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模具鋼材料的采購有什麼要點
1采購模具材料有哪些渠道?
目前我國生產的模具鋼有很多廠家,大到東特、上五、長城、舞陽、太鋼、大冶;中型為國內鍛造行業的鍛造廠,既具備冶煉也具備鍛造能力;再次,就是湖北、浙江、江蘇等地的一些小鍛造行業,具備中頻爐生產直接採用模具鋼廢鋼,冶煉鍛造成型。高品質就是一些進口模具鋼。在中國華東,華南,有幾家外國品牌代理公司。所以針對目前市場模具鋼生產和銷售狀況,采購商需要根據自己生產產品的技術要求,模具設計要求,通過正當渠道,上到進口材料,下至國產材料,採取采購比價,直接接觸一級代理商,或指定銷售商來購買。並且在網上可直接查找到是否真正產品,並對產品的特性進行評定再使用。模具材料選擇金華洲模具鋼。
2采購模具鋼依據哪些標准?
由於目前我國模具鋼市場國內品牌和國際品牌較多,基本集中幾個標准:
①國產模具鋼:GB/T1299—2000;
②韓國模具鋼:KSD3753—1984;
③台灣模具鋼:CNS2964—1992;
④日本模具鋼:JISG4401—2000;
⑤美國模具鋼:ASTMA686—1999;
⑥德國模具鋼:DIN;
⑦英國模具鋼:BS4659—1989;
⑧法國模具鋼:NFA35—590(1992);
⑨俄羅斯模具鋼:ГOCT5950;
⑩瑞典模具鋼:SS;
⑾義大利模具鋼:UNL2955—82。
3采購模具鋼材注意哪些問題?
采購模具鋼材應根據模具的生產條件和模具的工作環境,需要結合模具鋼材的基本性能相關因素來選擇合適模具需要經濟上合理,技術上先進的模具鋼。
所以采購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基本采購原則
滿足工作條件要求
耐磨性;強韌性;疲勞斷裂性能(模具工作過程中,在循環應力的長期作用下,往往導致疲勞斷裂。其形式有小能量多次沖擊疲勞斷裂、拉伸疲勞斷裂接觸疲勞斷裂及彎曲疲勞斷裂。模具的疲勞斷裂性能主要取決於其強度、韌性、硬度、以及材料中夾雜物的含量);高溫性能(當模具的工作溫度較高進,會使硬度和強度下降,導致模具早期磨損或產生塑性變形而失效。因此,模具材料應具有較高的抗回火穩定性,以保證模具在工作溫度下,具有較高的硬度和強度。);耐冷熱疲勞性能(有些模具在工作過程中處於反復加熱和冷卻的狀態,使型腔表面受拉、壓力變應力的作用,引起表面龜裂和剝落,增大摩擦力,阻礙塑性變形,降低了尺寸精度,從而導致模具失效。冷熱疲勞是熱作模具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幫這類模具應具有較高的耐冷熱疲勞性能。);耐蝕性(有些模具如塑料模在工作時,由於塑料中存在氯、氟等元素,受熱後分解析出HCI、HF等強侵蝕性氣體,侵蝕模具型腔表面,加大其表面粗糙度,加劇磨損失效。)
滿足工藝性能要求
模具的製造一般都要經過鍛造、切削加工、熱處理等幾道工序。為保證模具的製造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其材料應具有良好的可鍛性、切削加工性、淬硬性、淬透性及可磨削性;還應具有小的氧化、脫碳敏感性和淬火變形開裂傾向。
滿足經濟性要求
性價比合理,必須考慮經濟性這一原則,盡可能地降低製造成本。因此,在滿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首先選用價格較低的,能用碳鋼就不用合金鋼,能用國產材料就不用進口材料。另外,在選材時還應考慮市場的生產和供應情況,所選鋼種應盡量少而集中,此外采購來源方面需要考慮。
模具鋼可以分為塑料模具鋼,冷作模具鋼,熱作模具鋼。熱作模具鋼有H13,冷作模具鋼Cr12MoV,Cr12,SKD11,D2,DC53等等。
采購時的實際製造要求
①承載力大小及是否耐沖擊;
②模具的工作溫度;
③耐腐蝕性;
④模具尺寸的大小;
⑤模具形狀的復雜程度
⑥模具的不同組件及不同使用位置;
⑦加工產品的數量;
⑧加工產品的材質;
⑨模具的設計要求;
⑩模具在製造過程中,每道工序和工藝的性能要求。
⑵ 采購的具體工作內容是什麼
采購
目的:規定采購控制以及選擇、評價和重新選擇供應商的內容和方法,確保采購產品符合規定的要求。
范圍:適用於本公司生產所需原輔料的采購以及向本公司提供產品的供應商的選擇和評價。
職責:采購課負責采購產品和外包供應商的評價和管理,並負責原輔料的采購控制。生產部負責外包過程的控制。
技術部、品管部、生產部等相關部門負責參與供應商的評價和選擇。
供應商評價
5.1.1 管理部采購課會同相關的生產部門根據生產所需采購的原輔材料尋找和聯絡供應商,並收集供應商相關資料。
5.1.2 生產技術部和品管部根據對產品質量的影響程度,將采購產品劃分為A類(嚴重影響)、B類(一般影響)、C類(除A類、B類之外的物品),並規定各類采購產品的檢驗要求。
5.1.3 采購課應會同技術部、品管部以及相關的生產等部門選擇以下一種或幾種方式對供應商進行評價。
5.1.3.1書面評價
a)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附影印件)。
b)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等必要的證件(附影印件)。
5.1.3.2 供貨業績評價,包括產品質量、供貨信譽、服務等。
5.1.3.3 實地評價:實地拜訪及參觀供應商的廠房,規模及生產檢測設備,將結果記錄於《供應商評價表》。
5.1.4 采購課將評價結果記錄於《供應商評價表》經采購課主管審核管理部經理批准後,列入《合格供應商名冊》,如未通過則放棄。
5.1.5 采購必須在《合格供應商名冊》范圍內進行,若需在合格供應商范圍以外采購,由采購課提出申請,經總經理或管理部經理審批後執行采購,日後若可能向該供應商采購物品,則需在兩周內依5.1.3條款執行。
5.1.6 如顧客有規定,《合格供應商名冊》應經顧客的材料工程部門批准後,方可選用。
5.1.7 采購課應按《供應商再評價表》的內容對供應商進行每年一次定期評價,將評價結果記錄於該表。
5.1.8 供應商的定期評價由產品質量、供貨信譽、服務等內容。
5.1.8.1 評價評分方法:
a)產品質量(60%):合格批數/進料批數X60分
b)供貨信譽(30%):准時批數/進料批數X30分
c)服務:(100分-總扣分)/100分X10分
5.1.8.2 供應商的評價數據由技術部、品管部以及相關的生產部門提供。
5.1.8.3 A類產品的供應商:
a) 95-100分優先考慮訂貨;
b) 85-95分不採取措施;
c) 70-85分要求有書面改進措施(甚至減少訂貨)。
5.1.8.4 B類產品的供應商:
a) 85-100分優先考慮;
b) 75-85分可不採取措施;
c) 65-75分需要改進。
5.1.8.5 C類產品的供應商:
a) 80分以上優先考慮;
b)60分以上表示許可。
5.1.8.6 考核分在上述最低分數以下的供應商,取消其合格供應商資格。
5.1.9 對A、B類原材料供應商的實地質量能力評定原則上每一年進行一次,已獲得第三方權威機構質量體系或產品認證並在有效期內的供應商在評審時其質量體系可免作全面審核,一般僅對主要內容作抽查,但工藝審核和其他審核內容仍然進行。
5.1.10 供應商的實地質量能力評定按《供應商質量能力評定細則》執行。
5.1.11 管理部應以QS9000和ISO9001:2000作為基本質量體系要求進行供應商質量體系的開發,並以供應商符合QS9000和ISO9001:2000為目標。
5.1.12 如果作為供應商開發的一部分,品管部必須按5.1.9規定的頻次對供應商進行評定。
5.1.13 在新的或更改過的產品或過程進行批量投產之前,應對供應商實施生產過程或產品認可,品管部應保存首批樣品的檢驗報告。
5.1.14 外包過程的供應商評價和再評價採用上述辦法。
5.1.15 采購課應保持《合格供應商名冊》的最新正確資料和評價結果及評價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記錄。
5.1.16 在合格的供應商交易過程中,如果出現品質不良狀況,由品管部提出處理方案,采購課通知供應商予以改善,如若經告知後仍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則由品管部提議采購課取消其合格的供應商資格,若該供應商需要重新評價,則按5.1條款重新評價合格後方可再次列入《合格供應商名冊》。品質影響嚴重者,則永久取消其供應商資格。
5.2 采購控制
5.2.1 原輔料的采購必須在經過評價的《合格供應商名冊》范圍內進行。如遇特殊情況,需在未經評價的供應商處采購時,按5.1.5條款執行。
5.2.2 合同規定時,可在顧客指定的供應商采購原輔料,但不能免除本公司對確保供應商的零件、材料及服務質量的責任。
5.2.3 用於生產的所有材料應滿足先行對限制有毒、危險物品的政府的要求及安全規定,以及考慮生產和銷售國有關環境、電力和電磁方面的規定。
5.2.4 各部門所需物料的采購都應先填寫請購單,經部門負責人審核廠長批准後,交采購課實施采購。
5.2.5 特殊及金額特別大的請購單須經總經理核簽後方可安排采購。
5.2.6 采購課依據各部門的需求期限,制定采購計劃,安排詢價、議價作業。
5.2.7 需采購之物料,如是采購過的有先例的規格材料,可參考前價填寫訂貨單,數額較大時須重新安排詢價、議價、尋找成本、品質適合的供應商,填寫請購單上的比價記錄,轉交部門經理審批後實施。
5.2.8 由采購課將填好比價記錄本的請購單交由相關主管審核以後,開定貨單,聯絡供應商。
5.2.9 定貨單的內容可包括:
a) 品名、規格、廠名;
b) 質量要求、數量、價格;
c) 原輔料標准或其它相關標准。
5.2.10 采購課確定所規定的采購要求是充分與適宜的之後,將訂貨單以電話或傳真通知供應商,由供應商確認後效。
5.2.11 采購課根據與供應商確認的交貨期,應要求其按時交貨。
5.2.12 應要求供應商具有100%的按時交付能力,采購課應提供必要的計劃資料和采購承諾,以便使供應商能滿足這些期望要求。
5.2.13 采購課應建立一套管理體系以對供應商交付能力及必要時採取的糾正措施進行監督,附加運費的記錄應包括本公司和供應商的付費。
5.2.14 交貨異常處理
5.2.14.1 如發生交貨異常情況,由采購課通知生產部,以不影響生產為前提,與供應商重新確定交貨期,確保滿足生產需要,采購課應對其進行評定。
5.2.14.2 如供應商不能滿足確定的交貨期,采購課需通知生產部主管,及時調整生產。采購課應重新向其他供應商定貨,並追究前者違約責任。
5.3 采購產品的驗證
5.3.1 技術部和品管部根據采購產品的分類情況規定檢驗要求。
5.3.2 采購的原輔料進廠時的檢驗按《監視和測量過程式控制製程序》執行。
5.3.3 經過品管部檢驗合格的產品,管理課倉庫根據《產品防護管理程序》驗收入庫,把收驗單交各許可權主管核簽後由管理部與客戶結算。
5.3.4 當公司或顧客要求擬在供應商的現場驗收時,采購課應在采購信息中規定擬驗證的安排和產品放行的方法。
5.3.5 當和約有規定顧客對供應商的現場驗證產品時,則由采購課提前通知供應商,並由本公司品管人員陪同客戶代表前往供應商現場,對供應商的產品實現驗證,合格後方可發貨。經顧客驗證的產品,品管部仍需依《監視和測量過程式控制製程序》進行檢驗。
5.3.6 不合格原輔料的處理按《不合格品控製程序》執行。
5.3.7 對於提供A類采購產品的供應商,應確保其可追溯性得到保證。
5.4 外包過程式控制制
5.4.1 本公司的外包過程包括電鍍外發加工,部分設備設施的委外修理及部分監視和測量裝置的委外校驗等。
5.4.2 外包加工必須在合格供應商范圍內進行。
5.4.3 外包加工應規定質量要求、驗收標准和方法、交貨日期、交貨地點、加工價格等要求,應形成文件。
5.4.4 品管部應對外包過程進行監督和控制。
5.4.5 外包加工產品進公司應按《監視和測量過程式控制製程序》的規定實施檢驗。
5.4.6 部分設備設施委外修理及部分監視和測量裝置委外校驗的控制見《設備設施管理程序》和《監視和測量裝置控製程序》。
5.4.7 模具的委託加工控制見《模具管理程序》
5.5 采購資料管理
5.5.1 根據訂貨需要,經許可權主管核簽後,依《文件控製程序》可向供應商提供圖紙及樣品。
5.5.2 供應商在與本公司結算時,需把公司給的各種樣品,資料交還於采購課,由采購課還於各相關部門保管。
5.6 采購管理作業流程見附件一。
6. 記錄
6.1 采購課保存《合格供應商名冊》以及供應商評價記錄。
6.2 各相關部門保存本部門采購記錄。
6.3生產本部保存外包過程式控制制的記錄。
7 相關文件
7.1 監視和測量過程式控制製程序
7.2 不合格品控製程序
7.3 設備管理程序
7.4 監視和測量裝置控製程序
7.5 模具管理程序
7.6 文件控製程序
7.7 供應商管理細則
8. 記錄表式
8.1 合格供應商名冊
8.2 供應商評價表
8.3 供應商再評價表
8.4 原材料分類表
8.5 采購單
8.6 采購合同
⑶ 五金模具廠采購管理流程
采購的流程基本如下:
需求單位提出需求--->確認明確規格--->供應商搜源--->報價,議價,談判--->確定單價,交易方式--->授予合同訂單--->跟催訂單--->按交期收貨--->驗貨,入庫--->對賬入賬--->付款--->資料歸檔
但采購過程的各個環節還需針對采購對象有更細部的管理,就五金模具廠來講,采購的物品主要有以下幾類:
1.原材料:模具鋼材,模具配件
2.耗材:機加工刀具,潤滑油
3.一般事務用品:文具等
針對不同的采購類別必須採用不同的采購策略,才能獲得對公司最有利的成本。
以上僅供參考。
⑷ 采購電子、五金、塑膠、模具都分別包括哪些產品啊
1,五金模具是在工業生產中,用各種壓力機和裝在壓力機上的專用工具,通過壓力把金屬材料制出所需形狀的零件或製品,這種專用工具統稱為五金模具。
2,塑膠模具一種用於壓塑、擠塑、注射、吹塑和低發泡成型的組合式塑料模具,它主要包括由凹模組合基板、凹模組件和凹模組合卡板組成的具有可變型
腔的凹模,由凸模組合基板、凸模組件、凸模組合卡板、型腔截斷組件和側截組合板組成的具有可變型芯的凸模。模具凸、凹模及輔助成型系
統的協調變化。可加工不同形狀、不同尺寸的系列塑件。
塑料的成分我們通常所用的塑料並不是一種純物質,它是由許多材料配製而成的。其中高分子聚合物(或稱合成樹脂)是塑料的主要成分
⑸ 模具部采購主要做什麼
采購就是根據企業各部門的物料需求,提出請購申請,采購根據相關資料進行尋找廠商,取樣,報價,議價,廠商評固,下單,跟單,來料異常處理等,當然有些輔料可以直接到市場購即可,沒有什麼做不來,只要自己認真學習,不懂就問完全可以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