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模具設計 > 沖孔模具如何熱處理

沖孔模具如何熱處理

發布時間:2023-07-12 07:34:35

A. 沖壓模具設計流程

從事五金沖壓模具行業的人,應該都對各類沖壓模具結構非常熟悉。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1、沖壓零件的沖壓工藝性分析 沖壓零件必須具有良好的沖壓工藝性,才能以最簡單、最經濟的方法製造出合格的沖壓零件,可以按照以下的方法完成沖壓件的工藝性分析:

a.讀懂零件圖;除零件形狀尺寸外,重點要了解零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b.分析零件的結構和形狀是否適合沖壓加工。

c.分析零件的基準選擇及尺寸標注是否合理,尺寸、位置和形狀精度是否適合沖壓加工。

d.沖裁件斷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是否過高。

e.是否有足夠大的生產批量。

如果零件的工藝性太差,應與設計人員協商,提出修改設計的方案。如果生產批量太小,應考慮採用其它的生產方法進行加工。

2、沖壓工藝方案設計及最佳工藝規程設計:

a.根據沖壓零件的形狀尺寸,初步確定沖壓工序的性質,如:沖裁、彎曲、拉深、脹形、擴孔。

b.核算各沖壓成形方法的變形程度,若變形成度超過極限變形程度,應計算該工序的沖壓次數。

c.根據各工序的變形特點和質量要求,安排合理的沖壓順序。要注意確保每道工序的變形區都是弱區,已經成形的部分***含已經沖制出的孔或外形***在以後的工序中不得再參與變形,多角彎曲件要先彎外後彎內,要安排必要的輔助工序和整形、校平、熱處理等工序。

d.在保證製件精度的前提下,根據生產批量和毛坯定位與出料要求。確定合理的工序組合方式。

e.要設計兩個以上的工藝方案,並從質量、成本、生產率、模具的刃磨與維修、模具壽命及操作安全性等各個方面進行比較,從中選定一個最佳的工藝方案。 f.初步確定各個工序的沖壓裝置。

3、沖壓零件毛坯設計及排樣圖設計:

a.按沖壓件性質尺寸,計算毛坯尺寸,繪制毛坯圖。

b.按毛坯性質尺寸,設計排樣圖,進行材料利用率計算。要設計多種排樣方案,經過比較選擇其中的最佳方案。

4、沖壓模具設計:

a.確定沖壓加工各工序的模具結構形式,並繪制模具簡圖。

b.對指定的1—2個工序的模具進行詳細的結構設計,並繪制模具工作圖。設計方法如下:

※確定模具的種類:簡單模、連續模還是復合模。

※模具工作零件設計:計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和凸、凹模長度,確定凸、凹模結構形式和連線固定方式。

※確定毛坯的定位和定距方式,並對相應的定位、定距零件進行設計。 ※確定壓料、卸料、頂件及推件方式,並對相應的壓料板、卸料板、推件塊等進行設計。

※模架設計:包括上下模座及導向方式的設計,也可以選用標准模架。 ※在完成以上工作的基礎上,按比例繪制模具工作圖。先用雙點劃線繪制毛坯,再繪制工作零件,然後繪制定位和定距零件,用連線零件把以上各部分連線起來,最後在適當的位置繪制壓料和卸料零件。根據模具的具體情況,以上順序也可作適當調整。

※工作圖上應該標注模具的外輪廓尺寸、模具閉合高度、配合尺寸及配合型式。工作圖上要標注模具的製造精度和技術條件的要求。工作圖要按國家制圖標准繪制,有標準的標題欄和名細表。如果是落料模,要在工作圖的左上角上繪制排樣圖。

※ 計算模具壓力中心,檢查壓力中心與模柄中心線是否重合。如果不重合,對模具結果作相應的修改。

※ 計算沖壓力,最後選定沖壓裝置,進行模具與沖壓裝置相關尺寸的校核***閉合高度、工作檯面、模柄安裝尺寸等***。

5、測繪模具的大部分零件圖***要求完成圖紙工作量摺合為A0圖三張以上***,零件圖要求按國家制圖標准繪制,標注完整的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和技術要求。

6、填寫沖壓加工工藝規程卡片。

7、在所設計的模具零件圖中,選擇兩個零件進行機械加工工藝分析、編制合理的機械加工工藝規程,並填寫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卡片。

8、根據設計內容和設計計算編寫設計說明書一份。
模具設計步驟
1.對所設計模具之產品進行可行性分析,以電腦機箱為例,首先將各元件產品圖紙利用設計軟體進行組立分析,即我們工作中所說的套圖,確保在模具設計之前各產品圖紙的正確性,另一方面可以熟悉各元件在整個機箱中的重要性,以確定重點尺寸,這樣在模具設計中很有好處的,具體的套圖方法這里就不做詳細的介紹了。

2.在產品分析之後所要進行的工作,對產品進行分析採用什麼樣的模具結構,並對產品進行排工序,確定各工序沖工內容,並利用設計軟體進行產品展開,在產品展開時一般從後續工程向前展開,例如一產品需要量五個工序,沖壓完成則在產品展開時從產品圖紙開始到四工程、三工程、二工程、一工程,並展開一個圖形後復制一份再進行前一工程的展開工作,即完成了五工程的產品展開工作,然後進行細致的工作,注意,這一步很重要,同時需特別細心,這一步完成的好的話,在繪制模具圖中將節省很多時間,對每一工程所沖壓的內容確定好後,包括在成型模中,產品材料厚度的內外線保留,以確定凸凹模尺寸時使用,對於產品展開的方法在這里不再說明,將在產品展開方法中具體介紹。

3.備料,依產品展開圖進行備料,在圖紙中確定模板尺寸,包括各固定板、卸料板、凸凹模、鑲件等,注意直接在產品展開圖中進行備料,這樣對畫模具圖是有很大好處的,我所見到有很多模具設計人員直接對產品展開圖進行手工計算來備料,這種方法效率太低,直接在圖紙上畫出模板規格尺寸,以組立圖的形式表述,一方面可以完成備料,另一方面在模具各配件的工作中省去很多工作,因為在繪制各元件的工作中只需在備料圖紙中加入定位、銷釘、導柱、螺絲孔即可。

4.在備料完成後即可全面進入模具圖的繪制,在備料圖紙中再制一份出來,進行各元件的繪制,如加入螺絲孔,導柱孔,定位孔等孔位,並且在沖孔模中各種孔需線切割的穿絲孔,在成型模中,上下模的成型間隙,一定不能忘記,所以這些工作完成後一個產品的模具圖差不多已完成了80%,另外在繪制模具圖的過程中需注意:各工序,指製作,如鉗工劃線,線切割等到不同的加工工序都有完整製作好圖層,這樣對線切割及圖紙管理有很大的好處,如顏色的區分等,尺寸的標注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時也是一件最麻煩的工作,因為太浪費時間了。

5.在以上圖紙完成之後,其實還不能發行圖紙,還需對模具圖紙進行校對,將所有配件組立,對每一塊不同的模具板製作不同的圖層,並以同一基準如導柱孔等到進行模具組立分析,並將各工序產品展開圖套入組立圖中,確保各模板孔位一致以及折彎位置的上下模間隙配合是否正確。

B. 模具壽命 詳細點 啊

模具安裝、拆卸:
模具的安裝和拆卸是一名沖壓工一項非常關鍵的技能,它基本上用到了壓力機所有的操作:裝模高度調整、微調、工作台夾緊與放鬆、工作台開出等。從模具的角度看,在模具安裝和拆卸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工裝事故,容易對模具產生致命的傷害,另外裝模調整的合理性對模具使用壽命、穩定性及沖壓件的質量都有著非常直接的關系。還有從生產的角度看,熟練掌握裝卸模具的工作要領有利於縮短換模時間,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以下就是模具安裝和拆卸的程序以及注意事項進行敘述和說明:
A、單動模具安裝:
1.工作台開出並清擦乾凈:
開出前清擦工作台導軌,將廢料等雜物清理干凈,檢查模具台兩側是否有物品超寬,以防止工作台開出時與壓機主柱相干涉,引發事故。工作台所停的位置要合理,以方吊模和放模為標准,但要與導軌的擋塊留一定的安全距離;
2.單動拉延模根據《作業指導書》把頂桿裝好並確保頂桿長度一致:
根據《作業指導書》上的頂桿圖選用頂桿和頂桿位置,放好頂桿後要進行檢查,保證頂桿的位置和長度的一致性,為了使模具擺放位置准確,根據《作業指導書》在模具相應的位置上放置定位銷。另外頂桿孔的蓋板要定置擺放,以防丟失;
3.模具吊上工作台並將中心與壓機的工作台中心對齊:
模具放置前要將模具的底面及上表面清擦乾凈,模具放好後檢查各安裝槽與壓機T形槽的對齊情況,以方便安裝;
4.工作台開進並夾緊:
工作台開進前對壓力機底座進行清擦,工作台開進時一定要開到位後方可落下和夾緊;
5.調好模具的安裝高度(模具的安裝高度=模具存放高度 10cm);
6.單動拉延模在離模具上表面20-30cm處試頂桿,頂桿正確後將氣墊落下;
7.將滑塊開至滑塊底面與模具上表面觸後,將上模螺釘裝上並鎖緊,下模螺釘放上即可,切記不要鎖緊;
8.滑塊開到上死點,將留模樣件取出,取下存放限置器;
9.對模具進行清擦潤滑;
10.精調裝模高度,滑塊空行程兩次後將模具合上,鎖緊下模螺釘(空行程時注意模具各部份的工作情況是否正常,如有異常及時通知模修工);
11.單動拉延模要調整好氣墊壓力值;
12.首件調試合格後投入生產,填寫《模具日點檢表》和《自檢記錄表》。
B、雙動模具安裝:
1.工作台開進與夾緊的步驟與單動模具相同;
2.調整好模具的安裝高度。(雙動模的安裝高度是在模具的裝模高度的基礎上加上調整值,調整值一般在0.5-2.5之間);
3.將滑塊開到下死點(注意液壓墊壓力表的表值),將內外滑塊夾緊器放鬆,並檢查放鬆情況,待確認放鬆後用微調點動將滑塊開到上死點。由於操作人員無法看見內滑塊內部的情況,故在滑塊下行時一定要有專人看內滑塊壓力表的表值,當指針有動時,說明內滑塊與模具已經接觸,如果此時不在下死點,就應向上調整裝模高度。註:滑塊夾緊器放鬆後,操作人員一定要逐個檢查夾緊器的放鬆情況,以保證工作安全;
4.安裝螺釘,鎖緊上模螺釘後將滑塊開到下死點;
5.將內外滑塊夾緊後把滑塊開到上死點,對模具進行清擦和潤滑;
6.滑塊空行程二次後用微調將模具合上,鎖緊下模。空行程過程中模具的凸、凹模之間不應墩死,以保護模具型面不受損害;
7.首件調試合格填寫《工裝日點檢表》和《自檢記錄表》。
C、單動模具卸下:
1.認真檢查模具各部位是否完好、廢料是否清除干凈,並將模具各部位清擦乾凈;
2.存放限置器放上,合模(使存放限置器輕微受力變形,若是剛性存放限置器則在快接觸時使用裝模高度調整)後將上下模具螺釘卸下;
3.將滑塊開到上死點後,工作台放鬆並開出;
4.模具吊至存放地,清理工作台。
D、雙動模具卸下:
1.認真檢查模具各部位並清擦乾凈,零件歸位;
2.將裝模高度調整到模具的安裝高度後將滑塊開到下死點;安裝高度為模具安裝放鬆墊板時壓機的裝模高度;
3.將內外滑塊放鬆後滑塊開至上死點,卸下安裝螺釘。夾緊器放鬆後一定要逐個對夾緊器進行檢查;
4.滑塊開到下死點後將內外滑塊夾緊。夾緊器夾緊後一定要逐個對夾緊器進行檢查;
5.滑塊開到上死點,將工作台放鬆並開出;
6.模具吊至存放地,並清擦工作檯面;
7.模具吊回存放地點,用塑料布蓋在模具上表面上。
E、模具的聯合安裝:
聯合安裝指的是在一個工作檯面上,同時安裝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模具進行生產。其優點有:提高設備的使用率、生產效率高、製造成本低等;但其存在裝卸不方便,模具製造要求高,另外生產的安全性下降等缺點。
模具聯合安裝的條件:①模具的閉合高度要求必須等高;②聯合安裝後沖壓力的中心必須與壓機的壓力中心重合;③生產中操作必須方便。
五、模具的一級保養:
模具的一級保養指的是在生產中操作人員對模具進行的日常保養,主要內容為清擦、潤滑和檢查。
A、裝模時的保養:
1.裝模前要對模具的上下表面進行清擦,保證模具安裝面和壓機工作檯面不受壓傷及模具在生產中上下安裝面的平行度;
2.模具裝好後將模具打開,將模具各部分清擦乾凈,特別是導向機構,對於表面件模具,其型面要清擦乾凈,以保證製件的質量;
3.對模具各滑動部份進行潤滑,塗潤滑脂;
4.模具各部份的檢查,特別是安全件。如:安全側銷、安全螺釘、側護板、沖孔廢料道等。
B、生產中的保養:
1.生產中定期對模具的相應部分進行塗油。如:拉延模的壓料圈、圓角;修邊模的刀口部位;翻邊刀塊部分等;
2.定期對修邊沖孔模的小孔廢料道進行廢料的清理。
C、生產後的保養:
1.生產結束後要對模具進行全面的檢查;
2.對模具進行全面的清擦,保證模具的清潔度;
3.將模具內的廢料清理干凈,保證廢料盒中無廢料;
4.將模具的使用狀態和使用後的情況如實地反饋到《模具使用工作傳票》上。

C. 在五金模具中,上模座、上墊板,上夾板、脫背板、脫料板、下模板、下墊板、下模座在模具里起什麼作用

上模座--與沖床上機頭固定,限制上模彈簧.
上墊板--墊住沖頭不讓沖頭上沉,一般須熱處理,在條件允許時可以不用這塊板,直接用模座代替.
上夾板--固定沖頭及導柱,可用生料加工,精密模具須熱處理.
脫背板--限制沖頭高度及墊住脫料板入子及引導針,一般須熱處理,如果是單一沖孔模具可以不用這塊板,精密模具都會做這塊板.
脫料板--壓料脫料,導正沖頭.這塊板在精密模具里很關鍵.(有些模具會將這塊板與下模固定在一起,上模就沒有脫背板了)
下模板--固定下模零件,導正上下模位置,必不可少的板.
下墊板--墊住下模零件不讓零件下沉,一般須熱處理,在條件允許時可以不用這塊板,直接用模座代替.
下模座--與沖床工作檯面固定,限制下模彈簧.
總之什麼模板都不是一概而論的,模具結構決定了模板作用,以上說的只是最基礎的.

D. 模具常用鋼材的特性和熱處理方法

常用沖裁模具主要零件材料的性能及熱處理工藝
一.模具鋼的分類及發展
模具用鋼主要分三大類,冷作模具鋼、熱作模具鋼、塑料模具鋼。
目前我國常用的冷作模具鋼仍多是碳素工具鋼(T7A、T8A、T10A、T12A)、低合金工具鋼CrWMn、高碳高鉻鋼Cr12、Cr12MoV、高速鋼W18Cr4V、W6Mo5Cr4V2等傳統的典型鋼種,不過也引進。研製了多種新的鋼種以適應不斷提高的要求。
熱作模具鋼主要用於製造高溫狀態下進行壓力加工的模具,如熱鍛模具、熱擠壓模具、壓鑄模具、熱鐓模具等。隨鍛壓機械能力的加大、加工件形狀的復雜化,尤其是被加工材料加工難度的增大,如加工鈦合金、高合金鋼、不銹鋼和耐熱鋼,模具趨向大型化、高性能。對熱作模具用鋼性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的熱作模具鋼5CrNiMo和5CrMnMo鋼由於熱強性、熱穩定性較低、易龜裂和塌陷,使用壽命短。3Cr2W8V鋼由於鎢含量高、耐熱振性較差、易熱疲勞,導致龜裂等缺陷。近年來,一些具有較高的熱強性、高的熱疲勞性和良好的韌性的新型熱作模具鋼相繼問世。
二. 沖裁模
沖裁模具,是在冷沖壓加工中,將金屬或非金屬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種特殊工藝裝備。是沿封閉或敞開的輪廓線使材料產生分離的模具。如落料模、沖孔模、切斷模、切口模、切邊模、剖切模等。
當被沖裁加工的材料較硬或變形抗力較大時,沖模的凸、凹模應選取耐磨性好、強度高的材料。而導柱導套則要求耐磨和較好的韌性,故多採用低碳鋼表面滲碳淬火。又如,碳素工具鋼的主要不足是淬透性差,在沖模零件斷面尺寸較大時,淬火後其中心硬度仍然較低,但是,在行程次數很大的壓床上工作時,由於它的耐沖擊性好反而成為優點。對於固定板、卸料板類零件,不但要有足夠的強度,而且要求在工作過程中變形小。另外,還可以採用冷處理和深冷處理、真空處理和表面強化的方法提高模具零件的性能。對於凸、凹模工作條件較差的冷擠壓模,應選取有足夠硬度、強度、韌性、耐磨性等綜合機械性能較好的模具鋼,同時應具有一定的紅硬性和熱疲勞強度等。
所以在製造沖裁模具的材料應有一定的選擇,常用的模具工作部件材料的種類有:碳素工具鋼、低合金工具鋼、高碳高鉻或中鉻工具鋼、中碳合金鋼、高速鋼、基體鋼以及硬質合金、鋼結硬質合金等等。
1.碳素工具鋼:在模具中應用較多的碳素工具鋼為T8A、T10A等,優點為加工性能好,價格便宜。但淬透性和紅硬性差,熱處理變形大,承載能力較低。
2.低合金工具鋼:低合金工具鋼是在碳素工具鋼的基礎上加入了適量的合金元素。與碳素工具鋼相比,減少了淬火變形和開裂傾向,提高了鋼的淬透性,耐磨性亦較好。用於製造模具的低合金鋼有 CrWMn、9Mn2V、7CrSiMnMoV、6CrNiSiMnMoV等。
3. 高碳高鉻工具鋼:常用的高碳高鉻工具鋼有Cr12和Cr12MoV、Cr12Mo1V1,它們具有較好的淬透性、淬硬性和耐磨性,熱處理變形很小,為高耐磨微變形模具鋼,承載能力僅次於高速鋼。但碳化物偏析嚴重,必須進行反復鐓拔(軸向鐓、徑向拔)改鍛,以降低碳化物的不均勻性,提高使用性能。
4. 高碳中鉻工具鋼:用於模具的高碳中鉻工具鋼有Cr4W2MoV、Cr6WV 、Cr5MoV等,它們的含鉻量較低,共晶碳化物少,碳化物分布均勻,熱處理變形小,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和尺寸穩定性。與碳化物偏析相對較嚴重的高碳高鉻鋼相比,性能有所改善。
5. 高速鋼:高速鋼具有模具鋼中最高的的硬度、耐磨性和抗壓強度,承載能力很高。模具中常用的有W18Cr4V和含鎢量較少的W6Mo5 Cr4V2以及為提高韌性開發的降碳降釩 高速鋼 6W6Mo5 Cr4V。高速鋼也需要改鍛 ,以改善其碳化物分布 。
6. 基體鋼:在高速鋼的基本成分上添加少量的其它元素,適當增減含碳量,以改善鋼的性能。這樣的鋼種統稱基體鋼。它們不僅有高速鋼的特點,具有一定的耐磨性和硬度,而且抗疲勞強度和韌性均優於高速鋼,為高強韌性冷作模具鋼,材料成本卻比高速鋼低。模具中常用的基體鋼有 6Cr4W3Mo2VNb、7Cr7Mo2V2Si、5Cr4Mo3SiMnVAL等。

E. 機械加工圖紙尺寸是採用什麼單位制

機械加工圖紙尺寸是採用毫米為單位的,即 mm 。

機械加工圖就是模具設計的設計圖。

設計步驟

1、對所設計模具之產品進行可行性分析,以電腦機箱為例,首先將各組件產品圖紙利用設計軟體進行組立分析,即我們工作中所說的套圖,確保在模具設計之前各產品圖紙的正確性,另一方面可以熟悉各組件在整個機箱中的重要性,以確定重點尺寸,這樣在模具設計中很有好處的,具體的套圖方法這里就不做詳細的介紹了。

2、在產品分析之後所要進行的工作,對產品進行分析採用什麼樣的模具結構,並對產品進行排工序,確定各工序沖工內容,並利用設計軟體進行產品展開,在產品展開時一般從後續工程向前展開,例如一產品需要量五個工序。

沖壓完成則在產品展開時從產品圖紙開始到四工程、三工程、二工程、一工程,並展開一個圖形後復制一份再進行前一工程的展開工作,即完成了五工程的產品展開工作,然後進行細致的工作,注意,這一步很重要,同時需特別細心。

這一步完成的好的話,在繪制模具圖中將節省很多時間,對每一工程所沖壓的內容確定好後,包括在成型模中,產品材料厚度的內外線保留,以確定凸凹模尺寸時使用,對於產品展開的方法在這里不再說明,將在產品展開方法中具體介紹。

3、備料,依產品展開圖進行備料,在圖紙中確定模板尺寸,包括各固定板、卸料板、凸凹模、鑲件等,注意直接在產品展開圖中進行備料,這樣對畫模具圖是有很大好處的,我所見到有很多模具設計人員直接對產品展開圖進行手工計算來備料。

這種方法效率太低,直接在圖紙上畫出模板規格尺寸,以組立圖的形式表述,一方面可以完成備料,另一方面在模具各配件的工作中省去很多工作,因為在繪制各組件的工作中只需在備料圖紙中加入定位、銷釘、導柱、螺絲孔即可。

4、在備料完成後即可全面進入模具圖的繪制,在備料圖紙中再制一份出來,進行各組件的繪制,如加入螺絲孔,導柱孔,定位孔等孔位,並且在沖孔模中各種孔需線切割的穿絲孔,在成型模中,上下模的成型間隙,一定不能忘記,所以這些工作完成後一個產品的模具圖差不多已完成了80%,另外在繪制模具圖的過程中需注意:

各工序,指製作,如鉗工劃線,線切割等到不同的加工工序都有完整製作好圖層,這樣對線切割及圖紙管理有很大的好處,如顏色的區分等,尺寸的標注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時也是一件最麻煩的工作,因為太浪費時間了。

5、在以上圖紙完成之後,其實還不能發行圖紙,還需對模具圖紙進行校對,將所有配件組立,對每一塊不同的模具板製作不同的圖層,並以同一基準如導柱孔等到進行模具組立分析,並將各工序產品展開圖套入組立圖中,確保各模板孔位一致以及折彎位置的上下模間隙配合是否正確。

(5)沖孔模具如何熱處理擴展閱讀

在工序圖下面最好標出製件編號、名稱、材料、材料收縮率、繪圖比例等。通常就把工序圖畫在模具總裝圖上。

A、繪制總裝結構圖

繪制總裝圖盡量採用1:1的比例,先由型腔開始繪制,主視圖與其它視圖同時畫出。

模具總裝圖應包括以下內容:

①模具成型部分結構

②澆注系統、排氣系統的結構形式。

③分型面及分模取件方式。

④外形結構及所有連接件,定位、導向件的位置。

⑤標注型腔高度尺寸(不強求,根據需要)及模具總體尺寸。

⑥輔助工具(取件卸模工具,校正工具等)。

⑦按順序將全部零件序號編出,並且填寫明細表。

⑧標注技術要求和使用說明。

B、模具總裝圖的技術要求內容:

①對於模具某些系統的性能要求。例如對頂出系統、滑塊抽芯結構的裝配要求。

②對模具裝配工藝的要求。例如模具裝配後分型面的貼合面的貼合間隙應不大於0.05mm模具上、 下面的平行度要求,並指出由裝配決定的尺寸和對該尺寸的要求。

③模具使用,裝拆方法。

④防氧化處理、模具編號、刻字、標記、油封、保管等要求。

⑤有關試模及檢驗方面的要求。

C、繪制全部零件圖

由模具總裝圖拆畫零件圖的順序應為:先內後外,先復雜後簡單,先成型零件,後結構零件。

①圖形要求:一定要按比例畫,允許放大或縮小。視圖選擇合理,投影正確,布置得當。為了使加工專利號易看懂、便於裝配,圖形盡可能與總裝圖一致,圖形要清晰。

②標注尺寸要求統一、集中、有序、完整。標注尺寸的順序為:先標主要零件尺寸和出模斜度,再標注配合尺寸,然後標注全部尺寸。在非主要零件圖上先標注配合尺寸,後標注全部尺寸。

③表面粗糙度。把應用最多的一種粗糙度標於圖紙右上角,如標注"其餘3.2。 "其它粗糙度符號在零件各表面分別標出。

④其它內容,例如零件名稱、模具圖號、材料牌號、熱處理和硬度要求,表面處理、圖形比例、自由尺寸的加工精度、技術說明等都要正確填寫。

D、校對、審圖、描圖、送曬

自我校對的內容是:

①模具及其零件與塑件圖紙的關系,模具及模具零件的材質、硬度、尺寸精度,結構等是否符合塑件圖紙的要求。

②塑料製件方面

塑料料流的流動、縮孔、熔接痕、裂口,脫模斜度等是否影響塑料製件的使用性能、尺寸精度、表面質量等方面的要求。圖案設計有無不足,加工是否簡單,成型材料的收縮率選用是否正確。

③成型設備方面

注射量、注射壓力、鎖模力夠不夠,模具的安裝、塑料製件的南芯、脫模有無問題,注射機的噴嘴與嘵口套是否正確地接觸。

④模具結構方面

a.分型面位置及精加工精度是否滿足需要,會不會發生溢料,開模後是否能保證塑料製件留在有頂出裝置的模具一邊。

b.脫模方式是否正確,推廣桿、推管的大小、位置、數量是否合適,推板會不會被型芯卡住,會不會造成擦傷成型零件。

c.模具溫度調節方面。加熱器的功率、數量;冷卻介質的流動線路位置、大小、數量是否合適。

d.處理塑料製件制側凹的方法,脫側凹的機構是否恰當,例如斜導柱抽芯機構中的滑塊與推桿是否相互干擾。

e.澆注、排氣系統的位置,大小是否恰當。

f.設計圖紙

g.裝配圖上各模具零件安置部位是否恰當,表示得是否清楚,有無遺漏

h.零件圖上的零件編號、名稱,製作數量、零件內制還是外購的,是標准件還是非標准件,零件配合處理精度、成型塑料製件高精度尺寸處的修正加工及餘量,模具零件的材料、熱處理、表面處理、表面精加工程度是否標記、敘述清楚。

⑤零件主要零件、成型零件工作尺寸及配合尺寸。尺寸數字應正確無誤,不要使生產者換算。

⑥檢查全部零件圖及總裝圖的視圖位置,投影是否正確,畫法是否符合制圖國標,有無遺漏尺寸。

⑦校核加工性能:(所有零件的幾何結構、視圖畫法、尺寸標等是否有利於加工)

⑧復算輔助工具的主要工作尺寸

專業校對原則上按設計者自我校對項目進行;但是要側重於結構原理、工藝性能及操作安全方面。描圖時要先消化圖形,按國標要求描繪,填寫全部尺寸及技術要求。描後自校並且簽字。把描好的底圖交設計者校對簽字,習慣做法是由工具製造單位有關技術人員審查,會簽、檢查製造工藝性,然後才可送曬。

⑨編寫製造工藝卡片

由工具製造單位技術人員編寫製造工藝卡片,並且為加工製造做好准備。在模具零件的製造過程中要加強檢驗,把檢驗的重點放在尺寸精度上。模具組裝完成後,由檢驗員根據模具檢驗表進行檢驗,主要的是檢驗模具零件的性能情況是否良好,只有這樣才能俚語模具的製造質量。

⑶試模及修模

雖然是在選定成型材料、成型設備時,在預想的工藝條件下進行模具設計,但是人們的認識往往是不完善的,因此必須在模具加工完成以後,進行試模試驗,看成型的製件質量如何。發現總是以後,進行排除錯誤性的修模。

塑件出現不良現象的種類居多,原因也很復雜,有模具方面的原因,也有工藝條件方面的原因,二者往往交只在一起。

在修模前,應當根據塑件出現的不良現象的實際情況,進行細致地分析研究,找出造成塑件缺陷的原因後提出補救方法。因為成型條件容易改變,所以一般的做法是先變更成型條件,當變更成型條件不能解決問題時,才考慮修理模具。

修理模具更應慎重,沒有十分把握不可輕舉妄動。其原因是一旦變更了模具條件,就不能再作大的改造和恢復原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機械加工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模具設計

F. 9Mn2V能代替Cr12MoV嗎

9Mn2V冷作模具鋼

9Mn2V主要特點及用途:

具有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淬火時變形較小,淬透性好。適宜製造各種精密量具、樣板,也可以製造尺寸較小的沖模及冷壓模、雕刻模、落料模等,以及機床的絲桿等結構件。

9Mn2V執行標准:

GB/T1299-2014

9Mn2V數字代號:

T20019

9Mn2V對應牌號:

ASTM A686/ASTM A681:02

9Mn2V化學成分:

碳 C :0.85~0.95

硅 Si:≤0.40

錳 Mn:1.70~2.00

硫 S :≤0.030

磷 P :≤0.030

釩 V:0.10~0.25

9Mn2V退火硬度:

≤229HB

9Mn2V熱處理:

淬火,780~810℃,油冷,HRC≥62

9Mn2V主要規格:

9Mn2V圓棒、9Mn2V鍛棒、9Mn2V板、9Mn2V扁鋼、9Mn2V鍛件、9Mn2V鍛環、9Mn2V加工件、9Mn2V管、19Mn2V鍛餅

G. 沖孔模具沖頭用什麼熱處理的呢

其實熱處理方式是大不盡相同的,其材質不一樣,其熱處理工藝也不相同的。恆通興是退火就有好幾種、淬火也有好幾種,表面處理也有好幾種等等。具體你可以參考他們家的,挺全的。

H. 請教A3和45#冷軋鋼板沖孔,模具是用CR12的材料做的,熱處理要求到多少度才能就是說硬度要求到多少度最好

淬火硬度在HRC52~58之間能滿足LZ要求。按我的去做吧,我們公司就是這樣做的。

I. D2是什麼材料

D2屬於萊氏體半不銹鋼,淬火後硬度可達HRC60以上,但日常要注意保養,銹蝕會像回蛀眼一樣深化答,不同於普通的表面氧化。
做為刃具鋼材主要分為碳素鋼,不銹鋼與工具鋼。D2為最後一類。
碳素鋼以1095(國標T10A)為代表,不銹鋼以BG42(國標Cr14Mo4V)為極品,工具鋼則是M2(國標W6Mo5Cr4V2)。

J. 急求一份沖壓模具的中英文文獻,只要和沖壓模具相關的就行,有沒有好的網站或者雜志可以推薦一下的,謝謝

1. 沖壓模具,是在冷沖壓加工中,將材料(金屬或非金屬)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種特殊工藝裝備,稱為冷沖壓模具(俗稱冷沖模)。
2.沖壓,是在室溫下,利用安裝在壓力機上的模具對材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分離或塑性變形,從而獲得所需零件的一種壓力加工方法。
3.沖模分類根據工藝性質分類a.沖裁模彎曲模拉深模成形模
據工序組合程度分類單工序模復合模.級進模傳遞模
依產品的加工方法沖剪模具.彎曲模具.抽制模具成形模具.壓縮模具
4. 塑性變形,的定義是物質-包括流體及固體在一定的條件下,在外力的作用下產生形變,當施加的外力撤除或消失後該物體不能恢復原狀的一種物理現象。
5.塑性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屬材料發生塑性而不破壞其完整性的能力稱為塑性.
6. 體積不變方程HBL=hbl
7. 沖裁順序的安排有哪些要求?①先落料再沖孔或沖缺口;②各沖裁工序的定位基準要一致,以避免定位誤差和尺寸鏈換算;③沖裁大小不同、相距較近的孔時,應先沖大孔,後沖小孔。
8. 對沖小孔凸模一般採取哪些措施提高其強度和剛度?
① 沖小孔凸模加保護與導向,②採用短凸模的沖孔模 ③在沖模的其它結構設計與製造上採取保護小凸模措施。
9. 對條料、塊料或工序件的限位內容?分別由哪些零件實現?
條料的限位:①在與條料垂直的方向上的限位,保證條料沿正確的方向送進,稱為送進導向;②在送料方向上的限位,控制條料一次送進的距離(步距)稱為送料定距。
塊料或工序件的定位:基本也是在兩個方向上的限位,只是定位零件的結構形式與條料的有所不同而已。
屬於送進導向的定位零件:導料銷、導料板、側壓板等;
屬於送料定距的定位零件:用擋料銷、導正銷、側刃等;
屬於塊料或工序件的定位零件:定位銷、定位板等。
10. 沖裁模設計的步驟1)沖裁件工藝性分析。 2)確定沖裁工藝方案。 3)選擇模具的結構形式。4)進行必要的工藝計算。5)選擇與確定模具的主要零部件的結構與尺寸。6)選擇壓力機的型號或驗算已選的壓力機。 7)繪制模具總裝圖及零件圖。
11.正裝復合模與倒裝復合模各有什麼特點 區別,如何選擇?
倒裝式復合模凸凹模裝在下模,落料凹模和沖孔凸模裝在上模,有2套出料裝置,凸凹模內有積存廢料,脹力較大,板料不是處在被壓緊的狀態下沖裁,因而平直度不高。正裝式復合模凸凹模在上模,落料凹模和沖孔凸模在下模,有3套出料裝置,板料是在壓緊的狀態下分離,沖出的沖件平直度較高。正裝式較適用於沖制材質較軟的或板料較薄的,平直度要求較高的沖裁件,還可以沖制孔邊距離較小的沖裁件。倒裝式結構簡單,又可以直接利用壓力機的打桿裝置進行推件,卸件可靠,便於操作。
12. 彎曲過程中坯料可能產生偏移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減少和克服偏移?
如果彎曲件的形狀不對稱,工件結構不對稱,左右彎曲半徑不一致,凹模兩邊角度不對稱,彎曲時板料將會因摩擦阻力不均勻而產生滑動偏移。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應在模具上設置壓料裝置或利用彎曲件上的工藝孔採用定位銷定位。對於彎曲形狀復雜或需多次彎曲的工件,也應預先在彎曲件上設計出定位工藝孔。
13. 提高彎曲極限變形程度的方法?(1)經冷變形硬化的材料,可採用熱處理的方法恢復其塑性,再進行彎曲 (2)清除沖裁毛刺,當毛刺較小時也可以使有毛刺的一面處於彎曲受壓的內緣(即有毛刺的一面朝向彎曲凸模),以免應力集中而開裂。 (3)對於低塑性的材料或厚料,可採用加熱彎曲。(4)採取兩次彎曲的工藝方法,即第一次採用較大的彎曲半徑,然後退火;第二次再按工件要求的彎曲半徑進行彎曲。這樣就使變形區域擴大,減小了外層材料的伸長率。(5)對於較厚材料的彎曲,如結構允許,可以採取先在彎角內側開槽後再進行彎曲的工藝
14.彎曲件的主要質量問題?1. 彎裂與最小相對彎曲半徑(1)最小相對彎曲半徑(2)最小彎曲半徑的影響因素(3)最小彎曲半徑的確定(4)防止彎裂的措施2.彎曲件的回彈(1)回彈的表現形式(2)影響回彈的因素(3)回彈值的大小(4)控制回彈的措施3彎曲時的偏移(1)偏移現象的產生(2)克服偏移的措施4.彎曲後的翹曲與剖面畸變
15.拉深過程中存在的主質要量問題?產生的原因,採取的措施?
開裂形成的原因:奧氏體不銹鋼的冷作硬化指數高(不銹鋼為0.34)。奧氏體不銹鋼為亞穩定型,在變形時會發生相變,誘發馬氏體相。馬氏體相較脆,因此容易發生開裂
表面劃痕形成的原因:不銹鋼拉深件表面出現劃痕主要是由於工件和模具表面存在相對移動,在一定壓力的作用下,致使坯料與模具局部表面直接產生摩擦,加之坯料的變形熱使坯料及金屬屑熔敷在模具表面上,使工件表面擦傷產生劃痕。措施:選擇合適的不銹鋼材質 2合理選擇模具材料 3選擇合理的凸、凹模圓角 4採用帶變薄的拉深 5在拉深工藝中加入中間退火工序6採用適當的潤滑劑
16其他成形工藝主要有哪些?他們的共同特點是什麼?哪些屬於伸長類變形,哪些屬於壓縮類變形?成形工序中,脹形和 翻孔 屬於伸長類成形,成形極限主要受 變形區內過大的拉應力而破裂 的限制。縮口和 外緣翻凸邊 屬於壓縮類成形,成形極限主要受變形區 過大的壓應力而失穩 的限制。

閱讀全文

與沖孔模具如何熱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碳鋼退火為什麼設置在620 瀏覽:743
鋼鋼鐵用英文怎麼說 瀏覽:544
為什麼精車鋼材內球粘刀 瀏覽:428
採暖用無縫鋼管是什麼管 瀏覽:845
ysl方管13和50 瀏覽:704
高達無縫用什麼補土 瀏覽:139
深圳旭東鋼構技術怎麼樣 瀏覽:918
五寸圓形模具直徑多少 瀏覽:535
游戲幣開一個模具多少錢 瀏覽:357
鋼鐵男人什麼意思 瀏覽:619
配方是四寸模具是六寸怎麼換算啊 瀏覽:575
什麼叫無縫山羊絨毛衣 瀏覽:274
怎麼看自己能不能跳鋼管舞 瀏覽:168
2021年5月31日螺紋鋼價格多少 瀏覽:425
打火機能焊接什麼工具 瀏覽:6
亞索什麼皮膚無縫e 瀏覽:63
鋁合金模具多少錢一套 瀏覽:444
小批生產適合什麼模具 瀏覽:112
引腳焊接為什麼不上錫 瀏覽:481
讀模具怎麼樣 瀏覽: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