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拉伸模具噸位簡便演算法
理論計算按拉伸件的橫截面積*材料的倔服強度,得到的單位是牛,除以10000,得到單位噸。
實際生產中常為拉伸件的橫截面積*材料的強度極限,得到的單位是牛,除以10000,得到單位噸。
對小數只入不舍,小噸位圓整到1噸,稍大噸位的圓整到10噸。
B. 沖壓連續拉伸模怎樣計算拉伸次數與每次的拉伸直徑(外)比如:產品
拉伸模具的設計,有個計算公式,即拉伸系數:m=An/An-1,拉伸後的截面積與拉伸前的截面積之比,在初次拉伸時,拉伸系數應該在0.5左右,後面的n次拉伸的系數在0.0.8左右,最後一次拉伸的拉伸系數在0.88左右.拉伸凹模的R角的選擇,也有一個計算公式,即毛坯的相對厚度 t÷D0×100 .比如料厚為1.0mm,D0=100,即 1÷100×100=1 ,公式的值為2~1時,不帶法蘭的零件的R角為6~8 t.公式的值為1~0.3時,R角為8~10 t ,公式的值為0.0.1時,R角為10~15 t .
C. 計算模具拉伸公試
拉伸系數公式:m=An/An-1
m——拉伸系數
An——拉伸後的截面積
An——拉伸前的截面積
對於圓筒形件的拉伸系數:m=dn/dn-1
dn——拉伸後的直徑
dn-1——拉伸前的直徑
對於第一次拉伸時,拉伸系數為0.48~0.50,以後各次拉伸的系數為0.73~0.80之間。最後一次拉伸系數為0.80~0.82。
D. 拉伸模具製作公式
拉伸模具主要掌握拉伸系數,圓形零件的拉伸系數為:m=d0/dn-1。
其中:m___圓筒形件拉伸系數;
d0___拉伸後的直徑;
dn-1___拉伸前的直徑。
第一次拉伸的系數可以取小一些,一般在0.5左右,後面的多次拉伸的系數一般在0.73~0.82之間,越往後,拉伸系數越大。
E. 模具拉伸公式的計算時怎樣的
拉伸過程的變形特點是從坯料的大截面積變成小截面積的筒形件,所謂的拉深系數,即每次拉深後的截面積與拉深前的截面積之比:
即 m=An/An-1
m——拉深系數
An——拉深後的截面積(mm²)
An-1——拉深前的截面積(mm²)
對於筒形件的拉深系數應為:
m=An/An-1=(πdnt)/(πdn-1t)=dn/dn-1
式中 m——筒形件拉深系數
dn——拉深後的直徑(mm²)
dn-1——拉深前的直徑(mm²)
t——材料厚度
筒形件拉深系數即為每次拉深後圓筒形件的直徑與拉深前坯料(或半成品)直徑之比。即:
第一次拉深 m0=d1/D0
以後各次拉深 m2=d2/d1,m3=d3/d2,……,mn=dn/dn-1
式中 m1,m2,m3……m0——各次拉深系數
D0——坯料直徑(mm²)
d1,d2,d3,……d0——各次半成品或工件直徑(mm²)
F. 五金拉伸模具怎麼做
拉伸(又稱拉延,拉深)因為適用於各行各業,實用性廣泛,所以是沖壓工藝里比較常見的一道工序。從毛坯到拉伸成型,需要多步驟完成,初次拉伸→二次拉伸→……→成型。
一、拉伸概念:
1.拉伸:將板料壓製成空心件(壁厚基本不變)。
2.拉伸過程:是由平面(凸緣)上的材料轉移到筒形(盒形)側壁上,因此平面的外形尺寸發生較大的變化。
3.拉伸系數:拉伸直徑與毛胚直徑之比值「m」(毛胚到工件的變形程度)。
為體現「凸緣不變」原則,讓第一次拉伸形成的凸緣不參與以後各次的拉伸變形,寬凸緣拉伸減首次入凹模的材料(即形成壁與底的材料)應比最後拉伸完成實際所需的材料多3~10%。
注:按面積計算拉伸次數多時取上限,反之取下限。這些多餘的材料將在以後各次拉伸琢步返回到凸緣上,引起凸緣變厚但能避免頭部拉裂,局部變薄的區域可通過整形來修正。因此拉伸時嚴格控制各次的拉伸高度是相當重要的。
模具設計流程:
客戶提供圖紙樣品之後,
圖紙評估
1。確認加工工藝
2。報價
3。繪制模具圖(AUTO CAD/UG/SOLIDWORKS 等繪圖軟體)
4。出圖
5。采購模具材料,模具配件
6。模具加工備料
7。熱處理
8。磨床研磨,線切割加工
9。組裝
10.試模
11.交板
G. 產品拉伸次數怎麼計算啊
設總的拉伸系數為n=d/D(d為拉伸件的內徑,D為毛坯直徑,h為拉伸高度,則總的拉伸次數N應≥0.5(當然還與t/D有關),則N=n1*n2*n3*……*nx(x為拉伸次數)≥0.5,其中nx>nx-1>……>n2>n1.具體應用要查閱相關資料,不可以直接套用,但對於t≤2mm和r≥0.5mm的情形,還是很實用的。不足之處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