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鋁型材精密擠壓公差是多少啊
型材的壁厚最小的只有0.4 mm,其公差要求為±0.04mm.擠壓生產過程對設備、工模具、工藝要求相當嚴格。通常把這種擠壓技術稱為精密擠壓。
1、 精密鋁擠壓型材實例
有一些小型精密鋁型材的公差比JIS標准中特殊級的公差還小一半以上,一般精密鋁型材要求的尺寸公差在±0.04~±0.07mm之間。
電位差計用的精密鋁型材斷面為「︼」型材重量30 g/m,斷面尺寸公差范圍為±0 07 mm.織機用的精密鋁型材斷面為「■」,斷面尺寸公差為±0.04mm,角度偏差小於0.5°,彎曲度為0.83×L。
A1050、A1100、A3003、A6061、A6063(低、中強度合金)小型精密擠壓型材的最小壁厚0.5mm,最小斷面積20mm2.A5083、A2024、A7075、(中、高強度鋁合金)小型精密擠壓型材的最小壁厚0.9mm,最小斷面積110mm2。
精密鋁型材尺寸公差舉例
尺寸/mm 尺寸允許公差/mm
JIS特殊級 小型、精密
A 2.54 ±0.15 ±0.07
B 1.78 ±0.15 ±0.07
C 3.23 ±0.19 ±0.07
2 、精密擠壓技術要求
一般說,鋁合金熱擠壓變形程度大,擠壓溫度和速度的變化、擠壓設備的對中性、工模具的變形等都容易對型材尺寸的精度產生影響,而且它們相互影響因素很難克服。圖3列出精密擠壓的影響因素。
3、 對工模具的要求
模具是影響擠壓製品尺寸精度最直接的因素,要保證擠壓製品在生產中斷面尺寸不變或變化很小,必須使模具的剛性、耐熱性、耐磨性達到一定的要求。
首先要保證模具在高溫高壓下不易變形,有很高的耐熱性,對精密擠壓而言更為嚴格,要求在工作溫度(500℃左右)下,模具材料的屈服強度不小於1200N/mm2.其次需要有高的耐磨性,這主要決定於氮化層硬度和厚度,一般要求氮化層的硬度在1150HV以上,氮化層深度在0.25 mm~0.45mm之間,而氮化後模具尺寸的變化應在0.02mm以內。
對於斷面有懸壁的實心型材和空心型材,還要考慮模具的彈性變形,為了使模具保證一定的剛度,可以考慮適當增加模具的厚度或配形狀相似的專用墊。
為控制型材開口尺寸的變化,可以在模子上開導流槽來控制金屬的流動。
Ⅱ 鑄鋁模具精度怎麼樣
現在的話,精度應該還可以吧。和塑膠模一樣,都是用加工中心做出來的,
Ⅲ 模具型面精度正負多少可以研模
正負0.1mm。模具型面精度正負0.1mm可以研模。模具,工業生產上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冶煉、沖壓等方法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模具型面精度在正負0.1mm是最妥當的。
Ⅳ 如果要做到0.1的同心度,模具精度要多少
如果要做到0.1的同心度,模具精度只要<0.1mm就可以,最好能達到0.05mm。
Ⅳ 衡量模具製造技術水平高低的標准有哪些
模具生產的工藝水平及科技含量的高低,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與產品製造水平的重要標志,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產品的質量、效益、新產品的開發能力,決定著一個國家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根據國內和國際模具市場的發展狀況,模具專家羅百輝預測,未來我國的模具經過行業結構調整後,模具的精度將越來越高。模具是工業生產的基礎工藝裝備,在電子、汽車、電機、電器、儀表、家電和通訊等產品中,80%~90%的零部件都依靠模具成形,模具的形狀決定著這些產品的外形,模具的加工質量與精度也就決定著這些產品的質量。
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車數量也隨之水漲船高。我們看到了那麼多汽車的時候,也不禁意識到了生產廠家背後的巨大產量。無疑,中國的模具行業帶動了汽車行業的發展,那究竟模具對汽車製造有什麼影響,汽車製造業對模具行業又有什麼要求。
運用模具的好處在於可以降低成本,節省時間,提高生產效率,讓企業在競爭激烈的現在能立於不敗之地。不過,目前模具運用在汽車製造上的,還是塑料元件、車燈、鋼板外殼等配件。真正的汽車核心發動機還是採用切削技術,沒有採用模具技術。
除了發動機不能採用模具技術之外,汽車中使用的曲軸也是不能採用這一技術。原因何在?我們都知道採用模具成型技術的元件有一定的適應性,它本身要求比較薄,還要有一定的成型。像曲軸、連桿這樣有厚度,有直徑的元件,要運用模具沖壓還是比較困難的。現在最多能採用的還是先用模具造麯軸的毛胚,之後再採用切削進行精加工。
在加工精度要求很高的時候,模具往往就心有餘而力不足。現在很好精密的模具所能達到的精度大約在0.1~0.01毫米的范圍內,這個相比於之前的模具,精度已經算是提高了很大一步了。可是,象發動機這些元件,卻要求精度在千分之一毫米之下,甚至更小。所以,現在還不可能用模具完全替代切削加工。
模具現在自身的光潔度、粗糙度已經有了很大地飛躍。但是,模具本身也是機床製造出來的,如果製造模具本身的機床如果精度不能過關,製造出來的產品精度必然不高。因此,模具專家羅百輝認為,採用先進模具技術是當前適應激烈競爭必然的趨勢,提高模具自身的競爭力來適應市場的需要更是重中之重。切實提高模具的高精度,是模具行業發展的要求,也是汽車及其他行業的心聲。
強化模具精度概念認識
1.模具是指用作批量成形加工沖壓等製品的精密成形工具。模具精度包括加工上獲得的零件精度和生產時保證產品精度的質量意識,但通常所講的模具精度,主要是指模具工作零件的精度。
①.模具加工中的精度概念是指模具零件加工及組裝後的實際幾何參數與設計幾何參數的符合程度。
②.模具生產中的精度概念是指企業職工在生產實踐中逐步形成的、指導職工生產行為的一各思維模式,一種質量意識,即在企業職工的行為中,始終貫徹把握產品精度的質量意識。
2.模具精度的內容包括四個方面:尺寸精度、形狀精度、位置精度、表面精度。由於模具在工作時分上模、下模兩部分,故在四種精度中以上、下模間相互位置精度最為重要。
3.模具精度是為製品精度服務的,高精度的製品必須由更高精度的模具來保證,模具精度一般須高於製件精度2級或者2級以上。
提高模具精度方法1。模具加工設備的精度保證2。模具製造的零件精度要求①。模具材料精度要求
模具鋼材加工公差控制標准模板大小精板厚度平面度300X300內+0.005-0±0.005300X500內+0.01-0±0.01500X800內+0.01-0.01±0.015800X1200內+0.02-0.02±0.02②。模具零件的精度要求a。影響模具精度的導向零件採用MISUMI導柱、導套系列,超精公差可控制在0.002mm以內。
b.刃口成型沖針採用MISUMI標准材質:SKD-11硬度:60-62HRC刃口形狀有:DREGTH沖針通常用於成形產品上的內孔或圓筒形狀。沖針精度可控制在±0.01mm,特殊要求的可做到2um左右,且保持鏡面化。
3.模具間隙的大小是模具設計與製造精度的主要依據為保證模具生產的產品尺寸精度與形狀位置精度,以及產品質量(如沖件截面質量與毛刺高度),則必須保證模具凹凸模之間的間隙。
4.模具的結構精度要求①。模架精度的保證羅百輝表示,從加工及裝配角度看,模架的精度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a。上、下模板的平面尺寸及導向孔位置的一致性;b。模板大平面的平面度及平行度;c。導向孔對大平面的垂直度;d。模板相鄰側面間的垂直度;e。導柱與導套間的配合精度。
模架精度的保證方法主要有:a。一次加工法即模板的大平面加工完工後,將上、下模板一起裝夾,一次加工出兩塊模板的平面尺寸及導向孔。
b.將四個導向孔其中的一個偏離對稱位,以確保模具的裝配方位。
c.加工基準位(Datum),用於校表加工。
d.採用高配合精度的導柱、導套。
e.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
②.凸模精度的保證羅百輝認為,從加工及裝配角度看,凸模精度主要包括:a。凸模的形狀尺寸精度;b。凸模相鄰側面間的垂直度。
③.凹模的精度保證從加工及裝配角度看,凹模的精度主要包括:a。凹模的形狀尺寸精度;b。凹模相鄰側面間的垂直度;c。凹模側面對大平面的垂直度;d。凹模的位置度。
5.成型加工的精度保證在加工成型結構時,無論是採用電腦鑼、電火花、線切割還是普通銑床加工,均採用坐標加工法。該精度的保證主要取決於機床的精度及操作者校表、分中的准確性。與建立企業產品質量保證與管理體系的指導方針、指導思想一樣,模具精度概念也應貫穿於模具設計與製造全過程。為保證模具裝配尺寸鏈封閉環的精度要求,凡涉及模具的加工製造、外購(包括材料、標准件)的過程及對模具裝配、試模、驗收、包裝與運輸的全過程,對影響模具精度的關鍵環節和關鍵因素必須進行嚴格的控制與管理。
Ⅵ 鑄件精度最高可以精確在多少范圍
壓鑄件一般承諾保證CT6級的精度,個別尺寸還可以更高一點到CT5。模具用久了,尺寸肯定會變。
Ⅶ 精密模具的精度一般為多少微米呢
五金模具的精度將會越來越高,精密模具的精度一般為5微米,已達到2~3微米,不久1微米精度的模具將上市。這要求超精加工。新型多功能復合模具除了沖壓成型零件外,還擔負疊壓、攻絲、鉚接和鎖緊等組裝任務,對鋼材的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精鑄模具是指精密鑄造,的專屬模具 要求比 鑄造模具 精密 比如錢幣鑄造。精密(precisioncasting),屬特種鑄造。用此方法獲得的零件一般不需再進行機加工。如熔模鑄造、壓力鑄造等。精密鑄造是相對於傳統的鑄造工藝而言的一種鑄造方法。它能獲得相對准確地形狀和較高的鑄造精度。較普遍的做法是:首先根據產品要求 設計製作 (可留餘量非常小或者不留餘量)的模具,用澆鑄的方法鑄蠟,獲得原始的蠟模;在蠟模上重復塗料與撒砂工序,硬化型殼及乾燥;再將內部的蠟模溶化掉,是為脫蠟,獲得型腔;焙燒型殼以獲得足夠的強度;澆注所需要的金屬材料;脫殼後清沙,從而獲得高精度的成品。根據產品需要或進行熱處理與冷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