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拉絲模具在拉絲時為什麼要退火
拉絲模具在拉絲時,並不需要退火,而是要對拉絲的材料進行退火。拉絲的材料退火可以消除應力、硬度、強度,有利於材料的拉伸。
② 高速鋼鑄造後為什麼要反復鍛造,鍛完後,為什麼必須退火,淬火溫度為何選高溫,淬火後為何進行三次上回火
鍛造是增加來它的韌性源,簡單的講就和揉面一個道理,越揉越有筋道。退火是為了消除鍛造的應力和去除硬度,鍛打時由於外圍和心部冷卻速度不一,工件會存在一定的內應力,通過退火可以消除。高溫淬火是高速鋼的材質的特性所決定的,溫度不達到它的晶體結構不會改變,也就不能提高硬度,達不到使用要求,多次回火是讓材料晶體結構更加細化,得到更均勻的組織結構和消除淬火時存在的應力。
③ 模具為什麼要精選淬火處理
模具淬火處理是為了提高模具成型零件的耐磨性一般都要進行淬火處理,並且要求達到H RC52 - 57 0 在結構用途的零件中,型芯墊板,頂桿墊板等墊板一類零件在成型或者頂出塑料製件時.要承受較大的單位擠壓力,也要淬火處理。
模具(mú jù),工業生產上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冶煉、沖壓等方法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 簡而言之,模具是用來成型物品的工具,這種工具由各種零件構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構成。它主要通過所成型材料物理狀態的改變來實現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業之母」的稱號。
④ 通常模具中哪些零件需作熱處理,作哪類熱處理其作用是什麼
壓鑄模零件的熱處理:
1、淬火設備為高壓高流率真空氣淬爐。
(1)淬火前:採用熱平衡法,提高模具加熱和冷卻的整體一致性。對凡是影響到這一點的薄壁孔、溝槽、型腔等,都要進行填充、封堵,盡量做到模具能均衡加熱和冷卻;同時,注意裝爐方式,防止壓鑄模在高溫時因自重而引起的變形。
(2)模具的加熱:在加熱過程中要緩慢加熱(用200℃/h升溫),並採用兩級預熱方式,防止快速升溫造成模具內、外溫差過大,引起過大的熱應力,同時減小相變應力。
(3)淬火溫度與保溫時間:要採用下限淬火加熱溫度,均熱時間不宜過短或過長,一般由壁厚和硬度來確定均熱時間。
(4)淬火冷卻:採用預冷方式,並通過調節氣壓與風速,有效的控製冷卻速度,使之最大限度地實現理想冷卻。即:預冷到850℃後,增大冷卻速度,快速通過「C」曲線鼻部,模溫在500℃以下則逐漸降低冷卻速度,到Ms點以下則採用近似等溫轉變的冷卻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淬火變形。模具冷卻到約150℃時,關閉冷卻風機,讓模具自然冷卻。
2、退火包括鍛造後的球化退火和模具製作過程中的去應力退火兩部分。其主要目的:在原材料階段進行結晶組織的改良;方便加工而降低硬度;防止加工後變形和淬火裂紋而去除內應力。
(1)球化退火。模具鋼經鍛造後,鋼的內部組織變成不穩定的結晶,硬度高切削困難,且此種狀態的鋼,內應力大,加工後容易變形和淬裂,機械性能差,為使碳化物結晶變成球化穩定組織須進行球化退火。
(2)去應力退火。對有殘留應力的模具鋼進行機械加工,加工後會產生變形,如果機械加工後仍留有應力,則在淬火時會發生很大的變形或淬火裂紋。為防止這些問題發生,必須進行去應力退火。
模具製作過程中一般進行三次去應力退火:
(1)在切削掉原材料體積的1/3以上形狀或對原材料厚度1/2深度加工時,加工餘量留有5~10mm,進行第一次去應力退火。
(2)在精加工留有餘量(2~5mm)時,進行第二次去應力退火。
(3)在試模後,淬火前進行第三次去應力退火。
3、回火淬火的模具冷卻到約100℃時,就要立即進行回火,以防止繼續產生變形,甚至開裂。回火溫度由工作硬度來確定,一般要進行三次回火。
4、氮化處理一般壓鑄模經淬火、回火(45~47HRC)後就能使用,但為了提高模具的耐磨性、抗蝕性和抗氧化性,防止粘模,延長模具的壽命,必須進行氮化處理。氮化層深度一般為0.15~0.2mm。氮化後需要打光,磨去白亮層(厚約0.01mm左右)。
5、幾點說明
(1)模具的熱處理變形是由於相變應力、熱應力的共同作用引起的,受多種因素影響。因此,在正確選材的前提下,還要注意毛坯的鍛造,要採用六面鍛造的方法,反復鐓拔。同時,在模具的設計階段就必須注意,使壁厚盡量均勻(壁厚不均勻時要開工藝孔);對形狀復雜的模具,要採用鑲拼結構,而不採用整體結構;對有薄壁、尖角的模具,要採用圓角過渡和增大圓角半徑。在熱處理時要作好數據記錄,長、寬、厚各方向上的變形量,熱處理條件(裝爐方式、加熱溫度、冷卻速度、硬度等),為日後模具的熱處理積累經驗。
(2)壓鑄模的加工一般有兩種工藝流程,都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的。第一種:一般壓鑄模。鍛打→球化退火→粗加工→第一次去應力退火(留有餘量5~10mm)→粗加工→第二次去應力退火(留有餘量2~5mm)→精加工→第三次去應力退火(試模後、淬火前)→淬火→回火→鉗修→氮化。第二種:特別復雜的及淬火很易變形的模具。鍛打→球化退火→粗加工→第一次去應力退火(留有餘量5~10mm)→淬火→回火→機、電加工→第二次去應力退火(留有餘量2~5mm)→機、電加工→第三次去應力退火(試模後)→鉗修→氮化。
⑤ 不銹鋼管和管件為什麼要進行固溶退火處理
退火處理一來般是針對碳鋼材自料消除焊接殘余應力,其熱處理溫度在600℃左右,這對不銹鋼焊接件來說是出於敏化溫度范圍內,將會降低不銹鋼的耐腐蝕性能,故對不銹鋼材料消除應力,一般採用穩定化熱處理,溫度在850℃以上,快速冷卻,還有最好的消應力及優化組織性能的方法是固溶處理,溫度在1050℃左右,水冷,既能消應力,又可以使不銹鋼完全奧氏體化,細化晶粒,組織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