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模具中為什麼有的部位要用鎢銅電極呢
深孔,或者需要清角的時候用其他電極可能會造成二次放點, 因此比較難達到高精度的要求。
如果是這種情況,建議你選擇HOSOPM075, 或者HOSOPM080 兩種牌號的鎢銅電極試試看
㈡ 電極在模具中是如何用的
模具加工時使用銅作為導電材質,通過放電加工達到產品效果。
模具具有特定的輪廓或內腔形狀,應用具有刃口的輪廓形狀可以使坯料按輪廓線形狀發生分離(沖裁)。應用內腔形狀可使坯料獲得相應的立體形狀。
模具一般包括動模和定模兩個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開時取出製件,合攏時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狀復雜,承受坯料的脹力,對結構強度、剛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較高要求,模具生產的發展水平是機械製造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維護保養
1、彈簧等彈性零件在使用過程中彈簧最易損壞,通常出現斷裂和變形現象。採取的辦法就是更換,在更換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彈簧的規格和型號,彈簧的規格和型號通過顏色、外徑和長度三項來確認,只有在三項都相同的情況下才可以更換。彈簧以進口的質量為佳。
2、模具使用過程中沖頭易出現折斷、彎曲和啃壞的現象,沖套一般都是啃壞的。沖頭和沖套的損壞一般都用相同規格的零件進行更換。沖頭的參數主要有工作部分尺寸、安裝部分尺寸、長度尺寸等。
3、緊固零件,檢查緊固零件是否松動、損壞現象,採取的辦法是找相同規格的零件進行更換。
㈢ 電極是什麼意思
電子或電器裝置、設備中的一種部件,用做導電介質(固體、氣體、真空或電解質溶液)中輸入或導出電流的兩個端。輸入電流的一極叫陽極或正極,放出電流的一極叫陰極或負極。電極有各種類型,如陰極、陽極、焊接電極、電爐電極等。
在電池中電極一般指與電解質溶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位置。電極有正負之分,一般正極為陰極,獲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負極則為陽極,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電極可以是金屬或非金屬,只要能夠與電解質溶液交換電子,即成為電極。
定義
電極的概念是M.法拉第進行系統電解實驗後在1834年提出的,原意只指構成電池的插在電液中的金屬棒。電池的組成部分,它由一連串相互接觸的物相構成,其一端是電子導體──金屬(包括石墨)或半導體,另一端必須是離子導體──電解質(這里專指電解質溶液,簡稱「電解液」或「電液」)。結構最簡單的電極應包括兩個物相和一個相界面,即〔金屬|電液〕。上述定義的電極也稱「半電池」。
命名
命名方式很復雜,有些根據電極的金屬部分命名,如銅電極、鉑電極等;有些根據電極活性的氧化還原對中的特徵物質命名,如甘汞電極、氫電極;有些根據電極金屬部分的形狀命名,如滴汞電極、轉盤電極;有些根據電極的功能命名。這些名稱如參比電極、鈉離子選擇電極(見離子選擇性電極)等,都是約定俗成的。
表達式
書刊上表達電極的方式很不一致,這里採用的方式是:寫下各串聯的物相,每一相界面用一個隔離線表示。如銅電極寫成Cu|CuSO4(1Μ,水溶液)或Cu|Cu;甘汞電極寫成Hg|Hg2Cl2|Cl;在水溶液中的鈍化的鐵電極可寫成Fe|Fe3O4|Fe2O3|水溶液。
㈣ 模具電極是什麼銅
最常用紅銅、鎢銅合金
奢侈的是銀 本人沒見過 總之導電性要好 磨損低 易加工 成本低
石墨很常見 因為經濟 但是不環保 不過可回收 比較易損耗 多用於做薄片
㈤ 模具加工中的打電極是什麼技術點在哪裡
模具加工中的打電極即為電火花加工。
放電產生火花,對另一極形成「腐蝕」,利用這一現象對零件(模具)進行加工的方法,稱電火花加工。
電火花加工是在較低的電壓范圍內,在液體介質中的火花放電,達到符合要求的形狀與尺寸。
電火花加工的技術點即應掌握電火花的特點:工具電極和工件之間並不直接接觸,而是有一個火花放電間隙,這個間隙一般是在0.05~0.3mm之間,有時可能達到0.5mm甚至更大,間隙中充滿工作液,加工時通過高壓脈沖放電,對工件進行放電腐蝕。
其主要特點如下:
1、由於加工中材料的去除是靠放電時的電、熱作用實現的,材料的可加工性主要取決於材料的導電性及熱學特性,如熔點、沸點、比熱容、導熱系數、電阻率等,而幾乎與其力學性能(硬度、強度等)無關。這樣可以突破傳統切削加工對刀具的限制,可以實現用軟的工具加工硬、韌的工件甚至可以加工聚晶金剛行、立方氮化硼一類的超硬材料。
2、由於可以簡單地將工具電極的形狀復制到工件上,因此特別適用於復雜表面形狀工件的加工,如復雜型腔模具加工等。特別是數控技術的採用,使得用簡單的電極加工復雜形狀零件成為現實。
3、可以加工薄壁、彈性、低剛度、微細小孔、異形小孔、深小孔等有特殊要求的零件,也可以在模具上加工細小文字。由於加工中工具電極和工件不直接接觸,沒有機械加工的切削力,因此適宜加工低剛度工件及微細加工。
4、由於電火花加工效率低,因此,初加工時盡量選用其他加工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並且選擇適當切削深度, 根據機床要求一般應為0.6~1.0mm,步距一般為55~75%D, (D為刀具直徑)。
5、半精銑之前,應充分清角,保證切削時餘量均勻,保護刀具和提高工作效率。
6、零件開粗時餘量一般應不小於0.5mm,半精加工餘量介於0.15-0.25mm之間,精加工時分型面一定要精銑到數,料位面一定要刀路均勻,留0.05~0.1mm餘量。
7、電極火花控制位,暴工一般為0.7~1.0mm,粗工一般為0.3-0.5mm,精工一般為0.1-0.15mm。