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影響模具成本因素的演講稿
各位來賓:
大家好。
今天我要講的主題是影響模具成本的主要因素。
影響模具成本的主要因素,無非是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外部因素是模具材料費用,內部因素是製造費用。其費用之和也就構成模具的主要生產成本。
1.1 外部因素 模具材料費用,它不受企業本身所控制,而是根據市場價格來變化的。在2004和2005兩年中,由於原材料價格增速較快,那麼在模具成本估算上,就帶來了許多不確定因素,面對此種情況,企業可以採取以下應對措施:①批量采購模具材料以備材料漲價之用,以穩定自己的客戶;②面對材料日復一日的上漲,只能是水漲船高,可以提高模具成本價格,將合理的材料上漲成本添加到模具成本價格中;③採用階段穩定價格戰略,根據材料漲勢預期漲幅值,那麼在一個月或一個季度內模具價格保持相對穩定。
如何減少外部因素對模具成本的影響,使之保持相對穩定,雖然目前沒有更好的方法,但有一點值得注意:提高模具材料的使用率,如設計模具時,排樣可以採取多排,混合排,模具定位裝置力求准確,批量大的沖壓件可以定製專用寬窄的材料等措施。增強節約意識,提高材料熱處理水平,同時提高模具壽命,解決好生產數量與提高模具使用壽命之矛盾。只有這樣隨著模蔽頃具材料使用率的提高,相對抵消了一部分模具材料的漲幅,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
雖然,外部因素是不確定因素,但畢竟原材料漲幅的空間是有限的,那麼模具材料費用漲幅的空間也是有限的,其伍岩成本就可控。下面根據近幾年材料走勢用圖1表示。
圖示說明:1995年到2000年材料費用基本上是穩定的,2001年到2005年上升趨勢較快,說明國家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各方面對原材料需求加大,其漲價就在情理之中了。
以上不難看出,材料費用,是模具成本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不可忽視的環節,模具材料費用測算的准確與否直接影響模具成本的高低。
1.2 內部因素 內部因素也是影響模具成本的重要環節,如加工製造費用,通常被稱為工費,它與企業內部核算密切相關宏橘陸,包括機床使用費,煤水電費,員工的工資費等其它一系列費用。
1.2.1 機床使用折舊費 隨著先進製造機床的使用,為在短周期內製造高質量的模具提供了新的平台。但它的使用費也相當可觀,普通機床與加工中心的加工費用差別很大,據測算一個五軸加工機床每小時加工費大約300元,一個普通機床每小時加工費也就在30元左右,根本就不在一個擋次上。降低這類機床的使用成本,使之合理,需要通過競爭來實現。例如:一個引進價值百萬的機床,讓它發揮在加工高精度尺寸,一般普通機床不能加工的模具上,如果同是普通尺寸,那麼高精度機床肯定沒有優勢,並因為它的要價太高而失掉客戶。
1.2.2 其它費用 企業的煤水電費是相對穩定的費用,一般在是在可以控制的范圍內。比重雖然不是很大但必須包含進去。降低能耗是企業管理的重要方面,不能讓煤水電費來干擾模具成本。
員工工資費用也是模具成本的一部分,企業機構不能過於龐大,閑雜人員太多,那樣也會加大模具成本。
模具設計是控制模具製造成本的重要因素。以下是在模具設計過程中應當注意的幾個方面:①不能隨意提高模具加工精度,不適當地加大安全系數;規定的公差、表面粗糙度超過模具適用性的要求;成型加工的產品質量水平超過用戶所要求的水平;設計者過分地追求穩健及技術完美性,導致功能過剩且成本偏高[1]。②對中小批量的產品,設計模具時要簡單實用,對大批量產品,在保證質量的同時,要做到互換性好,能採用鑲拼結構,不使用整體。③模具工作部分用模具鋼材料,非工作部分用其它材料以便降低模具材料費用。④設計人員在提高模具使用壽命上下功夫,提倡合理使用模具,不能任意加大單位時間內的生產數量,造成模具磨損加快,員工因體能下降而引發模具損傷。降低了模具使用壽命。
同時企業要在管理上要效益,節能降耗,狠抓全面質量管理,提倡設計合理,與節能降耗掛鉤的模具,盡量使用新材料、新工藝,精簡機構,經常開展經驗交流和培訓,學習和掌握最新技術,提高員工素質,保證模具成本不增和少增的前提下,是模具的質量和壽命不斷提高,以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
② 模具行業適用的成本核算方法
模具行業也屬於「製造業」(工業)。
一、成本核算流程:
材料采購——計入「原材料」科目——生產領用——計入「生產成本」科目——完工入庫——計入「庫存商品」科目——銷售後——計入「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期末——結轉「本年利潤」科目
二、核算方法,可以用逐步結轉法,即每個步驟(工藝路線)完工後,累加成本,最後得到總成本。例如:
1、采購
借:原材料
/
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庫存現金
/
銀行存款/
應付賬款
2、材料領用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3、計提工資
借:生產成本
/
製造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4、發生的水電費、機物料消耗等
借:製造費用
貸:現金/
銀行存款
/
應付賬款
5、計提折舊
借:製造費用
(車間用)
管理費用
(管理部門使用)
銷售費用
(銷售部門使用)
貸:累計折舊
6、月末,結轉製造費用
製造費用分攤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實做工時或機器工時等,具體使用哪種方法,要看你手頭能找到的資料。
例如按材料消耗分攤:
某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該產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總額
某產品應分攤的製造費用
=
該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本期製造費用總額
借:生產成本—A產品
生產成本—B產品
生產成本—C產品
貸:製造費用
7、月末,結轉完工入庫產品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8、月末,結轉本月銷售商品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③ 模具成本計算
模具價格核算
模具製作工藝選擇
根據模具製作工藝選擇核價方式
模具價格由材料費、加工費、其他輔助費組成
牌號 使用硬度 價格 元/公斤 材質特點及適用范圍
45# HRC40~45 7 芯棒接桿,中模外套,配件等。
40Cr HRC43~48 8 中模外套,60T以下壓蓋、壓墊等。
40CrNiMo HRC45~48 25 大中模粗坯,80T以上壓墊等
SLD HRC57~60 60 耐磨、韌性一般,適用於製作治具,結構簡單的上、下沖,以及要求不高的中模,芯棒等。
SKH9 HRC61~63 180 耐磨損,適用於製作普通芯棒
DRM2 HRC57~59 175 耐磨損,適合於製作易拉傷的成形上下沖。
1V HRC59~61 330 耐磨性一般韌性很好,適合製作高面取的沖子,如FBSL018、FBSL019成形上沖。
3V HRC60~62 380 耐磨損高韌性,適用於製作易變形的成形上下沖,芯棒。
10V HRC61~63 600 高耐磨損,適用於製作齒形芯棒,結構簡單的中模。
15V HRC61~63 600 高耐磨損低韌性,可以代替WC製作結構簡單的台階式中模。
M4 HRC60~62 470 耐磨損高韌性,適用於製作成形上、下沖。
ASP60 HRC61~63 670 高耐磨損高韌性,適用於製作結構復雜的中模.
WC(YG15) HRA>86.5 700 高耐磨損,適用於製作中模、芯棒.
模具熱處理價格
1.碳素結構鋼(40Cr、45#):10元/KG
2.合金工具鋼(SLD、Cr12): 18元/KG
3.高速鋼(DRM2、SKH9): 75元/KG
4.粉末高速鋼(3V、M4、ASP60):80元/KG
5.兩段式熱處理追加14元/KG
模具加工費用
1. 粗坯費用
2. 放電費用
3. 線切割費用
4. 拋光組配費用
其他輔助費用
1. 電極費用
2. 研磨套費用
3. 檢查費用
軸承模具價格
軸承模具各模具廠商有一個標准價格,按機台噸位分:
3T~20T:大概1500RMB~2000RMB
20T~40T:大概2000RMB~3000RMB
40T~80T:大概3000~5000RMB
此價格模具為常規直筒型和一段法蘭型,且產品長度不超過20mm。
線切割價格
1. 首先確認圖紙R弧,根據R弧選擇線徑。
2. 確認切割面積(周長X高度)。
3. 線切割價格=切割面積X切割單價(元/mm2)
R弧大小 線徑 WC 鋼
R0.1以下 0.1 0.66 0.4
R0.1~R0.15 0.15 0.52 0.35
常規 0.25 0.4 0.25
放電價格
1.放電價格=放電面積X放電單價(元/mm2)
2.放電面積=周長X(電極高度+有效長+逃空長/2)
3.放電單價基準
材料 放電單價 備注
鋼 0.25 固定價格不變
WC0.8~1.3 視模具具體情況定
面取價格
1. 軸承件面取大概一件40~100RMB
本人有多年的粉末冶金模具製作經驗,想了解如何做模具可以發郵件過來,[email protected]
④ 模具製造的生產成本由哪些部分組成
塑膠模具製造的生產成本由原材料、人工費、分攤的製造費用(如折舊、水電費、生產管理人員的工資、機物料消耗等)部分組成。
成本組成:1,鋼材。模架多少錢(米思米,盤起等都可以問到)。自己計算的話就是體積x密度x鋼材價錢。
2、模仁材料。如:p20、skd系列、s136等。有好有壞,有進口有國產,質量x價錢可以算出。
3、標准件。如:頂針、中托司、開閉器等(米思米,盤起等都可以問到)。
4、設計費。這個嘛,不解釋。
5、加工費。這個就比較難算了。如:你估計這個模具cnc加工需要幾個小時。銑床加工需要幾個小時,火花機加工需要幾個小時,鉗工配模需要幾個小時等等。這些加工費基本上都有個市場價。
⑤ 模具製造業的成本核算
模具成本=模具的材料費(模板材料費用和模具配件費用)+加工費+工人工資+改模費用+保修期間維修費。如果報價還要加上模具成本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左右的利潤。
⑥ 模具工業成本怎麼計算
模具廠屬於工業會計,工業會計生產成本的核算程序如下: 一、歸集分配要素費用。指:生產領用原材料、工人工資及福利費、折舊、等等等等。 1、材料費 (1)直接耗用的材料: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某產品 借: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某車間 借:製造費用 貸:原材料-某材料 (2)、共耗材料 分配率=共耗材料費/分配標准 分配標准通常選用定額消耗量。 分配後做上述相同分錄。 2、人工費 (1)、工資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某產品 借: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某車間 借:製造費用 貸:應付工資 如果工人做兩種以上產品,則 分配率=生產工人工資/分配標准 分配標准通常選用生產工時 (2)、福利費 工資的14%。計算與分錄同上。 3、其他要素費用分配的會計分錄,如計提折舊、車間發生的各項雜費等,略。 二、歸集分配各項間接費用。 1、輔助生產費用 將第一步驟中記入「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賬戶的成本進行歸集,將總額按受益對象分配至相應的賬戶中。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某產品(如果受益對象為產品的話) 借:製造費用 貸: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某車間 需要說明的是,在企業只有一個輔助生產車間的時候只需這樣即可。當企業有兩個以上輔助生產車間的時候,則必須選擇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數分配法等等方法進行分配後再做賬務處理。此略。 2、基本車間的製造費用。 首先歸集凡是記入「製造費用」賬戶的所有總額。 當車間有兩種以上產品的時候: 分配率=製造費用總額/分配標准 分配標准通常選用生產工時或機器工時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某產品 貸:製造費用 三、歸集分配「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先將記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某產品」賬戶的所有金額進行歸集,然後選擇一定的方法,如約當產量法,將該賬戶的本月累計發生額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如果企業生產兩種以上產品,則需要將上述步驟進行兩遍以上。 分配後,做: 借:庫存商品-某產品 貸: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某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