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使模具注塑分段合理
在當前日益競爭劇烈的商業社會中,如何提高生產效率是一個很值得關注的問題。塑料注射成型機主要是用於塑料的成型加工,塑料顆粒在注射機的料筒內加熱融化至流動狀態,然後以很高的壓力和較快的速度注入模具內,並保壓一段時間,經冷卻凝固而成型為製品。一般一台普通注塑周期指從合模開始到下一次合模為止。 合模一般分為三段:快速合模、低壓模保及高壓鎖模。通過設計再生合模油路,以爭取更高的合模速度。在模具不受高沖擊的大前提下,適宜採用最低且能使製品不產生毛邊的鎖模力,可縮短高壓鎖模段所需的時間。而且,模具、注塑機的拉桿、肘節及模板亦會因採用低的鎖模力而延長壽命。如果某模具使用80t的鎖模力就足夠的話,便不需要用81t的鎖模力,盡管你的注塑機具備更高的鎖模力。 注射一般在高壓鎖模完成後開始,通常亦分為多段,客戶根據製品需要任意設定段數。注射進熔融塑料填充模腔。當模腔填滿,壓力驟升,故注射的末端亦稱為擠壓段(packing phase)。如控制不合適的時候,成品就會產生毛邊。在製品不產生氣泡或不因燒焦塑料而產生黑點等情況下,可使用最高的注射速度,能縮短「注射時間」,同時使用最低的注射壓力能相應地降低所需的鎖模力(脹模力),另外使用最低的料筒溫度則能縮短「冷卻時間」。保壓在注射完成後開始。同時冷卻從模腔填充滿後也開始的,亦即是從保壓開始。保壓的作用是一是將熔融的料不斷地補入模腔,供製品冷卻凝固時收縮之,防止發生充料不足等現象;二是使塑料緊貼模腔壁以獲得精確的外形。當冷流道凝固後,再保壓已沒有意義,保壓便可終止。保壓可分為多段,每段的保壓壓力不同(一般是逐段遞減),以時間劃分,總的保壓時間是由稱成品的重量或從成品沒有凹痕而定出來的。從短的保壓時間開始調整,每注塑一次都增加一點保壓時間,直至成品重量不再增加或產生凹痕可接受時,保壓時間便不用再增加。注塑機上所置的「冷卻時間」參數是一般從保壓完成到開模的一段時間,但冷卻是在模腔填滿塑料後便已開始。「冷卻時間」的目的是使成品繼續冷卻固化,到頂出時已不會因頂出而變形,嚴格的說:「冷卻時間」昌從試驗得出來的。另外模具本身也是個熱交換器,模具經冷水道不斷將熔融的熱量帶走,設計得宜的模具能提高熱交換的效率。而且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冰水冷卻能縮短「冷卻時間」。開模一般分為三段:開模一慢、開模快速及開模二慢。在不撕裂製品及不產生大的開模響聲的情況下,盡量採用最高速開模。為了實現在調整開模下停模位置精確,可用剎車閥或閉環控制。在頂出力不大的注塑機上,可採用氣動頂出,這比油壓頂出的速度快,另外電動頂出又比氣動頂出快。還有模具可設計成由開模動作帶動頂出,而不採用注塑機上的頂出裝置,但此方法只能頂出一次,這是最簡單的邊開模邊頂出的方法。採用獨立的油路、氣路或電路控制,可以實現多次頂出的邊開模邊頂出功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塑機配備快速檢測系統。分析出一次頂出後製品是否全部掉落。在不全部掉落時才自動進行第二次頂出。故上例99%的周期都只頂出一次,節省了平均周期時間。有些成品的多次頂出可採用注塑機的振動頂出。頂針不用每次全退,以縮短多次頂出的時間。最後一次頂退可與合模同時開始。由於頂針的行程比模板短,因此頂針總會全退後才鎖模。注塑機空運行時間一般都只是計算出來的理論時間,忽略了模板的加速及減速,當然亦沒有計算移動模具的質量,比起實際的開合模時間要短。根據Euromap的標准空運行時間是模板開合所需的時間,而開合的行程則定為四柱空間的0.7倍。在最短的周期里,只有開合模時間(空運行時間)及注射時間與注塑機的設計有關。最短的周期時間由合模、注射、保壓、冷卻及開模所需時間構成。如圖1所示,加料在「冷卻時間」及開合模、甚至在保壓時同時進行。多次頂出在開模時同時進行。由於開模時不能注塑,案例最多有三個動作同時進行,每個動作有獨立的驅動。可能是三個都是油路(如三個油泵)三個都是電路(電動注塑機)或油路、氣路及電路的組合。薄壁注塑一般定義為壁厚0.5mm以下,或流程/壁厚比在300以上的注塑。為了避免熔融塑在未充填滿模腔時已凝固,通常都是採用蓄能器輔助的調整(及高加速減速)注射。油泵在「冷卻時間」充填蓄能器,也可用小油泵在注射及保壓以外的時間里充填。薄壁注重塑如不需要保壓時間及「冷卻時間」,則最短的周期變成如圖2所示,其中空運行時間便是決定整個周期時間的要素。
② 怎樣安裝注塑模具
1)清除模板與模具配合表面上的一切灰塵污物,選擇好固定模板的緊固件。
2)將所安裝的模具與所使用的注塑機進行檢查、核對,確認無誤。
3)將安裝所用的標准件,工、夾、量具分明別類,放在工作台上顯眼之處。
(2)安裝1)檢查熔料人料口襯套與模板定位孔及定位圈的裝配位置是否正確。
2)檢?導柱與導向套的合模定位是否正確,滑動配合狀態應輕快自如。
3)採用低壓、慢速合模,同時仔細觀察各零件的工作位置是否正確。
4)合模後,用壓板固定模具,壓板分布應均勻,螺栓壓緊點分布要合理,螺母加力時要對角線同時擰緊,並逐步增加擰緊力。
5)慢速開模,調整頂出桿位置,注意頂出桿的固定板與動模底板間,應留5mm的間隙。
6)計算模板行程,固定行程滑塊控制開關,調整好動模板行程距離。
7)試驗、校好頂出桿的工作位置,並調整好合模裝置的限位開關。
8)調整鎖模力的大小,先從低值開始,以合模運動時曲時連桿伸展運動比較輕松為准。
③ 什麼是注塑模具
華陽注塑模具是批量生產部件時用到的一種加工方法,主要應用於工業領域。注塑模具過程為把受熱融化的材料由高壓射入模腔,經冷卻固化後,得到成形品
④ 正確安裝注塑模具的步驟是怎樣
首先測量注塑模具的合模高度尺寸,然後把注塑機的活動模板調整到大於注塑模具的合模尺寸,然後把注塑機的活動模板退後,把注塑模具吊上去,把澆口套套進注塑機固定模板中間的定位孔里,然後把注塑機的厚度模板合上,微調活動模板,直到頂住注塑模具,吃上勁,然後上緊固螺絲。然後再反復開合注塑機的活動模板,調整脫料桿的長短,直到注塑模具的脫料頂出距離達到要求。然後接冷卻進水水管、出水管,然後再調整注塑部分的參數:塑料熔化的溫度、速度、壓力、保溫時間、注塑量的大小、注塑的快慢,就可以開始注塑作業了。工作前先要給注塑模具的活動部位加潤滑油。比如:導柱、導套、頂桿、滑塊、斜導柱等部位。
⑤ 如何操作注塑機
注塑機操作規程:
一、作業准備
1、檢查供料系統原材料供應是否正常
2、准備好注塑成型所需要的工藝文件及記錄表格
3、檢查機械手、傳輸帶是否能正常運行
4、領班安排好操作本機台的操作員工並做適當輔導
5、操作工准備好所需要的盛裝產品的容器及包裝材料
6、操作工清理機械手傳輸帶及自己的工作桌面
二、安全要求
1、上崗前必須按規定穿戴勞動防護用品
2、不允許衣服不整及穿拖鞋進入生產車間
3、遵守《注塑車間安全操作規則》
4、新員工入職後一周內做注塑車間「6防」安全培訓
5、精神狀態不佳或酒後不允許上崗
三、開機步驟
1、 技術員開啟注塑機,按照工藝參數設定溫度,給注塑機加熱30分鍾
2、 按照生產安排表要求進行架模具
3、 調整開模位置及機械手位置,機械手定位位置與開模位置保持5—10厘米
4、 調整機械手夾具位置與產品料桿位置相對應
5、檢查注塑機、機械手各部件零件是否松動再開機生產
四、作 業 步 驟
1、 根據不同的產品准備好包裝袋或吸塑盒
2、 使用全自動機械手將產品從模具中取出傳遞到工作檯面上
3、 根據產品的型號進行分拆、分類
4、 檢查產品外觀是否有缺膠、披鋒、花紋等不良現象
5、 良品與不良品分類包裝、分區放置並做好標示
五、質 量 控 制
1、要求操作員每10模具產品對產品外觀自檢一次
2、自檢過程中若發現缺料、飛邊、毛刺、油污、封洞等嚴重問題要作摘除並丟入粉碎機
3、若是持續的質量異常問題應該報告給當班技術員解決
4、當班巡檢查每班次對產品抽樣送至測試部作性能實驗,若性能異常應該立即報告給技術員
5、對於持續時間超過一個班次未能解決的質量問題,質量主管應該協調多部門討論分析解決
六、應 急 計 劃
1、發現設備問題應該立即當班班長或車間主管
2、發現不安全因素應該立即報告當班機修或車間主管
3、若發現已經生產完畢的產品中混入不合格品,檢驗員應該立即標示「不合格」,由操作人員負責返工
4、若發生停電、火災等情況,班長應該組織員工疏散到車間外面安全區域
七、維 護 要 求
1、不允許塑料粒子、扎帶、包裝材料等掉落在地面上
2、不用的工具及工裝要及時撤離,需要的要放在合理的位置上
3、設備及地面要保持清潔
4、設備部對注塑機、粉碎機、機械手各部件做到日、周、月三級保養
⑥ 怎樣使用注塑機
一、 注塑機開機前的准備工作
1、 上崗生產前穿戴好車間規定的安全防護服裝。
2、 清理設備周圍環境,不許存放任何與生產無關的物品。
3、 清理工作台及設備內外雜物,用干凈棉紗擦拭注射座導軌及合模部分拉桿。
4、 檢查設備各控制開關、按鈕、電器線路、操作手柄、手輪有無損壞或失靈現象。各開關、手柄應在「斷」的位置上。
5、 檢查設備各部安全保護裝置是否完好、工作靈敏可靠性。檢查試驗「緊急停止」是否有效可靠,安全門滑動是否靈活,開關時是否能夠觸動限位開關。
6、 設備上的安全防護裝置(如機械鎖桿、止動板,各安全防護開關等)不準隨便移動,更不許改裝或故意使其失去作用。
7、 檢查各部位螺絲是否擰緊,有無松動,發現零部件異常或有損壞現象,應向領班報告,領班自行處理或通知維修人員處理。
8、 檢查各冷卻水管路,試行通水,查看水流是否通暢,是否堵塞或滴漏。
9、 檢查料斗內是否有異物,料鬥上方不許存放任何物品,料斗蓋應蓋好,防止灰塵、雜物落入料斗內。
二、 注塑機開機
1、 合上機床總電源開關,檢查設備是否漏電,按設定的工藝溫度要求給機筒、模具進行預熱,在機筒溫度達到工藝溫度時必須保溫20分鍾以上,確保機筒各部位溫度均勻。
2、 打開油冷卻器冷卻水閥門,對回油及運水喉進行冷卻,點動啟動油泵,未發現異常現象,方可正式啟動油泵,待熒屏上顯示「馬達開」後才能運轉動作,檢查安全門的作用是否正常。
3、 手動啟動螺桿轉動,查看螺桿轉動聲響有無異常及卡死。
4、 操作工必須使用安全門,如安全門行程開關失靈時不準開機,嚴禁不使用安全門(罩)操作。
5、 運轉設備的電器、液壓及轉動部分的各種蓋板,防護罩等要蓋好,固定好。
6、 非當班操作者,未經允許任何人都不準按動各按鈕、手柄,不許兩人或兩人以上同時操作同一台注塑機。
7、 安放模具、嵌件時要穩准可靠,合模過程中發現異常應立即停車,通知相關人員排除故障。
8、 機器修理或較長時間(10分鍾以上)清理模具時,一定要先將注射座後退使噴嘴離開模具,關掉馬達,維修人員修機時,操作者不準脫崗。
9、 有人在處理機器或模具時任何人不準啟動電機馬達。
10、 身體進入機床內或模具開檔內時,必須切斷電源。
11、 避免在模具打開時,用注射座撞擊定模,以免定模脫落。
12、 對空注射一般每次不超過5秒,連續兩次注不動時,注意通知鄰近人員避開危險區。清理射嘴膠頭時,不準直接用手清理,應用鐵鉗或其他工具,以免發生燙傷。
13、 熔膠筒在工作過程中存在著高溫、高壓及高電力,禁止在熔膠筒上踩踏、攀爬及擱置物品,以防湯傷、電擊及火災。
14、 在料斗不下料的情況下,不準使用金屬棒、桿,粗暴捅料斗,避免損壞料斗內分屏、護屏罩及磁鐵架,若在螺桿轉動狀態下極易發生金屬棒捲入機筒的嚴重損壞設備事故。
15、 機床運行中發現設備響聲異常、異味、火花、漏油等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停機,立即向有關人員報告,並說明故障現象及發生之可能原因。
16、 注意安全操作,不允許以任何理由或借口,做出可能造成人身傷害或損壞設備的操作方式。
三、 停機注意事項
1、 關閉料斗閘板,正常生產至機筒內無料或手動操作對空注射——預塑,反復數次,直至噴嘴無熔料射出。
2、 若是生產具腐蝕性材料(如PVC),停機時必須將機筒、螺桿用其他原料清洗干凈。
3、 使注射座與固定模板脫離,模具處於開模狀態。
4、 關閉冷卻水管路,把各開關旋至「斷開」位置,節假日最後一班停機時要將機床總電源開關關閉。
5、 清理機床,工作台及地面雜物、油漬及灰塵,保持工作場所干凈、整潔。
⑦ 注塑機如何把模具裝上
注塑機安裝模具的流程如下:
1、注塑機有模具定位環的安裝方法:
a
先按[開模]鍵,把機器開到最高,再按[座退]鍵使座進缸後退到底。
b
將模具放在下模板上,使用[調模]按鍵,按[合模]鍵,使上模板離模具一定的位置(15mm左右)停止,重新調整模具定位環與上模板中心對中孔的位置,再按[合模]鍵直至上模板與模具緊貼為止。
c
關掉電機,然後用壓板固定模具或者用螺絲直接固定,模具安裝完成。
d
設定開、關模的壓力、速度、位置和時間等參數。
2、注塑機無模具定位環的安裝方法:
a
先按[開模]鍵,把機器開到最高,再按[座退]鍵使座進缸後退到底。
b
將模具放在下模板上,使用[調模]按鍵,按[合模]鍵,使上模板離模具一定的位置(15mm左右)時松開,停止合模動作。
c
按[座進]鍵,當料嘴快要接觸模具澆道口時鬆手,然後從前後左右目視料嘴是否正對澆道口,調整模具位置以使兩者完全吻合,先按[座退]使料嘴遠離澆口,然後在澆道口中被一張薄紙或塗上一點印泥,再按[座進]使料嘴接觸模具澆口,最後取出紙觀察其痕跡或觀察印泥痕跡來確定,若不對正,重新調整。
d
按[座退]鍵,使座台後退到底。然後按[合模]鍵使上模板與模具緊貼,關掉電機,用壓板固定或螺絲固定模具。
e
設定開、關模的壓力、速度、位置和時間等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