍圖,紅筆勾畫原材料要求那一項),系來料不良。
改正措施:(根據原因寫。領料開錯單子的,責罰開單子的;倉庫混料的就整頓。同時QC要即使核對產線來料,即使發現問題。等等)
驗證改正措施:(三個月內的質量報告OK(或者同一產品三批次OK),不再出現類似不良則結案)
預防措施:倉庫定期核對物料和物料卡,產線班長每批自查,QC定時巡查。
我已經不做質量了,只寫了關鍵幾項,希望對你有用
Ⅷ 模具試模報告
時光如梭!我已經實習完了一月的時間,這期間,經歷了十多天的夜班,半個月的白班,體驗著勞動的光榮與艱辛,在這里我學到了我離開校園的第一筆知識,這些都是從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從體驗公司的文化到親身接觸公司的每個部門的人員,從公司的季刊雜志上,從其他員工的言談中,有好的信息,也有不好的耳聞,總之,我的感覺中,我們的公司還是在不斷前進發展。
注塑課是我實習的第一個部門,當我跨入注塑車間的時候,我突然感覺原來想像的工業化就是如此的接近,大型的注塑機台不斷吐出產品,機械手臂伸展自如,一個個或透明或帶色的樣板從傳輸帶上緩緩流進疊產品的車間,這些後來才知道被稱為素材的產品就這樣生產出來了,這個過程,稱為注塑,原理是通過加熱使注塑原料熔融注入模具型腔然後冷卻成型,最後脫出產品。在這個過程中,好的模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也有看到有的產品在剛打素材的時候就有一穴固定不良,還得需要人去手工去剪,既浪費原材料,又浪費人力,所以,要求工程在轉生產時有一個好的模具是必須的。在前期工作做好了,後續上會省好多資源,有形的和無形的。進料的質量控制也是出好素材的前提,尤其是透明料和淺色料,素材上有黑點就足使產品報廢,所以加強對進料的檢驗是對整個生產前段的負責。
我們公司產品的最高的不良在噴塗,實習的時候聽說有的產品噴塗不良高達百分之五六十,所以我重點看了一下噴塗,我個人愚見總結了一下。
現在就對我目前了解的我廠主要噴塗工藝做一個簡單介紹與回顧,很多按鍵的效果都是通過噴塗來表現出來,噴塗的原理是用壓縮空氣從噴槍的空氣噴嘴中心噴出,在油墨噴嘴前端形成負壓區,使油墨容器中的塗料從油墨嘴噴出,並迅即進入高速壓縮空氣流,使液——氣相急驟擴散,油墨被微粒化,油墨呈漆霧狀飛向並附著在產品表面,油墨霧粒迅速集聚成連續的漆膜。
在我們平時看到的產品中,大部分都是通過這種簡單的工藝實現的,它具有顏色多樣化的特點,在不同系列的產品上,這種效果更加容易實現,通過調配噴塗的油墨,就能達到各種視覺效果,另外她還有其他的優點,如噴塗效率高、受油墨品種和產品狀況的限制很小。
在我們的工廠,有兩種操作方式的噴塗機,分別用於大批量生產和小批量打樣用,一個是自動噴塗通過機械傳動來控制噴頭的方向,移動速度均勻,噴出產品的油墨厚度相對比較一致,大批量產品的生產主要是靠它來完成噴塗;另一種就是人工噴塗,這個對操作員的要求就高了一點,只有控制好了速度與距離,才能出一個好的效果,不會使產品表面積油或者薄厚不均,產生不良。當然,噴塗也有他自身的缺點,比如噴塗油墨損耗大,油墨利用率低。在如今,油墨價格上漲的情況下,這個缺點是不能不提的,我們也要看到我們的已經附著在產品表面上的成功率,有一些因素如布毛,顆粒等原因造成最終產品的報廢,總體上油墨的利用率更低了一層,
如何能夠提高噴塗的良率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注意到:
一、噴塗的環境,一個無塵的環境將是高良品的絕對保障,在我們的車間建設中,存在著不好的觀念,就是有時候車間是用來給客戶參觀的,而不是給我們產品創造的,我實習的時候在噴塗車間,機噴操作員的工作服上油墨一塊一塊的,看起來就感覺不專業,
二、產品表面的清潔度,產品表面光潔會影響到噴塗的質量,因此,在進行噴塗之前對產品進行表面清潔是必要的,我們公司我實習的時候看到硅膠噴塗採用的方法是人工清潔,就是用膠帶的粘性來粘走表麵灰塵,我認為我們應該在尋找另一種清潔的方式。
第三,機器本身的因素和油墨的質量,噴槍使用的空氣壓力有一個規定范圍。空氣壓力高漆霧粒子細,但漆霧飛散多,油墨損失大;反之,空氣壓力低,漆粒子粗,產品表面粗糙,會產生皮文、針孔、凸點等缺陷。噴塗時應根據噴槍的特性和產品的表面狀況,調節好噴槍的空氣壓力。噴塗時應確保空氣壓力穩定,避免因壓縮空氣供應不足而影響產品表面效果。
上述通過改進環境,機器,作用物隱藏的造成不良的因素,或許能夠改變一點現有噴塗不良的現狀。
我還有感我們的供應商的現狀,就拿電鍍來說吧,有一個項目的小側鍵,製作樣品的時候,電鍍商做了三次才符合我們要求的標准,其實這個工藝不難,就是普通的電鍍三價鉻,但他的前兩次百格測試就是沒有達到客戶的要求,為什麼會在這樣一個小小的側鍵上出現這么個問題呢?是我們之間的溝通不夠,還是供應商的粗心,我認為目前我們的供應商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去統計這些問題都出在什麼地方,如何能夠很好的解決消除它,比如,電鍍槍色的色差問題,這個應該是能夠控制的,只要有了相同的條件參數,就不怕做出來有偏差的產品,但往往是一批一個樣子,很令人頭痛。所以建議對我們公司的供應商進行一次技術方面的評估,或者開拓新的供應渠道。
實習結束了,感覺腦袋裡又注入了新的知識,對公司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在以後的工作中,希望能用自己了解的東西去處理相關的問題,再探究新的問題,使自己和公司不斷進步。
11月20日上午,我們以班級為單位,在指導老師和班長的帶領下,來到新飛塑料製品廠,開始我們新一天的專業認識與實習實驗。
我們一次參觀了各個生產車間,見到了型號為HTF450-3W的注塑機,只見模具在注塑機的帶動下,往返運動,工作人員不斷取出成品,。經過指導老師的講解,我了解到原料從料斗式乾燥機進入料內缸,在被加熱加壓,使其一液體的形式充滿整個模具內腔,最後經過冷卻定型,就得到所要得到的產品。
後來,經過詳細的詢問了解,大致了解了塑料注塑模的工作原理:注射成型前,模具在注塑機合模裝置的作用下閉合並別鎖緊。成型時,注塑機從噴嘴中注射出的塑料熔體通過模具澆口套及分型面上流通進入型腔並經過保壓、補縮和冷卻定型後,注塑機的合模裝置便帶動動模左退,從而使動模澆口套與定模從分離面出開啟。而塑料模都可以看成有以下一些功能相似的零部件構成:成型零件、澆注系統、導向零件、推出機構、側向分型抽芯機構、排氣機構、冷卻與加熱裝置、支承與固定零件。
了解注塑機的工作原理及模具結構之後,就到模具存放區親眼目睹盼望已久的模具。詳細的看了模具卡,有的模具結構為一出一,有的為一出二,材料一欄都寫著ABS,向指導老師了解後方知道:一出一指的是一次只生產一個產品,而一出二自然就是指一次生產兩個產品了;ABS指的是丙稀脂-丁二稀-笨乙稀共聚物,是指生產出來產品的材料或原材料。
參觀的還有粉碎車間、修理車間等,尤其是修理車間裡面,有著各種各樣的機床(如「漢川機床」)、磨床、立式升降台銑床、單軸數控電火花成型機、電火花線切割機。
在新飛,我有一個特別深的感受:新飛特別注重節能。誰都知道,能源是影響成品成本的一個重要因素。而新飛主要從提高產品的合格率入手,而產品的合格率不僅與原材料、注塑機、操作有關,而且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模具的質量。
一個好的模具,不僅能夠生產出好合格率高的產品,還能產出質量高的產品,就新飛的冰箱的塑料零部件來說,表面的光潔度、光滑度、字體的清晰度,都與使用的模具有著密切的關系。
離開新飛,便坐車回學校,今天的實習也結束了。
第六部分:參觀河南科隆公司
11月21日下午,我們乘車來到河南科隆公司,開始了我們新的實習。
科隆公司以生產各類蒸發器、冷凝器為主,首先進入的是冷凝器生產車間。只見各種不同類型的銅、鋁管經過打彎、焊接、測試、覆膜等工序,就成了一個個冷凝器,在經過包裝,就可上市。
第二個參觀的車間是吹帳分廠,它有前處理區、盤管區、鉚合區、剪板區、硫化區、浸漆區、覆膜區、報廢區、成品存放區等多個工作區組成。產品經過盤管工序、組焊工序、試漏工序、低壓管工序、功能測試工序、包裝工序等多項工序完成。其中的試漏工序是一個關鍵工序,關鍵參數有:時間、壓力。
科隆主要生產海爾、榮事達等品牌冰箱的冷凝器、蒸發器,如型號為196DT或188K/A的冷藏管板蒸發器,型號為205或192的榮事達冷藏板管。
在科隆公司,我最大的感受是:本以為復雜的冷凝器、蒸發器,在各種設備以及工作人員的配合下,在完成各種工序之後,一跟簡單的銅管便成了冷凝器或蒸發器。其實,設備儀器在這點期間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若沒有各種各樣的設備儀器,連一跟簡單的螺釘都難以生產,更別說大規模生產了。
第七部分:參觀金龍集團
11月22日上午,早早乘車來到金龍集團,一下車,金龍集團那宏偉的建築物與氣派的景象告訴我:金龍集團將是我這幾天實習中參觀的最有實力的企業。
果然,剛進門,「中國科學院銅管工程研究中心」和「博士後科學研究站」兩行字映入我的眼簾,我的心為之一震,為自己有機會到這來實習而自豪。
九點十五分,在公司領導的安排下,我們收看了《金龍集團宣傳片》,裡面的一句話,我到現在仍記憶猶新——如果說壓縮機是空調的心臟,那麼銅管便是空調的血管。隨後,公司領導發表了重要講話,內容可歸結為以下幾點:
1. 金龍集團簡介;
2. 銅管在中國銅行業中的作用與地位;
3. 企業文化的重要性;
4. 企業的宗旨。
在《金龍集團宣傳片》和公司領導的講話中,我以對金龍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年產35萬噸的金龍集團,在上海、珠海、重慶、煙台等地均建有分公司,主要生產直徑為3.8-30mm、重量為80-300KG、長度為5-200m的各種銅管、金屬件。公司以「為客戶創造精品,為員工創造價值,為社會創造財富」為宗旨,以「理解、支持、忠誠、奉獻」為文化精神,以「尊重、學習、創新、超越」為文化理念。現擁有現代化的高精度銅盤管生產線11條、內螺紋銅盤管專業化生產車間13個、冰箱用無氟銅管生產線2條,關鍵設備全部採用德國SMS、SCHUMAG、JUNKER和INDUGA公司,英國MRB公司、澳大利亞NDUCTOHEAT公司、義大利OLIVOTTO公司、芬蘭OUTOKUMPU公司的精良設備,自動化程度高,生產保障能力強,為產出精品奠定了裝備保障。
隨後,我們又參觀了新鄉事業部二分廠、新鄉事業部三分廠,大型精良的設備讓我打開眼界,雖然我並不懂它們的工作原理,但那有序的團隊、齊全的生產線就足以證明金龍的優勢與勢力。
後來,在工作人員的講解下,算是「大有收獲」,特別是銅管的清洗、ACR銅管內螺紋的生產。銅管的清洗必須使用專門的清洗劑,而且要非常認真仔細,因為它對於銅管以後使用有著密切的關系。而ACR銅管的生產由於涉及到公司機密,我們知識簡單了解一下它的特點和觀看一下產品。金龍集團這么大一個企業,不僅在我國銅行業中,而且在全球的銅行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金龍的生產線、設備、大部分技術都是從國外引進的,幾乎沒有咱們的民族企業的「成果」。這也暴露了我國現在技術落後、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