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沖壓模具設計的一般流程
沖壓模具的設計一般流程是什麼,關於沖壓模具設計有哪些了解。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1. 取得必要的資料,並分析零件的沖壓工藝性
1 取得註明具體技術要求的產品工件圖紙明確工件的大小、形狀、精度要求、裝配關系等;
2 工件加工的工藝過程卡片研究其前後工序間的相互關系和在各工序間必須相互保證的加工工藝要求;
3 工件的生產批量決定模具的型式,結構、材料等;
4 工件原材料的規格與毛坯情況如板料、條料、帶料、廢料……;
5 沖壓車間的裝置資料或情況;
6 工具車間製造模具的技術能力和裝置條件,以及可採用的模具標准件情況;
7 研究消化上述資料,必要時可對既定的產品設計和工藝過程提出修改意見,使產品設計、工藝過程和工裝設計與製造三者之間能有更好的結合,取得更完善的效果。
2.確定工藝方案及模具的結構型式
1 根據工件的形狀、尺寸精度、表面質量要求,進行工藝分 析,確定落料、沖孔、彎曲等基本工序。一般情況下可以從圖紙要求直接確定;
2 根據工藝計算,確定工序數目,如拉深次數等;
3 根據各工序的變形特點及尺寸要求確定工序排列的順序,如需要確定先沖孔後彎曲,還是先彎曲後沖孔等;
4 根據生產批量和條件,確定工序的組合,如復合沖壓工序、和連續沖壓工序等。
3.進行必要的工藝計算
1 設計材料的排樣和計算毛坯尺寸;
2 計算沖壓力包括沖裁力、彎曲力、拉深力、卸料力、壓邊力等,必要時須計算沖壓功和功率;
3 計算模具的壓力中心;
4 計算或估算模具各主要零件的厚度, 如凹模和凸模固定板、墊板的厚度以及卸料橡皮或彈簧的自由高度等;
5 決定凸、凹模間隙,計算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
6 對於拉深工序,需要決定拉深方式壓邊或不壓邊,計算拉深次數及中間工序的半成品尺寸。
對於某些工藝,如帶料連續拉深,須進行專門的工藝計算。
4.模具總體設計
在上述分析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模具結構的總體設計,勾畫草圖即可,並初算出模具的閉合高度,概略地定出模具的外形尺寸.
本節設計內容目錄如下所示:
1 目錄 至少二級標題及頁碼;
2 設計任務書;
3 工藝方案分析及確定 填寫沖壓件工藝規程;
4 工藝計算;
5 模具結構設計;
6 模具零部件工藝設計;
7 填寫模具說明書,參見表6-3;
8 整個模具的裝配步驟;
9 評述所設計模具的優缺點;
10參考資料目錄;
11結束語。
沖壓模具設計步驟
1。首先有電子檔的要對圖,看與紙面是否一致。就不明確的地方與客戶溝通,包括接刀口、尖角、折彎內角R等。
2。然後放工差,例如5+0.05/-0的孔就改到5.04
3。然後展開,排樣或者排工程,畫出工序圖或者排樣圖。
4。畫上模板、模座,並訂購鋼材。
5。完成所有設計
6。給領導審查
7。根據領導意見進行修改
8。拆零件、標注尺寸,加工說明等。
9。列印、簽字、發圖
沖壓模具基礎知識
1、卷邊
卷邊是將工序件邊緣捲成接近封閉圓形的一種沖壓工序。卷邊圓形的軸線呈直線形。[1]
2、卷緣
卷緣是將空心件上口邊緣捲成接近封閉圓形的一種沖壓工序。
3、拉延
拉延是把平直毛料或工序件變為曲面形的一種沖壓工序,曲面主要依靠位於凸模底部材料的延伸形成。
4、拉彎
拉彎是在拉力與彎矩共同作用下實現彎曲變形,使整個彎曲橫斷面全部受拉伸應力的一種沖壓工序。
5、脹形
脹形是將空心件或管狀件沿徑嚮往外擴張的一種沖壓工序。剖切 剖切是將成形工序件一分為幾的一種沖壓工序。
6、校平
校平是提高區域性或整體平面型零件平直度的一種沖壓工序。
7、起伏成形
是依靠材料的延伸使工序件形成區域性凹陷或凸起的沖壓工序。起伏成形中材料厚度的改變為非意圖性的,即厚度的少量改變是變形過程中自然形成的,不是設計指定的要求。
8、彎曲
彎曲是利用壓力使材料產生塑性變形,從而被彎成有一定曲率、一定角度的形狀的一種沖壓工序。
9、鑿切
鑿切是利用尖刃的鑿切模進行的落料或沖孔工序。鑿切並無下模,墊在材料下面的只是平板,被沖材料絕大多數是非金屬。
10、深孔沖裁
深孔沖裁是孔徑等於或小於被沖材料厚度時的沖孔工序。
11、落料
落料是將材料沿封閉輪廓分離的一種沖壓工序,被分離的材料成為工件或工序件,大多數是平面形的。
12、縮口
縮口是將空心件或管狀件敞口處加壓使其縮小的一種沖壓工序。
13、整形
整形是依靠材料流動,少量改變工序件形狀和尺寸,以保證工件精度的一種沖壓工序。
14、整修
整修是沿外形或內形輪廓切去少量材料,從而提高邊緣光潔度和垂直度的一種沖壓工序。整修工序一般也同時提高尺寸精度。
15、翻孔
翻孔是沿內孔周圍將材料翻成側立凸緣的一種沖壓工序。
16、翻邊
翻邊是沿外形曲線周圍將材料翻成側立短邊的一種沖壓工序。
17、拉深
拉深是把平直毛料或工序件變為空心件,或者把空心件進一步改變形狀和尺寸的一種沖壓工序。拉深時空心件主要依靠位於凸模底部以外的材料流入凹模而形成。
18、連續拉深
連續拉深是在條料卷料上,用同一副模具連續拉深模通過多次拉深逐步形成所需形狀和尺寸的一種沖壓方法。
19、變薄拉深
變薄拉深是把空心工序件進一步改變形狀和尺寸,意圖性地把側壁減薄的一種拉深工序。
20、反拉深
反拉深是把空心工序件內壁外翻的一種拉深工序。
21、差溫拉深
差溫拉深是利用加熱、冷卻手段,使待變形部分材料的溫度遠高於已變形部分材料的溫度,從而提高變形程度的一種拉深工序。
22、液壓拉深
液壓拉深是利用盛在剛性或柔性容器內的液體,代替凸模或凹模以形成空心件的一種拉深工序。
23、壓筋
壓筋是起伏成形的一種。當局部起伏以筋形式出現時,相應的起伏成形工序稱為壓筋。
㈡ 沖壓模具翻邊起皺、開裂、回彈怎麼解決最簡單
凸凹模間隙調整,壓料圈也要調整壓力
㈢ 請問汽車模具修邊摸和翻邊摸的凹凸模間隙各多少求公式!
切邊模一般不要留間隙,留了間隙切出來的產品毛刺會比較大;翻邊模的凹模與凸模的間隙一般等於兩個料厚的1.1~1.2倍。
㈣ 汽車沖壓模具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汽車沖壓模具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一、翻邊整形製件變形
在翻邊和整形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製件的變形現象,在非表面件中一般不會對製件的質量產生多大影響,但在表面件中,只要有一點變形就會給外觀帶來很大的質量缺陷,影響整車的質量。
原因:
1、由於製件在成形和翻邊的過程中,板料發生變形、流動,如果壓料不緊就會產生變形;
2、在壓料力夠大的情況下,如果壓料面壓料不均勻,局部有空隙的話,也會出現以上情況。
解決方法:
加大壓料力,如果是彈簧壓料可採用加彈簧的辦法,對上氣墊壓料通常採用加大氣墊力的辦法;
如果加大壓力後,在局部還存在變形的話,可用紅丹找出具體問題點,檢查是不是壓料面局部出現凹陷等情況, 此時可採用焊補壓料板的辦法;
壓料板焊後與模具的下型面進行研配。
二、刀口崩刃
模具在使用中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崩刃,都會對製件的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它是模具修理中最常見的修理內容之一,對刀口的崩刃修理步驟如下:
1、根據崩刃的情況,如果崩刃很小時,通常要將崩刃處用砂輪機磨大些,以保證焊接牢固,不易再次崩刃;
2、用相應的焊條進行焊接,目前我們採用的是D332焊條來對刃口進行堆焊。堆焊之前一定要選好修理的基準面,包括間隙面和非間隙面;
3、將刃口的非間隙面修平(參考事先留下的基準);
4、對照過渡件進行劃線,如果沒有過渡件可以用事先留下的基準進行粗磨間隙面;
5、上機台對間隙面進行修配,可藉助粘土等輔助研配。在修配過程中一定要小心,開動壓力機時盡量慢,必要時用裝模高度調整向下開,以避免刀口啃壞的現象發生;
6、刀口間隙要合理,對於鋼板沖壓模,單邊刀口間隙取板料厚度的1/20。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用板料試沖的辦法來檢驗間隙的大小,只要剪切後製件的毛刺達到要求即可,一般情況下,毛刺大小的判定標準是,毛刺高度不大於板料厚度的1/10;
7、檢測刀口的間隙面是否與剪切的方向統一;
8、間隙配好後,用油石將刀口的間隙面推光滑,以減小生產中板料與刀口的磨擦及廢料下落的.阻力。
三、拉毛
刀口崩刃拉毛主要發生在拉延、成型和翻邊等工序。
解決方法:
1、首先對照製件找出模具的相應拉毛的位置;
2、用油石將模具相應的位置推順,注意圓角的大小統一;
3、用細砂紙將模具推順部位進行拋光,砂紙在400號以上。
四、修邊和沖孔帶料
修邊和沖孔帶料產生的主要原因為:修邊或沖孔時模具的壓料或卸料裝置出現異常。
解決方法:
根據製件帶的部位找出模具的相應部位;
檢查模具壓卸料板是否存在異常;
對壓料板相應部位進行補焊;
結合製件將焊補部位進行修順,具體的型面與工序件配製;
試沖;
如果檢查並非模具壓卸料板的問題,可以檢查模具的刀塊是否有拉毛現象。
五、廢料切不斷
針對廢料切不斷現象,首先分析其為什麼切不斷,其主要原因是因為操作人員在生產過程中沒有及時對廢料進行清理,造成廢料的堆積,最後在上修邊刀塊的壓力下造成廢料刀的崩刃,其修理的方法與修邊崩刃的辦法相似,在此就不作詳細的介紹,只是在修理過程中一
定要注意修邊刀塊的高度。 如果修得太高,會造成刀塊與上修邊刀塊干涉,從而造成廢料刀塊的再次損壞;如果修得過低,會形成廢料切不斷現象,故在修理廢料刀時不光要考慮到刀塊的間隙面,同時刀塊的高度也很重要。其修理的難度比單純的刀口崩刃難度要大。但是只要在修理前選定好基準面,修理起來還是可以得心應手的。
六、毛刺
製件在修邊、沖孔和落料時易出現毛刺過大的現象,產生毛刺的原因主要為模具刃口間隙大和刃口間隙小兩類:
間隙大時:斷面光亮帶很小或基本上看不見,毛刺的特點為厚而大,不易除去;
間隙小時:斷面出現兩光亮帶,由於間隙小,其毛刺的特點為高而薄。
間隙大時的修理方法:
1、修邊和沖孔工序採用凸模不動而修整凹模的辦法,而落料工序時則以凹模為基準,即凹模尺寸不變,通過修整凸模的辦法。以上的區別是為了保證產品尺寸不在修理前後受影響;
2、對著製件找出模具刃口間隙大的部位;
3、用相應的焊條(D332)對此部位進行補焊,以保證模具刃口的硬度;
4、修配刀口間隙(其方法與刀口崩刃的方法相同)。
間隙小時的修理方法:
1、具體的情況依據模具間隙的大小進行調整,以保證間隙的合理。對於修邊沖孔模而言,採用間隙放在凹模的辦法,而對於落料模而言就應採用放大凸模的辦法,從而保證零件的尺寸在修理前後不變;
2、修理完成後,要測量其間隙面的垂直,並用板件試刀口間隙是否達到合理的要求。
對於沖孔模,其產生毛刺後,如果是凸模或凹模磨損,可以找相應的標准件進行更換,如果沒有標准件,可以採用補焊或測繪進行製造。另外,特別指出一點,對於合金鋼材料等焊接性能較差的材料,要進行特殊處理後再進行焊接,如:預熱等,否則會引起模具的開裂。
七、沖孔廢料堵塞
沖孔廢料堵塞是在沖孔模中較常見的一類故障,產生的原因大概有:廢料道不光滑、廢料道有倒錐度、廢料沒有及時清理等。
原因:
1、模具不光滑,其面上出現了加工紋等;
2、模具出現倒錐度,造成廢料道上大下小從而廢料堵塞。
修理辦法:
只要保證A面和B面都處於光滑和等直徑狀態就可以保證廢料不會被堵塞。
;㈤ 數控沖翻邊孔具體是怎麼做的,是一道什麼樣的工藝
首先你要明白,鈑金產品上的翻邊孔一般是為下道工藝攻牙做准備的。鈑金廠一般會遇到M3,M4,M5,M6翻邊。翻邊孔分向上翻邊和向下翻邊(根據你們產品決定方向)
首先要預沖一個孔(孔徑根據你的翻邊M值決定,模具資料書上有)
接著使用翻邊模具對預孔進行翻邊(一套模具不能同時實現向上翻和向下翻,分別購買)
最後訂購模具時要注意,你的下道工序攻牙究竟是擠壓式攻牙還是切削式攻牙,80%鈑金廠是擠壓式(小手鑽),訂購模具時需要跟供應商提出這個備注。舉個例子:擠壓式(翻邊後內徑2.74mm),切削式(翻邊後內徑2.5mm)
至於你說翻邊是什麼樣子,我用4個字形象化這個工藝你看 :「 一 》一 一 》 兒」 看的懂嗎?呵呵
㈥ 汽車鈑金沖壓模具中的翻邊線是如何定義的
通常指的就是翻邊棱線,即不考慮翻邊圓角時,零件與翻得邊相交得到的曲線。
--------------------
在UG裡面想畫翻邊線的話,先把倒圓角刪除,延長翻邊與零件輪廓兩面求交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