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模具設計 > 陶瓷的模具成型為什麼是石膏模具

陶瓷的模具成型為什麼是石膏模具

發布時間:2023-06-10 01:52:06

㈠ 如何製作陶瓷石膏模具

1、石膏模具製作工藝流程
石膏模具生產的簡單工藝流程如下:
市場調研→產品設計→種型製作→元型製作→試驗注漿→樹脂箱模製作→石膏粉入廠→質量檢驗→石膏粉調合→先發試驗型→石膏模生產→乾燥、檢查、入庫→換型
2、種型製作
種型即我們所說的原胎,是按圖紙製作的產品模型。
它採用的原料為石膏,混水率一般在60%~80%,調合時應加入緩凝劑———焦磷酸鈉,以減小石膏硬化時的膨脹率。混水率的確定按所需石膏硬化後的硬度為准,若要刮削容易,則混水率就高;若要強度和硬度大,則混水率就低。
在製作種型中應注意:
①根據圖紙製作種型,應考慮到成形工序的作業方法,並依此設定製作方案,基本原則是粘接分塊少,生產工藝簡化,生產方便。
②製作種型時最重要的是收縮放尺,不同方向、不同部位要區別對待,同時要考慮預變形。實際放尺要根據生產中泥漿的總收縮及產品的燒成方式來定。一般來講,橫向收縮比縱向收縮小1%~1.5%(橫向、縱向由產品裝窯時的位置來定),在生產中我們控制的收縮量在12%~13.5%之間。
③模具的棱、角、凹凸部位盡量圓滑,防止成形濕坯收縮開裂。R角部位(圓弧部位)的放尺與上面所說的相一致,但還應考慮圓弧的過渡與連接。
④產品單面吃漿和雙面吃漿交接部位安排要合理。有的觀點認為夾角不能太小,應大於45℃。從實際生產看,夾角的設計只要能保證排泥順暢,能防止發生乾燥收縮裂和燒成收縮裂即可。設計角度的同時還要保證雙面吃漿厚度,一般洗面器應在11.5mr,單面吃漿厚度在9mr左右;坐便器雙面吃漿厚度在13~15mr左右,單面吃漿厚度在10mr左右。
⑤製作種型時還應考慮成形脫型方法和脫型角度,確保順利脫型。
⑥製作坐便器模具時,特別要注意水道的尺寸、結構及孔的大小、位置和角度,以保證排水功能及沖水雜訊達到設計要求。

㈡ 陶瓷模具用什麼材料做!給答案

一般用石膏做的,主要化學物質是 硫酸鈣

㈢ 陶藝的製作方法有幾種,分別是什麼

問題解答:
陶藝的製作方法有5種,分別是泥條盤築成型法、手捏(雕塑)成型法、泥板成型法、印模(印坯)成型法、拉坯成型法、泥漿鑄件成型法。
製作方法:
1、泥條盤築成型法
①取一塊過量的泥料,用雙手天然捏緊、轉變,使其成圓棒狀。
②將圓泥棒橫放在任務台上,用手指平均地搓動,邊滾邊搓,左右手指走動,從粗到細. ·天然、平緩地搓泥條,依據需求搓成粗細一致、大小平均的泥條。
③將泥條放在轉盤上做一底部,然後將泥條邊轉邊接邊壓緊,邊轉變轉盤,順次加高,最終做成本人需求的造型。
④每添加了一層需求表裡壓平、壓密、壓勻以免枯燥時開裂。
⑤可用泥拍、手拍和手拉轉變調整造型,可用保存泥條盤築的原始手跡結果。
2、手捏(雕塑)成型法
手捏、雕塑成型法是製作陶藝最原始、最根本、最簡略的辦法之一,也是初學陶藝者體驗泥性一泥的厚薄、軟硬、干濕水平最根本的演習,可以不必東西,光用手捏,有較大的自在度,只需求用手把泥團捏成你本人想要造型的外形即可,這也是最陳舊的制陶辦法之一。還可用雕塑刀等東西做成雕像,在泥半干時將雕像挖空。
3、泥板成型法
泥板成型就是將泥塊經過人工或壓泥機滾壓成泥板,然後用這些泥板來進行塑造。滾泥板時,應把泥塊放在兩塊布中心進行,從泥塊的中間向周圍分散(轉變布塊),留意泥的厚度,要契合所做陶藝作品的需求。製作時要應用泥的柔嫩性,可以像用布一樣成型,而應用泥板的堅固特點時又可把它當成木板一樣來成型。泥板成型使用局限很廣,從平面到立體,都可以進行造型轉變,可應用泥板濕軟時進行彎曲、卷合,製作成天然、美好的造型,也可應用泥板半干時製作挺直的器物。
4、印模(印坯)成型法
印模(印坯)成型法是應用石膏模具來進行成型的一種辦法。自古以來。此法就普遍地運用在陶瓷出產中,普遍我們運用的是石膏模具,母模可以用石膏或陶泥製作成型,然後依據造型翻成若干塊模具,待模具枯燥後,即可印製坯體,印模成型。印模時要用力平均,壓緊,才幹把造型完好的印製出來對造型復雜的作品,要分模印製,然後再組成,在介面處要用泥漿粘接好,坯體脫模後有殘損的要修補,多餘的要刮失落。這種辦法可以多量量地復制產物,在陶瓷出產中帶來良多便當,依據小我需求可在模具上製作出分歧的肌理和其他裝飾結果。
5、拉坯成型法
拉坯是應用扭轉的力氣共同雙手的舉措,再拉坯機大將泥團拉成各類外形的成型辦法。也是陶瓷製作中一種經常見的和傳統的成型辦法。但技能性十分強,要求很高,有些師傅一輩子從事拉坯任務。這種辦法需求花很長的工夫才敢把握,坯體可以先從簡略的碗、杯、盤開端,純熟後再拉瓶、罐等復雜的造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把握拉坯技能,非得下苦功夫不成。
6、泥漿鑄件成型法
泥漿鑄件成型法在日用陶瓷批量出產中使用普遍,也是陶藝成型的技法之一。先用泥或石膏做母模翻成石膏模(分塊),石膏模留有注漿口,模具枯燥後,把配製好的泥漿注入石膏模內,跟著石膏模的吸水速度,實時注滿泥漿,當石膏模吸漿到達必然厚度時,將模內多餘的泥漿倒出,控干待泥坯離開模壁後,再從石膏模內掏出坯體即可,別的還要堅持(把握)必然的干濕度進行保濕,以便進行下一步修坯、粘接、裝飾等。

㈣ 對於製作瓷器產品用是石膏模具,一般選用哪種石膏比較好啊

瓷器的製作和石膏的製作方法和過程是不一樣的,瓷器由瓷泥做成型後用火燒成的,限制性也比較高,但做出來後都是比較漂亮的,特別光滑,但石膏模型製作比較簡單,就是將石膏粉調水變成石膏槳後用石膏模具倒成的。所以只要有石膏粉就可以製作產品,石膏製作出來比較能達得像瓷器那種光亮度,因光滑度也可以做得與瓷器相似的,石膏作品成型後可以加一層光油會更好一些,對於選用石膏,一般來說選一些白度比較高,凝固時間比較短,且石膏粉的目數越高越好,很多地方都找不好比較好的石膏是因為石膏廠家的石膏粉一般都添加了其它的石粉或其它物,降低了石膏的純度。石膏模具可以用乳膠模具,製作的精細度會比較高,且由於彈性好,易脫模。

㈤ 淺析陶瓷石膏模具如何提高強度

石膏模具是陶瓷工業生產中長期以來使用的傳統模具,盡管近幾年來國內外一些產瓷區陸續使用聚氨醇等有機材料製成模具。但是,由於石膏模具製作方便,原材料來源廣泛、成本低、吸水性好、模具質量輕、可回收利用、不易污染環境又可靈活方便的復制母模等優點,因此,無論是機壓成型、空心注漿成型、壓力注漿成型,還是日用陶瓷或是潔具陶瓷,都還在沿用大量石膏模具。
隨著陶瓷工業進步,由機械化向自動化生產方向發展,石膏模具強度低、使用率短、質量差的問題也就越來越反映出來了。根據某國企陶瓷廠家實際生產情況來講,有四種不同工藝流程成型方法用模具:自動化生產作業線成型、單車機壓成型空心注漿成型、壓力注漿成型。
使用石膏粉通常也有四種:
1、台灣光邦集團產東台石膏,質量最好,適應自動化生產作業成型,但價格貴一點。2、景德鎮產自發石膏,質量好,適應自動化生產作業成型,約比台灣光邦集團石膏模承受壓次數少一點,但價格造中。3、甘肅產高強石膏,質量較好,顆粒粗,吸水性較好,適應單車機壓成型,不能上自動化作業線生產。4、甘肅產混合石膏,質量一般適應注漿模成型,價格較便宜。
以上四種成型方法、四種石膏,作者在長期實踐中摸索了一些基本規律。根據品種的大、中、小情況,石膏的高、中、低檔搭配,提高強度各不相同,如果掌握得好,既可提高使用率,又可節約成本投入。反之,降低使用率,嚴重的可能炸模或發生意外危險。作者在實踐中的做法是:1、自動作業線用模,台灣光邦石膏或景德鎮產的自發石膏,膏水比:1.6.1.7:1。2、單車機壓成型用模,甘肅產高強石膏便可,節約一點成本。3、壓力注漿成型用模,甘肅產高強與混合石膏各摻50%左右,進一步節約成本。4、空心注漿用模,甘肅產混合石膏。
據悉,景德鎮一部分小企業和個體經營者以降低成本為由,長期使用檔次很低的石膏,而且膏水比是膏少水多,不成正比,致使模具老化快、使用率低,坯胎光潔度差。
提高模具使用率和強度還有很多因素,例如,製作好的模具需要自然存放36 個小時以上,再進烘房乾燥,烘房溫度50.60 度,不能超過65 度以上,否則,會烘疏模具,造成模具報廢。
最好模具自然陰干1 至2 個月,對模具質量提高更有好處。
需要闡述的是,每個批次出廠的石膏,常常會遇到石膏在攪拌中時快時慢現象,這就需要操作工隨時掌握,加強責任心,一般攪拌4 至5 分鍾為宜,太慢會影響產量,太快會來不及澆注,解決的辦法是,用少量的添加劑摻入攪拌,可以得到理想的效果。綜上所述,可以看出,若要提高模具強度和使用率,就需要操作工認真把握石膏性能、膏水比、存放、乾燥等好的做法,方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㈥ 家用的陶瓷碗是如何成型的

陶瓷在生活中還是較為常見的,不少人對於陶瓷是如何製成的很是好奇。那麼,陶瓷是怎樣煉出來的呢?

陶瓷是怎樣煉出來的?

一、選材

製作一個好的瓷器,選材是第一步,通過一系列的步驟將陶土中的雜質都去掉,才能保證陶器的質量。同時,淘好的陶泥並不能立即使用,要將其分割開,摞成柱狀或者磚狀,以便於儲存和拉坯。

二、制坯

「制坯」,顧名思義,就是將陶泥原材料通過各種各樣的技法捏塑成型,這是一個陶器工藝品最初的原型,也是決定其實用性能的過程。

1、拉坯成型法:將摞好的陶泥放入大轉盤內,通過旋轉轉盤,用手及拉坯工具,將陶泥拉成陶坯。適用於製作圓形、弧型等渾圓的造型,比如盤子、碗、罐子等等。

2、泥板成型法:利用陶土碾成、拍成或切割成板狀,來鑲控製作器物的方法,叫做泥板成型法,傳統的紫砂器就是用泥板成型來製作的。

3、泥條盤製法:用泥條盤製法製作陶藝,泥條可以自由地彎曲與變化,方便製作一些比較復雜的、不太規整的、較隨意的陶塑,是陶藝成型技法中最為方便、造型表現力最強的技法之一。

4、徒手捏製法:顧名思義,就是陶器製作匠人們根據需要徒手捏成陶器的造型,這種技法不僅可以直接的表達作者的構想,更能體現作者的工藝水平。

5、模具注漿法:用乾燥的石膏模具,將制備好的坯漿注入模具中,製成所需要的坯件,這是制坯過程中最為簡單的一種技法。

三、彩繪

用各種人造著色無機化合物、天然著色礦物或金屬著色材料,在陶瓷製品上畫出花紋裝飾的過程即稱作彩繪,彩繪一般分為釉下彩和釉上彩兩種。

1、釉下彩:直接在成型的泥坯上進行彩繪,然後上釉入窯燒制,釉下彩陶主要包括青花、釉里紅等。

2、釉上彩:在已經燒好的瓷器釉面上進行彩繪,二次入窯低溫燒制。釉上彩陶主要包括鬥彩、釉上五彩、粉彩、墨彩、琺琅彩等。

四、施釉

釉是附著在陶體表面的玻璃質層,使陶器表面光滑,不透水,易清潔,並提高陶瓷的裝飾性。畫好的陶坯,表面粗糙,上好釉後則全然不同,光滑而又明亮。

1、盪釉:將釉漿注入坯內,並輕輕晃動,使上下左右均勻上釉,然後迅速倒掉過剩的釉漿。

2、蘸釉:將瓷坯浸入釉盆里,當口沿與釉面平齊時立即提出瓷坯。

3、塗釉:塗釉又稱刷釉,方法是用毛筆或刷子蘸取釉漿均勻的塗在釉體表面,多用於長方形或有稜角的器物。

五、燒窯

陶瓷器燒制基本都在窯爐內進行,其中陶器的燒成溫度為600—1100度,瓷器的燒成溫度為1250度—1450度。同時,在燒窯時,窯內空氣供給充分與否,燒出的瓷器色調也不同,其中空氣供給充分的稱為氧化焰,不充分的稱為還原焰。

㈦ 什麼是石膏模具

石膏模具是一種可以用來翻制石膏像的母模,因常用石膏粉做原料做出來的像為石膏像,所以稱這種可以做石膏像的母模為石膏模具。這種母模的材質有不少種。橡膠、乳膠、樹脂等材質。

閱讀全文

與陶瓷的模具成型為什麼是石膏模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碳鋼退火為什麼設置在620 瀏覽:743
鋼鋼鐵用英文怎麼說 瀏覽:544
為什麼精車鋼材內球粘刀 瀏覽:428
採暖用無縫鋼管是什麼管 瀏覽:845
ysl方管13和50 瀏覽:704
高達無縫用什麼補土 瀏覽:139
深圳旭東鋼構技術怎麼樣 瀏覽:918
五寸圓形模具直徑多少 瀏覽:535
游戲幣開一個模具多少錢 瀏覽:357
鋼鐵男人什麼意思 瀏覽:619
配方是四寸模具是六寸怎麼換算啊 瀏覽:575
什麼叫無縫山羊絨毛衣 瀏覽:274
怎麼看自己能不能跳鋼管舞 瀏覽:168
2021年5月31日螺紋鋼價格多少 瀏覽:425
打火機能焊接什麼工具 瀏覽:6
亞索什麼皮膚無縫e 瀏覽:63
鋁合金模具多少錢一套 瀏覽:444
小批生產適合什麼模具 瀏覽:112
引腳焊接為什麼不上錫 瀏覽:481
讀模具怎麼樣 瀏覽: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