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鋁型材擠壓模具上機前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用的儀器儀表在線和離線檢測模子的尺寸精度、硬度和表面粗糙度。檢測驗收合格的模具進行登記,人庫上架,使用時領出拋光模孔工作帶,並將導流模、型材模、模墊進行組裝檢查,確認無誤時發到機台加熱;
(2)鋁型材擠壓工模具上機前加熱溫度規定:擠壓筒:400~450℃,擠壓墊:350℃ ,模墊:350~400℃,平模:450~470℃,分流模:460~480℃,保溫時間按模具厚度計算(l.5~2 分鍾/mm);
(3)鋁型材擠壓工模具在爐內加熱時間不允許超過10 小時,時間過長,模孔工作帶容易腐蝕或變形;
(4)在鋁合金型材擠壓開始階段,需緩慢加壓力,因為沖擊力很可能引起堵模。如果發生堵模時,需立即停機,以防壓爛模孔工作帶;
(5)模子卸機後,待冷至150~180℃ 時再放人鹼槽煮,因為模子在高溫下鹼煮,容易被熱浪沖擊開裂。並應採用先進的蝕洗方法,以回收節省鹼液,縮短腐蝕時間和實現無污染清洗;
(6)鋁型材擠壓模具修模工在對分流模裝配時,應用銅棒輕輕顛打,不允許用大鐵錘猛擊,避免用力過大,震爛模具;
(7)鋁型材擠壓模具氮化前需對模孔工作帶仔細拋光至表面粗糙度Ra0.8~0.4μm;
(8)鋁型材擠壓模子氮化前要求清洗干凈,不允許有油污帶入爐內;氮化工藝要合理(依設備特性與模具材料而定),氮化後表面硬度為HV900~1200,氮化層過厚、過硬會引起氮化層剝落。一套模具一般允許氮化3~5 次;復雜的高倍齒散熱器型材模不進行氮化工序;
(9)對老產品的新模子、棒模、圓管模可不經試模直接進行氮化處理;新產品及復雜型材模必須經試模合格後才能進行氮化處理;
(10)鋁型材擠壓新模試模合格後,最多擠壓10 個鑄錠就應卸機進行氮化處理,避免將工作帶拉出溝槽;兩次氮化之間不可過量生產,一般平模為60~100 個錠,分流模為40~80 個錠為宜,過多會將氮化層拉穿。
(11)使用後的鋁型材擠壓模子拋光後,塗油人庫保管。
❷ 模具在壓鑄機上是怎麼安裝的
模具在壓鑄機上安裝的方法如下:
1、在安裝壓鑄模時,依壓鑄模的厚度來調整合型機構的開檔大小,使機器處於合型狀態,
量出動、靜型板間的距離,然後開型。
2、調整開檔,使開檔略大於壓鑄模厚度,在開型狀態裝上壓鑄模的定模(可在壓鑄模的定
模澆口套外安裝一個定位套,使之與壓鑄機的定模板的8字孔對應起來),壓板固定好壓鑄模的定模,然後裝上壓鑄模的動模,量出壓鑄模的頂出距離,對應調整好壓鑄機的頂出距,然後合模,搭好壓鑄模動模的壓板。
3、裝好模具後,使機器處於開型狀態,點動壓型厚度調節按鈕,然後合模,使兩型板間距
離減小,反復操作,使得兩型板間距離越來越小,直到曲肘機構伸不直為止,然後再開模,調整兩型板間距離使之增大一點點,合模後曲肘機構伸直就好。
壓鑄機就是在壓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屬液壓射到模具中冷卻成型,開模後得到固體金屬鑄件的一系列工業鑄造機械,最初用於壓鑄鉛字。隨著科學技術和工業生產的進步,尤其是隨著汽車、摩托車以及家用電器等工業的發展,諸方面出發,壓鑄技術已獲得極其迅速的發展。
❸ 模具在壓鑄機上是怎麼安裝的
在模具工程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把帶有平衡柱的轉子疊裝放入動模型腔。一旦動模和定模發生合模現象的時候,這時候模具內部的補償液壓缸就會自動減壓,方便轉子疊裝順利進入動模型腔前端。
在合模完成之後,補償液壓缸則會自動加壓,而補償液壓缸兩側以及底部的斜滑塊則會起到關鍵作用,幫助電機內的轉子實現疊裝。
這時候的轉子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集結起來,減少轉子的疊裝時間,縮短工作時間。
(3)鋁擠壓模具內芯如何安裝擴展閱讀
1、在進行這一項工作的時候,要注意的是點澆口的面積大小,這個面積必須要經過精密的計算,得出最確切的結果才能得以繼續。
2、壓鑄材料、壓鑄機、模具是壓鑄生產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所謂壓鑄工藝就是將這三大要素有機地加以綜合運用,使能穩定地有節奏地和高效地生產出外觀或協議規定要求的合格鑄件。
3、壓鑄充填型腔的過程就是取得壓力,速度,溫度和時間的動平衡的過程。這些過程相互制約,又相互聯系。必須取得平衡才能取得完美的鑄件。
❹ 鋁型材擠壓模具出現問題怎麼解決
鋁型材擠壓模具出現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如下:
1、擠壓模具生產出來的鋁型材要符合尺寸要求,首先要保證金屬流動的均勻性,擠出來的型材常有凹心現象,導致整個大面下陷,平面度不達標。通過大量實踐得出結論,針對槽位較深較大的型材是由於槽位金屬供料不足所引起的。鋁型材擠壓模具製造時應保證模具槽位足夠直通,如試產未合格就適度加寬槽位。對於凹槽深度寬度不大型材,只要合理設計工作帶,導流槽按模頸角度加工,控制好金屬流速可以避免凹心現象;對於凹槽較寬且深的型材,則將兩角位導流槽加深,保證槽內兩角金屬流動與中間均勻。
2、在生產有角度型材時,若在模具未經預變形(預張口)設計的情況下,擠出型材經拉伸矯直後,型材角度往往比產品要求小1-3°,模具在設計製造環節,需在模具工件的型材孔做好1-3°的變形量,型材變形量隨著外按圓的變化而變化。一旦型材角度在做好預變形的情況還出現角度小(收口)現象,可採用以下兩種簡單的修復方法:其一,如角度小(收口)可在內側做促流。其二,可在外側焊阻流塊。方法選定取決於型材表面處理。
3、生產壁厚較厚的型材,按常規放縮水量生產,型材末端出現金屬供料不足,導致放縮水產生誤差,盡管模子型孔尺寸一致,但產品尺寸卻不符合要求。控制型材尺寸有幾個重要因素。首先,設計導流板時根據所屬噸位機台,結合擠壓筒與鋁棒直徑,擇取最大最優外接圓,確定導流板入料孔,並且增加兩端型材上方金屬供給量;其次,模子入料面一級焊合室,兩端避開量取值大,保證兩端金屬流動的穩定性,並且保證兩端型材上方金屬供給量,有利於型材平面度及表面質量;最後型材孔根據以往生產相近的型材,做好預變形。當設計一新型材時,可找相近的型材,以它的一組參數為初始參數進行嘗試設計,然後逐步調整各參數直到符合所需的要求為止。
4、在模具滿足使用要求的情況下,擠壓出來的型材表面在有螺絲孔或中橫處存在凹槽缺陷,影響型材表面質量。通過實踐得出結論,在加工模具時,調節上模與下模工作帶的出口位置,工作帶過渡要求平滑。導流槽下空刀和穿孔下空刀工作帶需減短(提高)0.3-1.0mm,並打順導流槽,保證適合的金屬供料。較厚型材甚至需減短(提高)2mm,以保證型材表面質量。
❺ 關於鋁型材擠壓模具的一些問題
這位朋友,你提的這個問題,就是對同一付模具來說,我認為也是兩個方面的問題,對角線誤差大,對模具來說存在明顯的金屬流速不均,建議你應根據試模料頭,進行流速分析,採用加速或阻礙的措施進行修模。對於上下面起鼓,主要是由於上下面金屬流動速度過快所致,建議你在分流孔內進行堆焊等阻礙等方法進行修模,我估計會有一定的效果。僅供參考。
❻ 想要彎曲鋁塑管,應該怎麼做呢
一般來說,只要選擇的管材能夠達標,用彈簧彎管工具可以按照施工要求任意彎曲。但要一次到位,絕對不能在同一位置進行多次彎管。直接用鉗子夾住鋁塑料管,然後輕輕地向下掰,平緩的用力慢慢的把它彎曲過來就可以了,不要突然發力,容易把它掰壞。
鋁塑管是不可以直接彎九十度的,容易發生管道變形影響水壓,嚴重的可能會堵塞水口,所以鋁塑管的九十度一般都是通過接頭來形成的。可以從五金店選購小於鋁塑管內徑的彎管簧,拴系一根穿線鐵絲,將彎管簧拉入鋁塑管彎管處,就可以手持管材兩端用力彎了。直接用鉗子夾住鋁塑料管,然後輕輕地向下掰,平緩的用力慢慢的把它彎曲過來就可以了,不要突然發力,容易把它掰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